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义动词的框架语义学阐释
——以动词“代表”为例

2011-09-23 06:24
关键词:多义词语义学多义

王 勇

(湖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湖南长沙 410081)

多义动词的框架语义学阐释
——以动词“代表”为例

王 勇

(湖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湖南长沙 410081)

采用框架语义学的基本理论,分析多义动词这一普遍现象,结合认知语义学中的管道隐喻,深入阐释导致多义动词产生的不同语义框架,并通过分析比较不同语义框架中各框架元素的句法实现方式,进一步揭示不同框架间的密切关系。

多义动词;框架语义学;管道隐喻;认知

作为认知语言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框架语义学的提出为观察词语意义提供了新的途径和方式。从框架语义学的角度来看,词汇意义是被界定在某一框架内的,而意义的获取就是理解的过程,是根据语言使用的环境,从人类大脑储存的知识体系中选择恰当的框架[1],这一概念为解释同义词、多义词、甚至近义词等都提供了非常便捷而又独特的途径。而多义词研究之所以会引起众多的关注主要是因为在词汇语义研究中,多义词常常会引起其他的理论和计算问题[2]。Fil lmore&Arkins曾经提出过,多义词实际上可以被认为是从一个语义框架到另一新的语域 (通过换喻或暗喻)转移的结果[3]。换句话说,多义词可以被认为是一种词汇具有多重框架模式的现象,或者说,一个框架就是一种意义。根据这样的理论阐释,本文试图从框架语义学的角度分析、探讨多义词 (Polysemy)可能具有的语义框架模式,并进一步讨论多义词所具有的不同语义框架之间是否具有某种关联,以及他们之间是如何关联的。

一、多义词的框架语义分析

本文以语料库为基础,选取了多义动词“代表”,并对其具有的多种含义进行全面的对比分析,揭示其不同的语义框架。而框架语义学的确为系统、明确地辨析多义词提供了有效的途径和方法。在这方面台湾学者 LiuMei-Chun&Wu Yi-ching提出过一个关于多义动词“表示”的最初模式,用其解释了以框架为基础的不同语义的概念[4]。本文主要借鉴这样一些研究理论和方法来探讨多义动词“代表”的用法和特征。多义动词“代表”有下面两种主要的用法。

(1)远哲谨代表全体同仁表示由衷的敬意和谢忱。

(2)我觉得毒蛇代表危险。

根据不同意义具有不同框架模式的理论,以框架为基础的方法可以更好地解释多义现象以及其不同的语法实现方式。多义动词“代表”实际上可以被界定为,重点突出不同的核心框架元素,而这些元素又与不同的语义框架相关联。如前所述,在框架语义学中,许多多义词的例子都可以看作是一个词适合两个或多个不同的框架,而且一个框架即一种意义。那么一种意义就可以通过特定的概念结构和语法实现方式得以确定,进而又可以通过一套核心参与成分界定这一框架。因此,“代表”的两种主要意义就可以被认为是属于两种不同的语义框架,即陈述 (Statement)框架和证据 (Evidence)框架,而且每一框架都有其独特的框架特征。如果一个动词属于不同的语义框架的话,那么,这些框架之间又有什么样的联系,它们之间的这种联系是否具有任何系统的规则,等等。在接下来的讨论中,本文将试图从不同层面回答这样一些问题。

为了更好地理解人们到底是如何利用框架语义学的理论对多义词进行形象准确分析,首先需要了解一下与框架语义学有关的一些重要概念。这样就必须提到一个对框架语义学进行研究和运用最成功的例子,美国加州大学Berkeley分院的 FrameNet项目,该项目里的框架是由不同的域 (Domain)组织起来的。这些不同的域是人类普遍的经验和知识范畴。Fillmore[5]认为词语代表了经验的分类,即范畴。这些范畴中的每一个都依赖知识和经验背景,激活情境,而人类划分范畴的目的是为了使人类认识事物更快和更容易,即用最小的认知努力获取最大量的信息。域的理论意义不大,但它们对语义框架分组非常有用。本文选取的多义动词“代表”所涉及到的主要是交流域 (Communication domain or domain of communication)。交流域中的所有框架都有着一个共同的基本概念结构,即一个说话者 (Speaker)通过某一中介(Media)把一个信息 (Message)交流给一个听话者 (Addressee)。这个信息可以被描写成一个话题。而一个基本的交流框架由 5个框架元素组成,即 Speaker、Addressee、Message、Topic和Media。交流域中的所有框架都脱离不了这个基本框架,但有的框架并非让这 5个框架元素都表达出来。在通常的情况下,一个词项的语义和句法特征是由它所属的某一域内的某一框架所决定的[6]。

现在,本文将接着讨论如何把框架语义学的理论运用到多义词的分析上来。从传统意义上讲,“代表”在上面例 (1)中的意思可以理解为“代替”,而在例 (2)中的意思则为“意味着”或“说明”等。根据前面提到的 Fil lmore&Arkins关于多义词的解释,即多义词是语义框架转移的结果,而且他们也认为框架语义学能够把一个概念的基础理念与在这个概念中词汇使用的准确方法区分开来[3]。这种观点提供了一个以框架为基础的分析多义词的方法,进一步凸现多义词变化的不同概念范畴,包括词指称的模糊性和多义性[7]。那么多义动词“代表”就可以界定为用不同的核心参与主体来突显不同的场景类型,而这些核心参与主体又与具有动机的不同语义框架相关联。也就是说,词语的不同意义及其区分并不是因为其凸现的概念不同,而是由于概念引发的框架不同[8]。Liu Mei-Chun&Wu Yi-ching提出过一个以管道隐喻(Conduitmetaphor)为基础的认知系统,即交流域的概念图式,它展现了在交流域 (Domain of communication or communication domain)中突显出的概念动机以及不同框架间的联系[4]。而本文所选取的多义动词“代表”也隶属于交流域,因而完全可以借鉴这么一个认知系统,用其对多义动词“代表”所蕴含的框架概念加以形象具体地阐释。这个完整的交流域概念图式见图 1:

图 1 交流域概念图式

显而易见,在这么一个认知框架图式中,所有的框架元素 (Frame element)都体现在了交流过程中的不同阶段。如前所述,多义词实际上是具有多重语义框架的,那么不同的语义框架中当然只会凸现不同的核心框架元素。这样的认知图式无疑会有助于直观明了地了解不同框架中的核心框架元素,进一步明确掌握多义词产生的过程和方式,而且也可以对比导致多义词产生的不同框架间的联系和异同。

根据这么一个基本的认知概念图式,多义动词“代表”亦可以依据其不同意义,通过相应的认知图式加以形象准确地描绘。例句(1)中动词“代表”所表达的陈述 (Statement)框架可以表示为图 2:

图 2 陈述 (Statement)框架的图式界定 (代表 (1))

与陈述 (Statement)框架相比,动词“代表”意义中的证据 (Evidence)框架则是另外一种完全不同的模式,具体内容如下:

图 3 证据 (Evidence)框架的图式界定 (代表 (2))

纵观以上多个框架图式,每一个框架都从不同层面表现了不同的重要参与角色,也就是框架语义学中强调的核心框架元素。在陈述 (Statement)框架中,动词主要突出了通过某一说话者 (Speaker)所传达的信息 (Message),体现一种话语行为。而证据 (Evidence)框架中的动词则主要强调符号/信号 (Sign/Signal)和信息 (Message),而且该信息是被编码在言语或非言语的符号 /信号中的,主要是表达符号 /信号所编码的内容。值得注意的是,不同语义框架中的核心框架元素,其构成方式,或者说其句法实现方式也是略有不同,各有特色的。语料库数据的比较分析发现,在陈述 (Statement)框架中,核心框架元素说话者(Speaker)往往是人 (An imate),而信息 (Message)常常体现为句子 (Sentence);可是在证据 (Evidence)框架中,信号 /符号和信息在句法实现方式上体现为句子 (Sentence)、动词短语 (Verb phrase)或名词短语 (Noun phrase)。简言之,多义词实际上体现了在不同的框架语义视角下,语言、框架与意义的相互关联[1]。为了更加明确这种框架与多义词之间的不同联系,下面将重点讨论在不同框架中核心框架元素的句法实现方式 (Syntactic realization)以及框架间的相互关系。

二、核心框架元素的句法实现模式及不同框架间的关系

Levin提出,一个动词的句法方式是由其意思决定的[9],因此,对多义动词“代表”的句法实现模式进行深入探讨也是十分必要的。冯志伟也指出,动词的句法和语义组合的可能性应该通过“框架”(Frame)来描述[10]。框架元素构成一个框架中词的语义论元 (Argument)。论元即句子中提到的名称或谈论的事物。在不同的句法实现模式中,论元的选择是重要的核心问题,这主要涉及到决定是否说话者主体格(Speaker-subject)和信息客体格 (Message-object)是以名词短语 (NP),动词短语 (VP)或还是以句子 (S)的方式来实现的。很显然,判定论元的语法实现方式有利于区别陈述 (Statement)框架和证据 (Evidence)框架。

本文中的所有例句均来自于台湾的现代汉语平衡语料库 (Academia Sinica Balanced Corpus ofModern Mandarin Chinese(Sinica Corpus))。搜索到有关“代表”的句项共 691项,除去名词外,剩余带有动词“代表”的句子还有 469项,而其中还有一些重复的句子共 32条,这样一来,有效的统计数字就只有 437项了。其中,意思为例 (1),即体现为陈述 (Statement)框架的动词“代表”仅有 108项,而意思为例 (2),也就是说被用作证据 (Evidence)框架的“代表”共有 329项,相比之下出现的频率非常高。见图 4。

表1 多义动词“代表”的不同语义框架的数据库统计

那么在不同框架中,各自的核心框架元素的句法实现方式又有何特点呢?这些可以通过相关例句加以比较、分析和总结。

具有“代表 (1)”特征的例句

A.这两位学生知道这个消息后【Speaker】,代表他们的同学来致意【Message】。

B.我【Speaker】并不是代表国家宣读论文【Message】。

C.本校二年甲班吴孟昀同学【Speaker】,代表参加本县低年级学童说故事比赛【Message】。这样直观看来,在陈述 (Statement)框架中,核心框架元素说话者主体格 (Speaker)采用的句法方式为名词短语 (NP)或句子 (S),而另一核心元素,即信息客体格 (Message-object)则采用了动词短语 (VP)或句子 (S)的方式。相比而言,说话者主体格使用名词短语的频率要高于其他语法方式,而且这些名词短语都具有一个共同的特征,即及物性 (Animate),而信息客体格则更多地使用了句子,而非动词短语作为其句法实现方式。

具有“代表 (2)”特征的例句

A.装出来【Sign】代表他尊重别人【Message】。

B.歌【Sign】代表快乐【Message】,哭【Sign】代表伤心【Message】。

C.“男子撑伞”【Sign】代表一种社会并不太习惯的行径【Message】。这组例句中强调的核心框架元素与上例大不相同,因为证据 (Evidence)框架中突显的是符号/信号(Sign/Signal)和信息 (Message)。在证据框架中动词的主体格倾向于通过非及物性 (Non-human或 Inanimate)的动词短语 (VP),名词短语 (NP)或句子 (S)的语法方式来加以实现。而该框架中的信息 (Message)框架元素的语法实现方式则与陈述框架类似,没有太大差异。

从上面的分析来看,陈述框架和证据框架中核心框架元素 (Core frame elements)的语法实现方式有较大的差异和变化,这也就强有力地证明了该动词的多义性。因此,用框架语义学的理论来解释多义词现象不失为一种便捷而有效的途径。可是,导致动词多义性产生的不同语义框架之间又是一种什么联系呢?他们之间到底是怎样相互作用的呢?其实上文的分析和比较已经表明,不同框架中的核心框架元素在某种程度上是相互联系和影响的。通常认为,陈述 (Statement)框架描述的是什么在日常生活中容易体验到的事件或事例,而证据 (Evidence)框架则侧重于描述两种概念 (即符号和信息)彼此作用、融合的过程。而且,可以说,在很大程度上,证据框架是在基本的陈述框架的基础之上,通过各种诸如编码、暗喻等修辞手段对动词语义进行的新的不同描述[11]。这里不妨借用Liu Mei-Chun对多义动词“表示”研究后总结出来的一个图式,来说明不同语义框架间的彼此联系和影响,该研究认为从陈述 (Statement)框架到编码 (Encoding)框架再到证据 (Evidence)框架是一个依次逐步演进的过程[11]。在该过程中,发生移动或变化的主要是某些核心框架元素,从而才导致整个词汇语义的变迁和不同,因为框架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与社会、文化、甚至与说话者的偏好等都有着密切关系,是动态建构的过程和结果[12]。结合这么一个研究结果,本文中多义动词“代表”所包含的两个语义框架之间的联系见图 4。

图 4 多义动词“代表”的陈述和证据两个语义框架间的联系和影响

本文从框架语义学的角度出发,对多义动词的语义进行了全面的分析和比较,详细解释了导致多义产生的不同语义框架,并进一步引入认知语言学的基本概念,形象阐述各不同框架间的彼此联系和影响,再结合各自不同框架中的核心框架元素,讨论了多义动词独特的句法实现方式。值得注意的是,实际上导致多义产生的不同语义框架 (本文中多义动词“代表”的语义框架主要包括陈述 (Statement)框架和证据(Evidence)框架)之间是通过某些核心框架元素彼此相互联系着的 (尽管他们的句法实现方式呈现某些不同),这从而也就再次证明多义词的不同意义之间亦是彼此相关的。通过对语料库数据的统计分析,发现“代表”的核心框架元素“信息 (Message)”在不同的语义框架中差不多都是通过动词短语 (VP)或句子(S)的方式实现的,而最大的不同之处在于:陈述 (Statement)框架中的主体格往往是有生命的 (Animate)而证据框架中的主体格则倾向于表现为无生命的 (Inanimate)。最后,本文也指出,其实不同的语义框架之间是彼此相关联的,因为不同语义框架中的某些核心框架元素在人们的认知过程中发生了迁移,而这种迁移实际上是核心框架元素变化,并不断适应调整到新的语义框架中的一个认知过程,而且这也是多义词产生的重要原因。

[1]邓静.翻译研究的框架语义学视角评析[J].外语教学与研究,2010(1):66-71.

[2]RAV I N Y,CLAUD IA C.Polysemy:theoretical and computational approaches[M].Oxford:Oxford Linguistics Press,2002.

[3]F ILLMORE C,ATK INSB.Towards a Frame-basedLexicon:The Semanticsof R ISK and ItsNeighbors[M]∥LEHRER A,KITTY E.Frames,Fields,and Contrast.New Jersey:Lawrence,1992:75-102.

[4]L IU Mei-chun,WU Yi-ching.A Frame-based Analysis of Polysemy-Verbs of Encoding in Mandarin[M].Tianjin:Nankai University Press,2004:18-20.

[5]F ILLMORE C.Frame Semantics[M].In Linguistics in the morning calm,ed.By the Linguistics Society of Korea.Seoul:Hanshin,1982.

[6]潘艳艳.框架语义学:理论与应用[J].外语研究,2003(5):14-18.

[7]赵艳芳.认知语言学概论[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1.

[8]W ILL IAM C,CRUSE D.Cognitive Linguistics[M].Beijing:PekingUniversity Press,2006.

[9]BETH L.English Verb Classes and Alternation[M].Chicago: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93.

[10]冯志伟.从格语法到框架网络[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6(3):1-9.

[11]L IU Mei-Chun.A Frame-based Approach to PolysemousNear-synonymy:the Case withMandarin Verbs of Expression[J].Journal of Chinese Language and Computing,2005(3):137-148.

[12]吴志杰,王育平.框架语义理论探索[J].南京社会科学,2006(8):142-147.

[责任编辑:林漫宙 ]

Abstract:Frame semantics is a new perspective and approach to semantic explanation.This paper attempts to analyze and discuss the polysemous verb by means of adopting this basic theory,and further,with the suitable use of conduitmetaphor in cognitive semantics,explicate the different semantic frames causing the polysemous verb.At the same t ime,it discovers the close connection between the frameswith the comparison and analysis about the syntactic realization of core frame elements among the different semantic frames.

Key words:polysemous verb;frame semantics;conduitmetaphor;cognition

A Frame Semantics Approach to the Polysemous Verb——the Case with the Chinese Verb Daibiao

WANG Yong

(Foreign Studies College,Hunan Nor malUniversity,Changsha 410081,China)

H 030

A

1004-1710(2011)02-0092-05

2010-05-29

王勇 (1978-),男,陕西渭南人,湖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 2010级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语用学、认知语言学。

猜你喜欢
多义词语义学多义
体认原型范畴视域下多义词延伸及对学科英语研究生培养的启示
多义词
条约演化解释:合法性、语义学分析及近似概念
浅议多义词在语境中的隐喻认知
维吾尔语动词“t∫iqmap”多义范畴的语义延伸机制
《锦瑟》赏析
多车道自由流技术在多义路径识别领域的应用
财产权概念的语义学考察
俄语动词隐喻的语义解读*——兼动词多义的分析
西方语言哲学与俄罗斯当代语义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