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丹
(渤海船舶职业学院,辽宁 葫芦岛 125001)
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开放式教学模式的探究
——以“网络综合布线”课程为例
李 丹
(渤海船舶职业学院,辽宁 葫芦岛 125001)
“网络综合布线”这门课是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的核心课程。本文依据市场需求和企业要求,对网络综合布线的职业岗位和职业能力进行分析。以此为基础,对“网络综合布线”的教学模式进行设计,从实践预习,到以学生为主体的问答式教学,再到开放式实践教学。整个教学活动的实施,不仅体现了“工学结合”,而且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原则。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适应工作岗位的要求,从事相关的工作。
工作过程导向;自主学习;开放式教学;工学结合
“网络综合布线”是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的核心课程,其主要内容包括了解综合布线的标准、传输媒介、布线系统工程设计、系统工程的施工、系统测试验收和工程质量控制等。该课程操作性强,学生不仅要学习理论性知识,更多的涉及技能的学习、具体施工技术的掌握和应用。
随着近些年来高职课改的发展,“工学结合”成为人才培养模式的核心。学习的内容就是工作的内容,它充分反应了高职教育的本质,即通过工作来达到学习的目的,其中蕴藏着课程理念、课程目标、课程模式、课程内容和课程开发方法的重大变革。本文依据当前课改的需要,结合“网络综合布线”课程的特点和职业岗位要求,进行“基于工作导向”的开放式教学模式的设计,以提高教学效果。
按照目前市场需求,高职毕业的学生应具备“一线”工作能力,应能够与企业岗位快速良好对接。就“网络综合布线”课程而言,当前其工作岗位主要涉及综合布线管理、设计、实施以及后期测试等岗位。岗位职能有布线施工图的识读,布线设备的选型,编制布线设计方案,布线工程的组织与施工、安装管理、布线工程测试及调试,相关文档及资料的书写等。教师在设计教学情境时,一定要与岗位职能与市场需求向结合,以实现“工学结合”。
要想达到上述岗位职能的要求,仅仅依靠“网络综合布线”这一门课程,是难以实现的。过去,开设该课程之前还要安排一些基础理论和实践课程,例如“网络互连设备”、“网络技术基础”等,从而使得学生对网络布线过程中涉及的相关的网络技术理论、通信原理及设备、器材等具有初步认识。本课程所涉及的内容有:双绞线,电缆等布线器材的识别与使用;综合布线工程设计文档的编制;工作区设计、配线子系统设计、干线子系统设计、建筑群子系统设计、设备间设计、进线间设计、管理设计、防护系统设计;工程施工系统设备安装;安装管槽系统;双绞线电缆施工;测试双绞线电缆和光缆;验收综合布线工程;综合布线系统工程的招投标;综合布线工程预算;综合布线系统工程项目管理;综合布线工程监理等。
职业教育的学习领域课程,是以一个职业的典型工作任务和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课程。根据这个原则,本课程的设计根据工作过程,将课程分成几个代表性工作任务,采用分组(4到5人/组)协作方式进行。
由于网络综合布线涉及的知识内容多而复杂,为了提高教学效率,也为了给学生广阔的发展空间,充分体现开发性,将每个具有代表性的教学任务完成大致分为四个过程:视频教学;问答式讲解及任务分配;实践教学;小组总结及交流。
第一阶段,视频教学。教师可以让学生观看视频或是事先做好的教学演示动画,使得学生对于自己要完成的任务有整体的感性认识。由于教学媒体采用的是视频或动画,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也比以往的书本教学更有真实感,促进学生将所学知识与工作紧密联系起来,体现了“工学结合”的理念。教师也可以给学生提供几个核心问题,是学生带着问题去看视频,提高学习效率。
第二阶段,问答式教学。通过观看视频及视频中所带的讲解,安排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讨论刚才提出的问题。然后教师解答学生的问题,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将授课内容融入其中。这样,不仅完成了教学任务,而且培养了学生表达能力和发现问题的能力,对于学生日后走向工作岗位有很大帮助。
第三阶段,实践教学。本阶段安排学生在网络布线实训室完成工作任务,仍是以小组为单位的,教师可以随时解答学生在实训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第四阶段,即以小组为单位,汇报实训结果及经验。当一个小组汇报时,其他小组的人可以提问。为了防止小组内有个别成员不积极参与实训的可能,对于提出的问题要求小组内成员每个人都要回答,在汇报时,也要求小组内成员都要参与。
在这四个阶段,教师所发挥的作用都是引导和指导,学生成了真正的学习主体,使学生能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对于学时的安排,可根据任务的复杂性可长可短。通常,第一、二阶段为2学时,第三阶段需3到4学时,第四阶段需要1到2学时。
由于本课程的设计是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所以我们要根据课程的职业能力要求确定这门课程的教学载体,也就说,要先确定与本课程相符合的工作任务。
所谓工作过程就是指人们完成一项工作的过程,由于参与的个体不同,那么工程的过程也会有所差别。因此,我们在选择工作任务时,不可能做到面面俱到,只能是选择有代表性的、典型的工作任务来学习课程内容。同时,教师在选择典型的工作任务时,应考虑到学生在学习之后是否能够有足够的发展空间,以适应未来工作的不同需求,以减少由于工作任务的划分所带来的局限性。
本课程学习情境及工作任务的设计大致如表1所示。
本课程学习情境的内容设计如表2所示。
(一)教学效果
本课程设计的最大优势是,学生学习积极性高。学生每学习完教学情境所设置的教学任务,就可以从事相关的岗位工作。教学过程中运用了视频、动画及演示等多种教学手段,具有直观性,进一步促进了学生的理解能力的发展,缩短了学习到工作之间过渡的时间。在整个教学活动,教师起指导作用,充分发挥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锻炼和提高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表1 “网络综合布线”学习情境与工作任务
表2 “网络综合布线”学习情境设计
(二)存在的问题
首先,这种教学过程的实施,需要学生有很强的学习欲望及学习能力。这种教学模式完全打破了传统的以教师为主的教学设计,对于习惯了传统教学方法的学生来说,比较难于适应,有可能不知道如何学,学什么。这就要求教师善于发现问题,并及时引导学生进行主动积极地学习。其次,对教师的教学技能要求很高。教师要事先准备多种教学资源,如教学视频、教学动画等。这些都需要教师有很好的教学设计及信息技术技能。最后,考核评价要注意小组成绩与个人成绩、过程评价与成果评价、学生个人评价与他人评价相结合,由于涉及的因素比较多,会存在一定难度。
李丹,女,理学硕士,主要研究方向为多媒体技术。
G712
A
1674-7747(2011)04-0043-03
[责任编辑 方翰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