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传春,张雅静
福建省人力资源与物质资源替代性思考
洪传春,张雅静
采用福建省1978~2008年人力资本、劳动力及物质资本数据,通过建立两要素常替代弹性生产函数模型,分析了人力资源数量与质量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及其对物质资源的替代性,认为人力资源质量对物质资源的替代性要低于其数量对物质资源的替代性。福建省的经济发展需要转变到依靠人力资本投入而不是物质资本投入上来。
福建省;两要素CES函数;人力资源;替代弹性
人力资源是指一定范围内的人口总体所具有的劳动能力的总和,或者说,是指能够推动社会和经济发展的具有智力和体力劳动能力的人的总称。由此概念可知,人力资源包括数量与质量两个方面。经济学研究一再证明,人力资源尤其是人力资源质量对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作用是巨大的,对人的投资其收益要远远高于对物的投资(舒尔茨、丹尼森、乔根森、卢卡斯、沈利生、朱运法、王金营等)。当然,人力资源对经济发展的作用在不同的地区、不同的时期存在着较大的差异。
福建省位于改革开放的前沿,其经济发展快速,1978-2008年的31年间GDP增长了41.21倍,在对人力资源与物质资源投入的比较上我们发现,其人力资源数量投入增长了2.25倍,人力资源质量投入增长了3.53倍,而物质资源投入则增长了26.28倍。在年均12.74%高速增长的背后,人力资源与物质资源到底发挥着什么样的作用?它们之间存在着替代的可能性吗?目前福建省经济发展在呈现何种态势?经济的增长方式是否要转变、怎样转变?这些都是我们关注的问题。福建经济发展到现在,其所显露的问题也越来越突出,如资源与环境压力加大、城乡差距拉大和区域差距明显等都是亟待解决的。本文就这些问题进行探讨。
(一)模型设定
本研究采用两要素CES生产函数模型,该模型是由肯尼斯·J·阿罗等四位学者提出的,其基本形式为:
其中:Yt为产出,A(t)为效益系数,Kt为资本投入要素,Lt为劳动力投入要素(即人力资源数量投入),δ为分配系数(0﹤δ≤1),P为替代系数(-1≤ρ≤+∞),μ为反映规模报酬的参数。
对该函数的估计检验采用Kementa的直接估计方法,首先对式(1)两边取自然对数,得:
在P=0处进行泰勒展开,取P的线性部分lnYt=lnA(t)+ μδlnKt+
这里,lnYt为被解释变量,lnKt、lnLt与(lnKt-lnLt)2为解释变量。同理,将式(2)的Lt换成人力资本投入Ht(即本文的人力资源质量投入),即可得:
这里lnYt为被解释变量,lnKt、lnHt与(lnKt-lnHt)2为解释变量。
(二)数据的获得
基本数据来源:取自1978-2008年共31年度福建省相关数据。采用1978年不变价。
劳动力=全社会从业人员数,表示人力资源在数量上的投入。
人力资本=全社会从业人员的平均受教育年限×全社会从业人员数,表示人力资源质量。(由于统计年鉴上没有福建省全社会从业人员的平均受教育年限数据,该数据是由本人经过一系列计算得到)。
物质资本=历年物质资本存量×资本折旧+本年固定资产投资+本年流动资本。基年为1978年,基年的物质资本存量假定全部形成,为当年GDP的三倍。
利用相关数据用SPSS统计分析软件进行分析,其结果见表1和表2:
表1 式(2)的多元回归分析结果(因变量:lnYt)
表2 式(3)的多元回归分析结果(因变量:lnYt)
根据表1、表2的自变量系数可计算得:
人力资源数量-物质资源CES函数的分配系数δL=0.8 863、替代系数ρL=0.031 258、反映规模报酬的参数μL=1.187及替代弹性系数σL=0.969 689。
人力资源质量-物质资源CES函数的分配系数δH=0.8 777、替代系数ρH=0.11 038、反映规模报酬的参数μH=1.012及替代弹性系数σH=0.90 059。
由上述结果分析可知:
第一,物质资本的作用大于劳动力及人力资本的作用。 由表1及表2的lnKt与lnLt、lnKt与lnHt的标准化系数说明,福建省在1978-2008年间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主要依赖于物质资本的投入,人力资源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尚未得到充分的显露。这说明过去及当前的经济增长仍然是一种依靠投入的外延式增长方式。
第二,福建省经济发展处于规模报酬递增阶段。由μL=1.187>1及μH=1.012>1可知,福建省的经济尚处在规模报酬递增阶段,生产投入至少在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上还是有效益的。
第三,符合C-D生产函数。 由于ρL=0.031 258、ρH=0.11 038,都非常接近0,这说明估计方法有效,且说明福建省的投入-产出符合C-D函数。这为后续研究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同时,由ρH>ρL知,用人力资源数量代替人力资源质量的CES生产函数计量模型的误差要小。
第四,人力资源质量对物质资本的替代性要弱于人力资源数量对物质资本的替代性。由σL=0.969 689>σH=0.90 059知,同质的人力资源数量反映的简单劳动力更易于与物质资源相互替代,而非同质的人力资源质量对物质资源的替代就要困难些。这说明了人力资源质量在经济发展中发挥的作用是独特的、难以替代的。
福建省的经济增长总体上尚处在外延式的粗放增长模式上,这种增长模式主要依靠高投入来支撑经济的高速增长,但在经济增长的同时,其所带来的负面效应已越来越明显,如环境恶化、资源耗竭、投入产出效率低等,所有这些问题最终会导致经济与社会发展的不可持续性。为此,只有将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为依靠科技发展及人力资本的集约式增长方式,才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唯一办法。当前,人力资源质量在福建省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尚十分有限,这主要是对其投入不足所造成的。因此,有必要加大人力资本投资力度,全面提升人力资本在经济发展中独特的、难以替代的作用。而且,福建省目前在经济上已具备了这方面的能力。
[1]李子奈.计量经济学:方法和应用[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
[2]福建省统计局.福建统计年鉴(1979~2009)[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
[3]国家统计局人口统计司.中国人口统计年鉴(1988)[M].北京:中国展望出版社,1988.
[4]国家统计局人口统计司.中国人口统计年鉴(1989~1990)[M].北京:中国科技文献出版社.
[5]国家统计局人口统计司.中国人口统计年鉴(1991~2001)[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
(编辑:文汝)
F249.27
A
1673-1999(2011)07-0086-02
洪传春(1977-),男,安徽含山人,硕士,安徽巢湖学院(安徽巢湖238000)经法系讲师,研究方向为人事人力资源经济学。
2011-0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