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英语教育中“中国文化失语”研究现状述评

2011-10-12 02:19黄秋畅
遵义师范学院学报 2011年1期
关键词:中国文化失语跨文化交际

黄秋畅

(安徽财经大学外国语学院,安徽蚌埠233030)

国内英语教育中“中国文化失语”研究现状述评

黄秋畅

(安徽财经大学外国语学院,安徽蚌埠233030)

分析总结了我国英语教学中中国文化失语研究现状的特点,描述、归纳了学者们的重大研究成果,指出此研究在研究工具、内容及信息源等方面有待进一步加以完善。

英语教学;中国文化失语;述评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学术界对语言、文化、交际三方面关系的深入研究,人们逐渐认识到文化在语言教学中的重要性。为了使学生更好地掌握英语,我国英语教师加大了西方文化习俗的教学比重,并且取得了相当的成效。然而,由于过多地侧重目的语文化的学习,忽视本族语文化的学习,导致了学生只会用英语表达目的语文化,而对本族语文化的英语表达能力较低。有学者称这一现象为“中国文化失语”。失语症(aphasia)源于医学术语,指由于受伤或疾病引起的大脑损伤而导致思想表达能力、口语及书面语理解能力的部分或全部缺失。20世纪90年代,中国文学评论家面对西方文学思想的入侵以及中国古代文学思想的流失现象,提出了“中国文学失语症”。从丛于2000年10月19日在《光明日报》发表了题为“中国文化失语:我国英语教学的缺陷”的文章,首次提出中国英语教育中的中国文化失语现象[1]。这一现象最主要的特征是在用英语表达具有中国本土文化特色或传统文化内容时,常常显得力不从心,捉襟见肘,造成交际障碍。

很显然,中国文化失语现象反映出英语教学中的缺陷。教育部于2 0 0 0年颁布的《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以下简称《大纲》)就强调要培养具有广博文化知识的英语人才。所谓广博的文化知识就应该包括英语语言所代表的英语民族文化和中国文化。2004年教育部颁布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以下简称《要求》)提出要提高大学生的综合文化素养。根据各地区高校教育状况的差异,大学英语教学要求分为三个层次,其中,对大学生的更高要求包括能够翻译反映中国国情和文化介绍性的文章。《大纲》和《要求》充分说明了学习语言的最终目的:吸收世界文化精髓,传承弘扬中国优秀文化。然而,目前英语教学中一大失误是单方面的输入外国文化,而在培养输出中国文化的表达能力方面重视不够。本文将对中国文化失语这一现象的研究进行回顾和评述,以期引起外语界的关注,并希望能为致力于这方面研究的同仁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1 研究成果综述

1.1 总体研究数量

笔者利用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以“中国文化失语”为主题对1990年至2010年间发表的学术论文进行检索,发现1990年至1999年与英语教育和中国文化失语相关的研究处于空白,自2000年至2010年间共有46篇研究成果,其中博士论文1篇,硕士论文10篇,报纸文章1篇,其余的期刊为34篇(见表1)。

表1 中国文化失语现象研究成果统计

从上表可以看出,南京大学从丛于2000年在《光明日报》上发表的第一篇题为“中国文化失语:我国英语教育的缺陷”引起了外语界广大同仁的关注。自此之后,有关中国文化失语的文章不断涌现。2001年和2002年处于思考验证的阶段。自2003年起,每年都有相关研究成果呈现,并且也有一些硕士、博士论文对此进行了深入的探讨。从研究成果数量上来看,2009年达到了十年来研究成果的巅峰。从研究内容上来看,大致可以分为理论研究和实证研究两种。下面拟从这两个方面进行阐述。

1.2 成果分析

1.2.1 理论研究

理论研究主要涉及到两个方面,即大学英语教育中的中国文化教学及从跨文化角度对中国文化失语现象的探讨。在英语教学和中国文化教学方面:从丛提出应当把中国文化的英语表达教育贯穿到各层次英语教学之中,并对教学内容进行合理配置,这样才能使我们的学者与国人在使用英语进行交流过程中具有坚实的文化主体性和文化操守。刘长江[2]阐述了外语教育中文化教育的现状:本族语文化被忽略,提出了目的语文化和本族语文化兼容并举的实施途径和策略。张蔚[3]提倡“生产性多元文化主义”,培养学习者的“文化多面性”和“文化创造力”,以强化大学英语教学中本土文化教育的重要性。曾洪伟[4]强调在教材、教学改革的基础上,有必要对目前的大学英语考试进行改革,适量增加文化知识的考题。从跨文化交际角度对中国文化失语现象的研究主要有以下成果:张兰[5]认为培养学生的文化交际能力已是时代的迫切需要,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应是英语教学改革的重要部分。杨倩[6]从文化移情的角度解读了中国文化失语现象。陈晓靖[7]阐述了文化教学中仅有目的语文化的传入导致了跨文化交际的不平等,出现了文化单向性传输;强调建立平等的跨文化交际意识是保证文化传输双向性的前提,同时,提高大学英语教师的中西文化素养是传承中国文化的保障。马冬虹[8]以跨文化交际学为统一的理论框架对外语教学中的文化因素进行分析研究,建议外语教学中应该实施双向文化教育,提出了一个新的外语教学模式,即“外语语言基础教学——中西文化教学——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在新的理论框架指导下,外语教学将不仅是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译五项基本技能,而且培养学生的社会文化能力,提高学生分析、理解、欣赏和使用语言的能力,成为具有多元文化意识的跨文化人。

1.2.2 实证研究

在实证研究方面,研究者从不同层次对英语教学中的中国文化教学情况进行了调查。张慧[9]对初中英语教学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初中英语教材中适量增加了对中国文化的介绍;对此,学生及教师也持积极态度。徐小容[10]对武汉市两所规模较大的职业技术学院的120名学生和13名英语教师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虽然调查对象对中国传统文化感,兴趣但用英语表达中国文化的能力有待加强。因此,作者建议在英语教学中可以采用文化对比教学方法。韩翠萍,郑厚尧[11]随机挑选了长江大学文理学院理工学部和管理学部以及长江大学化工学院的学生作为受试者,且作者把受试者分为三个层次,即通过大学英语四级者、通过大学英语六级者及未通过者。调查显示,大学生母语文化知识明显欠缺;母语文化的英语表达能力更是不足。宋伊雯,肖龙福[12]对山东师范大学、青岛大学英语专业(63人)、非英语专业的本科生(105人)及英语专业及公共英语教师(26人)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1)调查对象对中国文化知识的掌握情况基本令人满意,但是受试者用英语表达中国文化的能力不足,即出现了中国文化失语的状况;(2)现阶段的大学英语教学虽加入了文化内容,但主要以英语国家的文化为主;(3)大学生及大学英语教师对英语教学中适度合理地加入中国文化知识抱有很大的期望。张为民,朱红梅[13]对清华大学126名非英语专业本科生进行了测试和访谈,调查结果显示大多数受试者不能很好地用英语表述中国特色文化,而且中国文化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处于被忽视的状态。鉴于此,作者从大纲制定、教材编纂、课堂教学等方面提出了大学英语教学与中国文化相结合的方法。肖龙福[1]等调查了山东省两所高校英语专业和非英语专业的171名大四学生、26名英语教师、山东省10所高校外语院/系的教学秘书等,内容包括英语教学中的中国文化教学、教学管理行为以及教学大纲中的中国文化教学的目标要求等。调查发现高校英语师生存在程度不一的“中国文化失语”现象;中国文化教学与教学管理大都没有严格按照英语教学大纲的相关要求进行;这一现象是由于英语教学大纲对中国文化的教学目标及要求较为宽泛、缺乏较为详细的系统描述。针对以上问题,作者建议最大限度地明确教学大纲中中国文化教学的相关细则;在此基础上实施教学、评估一体化,以落实好中国文化的教学、培养弘扬本民族优秀文化的英语人才。

2 思考和评论

总的来说,我国外语教学中中国文化教学研究总数少,研究成果尚未形成体系和影响力,整体发展仍然处于初始阶段。但是,个别研究已具有一定的高度和深度,研究内容横向范围涉及面也较广,在一定程度上显示了进一步研究的实力和潜力。通过上述回顾,笔者认为英语教学中中国文化失语研究在以下几个方面还需要进一步完善。

2.1 对中国文化的有效界定

虽然文化可分为广义和狭义两种不同涵义,但学者对文化的界定并未形成统一定义。有些研究成果[7]并未对中国文化有明确的界定,这样就影响了其研究工具设计的科学性,准确性。

2.2 研究工具有待科学化、信息源有待多样化

研究结果的有效性和科学性离不开有效的研究工具和可靠的数据信息源。虽然目前不少学者已经对英语教育中的中国文化失语现象进行了实证研究,但研究工具的的设计不够科学,信息源仍较单一。大多数研究者[10-12]自行设计了中国文化测试卷,但其信度和效度较低,测试卷设计的科学性和合理性还有待进一步提高。在数据的信息源方面,有些研究者[10-12]调查了学生和英语教师,但对院/校的教学管理人员的调查较少,而且调查对象的代表性不够。

2.3 研究内容的深度和广度亟待加强

从以上研究成果的论述可以看出,理论研究仅停留在对中国文化失语现象的剖析上,理论研究的深度还有待加强。实证研究方面也可扩大研究范围,不能只局限于对大学英语教学中文化教学的研究,还可以扩展至中小学英语教育中的中国文化教学。中国文化博大精深,应把对其的学习和了解贯穿于整个学习过程,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治愈英语教学中的中国文化失语症。然而,目前对中小学英语教育中的中国文化教学方面的研究相当匮乏,这方面的研究还需深入。此外,很多研究成果[2,4,7]都建议从教学大纲的制定,教材的编写以及测试等方面克服中国文化失语,然而,目前对英语教育教学大纲中中国文化的教学目的、教科书编写、测试等核心问题关注不够。

3 结语

综上所述,国内英语教育中中国文化教学的研究在过去10年中已取得了一些成绩,初显了进一步的研究实力和潜力。但是,从现有研究的数量和质量来看,英语教学中的中国文化教学还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另外,现存文献也显示,有关中国文化失语的研究工具、内容等方面存在不足之处,研究的质量有待提升。笔者认为要想从根本上改善我国外语教育中中国文化教学的效果和质量,我们必须更多地关注这个领域,参与研究、深入研究,提出一些切实可行的措施并实际落实好这些措施。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地培养弘扬中国文化的人才。

[1]肖龙福,肖笛,李岚,等.我国高校英语教育中的“中国文化失语”现状研究[J].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2010,(1):39-47.

[2]刘长江.谈外语教育中目的语文化和本族语文化的兼容并举[J].外语界,2003,(4):14-18.

[3]张蔚,米家全,孙波.大学英语教学“中国文化失语症”及其对策研究[J].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4):457-460.

[4]曾洪伟.大学英语教学与中国文化教育[J].西华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4):105-107.

[5]张兰.跨文化交际中中国文化失语现象分析[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3,(8):339-341.

[6]杨倩.跨文化交际教育中中国文化失语现象及对策[J].浙江万里学院学报,2008,21(6):10-12.

[7]陈晓靖.跨文化交际中文化传输的双向性——谈“中国文化失语现象”[J].吉林工程技术师范 学院学报,2010,26(4):53-55.

[8]马冬虹.外语教学中的文化因素[D].上海:上海外国语大学,2007.

[9]张慧.初中教学中中国文化融入[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2007.

[10]徐小容.对高职高专英语教育中本土文化教学的研究[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07.

[11]韩翠萍,郑厚尧.大学生母语文化的英语表达能力调查与思考[J].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2):103-106.

[12]宋伊雯,肖龙福.大学英语教学“中国文化失语”现状调查[J].中国外语,2009,(6):88-92.

[13]张为民,朱红梅.大学英语教学中的中国文化[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2,(S1):34-39.

(责任编辑:朱 彬)

HUANG Qiu-chang
(School of Foreign languages,Anhui University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Bengbu233030,China)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researching features of Chineseculture aphasia,describes and generalizes the researchers'important achievement in scientific research.To better the studies in China,it suggests that some improvements be done in terms of the instruments used,the research contents involved,and the information collected.

English education;Chinese culture aphasia;critical review

H319

A

1009-3583(2011)-01-0040-03

2010-11-25

黄秋畅,女,安徽财经大学教师,硕士,研究方向:应用语言学,二语习得。

猜你喜欢
中国文化失语跨文化交际
情景交际
交际羊
两块磁的交际
超越文明冲突论:跨文化视野的理论意义
石黑一雄:跨文化的写作
理工科院校英语专业学生“中国文化失语”现象调查研究
大学生英语学习中“中国文化失语”现象成因分析
跨文化情景下商务英语翻译的应对
交际中,踢好“临门一脚”
论词汇的跨文化碰撞与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