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志锋
(湖北经济学院 信息管理学院,湖北 武汉430205)
论学科交叉与校企合作融合下的复合创新型IT人才培养模式
戴志锋
(湖北经济学院 信息管理学院,湖北 武汉430205)
本文围绕对学科交叉与校企合作进行整体融合推进的角度,打造了“学科交叉-校企合作融合体”这一产学研一体化特色的创新实践平台,并基于该平台探讨了跨校企、跨学科复合创新型IT人才培养的问题,相应提出了“创新环境与意识培育——创新实践素质训练-复合创新能力培养”三阶段方法模式,总体上具有一定的现实性与借鉴性。
学科交叉;校企合作;复合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产学研
跨学科交叉研究属于一种更贴近现实生活、更符合各学科发展趋势的原始性、创造性科学活动,正逐步成为获得原创性科学成果的重要途径[1],并且,当今学科交叉的趋向具有普遍性,特别是计算机及仿真模拟技术等实验手段的广阔应用与渗透,使得跨学科联合攻关有利于捕捉、解决复杂问题,在学科交叉边缘探索,往往有助于突破单一领域局限,学科融合推动新观点、新思想和新理论的不断提出和探讨[2]。
随着我国科技和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与企业的联系日益密切。校企合作是经济发展对高等教育提出的客观要求,也是高校生存、发展的内在需要和必然趋势。但是,应该看到,校企合作在认识与实践上整体至今仍基本处于浅层次阶段,而成熟校企合作教育包含对人才的“教育”和科研成果转化、产品与技术的开发和应用等多个方面[3],校企合作不仅是学校与企业的合作、教学与生产实践的合作,也是一种科技与经济相结合的行为。
事实上,紧密结合经济、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的实际正是校企合作和学科交叉宗旨的共同关注、共同体现,并且,深度校企合作和学科交叉两者的发展应该有着一定程度内在的相互启示作用。因此,从企业在观念上主动寻求与学校合作的角度,将校企合作延伸到科技创新领域,推动真正意义上的深层次校企合作形式。同时,计算机学科又如何与其他学科交叉、渗透,产生新的生长点,并探讨如何对学科交叉和校企合作进行整体推进,使相互作用、有机结合,构成一个功能逐渐完善的特定新兴共同体,实现高校知识创新与企业技术创新这两类创新合作对接,最终促进一定特色培养模式下复合创新型IT人才培养,这些便构成了本文研究的动机和出发点。
不同学科领域之间有着自然而内在的联系和相互促进关系,这种相互联系的引导和促进关系的形成,对于学科交叉和多学科协调发展都属于质变性环节,需要高校相关院系、科研机构建立有助于促进学科交叉研究的沟通平台(网络、论坛、研讨会、学术沙龙等)、举办交叉学科研讨班等形式的配套支持,为各学科之间的观点碰撞、思维发散、灵感激发提供一种联系的桥梁,而高等院校产学研结合的主要任务之一是知识创新,这关键又在于强化校企合作,同时也需要加强企业联盟、校企之间中介机构等建设,构建学术交流空间与技术交易信息平台,因此,可以将上述两个类型的平台共享结合起来,在发现和探索新领域、创造和扩散新知识、培养和造就科学创新人才方面,构筑一个交界互通的共同融合体,即 “学科交叉-校企合作融合体”,如图1所示。
具体而言,在以学科交叉推动校企合作方面,科学的前沿、科学研究的重大问题往往是在科学自身发展规律与国家、社会需求的交汇点上,尤其是学科交叉依托下的专业办学、人才培养和科技创新本身就内在地驱动着高校与企业、科研单位在人才培养方面的优势资源良性互补共享,更强调构建以课堂传授知识为主的高校教育与直接获取实际经验、创新能力为主的生产、科研实践一体化的创新人才培养平台,提升校企双方自主创新的能力,从而将校企合作推向更高深的层次。
另一方面,校企合作又能反向促进学科交叉。促进学科交叉研究的关键是培养具有多学科知识、素质与合作精神的人才[4],现有的校企合作资源尽管丰富然而又相对分散,如果能够予以整合,作为形成新的应用基础研究课题和培育创新人才的有效资源载体,就可以构筑一个促进学科交叉的广阔平台,并基于此选择处于交叉学科前沿、且只有通过各学科互补才能创新的一系列科研课题及其研究活动作为联系的纽带,将相关学科交叉凝聚起来,创建有生命力的学科交叉型创新团队。此外,随着高校和企业在科技创新方面合作的深入,在校企合作中不断寻找多学科联合兴趣点、兴奋点和亮点,获得更多创新知识的来源,学科交叉又可以找到更大的发展空间和动力,各学科领域则实现有机结合,寻求突破,从而取得更多的创新成果。
在此,进一步地,依托上述“学科交叉-校企合作融合体”平台并以之为创新策源地,把增强大学生创新思维意识、提升大学生创新实践能力作为高等教育改革的核心,将普通高等院校传播知识的教学、创造知识的科研和强化实践的社会服务三项职能统一于本科人才及其创新能力培养这个中心,立足于面向社会实际应用、强调学科交叉、培育创新精神、加强创新实践、培养创新能力多环节角度,进而探讨并提出基于学科交叉与校企合作融合的培养复合创新型IT人才的三阶段方法模式,如图2所示。
(一)基础阶段:创新环境与意识培育
提高创新能力从培育创新意识开始,创新教育的核心在于创新精神的培养。基础阶段首先要注重复合型IT人才专业培养方案应体现学科交叉性、专业特色化、面向IT企业应用和创新能力培养的宗旨,构筑融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于一体的跨学科综合课程体系,融入创新型课程及创新学分,促进学生合理知识结构的形成及创新思维的培养,强化综合素质开发,挖掘创新精神。
良好的创新环境对创新也有着重大的影响,因此,还要共同营造不断探索交流的学术氛围、鼓励求实创新的校园环境,树立“弘扬创新精神,推动创新实践,打造创新素质,培养创新能力”的创新理念,宣扬“自主性学习、协作性学习、实践性学习、探究性学习”的创新文化,给学生更多的个性化主动探索和个性发挥空间,鼓励学生带着兴趣发掘自己的设想、创意、创新点,激发原始想象力和创造潜能。
(二)初级阶段:创新实践素质训练
创新教育的核心更在于创新实践的体悟,在重视培养和提升大学生的创新意识的同时,更要重在创新实践素质的训练与提高,为大学生感悟科技探索和研究提供创新实践环境,进一步发掘和发挥大学生创新潜能。在初级阶段,应围绕构建完善的“一体化”实践教学体系,更加突出交互式实践案例库教学,尽量设置多学科交叉的综合性、系统性、设计性、创新型实验项目,更加强化课程设计、实习实训和毕业设计环节的应用实践能力训练。此外,积极推进大学生科研立项等创新实践活动,组织参与国内外各种大学生专业学科科技竞赛,不仅能够培育学生敢于创新的意识,而且有利于激发学生创新的思维,培养学生理解与应变等创新能力。
创新实践素质实际上还要在真实创新实践的过程中才能真正逐步得到提高,为解决实际问题而学习、学以致用正成为创新的源动力。为此,立足于本阶段校企合作IT人才培养创新实验基地,面向科研服务于地方经济发展,初步开展一定的领域专门知识、应用技能学习和前沿技术探索,能让学生在企业实际应用中进行创新尝试。
(三)高级阶段:复合创新能力培养
最后,创新型IT人才培养上升至复合创新能力培养的高级阶段,使创新精神真正地提升为创新能力。从高校服务于创新型国家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出发,以“学科交叉-校企合作融合体”的校企合作和学科交叉两大环节对接为契机,全面整合深化现阶段丰富的校企合作资源,促进学科交叉乃至科研组织创新,构建基于学科交叉与校企合作融合的多元化创新实践平台基地,打破部门和单位界限,实现企业联盟内部、高校联盟内部以及企业联盟与高校联盟之间的知识流动、资源共享,全面寻求从教学到生产环节的应用创新、从生产到科研环节的科技创新和从科研到教学环节的知识创新,形成“应用创新——科技创新——知识创新”创新链和学校、企业、学生“多赢”局面。
具体来看,通过开放性的教学、生产、科研一体化结合的“学科交叉-校企合作融合体”中心纽带平台,组织跨学科、跨专业、跨院系课题组,加强相关院系、科研机构之间相互学习、相互启发的磨合协同和教师中交流协作,形成融合体共同的思维语言,搭建跨学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以企业应用发展需要为导向设定共同的科研攻关目标和基础与应用性研究方向,推动高技术前沿领域探索性、原始创新性研究,同时为地方经济建设和有关行业培养急需的应用型人才,以促进研究和教育与国家需求相关联以及知识向社会转移,加快新技术产业化,实现科技与经济紧密结合。
随着校企合作层次的深化,以及产学研三位一体结合体系的逐步完善,企业将校企合作作为营造“学习型、创新型企业”的长期有效途径,由企业反向作用来组织高校、科研院所一起充实“学科交叉-校企合作融合体”,校企共建跨专业创新教育实验室、工程中心、大学科技园区等形式创新联合体,能够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创造性学习的环境和涉及多个方向或领域的跨学科专业设计性、开放性、探索性、有潜在应用前景的创新实践课题项目,同时对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分析及自主创新能力提出更高要求,使学生能够更直接地深入企业参与真实的工程和面对科技创新一线实际,结合实际课题推进研究型学习和活跃课外科研活动,从而逐步探索形成以问题和课题为核心、有利于提高学生创新实践能力的培养机制。
总之,上述三个阶段相辅相成,既有保持创新活动“量化”的提高,更加重要的是还有获得创新能力“质性”的提升,从高校推动校企合作和企业促进学科交叉等不同层面,打通和构筑“校企合作——学科交叉——产学研结合”螺旋式上升的高校人才培养与科技创新机制的良性循环圈。针对创新型人才培养阶段性、过程性和差异性、层次化,不同高校又可以适用于不同阶段,不同学生也可以侧重于不同阶段。在 “学科交叉-校企合作融合体”中,高校可以是单一高校也可以是若干相关高校,企业可以从单一企业到行业企业再到相关企业,产学研各方可以在内部微观联合、与外部宏观协作,根据实际情况和需要,灵活组合形成“校-企合作”、“校-企企合作”、“校校-企合作”、“校校-企企合作”、“院-院学科交叉”、“校-校学科交叉”等不同模式。
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所提出的问题特征,以及高校人才培养和科技创新的目标要求,越来越体现了学科交叉和校企合作更紧密地结合并统一于产学研实践过程中的发展趋势。通过探索学科交叉与校企合作的融合,有效开拓了复合创新型IT人才培养三阶段模式,而且,产学研各方还能由两两单向作用转变为双向互动,从而呈现为更高层次的模型形式。
[1]程莹.研究型大学开展学科交叉研究的问题、模式与建议[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3,24(11):77-80.
[2]徐晓飞,王宽全,等.与高水平科研相结合的创新人才培养[J].计算机教育,2009,(17):36-39.
[3]龚声蓉,杨季文,等.多模式校企合作主动适应企业需求[J].计算机教育,2006,(10):18-20.
[4]樊春良.美国国家科学基金对学科交叉研究的资助及启示[J].中国科学基金,2005,19(2):122-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