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导向型企业知识创新机理研究

2011-10-25 04:53潘辉刘广平
科技与经济 2011年1期

潘辉 刘广平

摘要:项目导向型企业的组织特征表明其具有很强的知识创新能力,研究项目导向型企业的知识创新形成机理对充分认识这一类型企业的知识创新能力有重要意义。对项目导向型企业的特征进行探讨,构建这一类型企业的知识创新体系,并对这类企业的知识创新机理展开较为深入的研究。最后,为更好地促进项目导向型企业的知识创新,给出一些建设性的建议。

关键词:项目导向型企业;知识创新体系;知识创新机理

0、引言

在知识经济社会,创新活动已经成为创造社会财富的主导手段。由于任何创新活动都属于项目的范畴,因此具有较强项目管理能力、项目群管理能力以及项目组合管理能力的项目导向型企业是开展和实施创新项目的最佳载体。项目导向型企业已经成为知识经济社会的主导企业模式。

Drucker认为知识是当今社会唯一有意义的资源,知识创造及运用能力是企业在动态环境下获得竞争优势的关键。Zaek指出知识是知识经济社会中最有价值的战略资源。同样,知识也是项目导向型企业所不可或缺的关键和重要要素之一。项目导向型企业所开展的主导活动——项目活动具有独特性、复杂性和创新性等特性,这就需要企业中的员工不断积累和更新知识存量以及进行知识创新才能保障项目目标和组织战略目标的得以实现。而项目导向型企业中具有高知识存量的员工、“按项目进行管理”的组织战略、扁平化的组织结构以及开放的组织文化等组织特征都预示着这类企业有利于知识的创新。但是,目前人们还缺乏对这类企业知识创新形成机理的了解和研究,本文正是针对这一问题对项目导向型企业的知识创新机理展开了探讨,以期能够使人们更加深入地认识这类企业的知识创新能力和了解它的知识创新形成过程。

1、项目导向型企业的特征

项目导向型企业(POC)的概念最早是由奥地利学者Gareis于1991年提出的。目前,比较权威的有关项目导向型企业特征的研究主要包括奥地利学者Gareis和中国学者戚安邦进行的较为深入的研究。

2000年奥地利维也纳经济与管理大学在国际项目管理协会(IPMA)的委托下组成了以Gareis为领导的课题研究团队,开始对POC展开了较为深入的研究,他们把POC的特征归纳如下:一是把“按项目进行管理”作为组织的战略;二是使用临时性组织来实现复杂的业务流程;三是用项目组合来管理不同类型的项目;四是拥有特殊的永久性组织单元,例如项目管理办公室和项目组合团体;五是运用新的管理范式;六是认识到自己是项目导向的;七是具有明确的项目管理文化。上述POC的特征又可以进一步归纳为3个方面,即组织战略、组织结构和组织文化。

随后,国内学者戚安邦、于波在Gareis等人的研究基础上将POC的要素归纳为组织体制、管理机制、企业文化和创新管理能力等4个方面,并把POC的主要特征总结为以下5个方面:一是POC的组织活动以项目为导向;二是POC的组织体制以项目为核心;三是POC的管理机制以自主为主线;四是POC的文化以创新为核心价值观;五是POC要求具有很强的项目管理能力。

综上所述,可以发现国内外学者有关POC特征的研究存在交叉和重叠之处,例如项目导向型的企业活动代表的是按项目进行管理的组织战略,项目导向型企业文化与项目管理文化内涵相同,新的管理范式与项目导向型管理机制内涵一致等等。本文认为POC的特征应该兼容上述研究归纳的所有要素,即组织战略、组织结构、组织文化、组织体制、管理机制、管理能力等6个方面。POC强调合作、沟通、平等和授权的特点为知识创新提供了很好的创新平台,再加上知识型人才的知识创新实施主体表明POC具有很强的知识创新能力。

2、项目导向型企业知识创新体系

项目导向型企业的知识创新体系包含4个必要的要素:知识创新主体、知识创新平台、知识资产和SECI知识创新过程。知识创新主体在知识创新平台中运用知识资产和开展4种知识之间的交互和转换来实现知识的创新。

2.1知识创新主体

项目导向型企业中知识创新的主体可划分为3个层面:个体层面、项目团队层面和组织层面,项目团队是POC知识创新的主要载体。项目团队的知识主要来自于团队内部的成员以及由项目管理办公室(PMO)从组织内部及外部获得的知识。其中项目管理办公室主要负责知识的外部获取以及推广工作,项目团队主要负责知识的整合、创新以及应用。项目团队中的个体可以通过学习的方式积累知识。根据Nonaka的知识创新螺旋运动模型可以得知,知识创新是隐性知识和显性知识在不同主体之间经过4种知识转化模式(社会化、外在化、组合化和内在化)而产生的过程。POC中各知识创新主体之间知识的不断互动增加了创新主体知识存量和扩展了知识的类别。POC中知识创新主体之间的知识互动关系如图1所示。

2.2知识创新平台

知识创新需要特定的场所和平台。目前有关知识创新平台的研究主要涉及“巴”(ba)和知识场。这2种知识平台的本质区别在于知识场是知识载体发散出来的知识所构成的一种氛围,而“巴”既可以是物质空间,也可以是虚拟空间或精神空间。而且,“巴”侧重于一种知识创新的整体氛围或场所,而知识场强调的是2个知识载体之间的互动氛围,既可以指2个个体之间的知识场,也可以指2个团体之间或2个组织之间的知识场。

2.2.1“巴”

日本知识管理专家Nonaka和Konno提出了用来解释知识创新的平台——“巴”(ba)”。“ba'翻译为中文就是场所的意思,是知识载体之间相互作用以及创造知识的平台。“巴”强调的是个体、团队或组织知识创新的整体氛围或场所。Nonaka把“巴”分为4种不同的类型:一是发起性“巴”,它是个体分享情感、审美、想象和经验等精神和心智模式的交流场所,是隐性知识转化的空间和平台;二是对话性“巴”,它是隐性知识转换为显性知识的场所;三是系统性“巴”,它是显性知识得以传播和转换为更加系统的新的显性知识的空间和场所;四是演练性“巴”,它是显性知识转换为隐性知识的场所。知识创新的各主体在4种不同的“巴”中进行知识(隐性知识和显性知识)的相互转化进而推动创新知识的产生。

2.2.2知识场

知识场的概念源自物理学,类似于电荷之间作用所产生的电场。芮明杰、陈娟把知识场定义为:知识载体周围的客观存在的一种由知识载体发散出来的特殊物质。知识载体之间的相互作用是通过知识场来进行的(见图2)。知识场强调的是2个知识载体(个人、团队和组织)之间的相互作用。知识载体之间知识场作用力的强弱直接影响到知识创新的能动性和可实现性。当知识场的作用力较强时,知识创新发生的可能性就会比较大;反之,知识创新发生的可能性则较小。借鉴“巴”的分类标准,芮明杰、陈娟

把知识场也分为4类:一是共享的知识场,它是隐性知识之间转化的氛围;二是对话的知识场,它是隐性知识转化为显性知识的氛围;三是系统的知识场,它是显性知识之间相互整合的氛围;四是演练的知识场,它是显性知识转化为隐性知识的氛围。

2.2.3知识资产

知识资产是知识创新所必需的输入与输出因素,是知识创新实现的企业资源和动力源泉。知识资产可分为经验性知识资产、概念性知识资产、系统性知识资产以及惯例性知识资产。其中,经验性知识资产是由经验构成的隐性知识,这种资产具有隐含性、难以模仿性和难以传递的特性;概念性知识资产是由人的主观能动性进发而出的,通过人的想象、语言和符号等表达出的显性知识;系统性知识资产是一种系统化和规范化的显性知识,这种知识资产最容易被模仿和使用;惯例性知识资产是人们通过行动和实践而掌握的隐性知识,这种知识通常是通过“干中学”的方式获得的。

2.2.4SECI知识创新过程

国内外比较权威的有关知识创新模型的研究为Nonaka提出的知识创新SECI转化模型。知识创新过程是由隐性知识和显性知识经过4种方式的转化而完成的。S表示社会化过程,是指隐性知识经过交流和共享经验转化为新的隐性知识的过程;E表示外部化过程,是指把隐性知识转化为显性知识的过程;C表示组合化过程,是指将显性知识进行整合和交叉,从而形成更加复杂或更新的显性知识的过程;I表示内部化过程,是指将显性知识经过吸收和提炼转化为隐性知识的过程。新知识正是在隐性知识和显性知识之间相互转化和作用下而不断创造出来的。

3、项目导向型企业知识创新机理分析

项目导向型企业是一种知识密集型企业,大量的项目活动需要运用多种知识来消除由于项目自身的独特性以及创新性等特征而带来的知识缺口。POC中的高素质、高能力和高知识存量员工以及POC独特的特征表明这类企业有利于知识的创新。项目导向型企业知识创新需要满足知识创新平台、知识资产、创新主体和SECI知识创新过程等4个要素。

知识创新需要POC提供适宜的创新环境和平台,也即知识创新的“巴”以及知识场。项目导向型企业的组织文化和管理机制强调组织成员之间的团队协作和配合,项目团队成员之间比较默契和融洽,团队成员之间在这种文化氛围下能够顺利地进行情感、经验和想象等方面的交流,提供了精神和心智模式的交流场所,即POC具有发起性“巴”;同时,项目导向型企业的管理机制预示着团队成员之间拥有良好的沟通关系,因此,POC具有对话性“巴”;团队成员从事大量的项目活动,充分体验了“干中学”的实践工作,能够使自身的显性知识转换为个人的隐性知识,而且讲究配合和协作的组织文化表明显性知识能够顺利地在团队中传播,所以POC还具有系统性“巴”以及演练性“巴”。项目导向型企业团队成员之间的交流、沟通与协作能力使得各知识载体之间具有较强的知识场作用力。

项目导向型企业的组织知识资产主要来源于2个方面:一是组织内部知识资产;二是组织外部知识资产。组织内部知识资产是通过组织成员从所实施过的大量项目中积累、整合和创新以及从外部组织中引进和学习而形成的;组织外部的知识资产需要PMO能够及时发现、识别和挑选有价值和实用性的知识。

在知识资产以及知识创新平台的基础上,知识创新主体的隐性知识与显性知识之间交互和转换,经过知识创新的社会化、外部化、组合化以及内部化的创新模式来实现知识的创新。这一知识创新过程是一种抽象化的过程,在实际的知识创新过程中知识创新主体可能并不能意识到其知识的创新是按照SECI知识转换和螺旋创造出来的,但知识创新主体的内部运行机制与这一过程相符。项目导向型企业的知识创新主体包括项目团队中的成员、项目团队和PMO(即组织层面的知识创新主体)。项目成员知识创新的实现既可以通过自我学习从组织外部获得知识来完成知识的转换,又可以通过在项目团队内部的互动实现知识的创新;项目团队的知识创新仅仅指的是团队内部全体成员之间交流和互动实现的创新,团队内部知识的获取来自于成员以及POC知识库;组织层面的知识创新主要是通过汲取外部组织的知识来完成的。项目团队内部隐性知识和显性知识的互动和转换是知识创新的主要来源,项目成员以及组织是项目团队知识创新的重要要素,其中项目成员是项目团队知识创新的内部主体,组织是项目团队内部知识的有效补充者和提供者。

综上所述,项目导向型企业知识创新是项目成员、团队和组织等知识创新主体在适宜的知识创新平台中,运用组织内部以及外部知识资产,经由隐性知识和显性知识之间的转换和互动来实现的。项目导向型企业的知识创新机理如图3所示。

4、结论及建议

项目导向型企业的知识创新体系包含知识创新主体、知识创新平台、知识资产以及SECI知识创新过程4个要素。项目导向型企业知识创新机理是知识创新主体在知识创新平台中,运用知识资产,经过SECI知识螺旋来实现知识创新的。

知识创新是由4个要素共同作用和相互辅助而实现的。尽管项目导向型企业具有易于知识创新的“巴”和知识场,但是为了增强项目导向型企业的知识创新能力,需要拓展组织知识资产的幅度和宽度,同时SECI知识创新过程需要项目团队成员内部知识的共享,这样才能更有利于创新知识的产生。针对以上问题,给出促进知识创新的建议。

一是加强与组织外部的知识联盟,拓展组织内部知识存量和知识类别。知识联盟强调的是通过与外部组织的联盟来学习和吸收新的知识,或通过合作的方式来创造新知识,目的是实现组织知识和能力的互补,从而使合作双方实现互利和共赢。在项目导向型企业中知识联盟的任务主要交由项目管理办公室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