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张天定 赵 品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可持续发展*
——以汴绣为例
河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张天定 赵 品
2006年,汴绣被确定为河南省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2008年6月,汴绣被确定为国家第2批非物质文化遗产民间美术项目。汴绣古称“宋绣”,起源于北宋。它以传统文化为主要表现内容,以精致、高雅、秀丽著称。特别在开创纯审美的艺术绣品方面,汴绣堪称一绝。如今,受到现代生活方式的冲击,汴绣的辉煌一去不返。但作为一种非物质文化遗产,汴绣不能仅仅作为商品,停留在其外观的生产、复制上,而更要保护和传承它的文化内涵和价值。本文,笔者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视野下汴绣的可持续发展做一思考,提出一些建议,希望对汴绣的发展有所裨益。
名噪一时的汴绣,因为与其发展的鼎盛时期相隔久远,历史遗物、代表作品收集整理等都有很大欠缺,有关的学术论文、科研成果更是有限。而这些正是汴绣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价值所在,更是汴绣保护的关键点。
1.汴绣的法律保护。2011年2月25日,《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经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将于6月1日起施行。它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以及各级政府部门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职责上升到新的高度。这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具有里程碑意义。
2.政府对汴绣的保护。
(1)搭建一个汴绣对话交流平台。组织学术界、汴绣传承人、历史学家等相关专业人士,充分挖掘汴绣的文化内涵,如汴绣的题材、针法、工艺流程、历史渊源等。
(2)支持汴绣传承人开展汴绣工艺传承活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主要是保护传承人,减少传承人的负担,鼓励扩大传承活动范围。
(3)保护汴绣传承活动的实物和场所,给予经济或政策扶持。加大汴绣培训班建设力度,提供技术、专利、设计等产业链的支持。
(4)加强汴绣保护宣传。宣传《非物质文化遗产法》,提高社会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意识。
(5)大力搜集优秀汴绣作品。根据汴绣实物的现存状况,筹建汴绣博物馆,保护汴绣的代表作品,收集当代艺术精品,提高保护水平,构建完整的汴绣文化体系。
1.汴绣的产业现状。2007年1月,开封汴绣行业协会正式成立,会员单位达27家之多。行业协会的成立,说明汴绣保护原产地品牌意识日益强烈,汴绣正走向健康、有序的发展道路。如今,汴绣的产业规模和市场份额位居刺绣行业的前5名。
2.汴绣技艺的创新。经过几十年的积累,汴绣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针法创新日益增多,精品层出不穷。2010年,汴绣代表性传承人王素花绣制的巨幅长卷《水浒人物一百单八将》,在第5届中国民间工艺品博览会上荣获金奖。2010年上海世博会上,王素花采用本土设计师赵予州的作品,融合民间元素与世博元素,使汴绣成为世博会上中国传统工艺的一个亮点。
3.汴绣的继承与发展。在全球化大趋势下,维护文化的多样性更需要民族工艺的坚守。汴绣的继承发展即具有保持民族特性、弘扬民族艺术不可取代的价值。汴绣要在保护的基础上,将精华可持续地传承下去,才能长久生存,立于不败之地。汴绣是传统而又面向未来的艺术,保存个性和特性的传承,扬长避短、顺应时代要求的创新是其生命力所在。但不管如何创新,汴绣终归是线条的艺术,刺绣的流程、艺术品位都要保留,汴绣的个性和风格也应该在创新中得到强化。笔者认为,汴绣企业可以根据自身情况,把发展分为3个层次。
(1)机器大生产。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开发出新颖、独特的汴绣产品,满足当代生产和消费的需求。这也是一种生产性保护方式。
(2)机器大生产与手工相结合。市场对这一层次的产品价格,接受能力强,这对开拓汴绣市场,提高汴绣品牌知名度有很大帮助。
(3)纯手工的艺术精品。这类产品肩负着对汴绣技艺的保护和传承责任,手工制作最能够体现汴绣的艺术价值。在精品化路线上,不断提升汴绣工艺,呈现精品,汴绣企业才会最终壮大起来,并很好地传承发展下去。
综上,汴绣业应严格遵照《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平衡汴绣发展和传承的关系。另外,在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中,必须处理好保护、传承与创新的关系:保护是第一位的,它是传承的基础和源泉,传承是创新的基础和必要条件,而创新和合理利用是汴绣发展的基础和动力。政府和企业都有责任对汴绣进行活态保护,既传承其精神文化价值,也要在传承的过程中加以创新,提升汴绣的价值。
河南省社科项目“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播研究”(2009BXW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