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本刊记者 宋雨佳
“12·27”衡南校车坠河之痛
文/ 本刊记者 宋雨佳
编者按
2010年12月27日清晨,湖南省衡阳市衡南县松江镇一辆接送20名小学生的三轮车,在去往学校的途中发生交通意外,整车坠入结冰的河中,造成14名小学生死亡,6名小学生受伤。“12·27”衡南校车坠河事故发生后,衡南县委迅速组织人员救治受伤的孩子,启动责任追究程序,一对一开展家属情绪安抚和善后处理工作。农村苦、农民穷、农村教育特别难。农村学校办学规模小、办学条件差、生源极度短缺、师生比例严重失调的现状极为严重。14个瞬间凋零的生命,撕开当前农村教育工作中难以言说的忧与痛!
▲医护人员正在救治受伤小学生
2010年12月27日上午7时40分,衡南县笼罩在一片浓雾之中。陈某驾驶着他的改装三轮摩托车,搭载20名小学生从东塘村驶向邻村因果小学,车辆途径因果桥,陈某减挡加油门,准备拐弯穿过稍有坡度的因果桥,就在这时三轮摩托车前轮上翘,陈某控制不住,车子坠入桥下河中。
据因果桥边经营小卖部的宋春花说,当时她正在商店橱窗摆放货品,听到窗外一声巨大的轰响。往常这个时间,接送孩子们的三轮车都会经过,但声音是温和的,这么响的声音她从来没有听过。等她跑到桥边时,看到三轮车已沉入冰冷的河道,两个被救出的小孩趴在浮出水面的车顶大声哭泣,陈某则在水里拼命地拉扯车厢后面沉在水里的孩子。随后不久,附近村民陆续赶来施救,孩子们慢慢地被一个个传到了岸上。宋春花回忆,那些捞上来的孩子身体都是很软的,家长们觉得孩子还有生还的可能,拼命大声呼喊,其实孩子瞳孔已经散大了。
事发后,现场留下了事故车辆的行驶轨迹,一条长长的刹车痕迹直达桥边,三轮车就是从那里滑落到3米下的水面。当地村民救援时散落的物品,河面上的两只小学生的鞋子、一个书包和一个轮胎显得格外触目。家长们捧着孩子的照片无力地痛哭,车子坠落时的那一声巨响时时在耳边回荡。
事故的发生并不是毫无征兆。因果小学是因果村、东塘村等5个村落的孩子上学的地方。4年前,位于东塘村的东塘小学因为学生太少被撤校,学生改往约4公里外的因果小学上课,步行要40分钟左右。连接因果村和东塘村的村路是一条烂泥路,下雨了基本就不能步行,两村村民共同捐资修了条水泥路。可是因为路途遥远、孩子们年龄小,所以家长们就和陈某商量,每人每学期给他200块钱,由他负责接送孩子们上学。
因果小学得知事情的原委后,曾多次劝阻家长们停止租用三轮车接送学生,但家长们不理解。原因果小学校长陈新认为,解决上下学交通问题的办法是鼓励住宿和步行。学校在教学楼里有两间教室,分别被改装成男生宿舍和女生宿舍,每间容纳50多个住宿生。但家长们对学校的建议是不放心的,首先是低年级孩子生活不能完全自理,其次是孩子们背着大书包,沿路步行上学,路上来来往往的机动车辆,同样让人担心。
因果村村支书称,他们曾多次到学校强调学生不能乘坐三轮车上下学,也向镇政府反映过,但没有引起太多重视。县教育局也曾将三轮车接送学生存在安全隐患的问题以书面形式上报给交警部门,可是上报半年后,安全隐患并没有排除,直到车辆坠河事故发生。
近年来,农村人口减少,学校生源不足,为了保证教育质量和节约教育资源,农村多所学校进行合并。但在整合过程中,也导致了一系列问题,其中最核心的问题就是孩子们上学不方便了。许多原先在家门口上学的小学生不得不选择到离家更远的地方去上学,校车的需求应运而生。
家住常德市澧县澧东乡铁尺村的任振芝,家里有个7岁的孩子,在县里读小学二年级。任振芝家和学校之间相距10公里左右,以前她每天骑自行车接送孩子上下学。自从任振芝去广州打工后,照顾孩子的任务就落到了两位老人的身上,老人身体不怎么好,接送孩子力不从心。后来邻居们提议包一辆中巴车,每学期交给司机150元,解决孩子上下学的问题。两位老人说,“那么远的行程,路上车子又多,坐车上下学我们还能放心一点。”一位农村小学老师也说,“农村学校根本就没有校车!”由于学校全年可支配的资金很少,根本没钱去购置校车。家长们自己找车接送孩子已经成为一种普遍现象。
▲中为“12·27”衡南校车坠河事故的肇事车辆
在常德,许多农村的中小学,学生家长联合租用面包车接送孩子上下学的情况很常见。一位学生家长很无奈地说,“我们要下地干活,没有时间送孩子去上学,路那么远,坐车总比走路去好啊。”虽然家长和司机协商不准超载,但是由于面包车容量较小,学生人数较多,每次司机接完一趟就又得赶回去接另外一趟,匆忙之间超载是常有的事。同时,车况的安全系数以及车辆的行驶速度也都令人担忧。令人心痛的是,租用不合格车辆接送孩子去读书,在湖南农村并非个别现象。
因果村小学是周边6所村级学校的联校,合并学校首先要考虑由哪所学校来接纳学生,而类似上下学交通之类的细致问题,没有纳入合并规划。
受多种因素影响,农村教育面临多重危机,绝不仅仅是一个“校车”问题,进一步加大教育投入尤其是加大基层农村教育的投入力度迫在眉睫!
生源极度缺乏。目前农村进城务工人员增多,一部分农村孩子有机会进城读书,意味着农村适龄入学儿童减少,未来几年农村学校生源还将逐步萎缩。根据教师编制要求,农村小学师生比为1:23,一所农村学校的教师编制一般在10人以内。由于生源不足,导致教师编制减少,农村教师队伍出现严重“失血”现象。许多偏远地区的农村教师,大多由民办教师转为公办教师,年龄老化严重,业务素质较低,他们大都在超负荷工作。
教学环境堪忧。很多农村学校的校舍,还是八十年代初校改时的房子,教室、楼梯、过道、扶手等都是危险隐患地带。而且一些农村学校的教学设施十分陈陋、根本满足不了正常的教学要求。像物理、化学这样的课程,原本需要做很多实验,现在只能依靠老师口述,学生没有机会动手操作。
在相对比较贫困和落后的农村,许多老百姓为了使自己的孩子不再受穷,就是砸锅卖铁也要把孩子供出来,读书是他们获得希望非常重要的一个途径。为了让孩子们特别是农村孩子受教育的权利得到充分的保障,我们有义务在生活和学习方面为他们创造更好的条件,同时更要努力确保他们的安全,避免再次发生“衡南校车坠河之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