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财经学院东方学院 徐杰超
浙北城市群服务业集聚度分析
浙江财经学院东方学院 徐杰超
产业集群的发展促进区域经济社会的发展,服务业集聚程度反映一个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速度。本文以浙北城市群三地市为研究对象,通过区位商的测算来分析该区域服务业集聚水平,得出该区域服务业发展不平衡的结论,并提出以杭州为中心带动整个区域发展的政策建议。
集聚度 区位商 产业集聚 服务业
产业集聚指的是同一类型的产业或者不同类型的相关支撑产业,在一定地域空间内集中发展,并形成持续的竞争优势的现象。
国内外关于产业集聚的研究,经济学家和地理学家都有涉及,主要集中于探讨产业集群形成的深层次原因,以及产业在空间上的集聚可给区域带来的竞争优势机理。
首先,马歇尔从劳动力市场共享、专业化供应商的投入和技术知识溢出三个方面来解释产业集群竞争优势,认为产业在地理空间上的集聚可以形成“外部规模经济”。同马歇尔类似,Hoover也认为,外部经济和专业化是产业集聚形成的主要原因。之后克鲁格曼提出新经济地理学,他采用新古典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并结合垄断竞争模型和中心—外围理论对产业集聚进行分析研究。新经济地理学首先认为由于外部规模经济的存在,会带来某种产业在一定区域范围内发生集聚效应,而随着这种集聚趋势的发展,又会形成一个极点,对外围的资本、知识和劳动力等生产要素具有吸引作用,从而互相促进,形成一种因果循环关系,进而使得产业在这一区域不断自我强化。该理论强调产业集聚的决定因素是收益递增和垄断竞争、交易成本和产业的前后关联效应。
波特通过比较不同国家和地区多个产业集群,指出集群的存在有利于企业技术创新,因为产业集群形成以后,分别对企业产生内部压力和同行间的持续比较,合作和竞争的协同效应是集群内企业持续创新竞争优势的重要动力。波特认为产业集群对企业竞争优势有重要影响,表现为以下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方面集群可以促进新企业新市场的形成,第二集群还可以提高社会平均生产率,从而带动区域内企业提高生产效率,第三集群的发展激励企业进行自主创新,不断改进工艺,以保持竞争力。
国内的学者对产业集群的研究方法,主要来源于国外较为成熟的理论,并探析符合我国实际情况的观点。例如,安虎森从新经济地理学中得到启示,并运用交易成本理论,从信息经济学的角度分析区域内经济活动发生集聚的驱动力,考察均质空间接近的经济性,认为由于空间距离的存在,使得信息产生不群定性,并因此来降低经济主体的信息生产效率从而增加其为交易而付出的信息搜寻成本——交易费用。而一个区域内产生集群,企业无论在物流成本、原材料采购费用或者信息成本等方面都会有较低的交易费用,以此取得区域竞争力。蔡宁提出了集群整合资源的能力是集群竞争优势的原因,魏江从企业技术学习的视角指出了集群内企业获取资源的途径。
产业集聚具有不稳定和多重均衡的特性,因此对产业集聚程度进行度量是相对复杂的工作。虽然国内外目前为止还没有一项公认的测算方法,但是专家学者们一直在进行对区域产业集聚程度的研究方面。
Guillain研究了巴黎及周边地区制造业和服务业的集聚状况,并通过计算空间自相关指数和区位基尼系数来测算其变化。李文秀则采用赫芬达尔指数和空间基尼系数,来分析美国服务业的集聚程度,并发现不同的服务业集聚特点不同的结论。我国冯卫红认为产业集群可以运用区位商法、创新能力分析等方法进行测量。胡霞用区位商指数对1997~2005年中国城市服务业的集聚进行了测量,得出城市服务业具有明显的集聚表现,并且强度高于一二产业的结论,并发现由于行业的社会特征不同和不同的区位特征,服务业的集聚程度差异也很大。
综合参考文献资料,可以看出对产业集聚度测度有如下几种方法:一是行业集中度,该指标主要反映出产业市场的集中水平,测定产业内主要企业在市场上的垄断与竞争程度。但是该指标容易受大规模企业的影响,所以跟选取样本的规模大小的数量构成有很大关系。第二是区位商,该指数度量的是相对于整个区域而言,某一城市特定产业的集聚水平。显然,这是一种相对集聚度的测量方法,这对于我国统计数据的运用更为合适,因此应用较为广泛。三是赫希曼—赫佛因德指数(HHI),该指数衡量的是某一地区某种产业的绝对集聚程度,能够反映市场垄断与竞争程度的变化,但是其大小取决于产业中企业数目以及企业规模大小的离散程度,受市场占有率大的规模企业影响较大。而空间基尼系数,是利用基尼系数和洛伦茨曲线关系,反映产业在地区分布的均衡程度。空间基尼系数将全部产业的地理分布作为比较基础,使得不同产业间集聚程度具有可比性,同区位商类似,是相对集聚度指数的测量,同时空间基尼系数也较为易于计算。
结合浙北城市群的实际情况,以及考虑到数据的可获得性,本文采用区位商指数对浙北城市群服务产业集聚度进行测量分析。
本文研究的地域范围是浙北城市群,包括杭州市、嘉兴市和湖州市三个城市。
浙北三市区位条件优越,城市化进程日益加快,现代化水平日渐提高,服务业也得到迅速发展。2009年,三个城市GDP总和达到8128.19亿元,其中第三产业GDP3575.53亿元,占生产总值的44%。杭州市作为该区域的中心城市,也是浙江省政治经济文化中心,2009年GDP总量5098.66亿元,第三产业GDP2473.52亿元,占比达到48.5%。而其他两个城市无论从服务业生产总值还是人均水平,都跟杭州市存在一定差距,可见,该区域第三产业发展存在不平衡的状况。从空间分布角度来讲,浙北城市群的服务业主要集中于杭州市,根据浙江统计年鉴数据,杭州市服务业GDP占浙北地区总量的69.18%。下面将通过区位商指数的测算,对三个城市的服务业发展水平进行比较分析。
区位商计算的是某一城市的特定行业的就业人数与该地区总就业人数之比,再除以研究区域内该行业就业人数与区域总就业人数之比,测算的是相对于整个区域平均水平而言,该行业在这一城市中的集聚水平。计算公式如下:
式中,LQ表示某城市的特定产业的区位商值;Lij表示j城市的i产业的就业人数,Li表示i城市所有产业的就业人数,Lj表示研究区域中j产业的总的就业人数,L表示该区域的全社会就业人数。算得的LQ值越大,即区位商越大,表明该城市特定产业的 集聚程度越明显,集聚规模越大,竞争优势越高。如果LQ〉1,则该城市该产业具有比较优势,该产业的集聚能力在该城市高于该区域的平均水平;LQ〈1,表明该城市该产业处于比较劣势,集聚能力低于该区域的平均水平。
从表1可以看出,浙北城市群服务业存在明显的集聚现象,但是其空间集聚表现出很不平衡,2007~2009年,多数行业在三个城市的区位商差距在逐步拉大。杭州市服务业各部门的区位商值均大于1,而嘉兴和湖州服务业各部门区位商值都小于1,说明杭州市服务业各部门发展水平远远领先于地区平均水平,其服务业具有相对规模优势,产业集群发展水平较高,而嘉兴和湖州两市服务业发展水平远远落后。交通运输仓储邮电行业、信息计算机和软件业、住宿餐饮业、科研技术服务业和居民服务业五大产业在杭州集聚尤其显著,而嘉兴和湖州则几乎没有形成集群,这与杭州市的省会地位,发达的旅游产业以及大量高科技人才密不可分。金融业、环境及公共设施业、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产业存在的差距相对较小,表明在该区域内发展比较均衡。总体来说,在浙北地区,杭州市服务业的集聚程度是最高的,嘉兴次之,湖州最差。这也与这三个城市的社会经济总体发展水平是一致的。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浙北城市群服务业主要集聚于具有良好基础设施的省会杭州市,并且集聚程度在逐年加深。表明产业的集聚与区域经济发展水平互相作用,相互促进,具有双向因果关系。另外,不同行业表现出不同的集聚趋势。由于服务产品的生产、交换和消费在时空上的同一性最终将使服务提供者会越来越靠近服务的对象,会使服务分布越来越均匀,所以理论上讲,所有行业的区域集群趋势应该下降。但是如科研技术产业和信息计算机软件业等知识密集型产业则会呈上升趋势,这个现象在表1中也有呈现。
针对浙北城市群表现出的服务业集聚度趋势,拥有坚实的自主创新能力,是保持产业集群具有持续竞争优势的重要条件,因此,要全面建立健全产业集群的科技服务体系,通过政府引导支持,加强科技资金投入,企业高校科研机构多方合作,创立一体化创新体系。
第二,加强区域内企业合作和地市间的合作,增强服务产业集群竞争力。杭州市作为该区域的中心城市,要充分发挥其辐射作用,带动嘉兴、湖州各产业的发展。同时,嘉兴湖州两市要主动接收杭州的辐射,通过政府推动企业之间的合作,达到区域相对均衡发展,实现整体竞争力的提升。
第三,应加大力度强化政府的宏观调控能力, 增强政府对产业集群服务业发展的支持作用,合理引导服务业空间集聚,促进区域内服务业聚的发展。构建产业集群区域服务体系,政府要充分发挥积极作用,对产业集群内重要且薄弱的服务行业,设立专项资金予以鼓励和支持。因此,浙北城市群的地方政府要着力开展服务业建设,加强跨区域科技合作和创新建设,推进产业集群融入更大区域产业价值链体系。
浙江省作为国内城市化水平较高的省份之一,而区域产业集聚发展可以带动区域经济增长,从而加快城市化进程。在浙北城市群中,杭州市的中心地位毋庸置疑,又是浙江省以及长三角地区的重要增长极,其服务业集群规模优势明显。应当运用市场和政府干预两种力量,提升区域整体竞争力,带动浙北城市群更快更协调发展。
[1]张三峰.我国生产者服务业城市集聚度测算及其特征研究——基于21个城市的分析[J].产业经济研究,2010.
[2]陆立军,唐耀林.浙中城市群综合集聚度及核心城市[J].经济地理,2008.
[3]彭耿,刘芳.产业集聚度测量研究综述[J].技术与创新管理,2010.
[4]刘志坚,侯春峰.论产业集聚度的测度——区位基尼系数的应用[J].现代商贸工业,2008.
[5]许红,张春芳.中国IT产业集聚度实证研究[J].价格月刊,2009.
表1 浙北城市群2007~2009年服务业各部门LQ值
F272
A
1005-5800(2011)03(b)-22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