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 李笑宇
互联网与公共艺术
黑龙江 李笑宇
今天早晨登陆Google网站,目光直接被页面logo吸引了。一个动画的舞者,舞姿挥洒,节奏顿挫,在舞蹈的同时勾画出Google字样。这个logo平时总会更换,各样的节日和纪念日都会有相关的涂鸦换上去。每天看一眼这个已经成为一个习惯。今天这个舞者名叫玛莎·葛兰姆(英语:Martha Graham),是现代舞蹈史上最早的创始人之一,一个值得纪念的人。感叹精美的动画之后不禁揣摩,此时此刻应该有很多人与我一同领略这迷人的艺术。
1960年美国国防部建立ARPA网,1973年英国和挪威的计算机接入ARPA扩展成互联网。1986年,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National Science Foundation,NSF)建立了大学之间互联的骨干网络NSFnet,这是互联网历史上重要的一步。1991年html和http在瑞士被创立,从那时起人们能看到网页了。http协议和html标签语言共同构成了www(万维网)的传输标准,各服务提供者据此开发网页服务。1994年4月20日中国人第一次接入国际互联网。世界在发展,中国在发展。如今的互联网已经进入大部分的办公室和家庭,在我们的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在互联网上应用最为广泛的是http服务。它肩负着把我们日常访问的所有网站:百度、谷歌、新浪、搜狐、人人网等等送抵我们屏幕的重要任务。今天的互联网服务已经绝不单单是一个简单文本数据的载体了。随着技术的更新,各种各样的网络服务出现在这个精彩的世界中,它已经是一个公众信息获得与交流的重要平台了。同时它也逐渐变成了一个艺术的载体。到目前为止,我认为互联网可以作为一个艺术的载体,并且具有公共艺术的某些特性。以下便是笔者就此做的一些探究。
想要了解互联网与公共艺术的关系,先得考虑公共艺术这个概念。Public Art中文译作公共艺术,一个外来意译词,是一种公众共同介入的,在公共场合下展示的艺术。作为一个特称名词,主要是在美术和视觉造型艺术领域内使用,更准确的名称应是“公共造型艺术”。其中包括:雕塑、壁画、装置、环境艺术等。其中环境艺术包括艺术建筑及建筑配饰、艺术景观园林及景观园林配饰。在细分则包括有:廊、亭、架、柱、桥构、路铺、门饰、窗饰、装饰角线、台塔、阶梯、护栏、墙饰、照明灯具、景观座凳、车站、旗帜、地下出入口、通风口、信话亭、邮筒、报栏、井盖、路崖、树池、下水道、消防栓、路障、自行车架、喷水池、饮水池、花钵、指示系统、解读系统、地标、纪念碑等。在这个概念下“公共造型艺术”与人的聚居地——城市有着极其紧密的联系。或者说,没有了城市,“公共造型艺术”就无从谈起。
然而,就互联网的现状来看,竟然能找出不少与城市相似的地方。首先要谈的就是空间的问题。城市中的空间没必要做过多解释,1立方米的地方放不下一个路灯或者电话亭。互联网服务需要磁盘空间来支持,如果用物理空间来解释的话,一个再大的网站也不过几立方厘米的占位。但是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这几立方厘米的物理空间却可以容纳大过图书馆几十倍的可识别信息存储量。可以说互联网服务能够具有城市一样的空间来容纳艺术的存在。
这里对可识别信息做一个简单解释,当你面对一个指路牌的时候你所接受到的最直接信息是指路牌所指目标与目标的方向,这是主要识别信息。次要识别信息是视觉上的,如指路牌的背景颜色、文字颜色、文字书写体、指路牌边框、支架样式、整体材质、破损程度。其余的如,指路牌地球经纬坐标、内部支撑结构、材料熔点或者燃点、四季热胀冷缩数值等等,都可视为无用信息。如果作为一个指路牌的备案,我相信只需要主要识别信息;但要用一张照片来记录的话,那么保存下来的是主要识别信息与次要识别信息;当在博物馆里作为一个历史鉴证的时候上述的无用信息才会显现出作用。由此我们可以得出一个对物分级的识别办法(仅用于此文,其他物理科学范围不在讨论之列)即:
1.主要识别信息——物的主要用途信息;
2.次要识别信息——视觉信息,物的初始设计观念与当时的状况;
3.全部识别信息——继承1、2并包括物的视、触觉以外信息。
如此的体系用来对物的造型艺术价值进行讨论相信已经足够。在1中无艺术价值可言,2是造型艺术的最小体现,3是造型艺术的全面体现。
互联网服务平台最初搭建目的就是传输文本,并无任何艺术元素。然而随着网络传输带宽的增加,人们逐渐的把艺术带入了这个平台。图片的目的不再是单单展示图片本身,而是作为背景,作为按钮,作为边框来美化这个抽象交流平台。用这些图片,人们模拟信纸的效果,模拟石头上的雕刻,模拟金属上铸造的效果。越来越多的传达视觉信息和物的初始设计观念与当时的状况。如此,互联网服务就具有了一些承载类似城市元素的能力,而且这类城市元素具有一定的艺术价值。由于互联网服务的公共性是毋庸置疑的,所以现在来看,互联网可以部分承载“公共造型艺术”的某些特性。
然而本文讨论的并不单单是“公共造型艺术”,我更愿意从英文直译和中文字面来理解公共艺术这个词的广泛意义。在这个范畴下,它应包含一切视听艺术,如戏剧、电影、舞蹈、演唱、环境艺术、博物馆艺术作品,甚至还应有行为艺术、大地艺术和观念艺术等前卫试验性艺术。就公共艺术的一般特征来说,它具有参与性、互动性、过程性、问题性、观念性、多样性。
文学是一门大家熟知的艺术,报纸出现后文学得到了大众的阅读,但互联网出现后更有趣的现象出现了,故事接龙网站可以让文学作品同时具有参与性、互动性、过程性、问题性、观念性和多样性的特征。人们对于文学作品不单单是阅读,还可以参与写作并影响作品。以一款游戏为例,“Second Life”是游戏开发商林登实验室开发的一款虚拟网络游戏,在游戏的世界里,玩家几乎可以创建一切,游戏主人公、建筑物乃至游戏人物的道具、装备。游戏玩家要在这个虚拟的世界创建事物就必须向林登实验室购买虚拟的土地,游戏玩家自己创建的各种道具也可以在游戏中通过林登币进行交易。就像游戏的名字一样,这里在试图虚拟出你的第二个人生。每个人都可以是一个故事的发起者,在这里定制自己的世界和规则,并且也是“Second Life”这个大世界的一部分。笔者认为,互联网提供的这一切使公共艺术有了新的解释。
通过以上论述,可以得到的结论是:无论在狭义上还是广义上,互联网都已经变成了公共艺术的承载体,或者说互联网本身已经是一个公共艺术作品。
【注】黑龙江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项目,编号:11552111,项目名称:黑龙江省公共艺术地域性研究。
(作者单位:哈尔滨师范大学绘画系)
(编辑 刘丽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