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体融合视角下农村群众体育发展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2011-10-26 01:11江广和曹淼孙
运动 2011年7期
关键词:民间文艺文体群众

江广和,曹淼孙

(1.韶关学院体育学院,广东 韶关 512005;2.首都体育学院,北京 100088)

文体融合视角下农村群众体育发展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江广和1,曹淼孙2

(1.韶关学院体育学院,广东 韶关 512005;2.首都体育学院,北京 100088)

通过文献资料法、实地考察法、访谈法等研究方法,对民间文艺活动与体育活动相融合视角下的农村群众体育发展进行了理论与实证研究。研究发现,文艺活动渗入体育活动后的农村群众体育活动更加贴近农村群众生活,更加能够提高农村群众的健身意识及增加个人健身行为。

文体融合;农村群众体育;实证研究

1 研究目的

近年来,我国农村群众体育得到了极大的发展,但由于我国地幅辽阔,地区间的经济发展极不平衡,从而农村地区群众体育活动的开展出现了不平衡现象。农民由于受到当地经济发展水平落后、健身场地、器械等物质条件缺乏等因素的影响,健身意识不强,对健身的价值缺乏科学性认识,从而导致当地农村群众体育还极不发达。因此,如何解决农村群众体育“见点不见面”的现象,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农村群众体育发展就显得迫在眉捷。因此,笔者认为,要使得在农村群众体育的发展中“既见树木,又见森林”,应该充分利用民间的一些文艺活动,将其融合于体育活动,从而带动农村特别是偏僻农村群众体育活动的开展,使得农村群众体育的发展全面化。

2 研究对象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本文以福建省漳州农村地区的竹马戏及山东胶东农村地区的吕剧、秧歌融入当地的群众体育活动现状为研究对象。

2.2 研究方法

本文主要以具有较好信度、效度的调查问卷对漳州及山东胶东农村地区共426名群众进行调查,同时结合实地考察等研究方法进行研究。

3 调查结果

3.1 健身意识及活动组织形式

调查发现,从事健身活动非常重要性及较重要的人数分别占全部调查人数的27.46%、36.15%。同时,在这些将民间文艺活动融入体育活动的农村地区群众,他们在参加群众体育活动时,有60.33%的人数是自发组织,同时还有部分群众是没有任何组织形式的情况下参加体育活动的。(表1、表2)

3.2 参与项目的喜爱度及项目开展的难易度

调查中发现,对自己所参与的运动项目非常喜欢及较喜欢的人数分别占全部被调查人数的33.80%、37.09%。同时,由于这些民间文艺活动中体育元素的越来越丰富,不仅对参与群众起到健身健体的作用,并且渗入文艺要素的体育活动也大大降低了该活动对体育场地、器材及设施的依赖性。调查结果显示,认为民间文艺融合于体育活动非常容易开展及较容易开展的人数分别占全部调查人数的39.67%、30.05%。(表 3)

3.3 体育人口(表4)

4 文体融合视角下农村群众体育发展的优势

4.1 有利于增强农村群体育健身意识,增加农村群众健身行为

农村人口由于自身文化水平较低,健身意识依然薄弱。首先,他们关于劳动与体育对促进身体健康的意义理解较易产生偏差,不能科学对待健身活动的价值及意义;其次,农民对体育概念的理解,往往把竞技体育项目作为体育的全部,只有那些从电视上看到的体育比赛项目才是体育,从而较易从思想认识上迫使体育游离于自身的生活之外。而民间文艺作为一种“非物质文化遗产”,往往是由某个民族或地区群体创作并世代相传。这些民间文艺活动往往非常贴近农民生活,深受民间群体的喜爱。因此,在发展农村群众体育活动过程中,将民间文艺活动融合于体育活动,既可以提高农村群众从事身、心活动的行为,同时又可以改变体育等同于竞技体育的思想认识,从而提高体育健身的意识,增加身体活动的行为。

表1 健身重要性调查结果

表2 健身参与组织形式调查结果

表3 参与项目喜爱程度及项目开展难易程度调查结果

表4 周练习次数及次练习时间调查结果

4.2 增加农村群众参与身体育活动的人口,扩大身体活动群体的范围

由于我国历来是一个农业大国,大部分人居住在农村,因此农村则成为了宝贵财产的传承地。在这些宝贵的财产中,由于民间文艺活动往往是几百年甚至上千年的文化积淀,具有广泛而生动的民间自发性,深受农村居民喜爱,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较易于为民间群体所接受。同时,在这些文艺活动中,有相当部分的文艺活动既具有大量的、多形式的身体活动,同时规则要求较少,动作难度不大,适合不同年龄段、不同性别的农村群众学习和表演。因此,这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了传统的体育运动项目从事对象针对性较强等方面的不足。文体融合相对于单纯开展体育活动更加能够赢得本地区农村群众的喜爱,更加能够激发了本地区农村群体参与体育健身的意识,特别是更加能够增加了本地区农村群众体育的参与人口,大大扩大了本地区农村群体育健身群体的范围。

4.3 增加了体育活动的亲和力,为农村群众体育活动的开展降低了条件

首先,农村体育场地设施的建设是农村群众体育开展的基础。对于大部分农村人口而言,他们的健身场所往往只能是庭院、田头、树林、空地等非正规场地,因此,健身场所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农村群众体育的发展。其次,在现在群众体育开展的运动项目中,相当部分项目对于农民来说还较陌生,使得农村群体望而却步。但是文体融合视角下农村群众体育的开展,相对于传统意义上的农村群众体育的开展,这些乡间文艺体育项目在内容和形式上,与农村居民的信仰、观念、生活方式合拍,并将体育活动寓于娱乐之中,既具有良好的表演特性,又具有非常好的观赏性,极大地吸引了农村群众多种形式的参与,表现出极强的亲和力和吸引力。同时,由于这些民间文艺活动中体育元素的越来越丰富,不仅对参与群众起到健身健体的作用,并且渗入文艺要素的体育活动也大大降低了该活动对体育场地、器材及设施的依赖性,农村地区的群众在休闲或农闲时期既可以独自在家练习,也可以三五成群地聚集在一起相互学习。

4.4 拓展了农村群体的活动项目,增加了农民对健身项目选择的自由度

据笔者调查及结合相关农村群众体育开展的相关研究文献发现,在我国农村群众体育开展中,以竞技运动项目或竞赛表演项目为主要形式。例如,太极拳、篮球、健身操、乒乓球、游泳、羽毛球、气功、武术等。有的项目对场地要求较高、经济投入较大,为农村群众体育活动的开展增加了一定的难度,为农村群众体育的普及缩减了一定的现实基础。而文体融合视角下的农村群众体育活动由于渗入了文艺元素,从而使得运动项目不再局限于上述一些运动项目,既可以唱民歌,也可以跳民族舞,同时还可以唱民间戏剧加上肢体动作等,从而大大扩大了运动项目数。而且,农民还可以根据自己的爱好及结合自身的特点来进行选择运动项目,扩大农民对健身活动项目选择的自由度。

4.5 更加容易组织,有利于克服现行农村群众体育管理组织和运行机制的滞后

农村群众体育活动的开展需要有人组织,否则就无法开展。目前,很多乡村连管理、组织文体活动的体育组织都没有。主要是领导不重视,认为农村群众体育可有可无,导致体育管理机构可有可无,从而大部分的乡村就没有体育辅导组织,体育指导员缺乏,农村群众不知道怎样科学锻炼,即使进行体育锻炼也无法达到预期锻炼效果,使得无法提高农村群众参加体育锻炼的积极性,农村群众体育活动难以开展下去,群众体育难以得到应有的发展。而在文体融合视角下农村群众体育活动的开展,由于这些体育活动往往都是以自发的形式而产生的。因此,农村群众体育的开展以文体融合的形式更加利于群体活动组织的形成。相对于传统意义上的农村群众体育,对政府的依赖性较低,无须专门的社会体育人员进行专门的指导,从而更易于农村群众体育组织的形成或体育活动的开展。

[ 1 ] 张强,穆瑞玲.当前我国农村群众体育发展的历史契机[ J ].体育世界,2008(10):29.

[ 2 ] 赵云书.重庆市农村群众体育锻炼现状调查与分析[ J ].中山大学学报论丛,2007,27(1):92-94.

[ 3 ] 于军,姜玉泽.从农村体育发展的影响因素看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目标下山东省农村体育发展战略[ J ].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08,24(12):23-25.

[ 4 ] 王格.对江西省农村群众体育发展现状的初探[ J ].科技信息,2008(15):326.

[ 5 ] 郑颖.农村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 J ].发展,2008(12):120.

[ 6 ] 郗振洁.民间文艺保护研究[ J ].文学教育,2009(8):65-66.

[ 7 ] 李珊珊.试论漳州竹马戏的发展及其在台湾的流传[ J ].漳州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4):137.

[ 8 ] 路翠江,秦凤珍.胶东农村文艺生活状况回眸[ J ].四川戏剧,2009(3):25-26.

G812.4

A

1674-151X(2011)07-145-02

10.3969/j.issn.1674-151x.2011.07.073

投稿日期:2010-12-13

江广和,讲师,博士。研究方向:农村体育及农村学校体育。

猜你喜欢
民间文艺文体群众
走马史料赠故里 川渝民间文艺添新篇
论中国文体发生与早期发展的途径
多让群众咧嘴笑
另类文体巧谋篇
文从字顺,紧扣文体
情牵群众美好生活新期待
市场与权力:“民间文艺”批判
“群众来求助”等十六则
为群众美好生活执着追求
破解民间文艺版权立法困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