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清形势 全盘谋划努力提高森林防火科学管理水平

2011-10-25 02:51杜永胜
森林防火 2011年3期
关键词:火灾林业森林

杜永胜

(国家林业局,北京 100714)

1 当前林业形势

1.1 林业的地位有了极大提升

一是发展林业已成为全球政治的重大议题。目前,林业在应对气候变化、应对生态危机、保护生物多样性与减缓贫困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突出的作用,森林与林业议题正逐渐成为国际社会空前关注的热点问题,成为国家之间利益博弈的重要领域。《京都议定书》《巴厘岛路线图》《哥本哈根协议》等都非常关注森林固碳减排问题。2010年底召开的坎昆气候变化大会,在减少毁林、防止森林退化和建立绿色基金等方面达成广泛共识。特别是在APEC领导人会议和联合国气候变化峰会上,胡锦涛主席代表中国政府作出庄严承诺,指出我国将大力增加森林碳汇,争取到2020年森林面积比2005年增加4 000万hm2,森林蓄积量比2005年增加13亿m3。这个“双增”目标的提出,确立了我国林业在应对气候变化中的特殊地位。二是发展林业已成为全党全国工作的战略重点。党中央、国务院2009年召开中央林业工作会议,2010年召开全国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百县经验交流会,对林业改革和发展作出重大决策部署。温家宝总理在中央林业工作会议上提出林业“四个地位”(在贯彻可持续发展战略中林业具有重要地位,在生态建设中林业具有首要地位,在西部大开发中林业具有基础地位,在应对气候变化中林业具有特殊地位),回良玉副总理在中央林业工作会议上提出林业“四大使命”(实现科学发展必须把发展林业作为重大举措,建设生态文明必须把发展林业作为首要任务,应对气候变化必须把发展林业作为战略选择,解决“三农”问题必须把发展林业作为重要途径)、在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百县经验交流会上提出林业“五大功能”(林业产品的供给功能、林业的就业增收功能、林业的生态保护功能、林业的观光休闲功能、林业的文化传承功能),明确了新时期林业发展的新地位、新使命、新目标和新要求,把林业摆上了前所未有的战略高度。特别是国家“十二五”规划,把森林覆盖率、森林蓄积量两个指标列为约束性指标,把新增森林面积、天然林保护等指标列为次优先指标,把推进植树造林,增加森林碳汇作为重要手段。林业在绿色发展中将承担更重大的责任。三是全社会生态文明观念逐步增强。党的十七大作出建设生态文明的战略决策,形成了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的现代化建设格局,赋予林业更加重大的使命。建设生态文明逐渐成为各级党委政府和全社会的共同行动,“生态立省”“生态立市”“生态立县”“既要金山银山,更要绿水青山”成为江西、重庆、江苏等一些地方的发展理念,加强生态建设、加快林业发展成为各地规划的重要内容,创建森林城市成为市长们的不懈追求,目前已有贵阳、沈阳、长沙、大连等30个城市被评为国家森林城市。

1.2 生态安全得到切实加强

林业部门承担着建设和保护“三个系统一个多样性”的重要职能,即:建设和保护森林生态系统、管理和恢复湿地生态系统、改善和治理荒漠生态系统、维护和发展生物多样性。科学家把森林生态系统喻为“地球之肺”,把湿地生态系统喻为“地球之肾”,把荒漠化喻为地球一种很难医治的疾病,把生物多样性喻为“地球的免疫系统”。这“三个系统一个多样性”,对保持陆地生态系统的整体功能起着中枢和杠杆作用,无论损害和破坏哪一个系统,都会影响地球的生态稳定,危及人类生存的根基。目前,以“三个系统”和“一个多样性”为主的国家生态安全屏障框架体系基本形成。一是森林生态系统建设力度加大。全国森林面积达到1.95亿hm2,比上一次清查净增2 054万hm2;森林覆盖率20.36%,净增2.15个百分点;活立木蓄积量149.13亿m3,净增11.28亿m3;人工林面积6 169万hm2,净增843万hm2。国家林业局与国家统计局联合开展的“绿色国民经济框架下的中国森林核算研究”结果表明,2004年我国森林生态服务价值达到12.5万亿元,相当于当年GDP的78.33%。二是湿地生态系统保护全面加强。全国共建立了湿地自然保护区550多处、国家湿地公园100处、国际重要湿地37处,自然湿地保护率达50.3%。三是荒漠生态系统明显改善。2005-2009年,全国沙化土地面积年均缩减1 717 km2,比上个监测期年均多缩减434 km2,沙化土地减少的省份增加到29个,全国土地沙化防治进入了“整体遏制、局部恶化”的新阶段。四是生物多样性保护成效明显。大熊猫等50多个濒危野生动物繁育种群持续扩大,苏铁等千余种野生植物人工种群基本建立,野马等物种回归自然进展顺利。林业系统自然保护区达2 035处,总面积达1.2亿hm2,占国土面积的12.5%,90%的陆地生态系统类型、85%的野生动物种群和65%的高等植物群落得到有效保护。

1.3 林业产业发展突飞猛进

国家出台了《林业产业政策要点》《林业产业振兴规划》和《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成立了中国林业产业协会,加强了对林业产业的扶持和指导力度。“十一五”期间,国家林业局两次召开全国林业产业大会,并于2007年举办了中国国际林业产业博览会、2009年举办了中国义乌国际森林产品博览会暨首届木(竹)雕制品展,有力推动了林业产业的发展。“中国森林核算研究”结果表明,2004年全国共有林地和林木总资产13.35万亿元,全国人均拥有森林财富1万余元。森林每年提供5257.03亿元的林产品。目前,我国已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林产品生产和贸易大国。一是林业产业规模迈上新的台阶。2005年全国林业产值只有8 400多亿元,2006年超过1万亿元,2010年突破2万亿元,连续迈上两个大台阶。“十一五”林业总产值达7.6万亿元,为“十五”期间的2.5倍;林产品进出口总额3 549亿美元,为“十五”期间的2.4倍。此外,松香、人造板、木竹藤家具、木地板产量跃居世界第一,干鲜果品和花卉产量名列世界前茅。二是林业产业结构调整迈出新的步伐。林业一、二、三产业的比例由2005年的52∶41∶7调整为目前的38∶53∶9,林业工业化进程明显加快,第三产业比重逐步加大。经济林产品产量突破1.27亿t,全国人均水果占有量已超过85 kg的世界平均水平。油茶、核桃等木本油料产业快速发展,森林旅游业等新兴产业成为林业第三产业新的增长点。三是林业产业素质实现新的提升。特色产业集群初步形成,龙头企业逐步壮大,林产品质量继续提高,产业化经营势头良好,产业带动能力持续增强。中东部地区已成为人造板生产中心,东北已成为森林食品和北药的主要产区,东南沿海已成为花卉产业的主要基地。四川、云南以森林为依托的生态旅游业蓬勃发展,新疆、陕西大力发展特色林果业,林业产业正在变成地方经济增长的新亮点。浙江省安吉县以占全国2%的竹资源,形成了占全国20%的竹产品市场、年产值达120亿元的竹产业。纤维板、木地板行业前十大企业市场占有率达30%~50%。

1.4 林业政策体制不断完善

2008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出台全面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意见,各级政府采取一系列措施,进一步健全完善了林业的政策、体制和机制,国家强林惠林政策体系初步形成。一是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取得重大进展。已有16 207万hm2集体林地确权到户,占全国集体林地总面积的88.82%,7 260万农户拿到林权证,3亿多农民直接受益。林改为农村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为农民致富开辟了新的渠道,平均每户农户获得森林资产10万元。2 550个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县农民林业收入占人均年收入的比重,由2009年的12.96%增加到20%以上,重点林区县超过60%。二是林业政策调整取得重大突破。国家完善了天保和退耕还林工程补助政策,中央财政安排天保工程补助78.84亿元,免除天保工程区采伐企业金融债务103亿元。2010年年底,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实施天保二期工程(2011-2020年),二期工程总投入2440亿元。安排退耕还林直补资金1141亿元、巩固退耕还林成果资金925亿元。森林生态效益补偿资金规模扩大、标准提高,国家级公益林补偿面积和补偿资金由2006年的4 000万hm2、30亿元,增加到2010年的6993万hm2、75.8亿元,对属集体林的国家级公益林补偿标准由每亩每年5元提高到10元。国家实施了森林抚育、造林、林木良种补贴试点及湿地保护补助政策,将林业纳入国家成品油价格改革政策扶持范围,对林业综合利用产品实行增值税即征即退政策。林业重点生态工程造林中央投资补助标准,由每亩100元提高到300元。国家在福建、江西等6省实施了中央财政森林保险保费补贴试点,公益林保费补贴比例达50%。三是林业投资开创历史新高。中央“十一五”期间投入林业建设资金2 979亿元,比“十五”增加了80%;地方政府投入林业资金达1900亿元,是“十五”期间的3.4倍。国家林业局与中国人民银行、财政部、银监会、保监会联合出台了《关于做好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与林业发展金融服务工作的指导意见》,在拓宽林业融资渠道、完善财政贴息政策、健全林权抵押贷款制度、建立政策性森林保险制度等方面取得了新的突破,2010年涉林贷款突破1000亿元大关。我国林业发展进入了政府投资带动、社会融资推动的新阶段。四是林区民生得到明显改善。近两年中央已安排70.5亿元投资用于国有林区棚户区和危旧房改造,安排改造任务52.43万户。134万户林区职工列入全国保障性住房建设规划,涉及数百万林区人口。同时,国家进一步加大了林区学校、医院等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力度,林区安全饮水纳入全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规划,林区民生道路也将逐步纳入全国农村公路建设工程规划,林区供电、广播电视等基础设施建设也取得了积极进展。

1.5 林业管理能力有效增强

一是加大了林业执法力度。国务院颁布实施了《濒危野生动植物进出口管理条例》,修订出台了《森林防火条例》,各地出台一系列地方法规和部门规章,进一步健全完善了林业的法律法规体系。国家林业局组织开展了林业综合行政执法改革,加强了林业执法队伍建设,解决了森林公安队伍的政法专项编制和经费保障问题。在全国组织开展了“绿盾”“春季”等专项打击行动,严肃查处了云南2008年“10·14”特大非法收购、运输、出售珍贵濒危野生动物及制品案、四川2010年“12·2”特大买卖木材运输证案等一批大要案件,有效保护了森林及野生动植物资源的安全。二是加大了林地保护力度。国务院批准《全国林地保护利用规划纲要(2010-2020)》,提出到2020年全国林地保有量达3.1亿hm2,占国土面积的比重提高到32.5%以上;全国森林保有量达到2.2亿hm2以上。国家实行征占用林地定额管理制度,2011-2020年,全国征占用林地的总额将控制在105.5万hm2以内。安徽、广东、甘肃、云南等省出台了林地保护和管理条例。三是加强了林区灾害防控。林业系统全力投入抗击低温雨雪冰冻、汶川特大地震、玉树地震、舟曲泥石流等重特大自然灾害,努力降低生命财产损失和对自然生态的影响,大力推进灾后生态修复和重建工作。同时,进一步加大了森林火灾、林业有害生物、野生动物疫源疫病、沙尘暴等灾害防控工作,切实把各类灾害对森林资源的破坏、对林业生产的影响、对林区社会稳定的冲击减少到了最低程度。四是加强了科技兴林工作。“十一五”期间共获得重要科技成果1 036项、国家科学技术奖励36项、林业专利9 569项,科技成果转化应用率首次超过50%,林业科技进步贡献率由39.1%提高到43%。发布国家及行业标准502项。生态定位站、基层推广站和林产品质检机构等科技能力建设明显加强。森林认证和林业知识产权保护工作有序推进。

“十一五”期间,国务院批准成立了国家森林防火指挥部及办公室,修订颁布了《森林防火条例》,启动实施了《全国森林防火中长期发展规划》,健全了应急预案体系,加大了宣传教育、预警响应、火源管控、火案查处等工作力度,提升了森林防火科学管理水平。增编武警森林部队5800人,新建3个航空护林站,引进和新增大型以上直升机13架,新增地方森林消防队伍5000余支,增强了森林火灾应急处置能力,成功扑灭了2006年“5·21”、2009年“4·27”、2010年“6·26”等多起起重特大火灾,年均火灾次数、受害面积和人员伤亡均大幅度下降,多次受到中央领导同志首肯。

2 “十二五”森林防火工作思路

目前,全球森林已从76亿hm2减少到38亿hm2,减少了50%。联合国粮农组织2009年《世界森林资源发展报告》显示,全球森林面积下降和森林退化的趋势没有改变,与森林相关的自然灾害也没有好转。由于森林锐减,导致土地沙化、湿地缩减、水土流失、干旱缺水、洪涝灾害、物种灭绝等生态危机加剧,成为迄今为止人类面临的最大威胁,成为人类文明延续的最大障碍。从我国情况看,虽然历经多年努力,林业和生态建设取得了很大成就,但目前生态问题依然是我国可持续发展最突出的问题之一,生态产品仍然是当今社会最短缺的产品之一,生态差距仍然是我国与发达国家之间最主要的差距之一。全国沙化土地面积达174万km2,占国土面积的18.1%,还有近32万km2土地具有明显沙化趋势。全国水土流失面积达356万km2,占国土总面积的37.1%,每年流失土壤45亿多吨。全国有233种脊椎动物濒临灭绝,55种野生植物的野外种群低于稳定存活界限。湖泊水面面积由7.1万km2减少到5.2万km2,湿地萎缩和功能退化,造成生物多样性锐减,蓄水调洪能力下降,净水贮碳功能降低,严重影响生态系统稳定和淡水资源安全。

针对我国生态安全面临的严峻形势,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明确要求,“十二五”时期要“提高森林覆盖率,增加森林蓄积,增强固碳能力”。在2011年召开的全国林业厅局长会议上,国家林业局党组研究提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将重点建设东北森林屏障、北方防风固沙屏障、东部沿海防护林屏障、西部高原生态屏障、长江流域生态屏障、黄河流域生态屏障、珠江生态屏障、中小河流及库区生态屏障、平原农区生态屏障、城市森林生态屏障等十大生态安全屏障。这十大生态屏障,建设范围覆盖了全国主要的生态重点地区和生态脆弱地区,建设内容包括森林、湿地、荒漠、城市等主要生态系统,构成了国家生态安全体系的基本框架,是全国生态建设的主要抓手和战略重点。

在2011年上半年召开的全国森林防火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上,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回良玉强调,要把森林防火作为建设生态文明的基础工程、促进社会和谐的民生工程、应对气候变化的减排工程来抓,严防特别重大森林火灾,严防重大人员伤亡,努力夺取森林防火工作的全面胜利。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们将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的部署,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把严密防范森林火灾作为加强社会管理的重要抓手,把提高森火灾防控能力作为加强生态保护和防灾减灾体系建设的重要举措,以保护森林资源和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为宗旨,以全面提升森林火灾综合防控水平为主线,加大投入力度,健全防范机制,促进科技进步,力争到2015年基本构建起科学高效的森林火灾防控体系,火灾当日扑灭率达98%以上,年均受害率控制在1‰以内,为发展现代林业、建设生态文明、维护社会稳定提供有力保障。实现上述目标和要求,需要加强五大能力建设,提升森林防火五化水平。

2.1 加强依法治火能力建设,提升森林防火法制化水平

进一步健全完善“立法-普法-执法-监督”四位一体的依法治火体系。一是加快完善法规制度。深入贯彻落实《森林防火条例》,指导各地抓紧出台地方性法规,不断完善相关配套制度;同时,深入总结推广在基层实践中行之有效的乡规民约,构建符合现代森林防火特点的法规制度体系。二是加大普法宣传工作。结合“六五”普法等,广泛深入地宣传森林防火法规知识,使群众真正知法、懂法、守法。三是加大执法力度。依法履行管理职能,严厉打击野外非法用火行为,严格查处森林火灾案件,严肃追究森林火灾相关责任人的行政和刑事责任,做到违法必究。四是加大监督力度。按照“四不放过”(火因不查清不放过、有关责任人得不到处理不放过、整改措施不落实不放过、教训不吸取不放过)的原则,发生火灾后及时查明原因,明确责任,吸取教训,改进工作。

2.2 加强组织管理能力建设,提升森林防火社会化水平

森林防火工作涉及方方面面和千家万户,仅靠林业部门一家和单凭行政手段远远不够,需要进一步健全完善“政府主导、部门联动、社会参与”的社会化动员机制,采取法律、行政、经济、宣传等综合手段,有力、有序、有效推进森林防火工作的开展。重点应做到“四个到位”。一是组织领导到位。继续健全组织机构,全面落实行政首长、成员单位、林业主管部门和森林经营者的各项责任,做到任务明晰、责任到人。二是部门联动到位。充分发挥宣传媒介、气象预报、铁路交通、驻地部队、乡村基层、公检法司、医疗卫生、国土资源、文化教育、民政劳动、组织人事、计划财政等各部门的职能作用,群策群力,共同做好森林防火。三是宣传发动到位。健全宣传教育机制,突出抓好媒体宣传、主题宣传和公益宣传,重点宣传防扑火科学知识和森林火灾典型案例,不断提高全社会森林防火的意识和能力。四是群防群治到位。经常性开展火灾隐患排查,依靠群众,依靠基层,下力气筑牢用火审批、入山检查、林内巡护和联防联保“四条防线”,严格管控关键部位、敏感时段、高危人员“三个重点”。

2.3 加强科技支撑能力建设,提升森林防火科学化水平

一是树立科学管火的理念。在某种意义上讲,森林火灾是森林积蓄的能量得到释放的过程。如果我们谈火色变,一味地单纯防火,虽然短期内没有着火,但当森林积蓄的能量达到一定程度,遇有恶劣天气和适宜环境将急剧大量释放能量,造成巨大损失。应通过清理可燃物、实施计划烧除等手段,逐步降低森林的火险等级。二是推进火险预警响应工作。通过建立完备的森林火灾预测预报体系,及时发布森林火灾风险和预警信息,并根据不同的火险等级提前采取相应的防范和应对措施,因险设防,增强工作针对性,就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三是推进技术理论研究。建立森林防火研究中心和重点实验室,加强雷击火、火生态等森林防火基础理论研究,加强预警监测、计划烧除、红外探火、防扑火战略战术等应用技术研究,为开展森林防火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服务。四是推进标准化工作。按照《森林防火技术标准体系框架》所列条目,加快森林防火各项急需技术标准的制定和修订力度,建立森林防火器材认证和准入制度,提升森林防火工作的规范化水平。五是推进成熟技术的应用。充分运用现代通信技术、地理信息技术、互联网技术等武装森林防火工作,提升信息化水平。

2.4 加强应急处置能力建设,提升扑火救灾专业化水平

组织健全、指挥有力、处置专业,是确保森林火灾速战速决的关键。在应急预案上,及时修订和完善各级扑火预案,并经常性地开展实战演练,一旦发生火情应迅速启动。在队伍建设上,继续充分发挥地方森林消防队伍、武警森林部队和森林航空消防队伍等专业化队伍的作用,防火期内靠前布防、重兵投入。在扑火方案上,结合战例评析,根据季节、地形、林分、天气条件的不同,分级编制扑火方案,提高扑火时效性和安全性。在组织指挥上,进一步规范扑火指挥工作,建立军地一体化指挥机制,统一部署各参战力量,避免各自为战。

2.5 加强基础保障能力建设,提升森林防火现代化水平

按照《全国森林防火中长期规划》提出的目标任务,认真做好组织实施工作。组织各地编制本地区的森林防火专项规划,将森林防火纳入到各级政府公共财政预算,建立稳定的投资渠道。结合集体林权改革,积极探索和建立多层次、多渠道、多主体的投入机制、防控机制和保障机制。坚持和完善重点火险区综合治理办法,推行重点火险示范区建设,集中投入,重点建设,打造一批森林防火示范区。加强森林防火物资储备库建设,逐步提升森林防火装备数量和质量,加强装备使用的培训和演练。积极装备大型直升机、大型化学灭火飞机、装甲森林消防车、全道路运兵车等现代化高效灭火装备,提高森林防火机械化水平,减轻防扑火人员劳动强度,减少火灾对扑火人员的威胁。

3 履职尽责,提高森林防火科学管理水平

森林防火工作,责任在政府,落实在基层。作为一省(区、市)森林防火指挥部办公室的负责人,省级防火办主任肩负着向上报告、向下布置、横向协调联络的多重使命,是我国森林防火体系中极为关键的重要环节。作为全省森林防火战线的总协调人,省防火办主任能力的强弱、工作的优劣,直接决定着本省(区、市)森林防火事业的成败和走向。

3.1 时刻保持政治敏锐性

常言道,水火无情。中国的国情决定了我们的森林防火工作,不仅是一项常抓不懈的林业工作,在当前的国情下,更是一项极为特殊的政治工作。从政治大局来看,森林火灾严重威胁社会和谐稳定,党和国家对森林防火工作历来极为重视,国务院每年召开专题电视电话会议部署森林防火工作,每逢发生较大森林火灾,中央领导同志均给予高度关注。2011年上半年,河北、山东等地发生森林火灾后,胡锦涛总书记、温家宝总理等中央领导连续多次做出专门批示,提出要求,重视程度前所未有,这给予了我们无穷的工作动力,也带给了我们巨大的无形压力。从工作角度讲,森林防火工作,既是一项重要的林业日常工作,又是一件不同于其他林业工作的特殊政治任务,具有极端的重要性和特殊的政治意义。防火工作一旦稍有疏漏,就可能酿成无可挽回的生态灾难,就可能给林业部门、地方政府乃至国家森防指、党中央国务院带来工作上的极大被动。从个人角度讲,随时可能爆发的山火,就像一把利剑,时刻悬在搞防火的人头上,提醒我们,任何时候,都容不得半点马虎大意、容不得半点麻痹疏漏。一旦出了问题,就要惊天动地,就可能直接影响到我们个人的前途,就会把我们变成千古罪人。在座各位一定要时刻认清身上担子的艰巨性,时刻保持敏锐的政治嗅觉,将政治敏锐性贯穿于每天的具体工作中,做好森林火灾的预防工作和应急处置的准备工作,确保不出大的问题,给领导帮忙不添乱、增光不抹黑。

3.2 带好班子和队伍

作为省防火办的一班之长,首先要管好自己的兵,用好自己的人。一是要知人善任,合理分工,发挥同志们的优点和长处,做到人尽其才;二是要抓好制度建设,建立与职责对应的相关工作长效制度,确保各项工作规范高效开展;三是要抓好业务培训,不断组织开展政治学习和业务培训,提高本单位同志的理论水平和业务能力,紧跟社会发展步伐;四是要关心下属,要心系职工的个人权益、收入待遇和前途发展,调动工作积极性,解除职工的后顾之忧。

3.3 善于学习,精通业务工作

森林防火是一门综合学科,要想做好森林防火的带头人,首先自己就必须成为业务工作的行家里手。为此,防火办主任一是要熟悉各个方面的林业工作,从林业建设大局乃至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大局来谋划森林防火工作,要了解辖区内的山形地貌、掌握林区最新动态,为科学谋划组织防火工作奠定基础;二是要了解和掌握其他各相关领域的基本知识,如计算机网络常识、气象科学、通信技术、航空知识等;三是要随时做好知识更新,应该利用各种机会到省内、省外多走走、多看看,开阔视野,吸收先进经验,增加见识,更新观念。希望多年搞防火的“老”主任们做好知识更新,跟上发展步伐;希望“新”主任们不断充电,早日成为业务专家,不辱使命。

3.4 做科学的管理者

作为防火办各项工作的总负责人,首先要做一名精细的、尽职的、科学的管理者。一是要管理好设施、装备、物资,根据本省区特点选取适用的设施、装备,做好采购、储备、管理、调拨等各方面工作;二是要管理好森林防火的项目、资金,按照上级要求和国家有关政策规定,科学安排,合理合法使用,确保项目建设达到预期目的,确保资金投入发挥最大效能;三是要实行制度化管理,通过制定并不断完善相关应急预案、响应方案和工作规程,推动各项工作有条不紊、科学规范开展;四是实施网络化、信息化管理,利用日新月异的信息网络技术,构建方便快捷的网络化工作平台,改变传统的工作运行模式,创造性地提高工作效率。

3.5 争取领导支持,做好信息员

森林防火是政府行为,是社会工作,需要调动大量社会资源参与其中,因此,对防火办主任的协调能力和争取资源的能力提出了极高的要求。近年来,在大家的支持和努力下,全国各地的防火工作都得到了各级领导的重视和支持,政策支持、投入增加,工作开展有声有色,希望各位主任们再接再厉,积极动脑子、别怕丢面子、舍得劳身子,争取领导重视支持、争取更多资源,将本省区森林防火工作做大、做强。在积极争取支持的同时,省防火办主任更要做好森林防火部门向上报告的信息员和对外宣传的发言人。日常工作中,要主动随时向国家森防指、向省政府和林业厅领导汇报工作、沟通想法,做到勤沟通、勤请示、勤汇报,努力成为领导眼中的“红人”,确保森林防火工作在领导视野里常年占有一席之地。紧急情况下,防火办主任更要担负起疏通信息渠道的任务,第一时间调度一线战况,按报告制度第一时间向省政府和国家森防指汇报,确保信息畅通。

3.6 理顺关系,善于协调

作为社会工作,无论是在日常火灾预防还是重大、特别重大火灾扑救中,森林防火工作都需要各单位、各部门的共同参与和共同努力。如何调动各方积极性,协调并化解出现的各种问题,是摆在防火办主任面前的一道难题。我认为,解决之道就一是要勤联系勤沟通,建立和谐的工作机制;二是要经常换位思考,协助对方解决配合中遇到的问题;三是要适时开展表彰奖励,对有功单位和个人给予精神和物质奖励等,让人家从心里愿意为你办事,从工作层面上创造条件给你办事,为你办了能得到回报,这个回报当然是精神上的,是单位荣誉层面上的。四是因势利导灵活应对,发挥个人智慧和魅力,努力实现防火部门和兄弟单位的互利双赢。

3.7 加强对基层工作的指导力度

作为省森林防火工作的组织者,省防火办主任的重要职责就是将党中央、国务院、国家森防指以及省森防指的各项安排部署落实到基层、落实到一线,同时,结合本省实际对各市县工作给予全面有力的管理和指导。一是及时做好传达学习。要第一时间将上级的会议、文件精神转发基层,并认真学习、分解细化、提出具体可行的贯彻方案。二是善于了解基层。要经常性参与各类调研、检查,深入基层防火第一线了解基层实际情况,倾听群众呼声,解决热点难点问题。三是认真督促基层工作。要通过检查、考核、评比等多种形式加以督促,特别是现场会的形式,典型引路、以点带面,逐项解决工作中的难点、热点问题。四是统筹考虑全盘谋划。要站在全省的高度全盘谋划各地具体工作,既要倾听基层呼声,了解基层困难,通过多种手段协助基层将工作开展到位,同时又必须按章办事,政令统一,要树立省防火办主任的工作权威,把各项工作真正落实到位,切不可你好、我好、大家好,关系本末倒置、工作一盘散沙。

3.8 善于思考,不断创新

在生态建设不断推进,林权制度改革方兴未艾的新形势下,森林防火工作必须不断研究新形势、解决新问题、提出新想法、采取新措施,绝不可以老生常谈、一成不变。作为省防火办主任,不仅要抓好日常工作,更要勤于思考,不断探索适应本地实际的新举措、新办法,为林业大发展和林改工作保驾护航。近年来,许多省区根据本地实际,创造性出台了新办法、新举措,取得了良好成效,成为了各地学习的范例,如吉林省预警响应机制、江西省专业队伍建设、广东省加强培训和新装备使用、内蒙古自治区贯彻“投重兵、打小火、当日灭”的扑火理念等等。各地好经验、好做法还有很多,我就不一一列举了,我们的防火简报主要的作用就是把各地好做法向全国推荐,供各地学习借鉴。各地不仅应学习他们的做法,更应学习他们的开拓创新意识。

3.9 保持健康的身体和旺盛的精力

森林防火工作的极端特殊性,不仅要求大家具备良好的政治素养、工作能力、反应能力,更对同志们的身体素质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实践证明,要想在忙碌的指挥中心昼夜坚守,要想在艰苦的火场连续作战,没有一个健康的身体和旺盛的精力是万万不行的。为此,我希望大家在繁忙的工作之余作好调整,劳逸结合,经常进行身体检查,有目的地开展体育锻炼,保持积极向上的心态和强壮健康的体魄。只有这样,才能胸有成竹地应对各种挑战,立于不败之地。

3.10 切实发挥战时参谋作用

森林火灾突发性强,破坏性大,特别是在通信手段和新闻媒体高度发达的今天,一旦发生较大森林火灾,往往惊天动地,省、市领导亲临一线挂帅指挥,千军万马投入扑火作战早已成为家常便饭。在此复杂形势下,作为省森防指办公室负责人,作为专业从事森林防火组织管理工作的部门领导,省防火办主任应责无旁贷地承担起扑火前线参谋长任务。不但应及时向总指挥更新情况、提出具体扑火建议,更应在前指部门分工、扑火手段选取、扑火力量编成、火情上报渠道、后勤给养保障等诸多方面向一线首长提出参谋建议,真正成为总指挥的左膀右臂。根据多年来我在重大、特别重大森林火灾扑救现场的体会,各地在扑大火的临场组织方面都存在着一些或大或小的问题,我认为具体操作中应该做好以下几点。一是要迅速健全指挥机构,明确领导职责,确保各部门协调配合、高效运转,各项具体工作有序开展;二是要理顺工作机制,提高指挥效率,特别是在参战人员多、队伍成分复杂的情况下,一定要明确指挥调动程序和具体联络人员,确保令行畅通;三是要建立通信联络,保障信息畅通,要将开通通信网络作为前指首要任务,落实专人,明确责任,综合利用各种现代化手段,确保扑火总前指上到国家指挥中心、下到各分前指和各扑火队伍的通信联络;四是要了解火势发展,跟踪火情动态,要落实专人随时调度火情,及时形成准确的火场态势材料和态势图,为扑火决策提供依据;五是要随时掌握兵力部署情况,要落实专人随时更新各扑火力量的人数、位置、装备等信息,做到心中有数;六是要科学制定灭火方案,综合天、地、人等多种因素,听取一线指挥员和专家建议,形成科学可行的扑火方案,供总指挥参考;七是督导方案落实,分工包段负责,要分战区、分地块落实责任,确保前指作战方案得到全面贯彻执行,不留死角和断口;八是及时上传下达,保证信息畅通,要随时将火场实况按照有关规定归口上报;九是客观公正地引导舆论导向,要落实专人协调安排好宣传报道工作,把握好舆论导向,客观报道扑救进展,弘扬正面典型。

猜你喜欢
火灾林业森林
欢迎订阅《林业科学研究》
《林业科技》征稿简则
land produces
哈Q森林
哈Q森林
掌握火灾逃生知识
哈Q森林
哈Q森林
林业有害生物的防治
离奇的火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