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土文化开发利用中的传统性与现代性悖论及其克服

2011-10-08 07:18周德新
理论导刊 2011年9期
关键词:传统性乡土文化悖论

周德新

摘 要:乡土文化在保存和开发利用的过程中,对传统性和现代性具有双重需要,当我们同时兼顾传统性和现代性的时候,又会产生二者不兼容的悖论。要有效地在保护乡土文化资源的前提下进行开发利用,就必须处理好传统性和现代性的悖论,寻找有效途径实现乡土文化的传统性和现代性的有机结合,实现乡土文化的持续性存在,达到繁荣我国农村文化事业、提升农村文化软实力的目的。

关键词:乡土文化;开发利用;传统性;现代性;悖论

中图分类号:G122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7408(2011)09-0064-03

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文化的全球化已经逐步成为一种不可逆转的趋势,文化“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它在促成人类文化融合的同时也在摧毁原有的文化形态的边界”。[1]所以文化全球化的结果就是任何一个国家或民族都无法完整地保留自己的文化形态,如果要强行保留,就必然会以牺牲开放和经济社会的发展为代价。乡土文化作为一个国家或民族内部的具有地域特色的文化形式,在文化全球化所带来的冲击下,是必然地被摧毁,还是融入外来强势文化之中,抑或是与之顽强对抗?不管如何应对,乡土文化都将遭遇存在与发展的难题:传统性是乡土文化赖以存在的根基,而文化全球化带来的现代性既可能成为乡土文化的毁灭性力量,又有可能成为乡土文化发展、壮大和更好地存在的契机。因而在对待乡土文化的态度和开发利用上面,必须首先认识到传统性与现代性的冲突和悖论,然后在实践中寻找破解悖论的方法,才能使传统文化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

一、传统性与现代性:乡土文化保存开发利用的现实需要

“乡土文化传统是一种生发于农业社会,蕴含于中国文化传统之内的农民文化传统,其本质是农业文化。”[2]乡土文化就其产生的土壤而言,经常被理解为落后、陈旧和保守的东西,是与现代社会格格不入的。其实换个角度来思考的话,乡土文化正因为产生于过去的社会,对当时经济的发展、社会稳定的维系起着特定的作用并发挥了积极的功能,因而成为特定时期不可替代的区域文化形式。新农村建设和农村的现代化并不意味着彻底否定和抛弃乡土文化,而是要立足于乡土文化的开发与利用,挖掘其中蕴含的积极因素,以现代性的形式服务于新农村建设,成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有力推动因素。

首先,乡土文化开发利用需要传统性凸显特色。乡土文化开发利用的一个最主要的目的就是保存和延续其传统性。传统性是乡土文化资源根本的价值所在,是乡土文化识别的重要依据,也是其具有吸引力的地方和农村居民认同的前提,没有了传统性,乡土文化就失去了存在的根基。传统性在乡土文化中的作用主要有三个:一是区别(识别)作用。不同的乡土文化由于形成于不同的地域,因而带有不同的传统性,而这正是一地乡土文化区别于其他乡土文化和现代文化的标志所在,也是乡土文化具有吸引力的地方。二是整合作用。乡土文化是特定区域共性文化的沉淀,是特定区域居民社会认同的基础,对一定区域的农村居民具有很强的整合作用。当农村遭遇现代化冲击,农村居民产生文化迷茫和认同危机的时候,乡土文化的传统性可以在很大程度上保证农村居民思想和行为上的一致性,对维系农村社会稳定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特别是在农村举行与乡土文化有关的各种活动中,农村居民可以尽情地享受属于自己的乡土文化,这个时候的整合作用则更为明显。三是规范作用。“中国传统的乡土文化是在几千年自给自足的农业基础上形成的,它适应于血缘或宗法式的小农经济,这种文化核心是‘礼。”[3]乡土文化生发于宗法社会,其核心是“礼”。“礼”作为一种道德规范成为调整农村社会关系的重要手段,在很大程度上起着规范农村居民行为的作用。即使在法制不断渗透农村社会的背景下,“礼”在农村的规范调节作用依然是不能忽视的。因而要保存、开发和利用乡土文化资源,就一定要保留其传统性,并以传统性为基础才能做强做大乡土文化资源产业。

其次,乡土文化开发利用需要现代性拓展广度。传统性是乡土文化自身所具有的特性,是乡土文化的特色与内涵所在。但如果认为仅仅依靠传统性就能保存、开发和利用乡土文化资源则是错误的,毕竟乡土文化早已失去了其存在的社会基础和时空环境。在乡土文化赖以产生和存在的区域特色逐渐被全球化所带来的现代性侵入的前提下,在以经济利益和物质消费为主流价值导向的文化不断冲击农村社会的现状下,不可避免地会导致乡土文化面临存在和认同的危机,近年来大量的乡土文化形式灭绝或正在灭绝就说明了这种趋势。乡土文化如何应对这种趋势?答案就是需要现代性。乡土文化传统不仅要注入现代性的内容,也需要具备现代性的形式。一是现代性可以为乡土文化开发利用带来更多的社会认同。乡土文化要借助现代的形式才能为人们所了解、认可和接受,离开了现代性,乡土文化就会永远偏安一隅而无法为人们所知晓,也就会在现代化的冲击下悄无声息地被消灭。二是现代性可以使乡土文化超越地域限制走向更广阔的空间。乡土文化要冲破地域限制在更大的空间上生存和发展,就必然要求乡土文化在已有传统性的基础上,融入能够为现代人所接受的现代性内容。三是现代性对乡土文化具有一定的清理作用。不可否认,乡土文化由于产生于传统的农业社会,其中不可避免带有保守性、封闭性和落后性的内容。如果我们不加分析地全盘保存乡土文化,就会和现代社会的要求格格不入。因而以现代性来审视乡土文化,有助于达到剔除糟粕、保留精华的目的,为乡土文化的开发利用扫清思想上的障碍。

二、传统性与现代性:乡土文化开发利用的悖论

乡土文化资源保存、开发利用对传统性和现代性的双重需求,使它面临着两难:一方面,我们必须保护好这些文化资源,也就是必须使其保持原有的传统性,不至于因为传统性的消失而丧失其存在的根基;另一方面,如果我们要将其转化成经济资源(旅游资源)为更多的人所认同又必须使其具有现代性,也即是满足现代人的消费需求、审美需求等,这样就出现了对乡土文化资源的传统性与现代性不同需求,也说明传统性与现代性在某种程度上是难以很好地协调的,二者之间似乎存在着难以调和的悖论。

首先,乡土文化识别的悖论。由于乡土文化自身所固有的保守、封闭、落后等局限性,并与代表先进、开放、进取的现代性文化格格不入,其在现代的存在必然受到严重的威胁。要保存乡土文化,就不能改变甚至消灭与其相一致的乡土社会和生活方式,也就意味着农村居民要固守他们传统的生存方式。而现代化所带来的先进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极大地刺激了农村居民,导致他们对自身生存境况的反思。巨大的生存差异迫使他们不得不抛弃传统的生存方式和生活方式,并追求接受现代的生存方式和生活方式。如果他们依然固守乡土文化,就无法接受现代文化;如果他们接受现代文化,就不得不舍弃熟悉的乡土文化。在传统性和现代性遭遇之际,乡土文化不可避免地陷入了存在危机:是以排斥现代性的心态保存鄉土文化的传统性,还是以抛弃传统性的方式融入现代性?这就是乡土文化的识别在传统性和现代性上的悖论。乡土文化以其传统性作为识别标志,而现代性又会冲击这种识别标志,最终还有可能湮没这种标志并威胁到乡土文化的存在。

其次,乡土文化市场化生存的悖论。由于受传统性的影响,乡土文化在开发上存在如下难题:一是乡土文化资源地域分布上的分散性,很难形成产业化规模,缺乏大规模开发的条件;二是政府有关部门对乡土文化的价值和作用的认识和重视不够,没有采取有效的保护措施,导致乡土文化出现流传的断层和人才的缺失;三是农村居民对乡土文化转化为经济资源或旅游资源的意识淡薄,不能有效发挥乡土文化应用的经济效益。而现代性对乡土文化开发利用有三方面的要求:一是乡土文化资源能够实现流水作业生产,从而产生规范化和规模化效应;二是解决乡土文化的连续性和人才梯队的培养问题,为发挥乡土文化的持续性经济效益提供智力支持;三是产业化应该以经济效益优先为导向,采取多种方式实现乡土文化资源的经济价值,最终实现乡土文化向市场化生存的转变。传统性和现代性的不同要求在乡土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上就产生了悖论:一方面要保留乡土文化的传统性,因为传统性恰恰是凸显其特色和吸引力的关键;而另一方面要想产生更大的经济效益,就必须使乡土文化现代化并在很大程度上抛弃其传统性。是以传统性来定位乡土文化的开发,还是以现代性带动乡土文化的开发利用?乡土文化是固守传统性的生存方式,还是转向具有现代性的市场化生存?这是值得思考的问题。

最后,乡土文化认同的悖论。文化认同是人们对文化和与之相应的生存方式和生活方式的倾向性共识与认可,并在此基础上产生的对文化的归属意识。对于乡土文化传统性的认同,不仅是对乡土文化的存在方式、表现形式和与之相适应的生活方式的认可,还包括对乡土文化深层次价值观的认同;不仅是农村居民对自己乡土文化的认同,还包括局外人对该乡土文化的认同。从现代性上看,农村居民面临着越来越多的文化选择,在对比其他文化的基础上,他们可能选择强化对自身乡土文化的认同或者转而认同其他文化;局外人则会在现代文化的语境下排斥或否认乡土文化。当农村居民选择不再对乡土文化认同和归属,而局外人又对乡土文化不认同的时候,乡土文化就会产生认同危机。传统性要求农村居民和局外人首先要认同乡土文化,才能进一步保存和开发乡土文化;而现代性则要求乡土文化必须具备现代文化的认同要素,才能满足农村居民对现代生活方式的追求和得到局外人的认同,这即是传统性和现代性在乡土文化认同上的悖论。

三、悖论的解决:兼容传统性和现代性

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在进一步强调提升文化软实力的基础上,要求“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创新文化生产和传播方式,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增强文化发展活力”。[4]在“十二五”时期,乡土文化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但同时又面临着良好的发展机遇。十七大以来,党和国家十分关注文化的发展,注重文化软实力的提升。乡土文化要适应国家政策的变化,转变成文化生产力,完成向市场化生存的转变,更好地保存和发展自己,就必须解决其面临的传统性和现代性悖论,构建以农民为主体、以农村区域为依托、以乡土文化为基础的开放的乡土文化保护和开发利用模式。

首先,传统的内容换上现代的形式。乡土文化在我国农村分布很广,其内容和形式也各不相同。有一部分乡土文化尽管产生于封建社会,但其内容是健康、积极的,是农民在世世代代生产和生活中总结出来的,体现了农民对生活的理解和对待生活的积极态度。如湖南常德一带的擂茶文化,是农民在紧张的劳动之余享受美好田园生活的一种文化样式。类似于这样的乡土文化主要是以物质承载其内容而得到存在和流传(可称之为乡土文化中的“物质文化遗产”)。这类乡土文化如果要进行开发利用,就必须要保留其物质内容,因为这是此类乡土文化所以存在的根本。根据内容与形式的辩证关系原理,形式是为内容服务的,而内容要得到充分的表现,就必须选择最适合的形式。根据这一原理,在不改变乡土文化物质内容的前提下,为适应开发的需要,可以对其形式进行改造,换上现代人喜爱的形式,以便为更多的现代人所认可和接受。当更多的人认识乃至认同这种形式和形式背后的内容之后,乡土文化就能够以现代的形式得以保存和发展,也能在这一过程中产生相应的经济效益,改善乡土文化的主体——农村居民的生存境况和生活方式。

其次,传统的形式融入现代的内容。还有另外一种乡土文化的存在是以其形式见长和取胜,而内容则保留了很多落后、保守等封建性因素。在现代社会,如果还完整地保留这种乡土文化显然是不可能的,更不用说开发利用了,但要完全抛弃这种文化形式又会引发农村居民的文化迷茫和无所适从。更为重要的是,抛弃会导致这种乡土文化样式永久的消失。在农村存在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主要就是指这种文化形式。乡土文化中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怎样保护和开发利用?还是要从内容和形式的辩证关系来看,内容与形式并不是一一对应的关系,也就是说,一个内容可以有多种表现形式,而一种形式则可以表现不同的内容。由于此类乡土文化的价值主要体现在形式上,因此我们可以抛弃其封建落后的思想内容,添加健康的、先进的、适合现代人审美需求的内容。通过乡土文化喜闻乐见的形式来表现符合现代人价值观的现代生活的内容,古老的乡土文化必然会焕发出新的光彩。对农村居民来说,乡土文化还是他们的乡土文化,但在欣赏的过程中无形地接受了现代生活的内容,对于农村和农民的现代化具有相当重要的意义;对非农村居民来说,内容还是他们熟悉的甚至是熟视无睹的内容,而经过乡土文化形式的表现,他们不仅对自己熟悉的文化内容有了更深刻的了解,还体会到了诠释现代文化的新视角。经过这样的改造,不仅农村居民能够接受,城市居民也能接受,从而达到了在改造和开发中保护乡土文化的目的。比如流传在湖南常德澧水流域一带的九澧渔鼓,是古老楚文化的传承和发展,由于其唱词讲究、章句整齐,极具欣赏性。还有东北的“二人转”,以前的内容多以低俗为主,在现代条件下要想开发“二人转”,就必须在保留形式的前提下改造传统的内容,增加反映现代爱情和新型社会关系的内容。我们可以借助这种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来宣传马克思主义理论、党的方针政策、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成就,能起到单纯的说教所达不到的效果。比如九澧渔鼓,当地政府就给其注入了反映新农村建设的内容,从效果来看非常不错。农村居民在自己熟悉的形式中潜移默化地接受了现代性的东西,而非农村居民则接受了一种崭新的文化形式,在欣赏文化形式的过程中感受到了中国乡土文化的博大精深。

最后,传统与现代的“体用结合”。晚清时期,由于西方近代文化的入侵,出现了“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体用之辩,并一直延续到当代社会。对乡土文化的现代化问题,也存在着这样的“体用关系”:乡土文化是“体”,现代文化是“用”。乡土文化的“体”就是指它的传统性,是世世代代留存下来的文化精华,是农村居民文化认同的基础和前提,同时也是构成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现代文化的“用”就是文化在现代社会已经成为一种生产力,成为提升国家实力、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也是一个国家实力的重要衡量因素(文化软实力)。对乡土文化而言,“体用结合”即是实现乡土文化从传统向现代的转型。在文化对社会经济发展具有重大作用已经成为当代人共识的前提下,如何实现乡土文化的现代转型及其在现代化进程中的“体用结合”,是摆在我国新农村文化建设面前的一个重大课题。笔者认为,要很好地保留乡土文化并使其发挥应有的作用,一是要保留乡土文化的“体”,即乡土文化的内容或形式要能够被识别,能够使人产生一致的认同,能够使人与其他文化形态进行有效的区别,不仅如此,“体”还是从根本上体现乡土文化核心竞争力的因素,因此,乡土文化开发利用不能变味,不能抛弃最根本最核心的“体”;二是为适应文化的市场化生存,又要对乡土文化进行相应的改造,使其能够走出乡土文化地域的限制,融入市场化生存之中并带有一定的现代性,能够在现代社会发挥生产力的作用,尽可能形成产业化生产的态势;三是要实现乡土文化的传统性与现代性的有机结合,不仅使传统性,也使现代性都成为新的乡土文化的构成部分。这样乡土文化就能够在融入了现代性以后得到发展,达到了在发展中更好地保存自己的目的。

参考文献:

[1]郑晓云.文化认同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8:21.

[2]朱方长,李红琼.乡土文化传统的经济功能分析[J].求

索,2005,(12).

[3]廖亚辉.乡土文化的嬗变与农村社会稳定[J].孝感学院

学报,2005,(1).

[4]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個五年规

划的建议[EB/OL]. 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责任编辑:宇 辉]

猜你喜欢
传统性乡土文化悖论
视神经炎的悖论
海岛悖论
中国当代文学理论的传统性问题剖析
“帽子悖论”
企业上级无礼行为对员工沉默的影响:传统性的调节效应检验
大学生传统性文化和性心理的相关性研究*
借助乡土文化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借助乡土文化资源 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
试论新背景下乡土文化在语文教学中的回归与运用
探索传统性学习向创新性学习转变之路——基于上海市大学生创新性学习能力现状调研的发现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