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辉 谷欣颖 刘雨田
基于韩礼德模式的中美大学生英语书面语情态系统比较研究
李辉 谷欣颖 刘雨田
在传统语法中,情态只是一系列情态助动词所表达的意义。而在韩礼德的系统功能语法中,情态作为人际功能的语义载体,具有了比传统语法中更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其范围也有了进一步的拓展。情态系统在英语书面表达中的重要作用已经为越来越多的学者所认同并进行了相关研究。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笔者利用Concapp软件为检索工具对中美大学生书面语中情态的使用进行对比,并将文本的题材限制在相同的范围内,从而找到两组议论文中情态系统使用的异同点,以帮助中国学生在书面英语中恰当使用情态。
从情态动词使用的频率上来看(见表1),中国学生使用了更多的情态动词,占总用词总数的3.495%;而美国学生使用的频率是2.023%。
表1 情态动词使用频率
表2 情态附加成分使用情况
根据表2,我们不难发现:第一,美国学生在议论文中使用了42种不同的情态副词,而中国学生只使用了27种。第二,中国学生比美国学生更多地使用了情态副词。第三,中美大学生都较多使用了语气附加语而较少使用了评论附加语。
表3 谓语的拓展使用情况
表3清晰地显示出美国学生能够运用更多种类的谓体的拓展,是中国学生使用种类的7.5倍。在使用频率上,美国学生也领先于中国学生,接近中国学生使用数量的4倍。
根据表4不难发现:美国学生使用了18种情态隐喻的表达式,而中国学生只使用了6种;相反在使用频率上,中国学生却比美国学生高出接近一倍。
表4 情态隐喻使用情况
基于情态系统的四个主要方面的分析数据,经过全面综合,我们得出了表5中的数据。
表5 情态表达式的种类与使用频率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中美大学生书面语中情态表达式使用的种类和频率存在异同:
相同点:
情态动词和情态附加成分是中美大学生在书面语中主要使用的情态表达式。其它的情态表达式也或多或少地有所使用,但并不占主体地位。
不同点:
第一,美国大学生在每种情态表达式(情态动词除外)的使用中都能够运用丰富的词汇和短语,而中国大学生却缺乏这种能力。
第二,美国大学生能够比较均衡地使用各种情态表达式。而中国大学生却显示出了明显的倾向性,使用了过多的情态动词。
以系统功能语法的角度,我们从情态的量值,种类和取向三方面进行分析,得出了以下数据。
表6 情态量值,种类和取向
通过上述数据比较,从系统功能语法角度我们也同样发现了中美大学生使用情态表达式的异同。
我们认为中美大学生情态使用存在相同点是由议论文的文体决定的。情态动词和情态附加成分的使用能够帮助作者阐明自己的观点,中低量值的情态表达式能够帮助作者以委婉的口气向读者传达信息,从而避免过于肯定的语气引起读者的反感。这说明中美大学生在议论文写作中对基本情态的使用都是比较合理的。
更应该引起我们注意的是中美大学生在情态表达式使用上的不同之处。美国学生比中国学生掌握了更多的表示情态的词汇,并且能够灵活运用。从另一方面来讲情态动词的特点也是导致中国学生滥用的重要原因。情态动词所跟动词没有人称和数的变化,中国学生使用起来比较方便,能够避免语法错误。
从议论文写作角度,中美大学生情态使用上存在的差异正体现了其写作水平的差距。在韩礼德的功能语言学思想中,情态用以传达信息;意态用以提出命令和建议。中国学生没有像美国学生那样均衡使用二者,而是过多使用意态表达,从而使文章显得主观有余而客观不足,这一点从情态的取向角度也有所体现。
[1]李杰,钟永平.论英语的情态系统及其功能[J].外语教学,2002.1.
[2]梁茂成.中国大学生英语笔语中的情态动词序列研究[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8.1.
[3]马刚,吕晓娟.基于中国学习者英语语料库的情态动词研究[J].外语电化教学,2007.6.
本文系2010年度河北省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计划(编号:S2010712)。
(李辉 谷欣颖:河北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刘雨田:石家庄机械化步兵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