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冰松
(四川民族学院 体育系,四川 甘孜 626001)
牧民定居后四川藏区群众体育发展研究
张冰松
(四川民族学院 体育系,四川 甘孜 626001)
自国家开展我国游牧民定居工程以来,我国游牧民定居工程改善和解决游牧民群众的居住条件等实际问题.可以这样说,在高原,在藏族聚居区,我国的游牧民定居工程已经真正深入民心.就群众体育而言,以往住得很远的藏区民众,交流本民族的体育文化受到地域上的限制,而牧民定居后,交流变得相对集中和方便.本文通过研究牧民定居后四川藏区群众体育发展,以期达到促进民族文化融合、传承和提升,促进社区体育与全民健身稳步发展,加深国内外体育项目的推广和融合.
藏区;群众体育;民族体育;牧民定居
随着我国游牧民定居工程的深入推进,广袤草原上的牧民们越来越多地享受到该工程带来的欢乐与幸福.2008年10月,四川省藏区牧民定居行动计划正式启动实施.“家家有固定房、户户有新帐篷、村村有活动中心”,因此,牧民定居后,群众体育发展也将是四川省藏区文化活动发展的重点之一.藏族人民不仅有着很深的群众体育文化传统,比如:踢踏舞、锅庄等优秀藏民族传统文化,同时对很多国际体育项目一直保持极高的热情,在2010年上半年对甘孜州18个县中小学的682名学生统计中发现,藏区学生和父辈一样喜欢球类运动,如下表:
你最喜欢什么样的运动技能(调查表)
从上面我们可以看出来,喜欢球类运动的藏区青少年占大部分,说明在四川省藏区我国实现牧民定居以后,将进一步扩大这个数字.
在我国,群众体育通常是与竞技体育相对而言的,是除竞技体育之外的包括学校体育在内的整个体育运动.也就是说群众体育是指以社会全体成员为对象,以增强体质、丰富余暇生活、调节社会情感为目的,形式多样的体育运动.在藏区,以锅庄为例,锅庄本身既属于艺术的范畴,又隶属于体育舞蹈,在娱乐、健身、教育等方面具有极高的价值.
首先,集中牧民定居这一优势,将本身就十分普及的本民族体育文化更好的融合一起,有更多的时间、更方便的交流和探讨.另外,本民族的优秀传统体育文化也将在此更深入的融合和提高,形成好而精的发展思路.有了特定的地域环境、既定的项目、喜爱的人群,就会在快乐、轻松和谐的氛围下使本民族的体育文化传承和发展.就会出现更多的区域范围的旅游项目和文化遗产.
以往,在藏区,群众体育发展势头一般平常娱乐、健身都是以休闲篮球为主,近年来,也培养了很多足球球迷,但是,往往由于条件所限,无法开展足球等项目的娱乐、比赛等,这使我们看到了牧民定居后,这一现象将得到很大的改观.从某种角度来说,瑜伽等国外健身和娱乐方式得到广泛的普及和发展,还是离不开环境.如何在藏区开展诸如中华武术等体育项目也是我们要共同思考的.因此,对于传播国内外的娱乐、健身方式,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我们还需要不断体验和实地考察,以提出切实可行的方案.
在藏区,赛马、赛牦牛、藏式摔交、马术、射箭、射击、民族歌舞、藏族服饰展示等是藏民族在盛大节日和传统节日上表演的项目.在牧民定居工程以前,人们无法很快捷的探讨和排练这些节目,而牧民定居后,人们将可以很方便的进行这些项目的交流.另外,人们对于这些项目的交流多了以后,将会无意识的在思考着传承和发展,所以,牧民定居后将促进本民族体育方向的项目交流、不断融汇、发展.
这里所指的区域内保护是指在藏区大环境下,定居点所处的位置,即为区域内.因为保护这个小环境的民族传统体育就保护了大环境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当然,在当今世界上,任何一种文化都是世界的,属于全人类的,纯粹的独立的民族文化是不存在的.并不是说,区域内保护就是封闭,就是闭关.相反的,我们在区域内的发展和研究同样要走向世界.
转化自身素质,就是转化自身潜力.文化的结构分为三种:物质层次,心理层次和中间的心和物相结合的层次.如果说基础设施是物质层次,牧民的幸福感是心理层次,那么中间的层次则是两者的结合,需要什么来架这个桥呢,就需要我们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来实施党的惠民政策.所以,不管是政策还是基础设施,我们把大力发扬民族本身的文化发展作为本民族应该具有的特点来做,那么我们藏区广大牧民将感受到骄傲,同时为民族文化传承和激发民族创造力都有益无害.因此,在广大藏区牧民中广泛开展以身体运动和娱乐健身为主要手段,以提高自身的健康素质、进行娱乐展示活动为主要目的,在身心健全发展的基础上不断超越自我,促进社会物质、精神文明进步的社会文化实践.另一方面,民族传统体育要创新自己的品牌,要懂得打造和宣传自己的品牌,我们应当相信从中国藏区走出的品牌一定能够走向世界,因此,转化自身素质和转化自身潜力是等同的,我们应该找到一条新路,为藏区民族品牌开拓一条新路,也是给中国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添砖加瓦,为民族体育腾飞做出应有的贡献.
以锅庄为例:锅庄的动作特点由先慢后快的两部分组成,基本动作有“悠颤跨腿”、“趋步辗转”、“跨腿踏步蹲”等,跳锅庄者手臂以撩手、甩、晃等为主变换姿势,队形按顺时针行进,围成的圈也有大有小,偶尔也会变换“龙摆尾”等图案.在藏区,这种锅庄是最常见的,同时节奏鲜明,旋律欢快,内容极具生活化,易学易跳,故有较好的群众基础.牧民定居后,锅庄的发展将朝着曲调创新、动作创新以及动作重新编排的方向努力.通过对四川省丹巴县64名50岁以上的藏区锅庄舞者的调查发现,他们对于新的曲调、动作创作和编排同样十分感兴趣.由此可见,在藏区、锅庄的魅力可见一斑.同时四川省藏区牧民定居后群众体育发展将呈现以下几种趋势:以休闲健身娱乐为主要目的,业余时间进行活动,以区域内全体成员为对象,开展旅游特色文化活动,挖掘更加古老的藏区群众体育文化,促进藏区健身娱乐活动形式的多样化.同时,应组织力量培养一批藏族传统项目骨干,带动藏族传统体育与项目的发展,使藏族传统体育更具有艺术性、健身性和观赏性.积极探索,努力挖掘藏族传统体育项目的特色.组织力量对藏族传统体育项目进行系统和专业研讨,建立较完整的藏族传统体育项目人才档案.
牧民定居后,形成了相对集中的村落与院落,在此基础上,牧民定居点幼儿园和中小学校的建设,定居点居民体育活动室、体育活动器材、体育活动设备、体育活动组织的建设,体育相关书籍、相关音像资料的整理和管理,体育活动时间的安排等都应当纳入建设点的整体规划与部署.因此,在牧民定居后,定居居民的活动特点将有别于未定居前,将呈现以下几个特点:(1)定居点居民有可以参考的教材、资料.(2)定居点居民将有固定的、相对专业的活动场地和器材.(3)将可以引进专业社会体育人才的指导、推举相对专业的教练进行固定时间的组织学习和锻炼.(4)社区内学校体育的发展将呈现规范化的管理、教育和指导.(5)国家发布的、国内外的各种锻炼手段、方法、项目在这里能够更好的和本地区、本民族传统体育项目进行对话和交流.
自1995年国务院颁布《全民健身计划纲要》以来,群众体育驶上了健康发展的快车道,开创了中国体育事业全民健身与奥运争光比翼齐飞,群众体育与竞技体育协调发展的局面.同时,民族体育也插上了腾飞的翅膀,在牧民定居后,我国对藏区民族体育、群众体育的投入将会更大,修建活动场馆、活动场地、改建活动设施.培训民族体育和群众体育专门人才,发展和建设区域群众特色体育文化.把更多的没有挖掘的藏区民族体育文化带到国内外,发展藏区民族体育文化研究水平和技术水平,更多的为其他领域的研究、探讨、提出新的研究课题.
以甘孜州为例,预计到2012年,将完成牧民定居规划的57301户、其中260686人的牧民定居任务,同时建设定居点866个,并配套建设生产设施、公共服务设施和基础设施.这将不仅是促进群众体育文化的发展,各相关领域的设施和基础都将得到巩固和发展.我们期望藏区牧民定居后展示一副优美的、集中的、快乐的、幸福的群众体育发展之旅,这也将促进藏区旅游业、文化产业以及国际融合程度发展、变化.在藏区,群众体育的大画卷即将展开.
〔1〕卢元镇.体育社会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2〕饶远,刘竹.中国少数民族体育文化通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3〕刘俊哲.四川藏族价值观研究[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5.
〔4〕韦晓康,张延庆.少数民族传统体育与文化传承[M].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9.
G812.4
A
1673-260X(2011)03-009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