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网络技术的实践性教学模式应用研究

2011-10-23 09:03:10鹏,汤
职教通讯 2011年4期
关键词:职校实践性专业技能

史 云 鹏,汤 慧

(1.山东省胶州市职教中心,山东 胶州 266300;2.西安财经学院,陕西 西安 710100)

基于网络技术的实践性教学模式应用研究

史 云 鹏1,汤 慧2

(1.山东省胶州市职教中心,山东 胶州 266300;2.西安财经学院,陕西 西安 710100)

在分析开展实践性专业理论教学模式的现实依据和发展机遇的基础上,进一步探讨基于网络技术的实践性教学模式在职业技能培养和就业指导中的积极作用,引导学生走出课本、在互动和实战的模式下学习运用理论,成就职业技能。

网络技术;理论教学;实战模式

职业学校最重要的教学任务之一是让学生掌握一定的专业技能。实用的专业技能需要针对性的专业理论加以指导,离开专业理论的支撑,专业技能就成了简单的模仿制作,学生就无法掌握广泛实用的专业技能,更无法灵活创新地进行技能拓展应用。也就是说,专业理论是专业技术的核心,但从目前职业教育的现状来看,学生对专业理论的学习缺乏热情。几乎所有的职业院校都遵循严格的管理规范,都有严格的校规,有严密的授课计划和专业技能实习安排,但是专业课程教学效果、学生的表现却让人失望。

作为职校的教师,必须思考怎样的教育方法才能适应当前的教育改革形势,要根据职校学生喜欢动手操作、喜欢参与社会实践、喜欢模仿制作、喜欢网络、思维活跃等特点,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设计,将专业理论教学实例化,将专业技能训练与创业实践能力培养相结合。在具体、生动、实战的模式下开展专业理论课程的教学活动,让学生从生动形象的应用实例中体会到专业理论的魅力,学习掌握理论、创新应用技能,从而深刻理解专业理论的巨大作用,激发学习专业理论的积极性。

一、职业学校专业课教学模式改革现状

目前职业学校正在探讨、尝试开展的实践性教学模式,包括技能“教学外置”,“社区耦合”,“网上开店”等实战型教学模式。校企联合办学,学院与行业企业合作开展职业教育,呈现出的显著特点是,学校的培养目标、专业教学方向与当前社会经济、产业结构的调整走向相适应,培养符合社会经济发展、产业结构调整、行业企业技术更新所需要的具有新知识的技能型人才。这种“校企合作办职业教育”方式的基本特点有三:(1)企业为学校提供教师。他们都有适用于本行业的某种专业技术资格,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这种交流方式有利于克服职业教育发展中师资缺乏的难题和职业教育的教学内容教学方式脱离实际需求的问题;(2)企业与学校共同协商课程。专业课程的设计必须考虑社会经济发展、产业结构调整和企业发展的需要。因此,课程计划的制订也应该由企业参与,校企合作开发的内容包括讲义和实训实习指导书和考核标准等;(3)企业为学校学生提供实习岗位。企业接受合作学校学生到企业进行实习,安排企业人员任指导教师,指导实习学生开展工作,并协助学校对学生在实习期间的表现进行客观评价。

“校企合作”教学模式在注重学生专业技能培养的同时,将企业服务流程、安全操作规范等嵌入到课程教学和实习当中,对培养学生职业综合素质具有重要意义。

但是这样的教学模式毕竟资源有限,或者说仅限于实习阶段,并不一定能够贯彻到职业教育的全过程,由于目前职业教育普遍采用“4+2”模式,就是4个学期在学校进行文化知识、专业理论阶段的学习,2个学期是实习阶段。一方面,在校的专业理论学习阶段怎么样进行技能的实践运用,能否做到专业知识的学习与专业技能的实践有效结合,是职业教育工作者需要进一步思考的问题。另一方面,对于一些理论水平、技能要求高的专业,这样的“校企合作”的教学机会可能难于获得。例如,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软件专业的职校学生,要进行这方面的生产实践,本身要有一定的理论知识背景的支持。在没有掌握较为系统专业知识的情况下,很难通过实践去获得技能,实际上也没有哪个企业愿意提供这样的实践机会。

二、实践性专业理论教学模式的可行性分析

(一)实践性专业理论教学模式符合职校生的心理发展特点

目前,职业学校首先要明确自己的任务,根据学生心理发展的水平,加以正确引导,让学生在学习知识、技能的同时,重塑对人生的信心。职业院校的学生对理论知识的学习缺乏兴趣,但他们思想活跃,喜欢网络,喜欢交流,喜欢动手实践。职业院校的教师能否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进行有针对性的专业教学设计,是教学成败的关键。通过教学改革,让学生参与到实例展示、项目开发、技能运用中来,改进以往教师讲学生听的教学模式,有针对性地引导学生尝试开发自己喜欢的题材项目,在实战模式下进行生产实践,使他们在活动中体验收获,逐渐培养学习专业理论的热情。

(二)实践性专业理论教学模式符合学分制教学管理要求

职业学校普遍实施学分制管理,为专业课程实践性教学模式的研究和实践打下了良好基础。学生专业理论、专业技能应用水平以及实践创新能力成为学生评价标准中的重要指标。在对学生的考核评价中,不再仅仅以学生的科目成绩为标准,更加看重学生的理论应用能力、动手实践能力、专业技能运用能力及实习阶段所表现出来的创业实践能力,这些方面实践表现的评价都应占相应比例的学分。

(三)基于网络技术的实践性教学模式为职业教育的发展带来机遇

当前网络信息化趋势明显,网络信息技术广泛应用到各行各业,也给职业院校专业课程教学带来机遇。职校学生喜欢网络,熟悉网络,对基于网络的技术有较高的好奇心理,如果职校专业理论课程的教学设计中能够开展基于网络技术的项目教学法,能够改变职校学生不爱思考,对专业理论缺乏学习热情的现状。生动具体的项目案例能引导学生学习理论、实践创新技能,进一步地促进职校学生特长发展。课外活动、兴趣小组的组织教学中尝试开发基于网络技术的创业实践,更有利于专业理论的教学,使学生的专业技能在创业实践的过程中不断得以提高。

三、基于网络技术的实践性专业理论教学模式应用实例

笔者在专业理论课的教学过程中,针对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分析研究基于网络技术的实践性教学模式对学生职业技能培养和就业指导中的作用,实施实验课题,学习应用信息技术,成功开发了“网上图书查询系统”。而“校园网e站”从制作开发到实践经营都以学生为主体。

(一)网上图书查询项目教学的实践

笔者在教学过程中发现,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对通过电脑制作动画网页等感性的东西热情高,对编程则缺乏学习积极性。但是这些程序设计基本理论,应用技能是每个计算机学生最需要掌握的,对以后的发展进一步学习至关重要。

例如,数据库应用基础课程是计算机专业学生基本的专业课程,学习者都知道数据库应用广泛,如生活中的银行系统、火车票购票系统、超市收银系统等,都离不开数据库的使用,但学习热情还是不高。分析原因,是因为在课程设计中,没有让学生认识到这些数据库知识到底如何应用,学生没有体验到数据库应用带来的强大功能。课程设计存在孤立、适应面窄的缺点,缺少具体、生动、形象化的实践案例。

笔者在教授这门课程的过程中,设计了基于校园网的图书查询系统的开发。从数据库设计、应用的关键技术、系统开发、校园网上发布等环节,教师进行了精心地讲解和展示,学生之间进行分工合作,积极参与系统开发设计,在授课的时候不再是“就课本而课本”。在校园网上实现了对图书馆图书信息的网上查询服务,并加载到我们创业小组开发的“校园e站”上,让全体师生在校园局域网上能够便捷地查询图书信息。

(二)“校园e站”实践性教学的构想和运用

学生都喜欢网络交流、网络工具的运用实践,对网络环境有很强的依赖,笔者经常发现有些学生从网上购买了心爱的手机、图书、饰品、小电器等等,喜欢学习各种网络应用技能,交流各种经验,对这些网络工具是怎样开发实现的充满了好奇心。但是职校学生普遍缺乏足够的耐心去系统的学习相关的专业理论知识。

在当前大力提倡学分制管理的背景下,我们开展了课外网络技术创业小组活动。“校园e站”实践性课外辅导教学项目包括以下五个环节:(1)结合职教学生培养目标设计教学模式,申报、实施实验课题“基于网络技术的实践性专业理论教学模式在职教技能培养和就业指导中的应用研究”;(2)以“网络技能创业实践开发”的形式开展实习教学;(3)将本专业学生分成多个“网络技术创业小组”自主开发创业网站,自主经营实践;(4)教学活动(实习项目)师生合作共同设计开发,学生为主体,教师辅导示范,阶段性各小组目标验证、任务布置;(5)考核评价教学效果。

课题的实施让学生走出了课本,在互动、实战的教学模式下学习运用专业知识。“校园e站”为学校师生提供教学、科研和综合信息服务的校园网信息系统如图所示。

“校园e站”信息系统图

校园e店包括商品分类、商品详情、留言专区、联系我们。一个基于校园网的信息交流、相互学习、网上购物平台。在这里同学老师都可以注册登录,交流学习知识,选购一些生活、文体、电子用品。发布试运行,首月注册大量会员,只要上网、打电话都可以在网上购物。这种“校购网”的开发和实践经营激发了学生学习专业理论的热情,也适合培养职校毕业生创业能力的需要。

实践性专业理论教学模式的创新点在于:(1)区别于传统专业技能培训“教师讲解演示,学生简单模仿”的授课方式。教学活动的开展过程以学生为主体,师生共同探究完成,致力于提供实践机会,设计发展模式;(2)从选题实训、设计实训、学习开发到自主管理经营都与社会需求结合;(3)注重全面技能的培养,在生动、实战的教学模式下学习运用专业知识、创新应用技能。让学生将这种热情投入到专业理论的学习,在有针对性的理论运用实践活动中磨练意志品质,培养职业技能。

山东省胶州市“十一五”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基于网络技术的创业实践在职教技能培养和就业指导中的应用研究”(项目编号:11510C006)

史云鹏,男,中学一级教师,硕士,主要研究方向为信息系统与计算机网络、数据库技术;汤慧,女,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信息系统与计算机网络。

G712

A

1674-7747(2011)04-0040-03

[责任编辑 方翰青]

猜你喜欢
职校实践性专业技能
浅谈学前教育专业技能大赛与课堂教学的有机衔接
活力(2019年19期)2020-01-06 07:36:22
不断提高摄影记者的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
新闻传播(2018年10期)2018-08-16 02:10:04
合同架构与合同法实践性教学的完善
我的职校我的梦
实践性:音乐课程的本质特征
教师实践性知识的获得:为何与何为
以专业技能为核心的高师音乐教育课程改革之思
职校数学翻转课堂教学探索与实践
亚太教育(2015年18期)2015-02-28 20:54:40
论芬兰高等音乐教育的实践性特点及对我国的启示
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的“生本式”中职校社团活动之新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