陈芳梅
(广西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广西 南宁 530021)
以就业为导向高职医学检验课程体系改革研究与实践
陈芳梅
(广西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广西 南宁 530021)
高职;医学检验;课程体系
课程体系改革是近年来高职教育教学改革的重点和难点,构建“以就业为导向、能力为本位”的“活模块”课程体系是突破高职教学改革瓶颈的重要手段。我们在高职医学检验专业建设与教学中,根据就业市场需求及自身特点,对原有课程体系进行了改革研究与实践。
以就业市场需求为核心,以经济发展为基础,以“就业为导向,实现就业零距离”为课程目标,在现代高职教育“能力本位”课程理念指导下,对高职医学检验课程体系进行目标确定、开发和设计,精心组织课程实施,并通过构建课程评价体系使课程体系改革方案得以完善。
(1)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相结合原则:即医学基础与医学临床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2)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相结合原则:即素质教育与专业教育相结合;(3)针对性原则:具有自身专业独特的构架;(4)灵活性原则:在坚持统一性与加强整体性的同时,体现开放性、灵活性和适应性;(5)整体优化与有机整合原则:对各教学模块间重复与交叉的内容进行优化和有机整合,并加以综合化改造;(6)知识、能力与素质协调发展原则:突出以能力为主线、素质为导向的专业技能训练;(7)可行性原则:有可操作性;(8)实践性原则:经过不断的实践检验和修正。
从2005年下半年起,通过邀请专家作专题讲座、报告,组织教师外出考察、学习等方式,使我系教师开阔了视野,认识到了课程改革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明确了课程体系改革的目标和关键环节。
通过有计划、多途径、多方式地开展人才市场需求调研活动,及时了解和掌握医学检验行业高新技术应用情况、所需人才规格变化动态。根据实际情况,确定人才培养动态模式,及时调整专业改革内涵及人才培养目标,不断完善理论、实践教学大纲和教学计划,同时要求教师尽快调整和更新教学内容。
在社会调研的基础上,结合我院医学检验技术专业具体情况和特点,借鉴CDE方法,重新构建“以就业为导向、能力为本位”课程体系框架。
3.3.1 重新确定医学检验岗位(群)能力模块 分析知识、能力、技能和素质结构,确定高职医学检验课程培养目标及相应人才规格,在专家参与下进行职业岗位能力分析,确定岗位能力模块,制定课程知识与技能目标。通过优化与重组,构建倒“T”字型,“宽基础、活模块”的“三模块组合”课程体系,即一种扩展的“集群式”,理论与实践相对独立的课程体系。(1)理论体系确定为倒“T”字型中横向的素质基础课程模块,面向与专业相关的特定职业岗位群(集群)的多种职业方向,抽取该职业岗位群需要的共同知识与技能,作为职业方向的基础部分;设立纵向的专业基础课程模块,根据职业方向要求确定专业技术课程模块。(2)实践教学体系包括基本技能训练模块、专业技能训练模块、职业综合能力训练模块。这一课程体系可根据市场及职业岗位变化对人才的需求情况,增加或减少部分职业方向的系列模块。
3.3.2 重新构建现有课程结构 以职业岗位技术工作实践体系为主线,重新修订教学计划;调整课程结构及基础课程与专业课程比例;增加适应就业需求的灵活性与开放性课程内容;课程结构采用“阶梯训练模式”的阶段式和纵向交替式;增加实践教学比例,突出以能力为主线、素质为导向的专业技能训练,并将其渗透到所有课程中;构建相对独立的理论与实践教学体系。(1)在课程设置上突破原学科本位思想,按照适应职业岗位(群)职业能力、知识和素质要求设置课程,体现高职医学检验课程设置具有的针对性、灵活性、适应性和开放性特色;(2)在专业技术课程模块组成上,以拓宽专业口径、增强学生就业适应性为目标,由专才型转变为通才型,由单纯培养临床医学检验或卫生检验转变为两者合一的医学检验专业;(3)在专业技能训练中引入“阶梯训练模式”的阶段式和纵向交替式教学形式,将构成医学检验职业能力的某些知识或技能进行组合;(4)在课程安排上,采用“1+1+1”模式,即第一年为共同基础课学习,第二年为专项技能培养,第三年为反馈、强化技能训练及临床实习。
3.3.3 整合课程内容 在岗位能力分析的基础上,对原有课程内容进行优化整合;精简课程门类,并将相关课程进行学科内整合及跨学科整合,减少重复内容;对专业主干课程教学内容既可进行理论章节间的整合,也可将理论与实践相融合。(1)在课程门类上按照“必需、够用、实用”原则将原有8门基础课程经过调整、剔删、补充,整合为现在的3门课程,并由143学时精简为100学时;疾病学基础中的生理、病理整合为“人体机能学基础”,并由135学时精简为100学时;把基础化学中的有机化学、无机化学、分析化学整合为“医用化学”,并由114学时精简为100学时;另外,将专业主干课程进行整合。(2)整合实验实训项目,如将基础课程中原来独立开设但又有内在联系的生理学、病理学和药理学实验课整合为“人体机能学综合实验”,减少验证性实验内容,增加综合性、应用性实验内容。
在教务处统一部署下,有计划、有步骤、分批推进地在2005、2006、2007、2008级医学检验专业试点班按教学计划全方位组织课程实施,开展教学活动,组织全系教师进行各主干课程理论与实践教学方法和手段改革研究。
3.4.1 制定专业主干课程理论与实践教学大纲,编写并出版相关教材 2006年12月至2007年7月,我系4名教师参加了高等教育出版社高职医学检验主干课程的教材编写工作,参编《免疫学检验》《寄生虫检验》《微生物学检验》《临床生物化学检验》教材,该系列教材目前已在我院医学检验技术专业2006、2007、2008、2009级使用。2007年6月至2008年8月,我系与其他兄弟院校教师合作编写了由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的医学检验技术系列实验实训教材,该系列教材目前已在我院医学检验技术专业2008、2009级使用。
3.4.2 采集多媒体素材,制备主干课程理论与实践教学多媒体课件 目前,已完成了全部主干课程的理论与实践教学多媒体课件制作。制定了各主干课程实验操作考试、职业岗位工作模拟考试评分标准及细则,并建立了各主干课程理论考试试题库。
3.4.3 改进教学手段,构建工学结合、行动导向教学模式 以职业活动为导向分析教学任务,科学设计和组织教学过程,做到“教、学、做”相结合,理论与实践一体化。通过采取启发式、案例分析、角色扮演、讨论及网络教学等多样化教学方法,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效率。
3.4.4 改革考试方法,构建多元化考核评价体系 学生学习效果评价应以“突出能力、全程评价、多元考核”为原则,以执业资格考试为依据,将理论与实践考核相结合,通过学科理论、实验理论、技能操作、实验报告、实验设计、见习报告、岗位模拟及出勤等多途径、全方位的考核内容,构建一套科学、开放的多元化考核评价体系。
为了解改革后的课程体系能否真正适应学科发展需要,能否真正达到毕业生与就业岗位零距离的要求,需要实践检验。为此,我们进行了广泛调研:(1)分别对 2005、2006、2007级试点班500多名学生的实习情况进行问卷调查,间接了解市场和医学检验岗位对人才的需求情况及学生在知识、技能、态度等方面适应职业岗位要求情况。(2)2009年5月召开27所实习医院35位检验科主任会议,针对我院医学检验技术专业学生实习中的问题,重新探讨课程体系。2009年6月在院内召开由检验系及其他系相关课程教师参加的完善医学检验课程体系研讨会,并根据调查和讨论结果重新审视和反思课程设置、教学内容中的不足,重新调整课程体系:①在三大课程模块的基础上增加专业拓展课程模块(见图1、2);②根据就业趋势,增加不同就业方向职业特长培养选修课程模块,如检验仪器维修与营销、病理检验技术、食品营养与卫生检验技术、输血技术等职业特长课程模块;③在专业基础课程模块中增加遗传学、药理学等课程,增加医用化学、人体机能学、人体形态学、临床医学概要等课程学时数,减少素质基础课程模块中的英语教学时数等。
图1 三大课程模块组合
图2 四大课程模块组合
改进教学评估办法,实行学生评估、教师评估和督导评估相结合的方法。逐步修改并完善集体备课制度、听课制度、教师听课评价体系(理论/实验)、实验室系列管理制度等一整套教学管理制度,做到始终坚持、层层落实。
该课程体系符合就业市场需求,课程设置与就业目标挂钩,课程体系中清晰体现就业方向;专业拓展课程模块体现了课程体系的适应性,满足了学生职业生涯发展需要,职业方向课程模块满足了学生的即时就业需要;确立工学结合、行动导向的创新教学模式,做到“教、学、做”相结合,理论与实践一体化;以执业资格考试为依据构建的多元化考核评价体系是毕业生与岗位要求“零”距离的接轨点。
在课题研究过程中,成立医学检验实验实训中心,每个实验室增购与临床检验科“零接轨”的先进检验仪器,实现学生校内技能训练与临床要求的“零距离”;师资队伍建设力度加大,教师学历层次和科研水平逐渐提高;教学管理体制不断完善,管理水平逐渐提高。
近年来,我院医学检验技术专业每年招生人数都在200人以上,实习生和毕业生得到社会认可。实习单位对我专业学生评价是:能吃苦耐劳,基础知识扎实,工作积极主动,动手能力强,思维活跃,综合素质高等。不少学生在实习期间被实习单位录用。医学检验技术专业毕业生就业率在我院一直名列前茅,即使在金融危机影响下,2009年毕业生就业率仍达86%。
(1)转变传统相对封闭的知识教育和较狭隘的专业教育思
想,变“对口观念”为“适应观念”。(2)新的课程体系还需新一轮教学实践检验。课程体系改革是专业建设的核心,必须加大力度,进一步深化、调整和层层推进。(3)“产学研”结合有待加强。以就业为导向,坚持“产学研”相结合是专业建设的有效途径,只有这样,才能将教学、就业和发展融为一体。(4)唯有开放、创新才能全面提高专业建设水平。
G420
A
1671-1246(2011)07-013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