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捧林
(山西省阳煤集团职教中心 山西 阳泉 045000)
浅谈职高数学的比较法教学
王捧林
(山西省阳煤集团职教中心 山西 阳泉 045000)
比较法是数学思维最基本的方法之一,在课堂上科学合理地使用比较法,可以在数学教学中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对激活学生思维、提高学生能力也有着不容忽视的作用。
职高;数学;比较法;课堂教学
比较法是数学教学最常用的基本方法之一,其意义在于区分有关事物的共同点和不同点,以掌握事物的实质。在课堂上科学合理地使用比较法,对数学课堂教学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对激活学生思维、提高学生能力也有着不容忽视的作用。笔者拟结合教学实践,从五个方面谈谈对数学课堂教学使用比较法的认识。
学习知识的过程,是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重新建构的一个过程。当学习新知识时,若能够将旧的知识纳入新的认知结构,就会产生正迁移。新旧知识发生冲突时,将新的知识简单并入原有认知结构中,就会产生负迁移。
例如,从映射的角度定义函数与初中的函数定义相比较,可使函数中的关系由单一的解析式推广到非空数集中数x、y的对应关系,使函数的定义更深更广。通过比较可让学生理解到,以前学习的函数只是函数中的一类,是局部,更多的函数关系是不能简单地用一个x、y的等式来表示的,从而引导学生把旧知识并入到新概念中,产生正迁移。
再如,讲解平面向量中的向量运算时,从向量的概念出发,结合位移的定义得出向量相加的结果还是一个向量,与实数的加法与向量模的加法相对比,强调实数相加的运算结果仍然是实数,而向量模相加是两条线段长度的和即两个非负实数的和,可使学生清楚地认识到平面向量运算与实数运算是不相同的。在教学中及时与已有的相似概念、性质、定理加以对比,有利于正确理解新内容的实质,防止将新的认知结构并入原有认知结构中产生负迁移。
正确理解概念是学习数学的基础,把握概念的实质是准确运用知识的前提。讲解概念时,从正反两方面进行强烈对比,勾勒出概念、定理的本质属性,可使学生更准确、更深刻、更完整地理解概念,把握概念的精神实质,避免使学生局限于对概念表象的了解,看似懂了,但遇到问题时就会失之毫厘,谬之千里。
在课堂教学中尤其是对于概念定理的教学,不仅要正面引导,还要反面示错,通过正反比较、讨论、分析,深化对数学概念的认识,揭示概念的实质,真正使学生既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
知识的学习是一个不断辨别正误、去伪存真的过程。鉴别是非的能力是数学能力的重中之重,只有在与谬误的对比中才能彰显正确。让是非同现一处进行比较,更易使学生在茫茫雾海中在灯塔的指引下坚定不移地驶向彼岸。
在课堂教学中巧妙地设计是非判断,通过比较使学生走出想当然的误区,可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做到遇事仔细斟酌,据理分析,从而切切实实地提高学生的鉴别能力。
数学问题千变万化,但万变不离其宗,总有规律可循。只要通过比较,细心找出不同问题的共同之点和相异之处,去其伪装,把握本质,分类归纳,摸索规律,就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再如,解下列问题:(1)6个学生站成一排,其中甲乙不相邻,则不同的排法有几种?(2)6个人按照某种顺序排好,再插入2个人,有几种不同排法?
分析:两个问题的共同点都是要在“空”中插入人,属于分步问题;不同点是:问题1中两人不相邻;问题2中没有要求不相邻。所以:问题1中除甲乙外的4个人全排列,然后在4人形成的5个空位中任选2个位置插入甲乙,不同的排法数为;问题2中则需要在6人形成的7个空位中任选1空插入1人,然后在7人形成的8个空位中任选1空再插入1人,排法数为 7×8。
在课堂教学中,通过对题目或知识点的共异比较,可以使学生较深地认识知识的区别与联系,总结规律,归纳经验,能更准确、快捷地运用知识。
探究是数学的生命线,对数学题从不同的角度思考,可得到不同的解题方法。教学中应使学生掌握常规方法,还应有意识地引导学生思考寻求更美的解法,通过一题多解比较繁简,不仅可加深知识的纵横联系,还能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挖掘创新潜能,形成探究意识,还能使学生在探究比较的过程中体验发现的快乐,体会到数学的美妙,从而懂得欣赏数学美。
例如,已知等差数列{an}中,前n项的和与前m项和相等,且n≠m,求sm+n。
函数方法:d≠0时,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公式可以归纳为二次函数式sn=An2+ Bn(n∈N*),其图像是函数y=ax2+bx图像上一群孤立的点。设A<0,结合已知条件sm=sn,可标识出该数列中的几个关键点并画出图形,观察图形,可以清晰地看到:sm+n=0。
分析比较上面两种方法,常规解法思路顺畅,但运算繁杂。而换一个角度从数列与函数的关系入手,考虑sm+n=An2+ Bn的性质特征,结合抛物线的特性稍加思索,就能瞬间准确地解决问题。通过繁简比较,可引导学生转变视角,努力探索新途径,大胆探究创新,从而把数学学活。
总之,在课堂教学中根据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要求,以及学生的知识结构、知识层次,灵活地采取比较教学法,可使学生思路清晰,思维严谨,思考深入,思想开阔,能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并能提高教学质量。
[1]谢全苗.“由惑到悟”的数学课堂教学模式的构建与应用[J].数学教育学报,2009,(6).
[2]魏良亚.加强学法指导,促进有效教学[J].中学数学月刊,2009,(1).
[3]孙芸,曹军.剖析错解原因探究解题规律[J].中学数学,2006,(2).
G712
A
1672-5727(2011)07-0115-02
王捧林(1974—),女,山西阳泉人,山西省阳煤集团职教中心讲师,研究方向为数学教育。
(本文责任编辑:王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