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氮联合曲安奈德治疗斑秃临床疗效观察

2011-09-20 03:36:00许明霞胡月娇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11年11期
关键词:内皮素白介素液氮

许 晖,许明霞,胡月娇

(1.安徽省庐江县皮肤病医院,安徽庐江,231500;2.安徽省无为县济民医院皮肤科,安徽无为,238300)

斑秃是一种突然发生的局限性斑片状脱发,可能与自身免疫、内分泌、和神经功能紊乱有关。笔者采用液氮低温浅表冷冻结合曲安奈德注射治疗斑秃,结果疗效显著,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安徽省庐江县皮肤病医院和安徽省无为县济民医院皮肤科2009年3月~2010年6月就诊的斑秃患者120例。所有患者均符合临床诊断标准,能遵医嘱及时治疗、随访,并随机分为两组。试验组60例,其中男34例,女26例;平均年龄36.3岁(15~51岁);平均病程3.1个月(4 d~1年);对照组60例,其中男36例,女24例;平均年龄33.6岁(15~58岁);平均病程3.4个月(5 d~1年)。两组患者临床表现均为圆形或椭圆形秃发区,秃发区的直径为1.0~6.5 cm,秃发区1~8处。2组患者在症状、性别、年龄、病程等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排除标准

在试验设计时如遇以下情况均需剔除:①3个月内服用或局部注射过糖皮质激素,1周内使用过其他治疗斑秃的药物;②并发严重心、肝、肾、造血系统疾病、糖尿病、高血压者;③患全秃及普秃者,头癣、麻风、梅毒性秃发、瘢痕性秃发等;④因药物严重不良反应或其他原因中断治疗者;⑤孕妇及哺乳期妇女。

1.3 方法

对照组选用醋酸曲安奈德注射液局部注射于患处(规格:5mL∶50mg,国药准字H33020762)。常规消毒,取曲安奈德 1 mL和2%利多卡因2 mL混合于注射器中,每个点皮内注射0.5 mL混合液,每周1次,4次为1个疗程。治疗后均每2个月复查1次,随访6个月,记录治疗过程中的不良反应和复发情况。

试验组采用棉签接触法,疗前常规消毒,将棉签浸入液氮中,蘸液氮后停顿2~3秒,再涂抹于皮损区,局部出现薄霜,自然融化后再重复冻融2~3次,至出现明显潮红为度。再于皮损内注射曲安奈德和利多卡因混合液,剂量与方法同对照组;每周进行1次,4次为1个疗程,以每次治疗后24 h局部出现红斑而不起水疱为度。治疗后均每2个月复查1次,随访6个月,记录治疗过程中的不良反应和复发情况。并检测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后血清中血管内皮素和白介素-2水平的变化。

1.4 评判标准

根据文献[1]疗效评判标准,痊愈:秃发停止,斑秃区全部长出分布密度、色泽正常头发,拔发试验阴性;显效:新发生长>50%,有较多毳毛变为终毛;有效:秃发长出面积为10%~50%(包括毳毛),但生长缓慢,拔发试验阴性或阳性;无效:新发生长<10%,或无新发生长或继续脱发。总有效率等于痊愈加显效例数的百分比。

1.5 统计学方法

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 10.0软件,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组间比较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患者疗效比较

试验组痊愈率、有效率及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例(%)]

2.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管内皮素及白介素-2水平比较

治疗前两组患者血管内皮素水平、白介素-2水平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管内皮素和白介素-2水平较治疗前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两组组间比较试验组血管内皮素水平较对照组下降明显,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试验组白介素-2水平较对照组明显升高,两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2。

2.3 不良反应

试验组3例患者在液氮冷冻治疗后出现皮肤充血、水肿,于3 d后症状消失,轻度瘙痒疼痛均能忍受,不影响治疗。对照组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

3 讨 论

斑秃是一种骤然发生的局限性斑片状脱发性毛发病。其病变处头皮正常,无炎症及自觉症状,病程经过缓慢,任何年龄均可发病,可自行缓解和复发,人群发病率约为2%[2]。目前对于斑秃的病因仍不十分清楚,机体劳累、长期焦急、忧虑、悲伤、精神紧张、情绪不安、家庭不和谐等现象,以及内分泌异常等因素被认为是斑秃发病的主要原因[3]。目前研究认为斑秃可能属于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在病理变化早期,毛球、毛乳头血管周围就有以淋巴细胞为主的浸润。许多研究表明,斑秃是一种T淋巴细胞介导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其发病机制中CD4+T和CD8+T淋巴细胞起关键作用,淋巴细胞和(或)产生的抗体破坏毛囊,导致毛囊变性坏死。在并发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某些患者中,各种组织自身抗体水平较高以及循环辅助细胞和抑制细胞比率发生异常。一些细胞因子如肿瘤坏死因子(TNF-α)、可溶性白细胞介素(sIL-2R)、可溶性白细胞介素-4(sIL-4R)、IgE、P物质、Fas及Fas配体等细胞因子也可能参与了斑秃的发生[4-6]。以往研究证实斑秃患者的血管内皮素水平及白介素-2水平较正常人变化大,故可作为其辅助诊断斑秃的指标之一[7],本试验治疗前两组患者血管内皮素水平、白介素-2水平相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治疗后两组血管内皮素和白介素-2水平较治疗前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两组组间比较试验组患者血管内皮素水平较对照组下降明显,白介素-2水平较对照组明显升高,两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表2 2组患者血管内皮素和白介素-2水平比较

液氮是一种无色、无臭、无味的液体,不易燃,不易爆炸,沸点-196℃。研究表明血液流变学上的异常与斑秃有密切关系,浅低温液氮冷冻治疗斑秃机制可能是冷冻能使脱发区反复受到寒冷刺激,可调节神经系统的功能,并可通过神经反射作用于植物神经,使局部毛细血管先保护性地收缩,复温后随即反射性地扩张,使局部温度升高,直接促进毛细血管舒缩功能,并使处于关闭状态的小血管重新开放,使毛囊血液供应增加,从而改善局部营养,促进毛发生长,而且还具有免疫调节功能[8]。国外使用局部注射糖皮质激素治疗斑秃于1958年首次报道,最早使用氢化可的松。糖皮质激素可抑制T淋巴细胞介导的免疫攻击毛囊、抑制许多细胞因子的释放和淋巴细胞的浸润、可抑制许多自身抗体的合成和其与受体的结合,及其相关作用,但是使用时要注意糖皮质激素的不良反应,如皮肤萎缩等,常使用的糖皮质激素有曲安奈德、醋酸氢化可的松及泼尼松龙注射液等[9]。

本试验采用液氮联合糖皮质激素与单独使用糖皮质激素相比较治疗斑秃,随访6个月,试验组痊愈率、有效率及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说明试验治疗组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未见明显不良反应。

[1]周动机,李丁纯,杨美霞,等.得宝松注射液 电磁波治疗器等联合治疗斑秃的临床观察[J].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2005,19(4):212.

[2]Singh G,Lavanya M.Topical immunotherapy in alopecia areata[J].Int J Trichology,2010,2(1):36.

[3]Poot F,Antoine E,Gravellier M,et al.A Case-control Study on Family Dysfunction in Patients with Alopecia Areata,Psoriasis and Atopic Dermatitis[J].Acta Derm Venereol,2011:[Epub ahead of print].

[4]赵 辨.临床皮肤病学[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947.

[5]曹海育,王曙霞,高顺强.斑秃与免疫[J].河北医科大学学报,2004,25(3):191.

[6]Attia E A,El Shennawy D,Sefin A.Serum Interleukin-4 and Total Immunoglobulin E in Nonatopic Alopecia Areata Patients and HLA-DRB1 Typing[J].Dermatol Res Pract,2010:503.

[7]范 蓉.液氮冷冻法与强的松龙注射法在斑秃治疗中的效果比较[J].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10,16(9):1087.

[8]孙洪栋,杨 磊,刘文波.液氮浅低温冷冻对家兔皮肤黑素细胞组织学和超微结构的影响[J].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2009,12(25):880.

[9]Kumaresan M.Intralesional steroids for alopecia areata[J].Int J Trichology,2010,2(1):63.

猜你喜欢
内皮素白介素液氮
液氮冷冻与阿维A口服联合治疗多发性跖疣疗效观察
液氮罐的使用
内皮素-1对牙周膜细胞肿瘤坏死因子及白介素-1β表达的影响
银屑病患儿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白介素6、白介素8的检测
液氮冷冻加中药面膜治疗面部雀斑46例
和肽素与大内皮素-1及N末端脑钠肽对心力衰竭的预后价值
哮喘患儿血清白介素与免疫球蛋白检测的临床意义
液氮罐日常使用时的注意事项
寻常性银屑病患者外周血白介素17 、白介素23 mRNA 的表达及与病情相关性研究
淋巴瘤患者血液和瘤组织白介素-6、白介素-10的表达及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