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 悌,李行胜
(无为县人民医院 CT室,安徽 无为 238300)
外伤引起脊柱损伤逐渐增多,临床后果严重,及时准确的诊断是正确治疗和预后评价的关键。影像学检查对脊椎骨折诊断十分重要,笔者对X线平片及螺旋CT在诊断脊柱骨折的表现进行分析比较,报道如下。
1.1 一般资料 收集我院2009年2月~2010年5月脊柱外伤患者156例,其中男95例,女61例,年龄15~75岁。损伤部位:颈椎骨折45例,胸椎骨折22例,腰椎骨折79例,骶尾椎10例;其中颈胸椎骨折6例,胸腰椎骨折15例。致伤原因主要有:高处坠落伤、交通事故伤、重物砸伤、跌伤等。临床表现:全部患者均有患处疼痛、压痛和强迫体位,部分有肢体瘫痪,胀痛,大小便失禁,胸闷,气短,休克等。
1.2 检查方法 156例患者先拍摄脊椎正侧位片,必要时加拍双斜位片;根据平片显示病变或临床怀疑骨折的行椎体螺旋CT扫描,使用Siemens Emotion16 CT扫描仪,扫描参数240 mA,120 kV,扫描层厚5 mm,螺距1.5,用骨窗及软组织窗观察;图像重建层厚1 mm或2 mm,重建间隔0.5 mm或1 mm,每位患者图像均分别采用多平面重建(muhiplanar ree.nnstruction,MPR)、容积再现(volume rending,VR)及最大密度投影(maximum intensity projection,MIP)进行观察,图像评价由两位影像科诊断医师阅片评定。X线、CT观察:椎体及附件形态、密度、骨折线,骨碎片,椎体后缘连线,顺位曲度、小关节脱位、椎管狭窄、脊髓受压、软组织异常等。
1.3 统计学分析 由统计学软件包SPSS13.0完成,应用χ2检验比较两种检查方法差异,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
2.1 骨折分布 156例脊椎骨折中,颈椎骨折45例,胸椎骨折22例,腰椎骨折79例,骶尾椎10例;其中颈胸椎骨折6例,胸腰椎骨折15例。单发骨折87例,多发骨折69例,多发骨折大部分呈跳跃式分布,最多4个脊椎骨折。
2.2 X线平片、螺旋CT表现 X线平片侧位(图1、2)主要表现为椎体后缘连线失去自然形态(向前或向后移位),脊柱后突畸形,骨碎片,椎体变扁或楔形改变、棘突间分离、周围软组织异常等改变。正位片表现为椎体横径增宽、椎弓根间距增宽或变窄和横突骨折等改变。双斜位表现为小关节紊乱、滑脱、绞锁、移位。单纯型骨折螺旋CT表现椎体前缘及前侧缘不规则骨折线或“双边”征,椎体后壁完整,伴或不伴有周围软组织肿胀。爆裂型骨折(图3、4)螺旋CT表现为椎体呈碎裂改变,骨块移位,部分骨折块突入椎管内,椎管变形、脊髓受压。常伴有软组织肿胀改变。MPR重建图像能清晰显示椎体脱位及细微骨折情况,寰枢椎骨折半脱位、尤其旋转脱位显示优越,并可准确测量碎骨片大小,移位方向和程度。VR、MIP图像立体感强,能直观地显示骨折、碎骨片、脱位的空间位置[1]。X线平片显示椎体骨折、附件骨折、骨碎片、小关节滑脱、椎管狭窄、脊柱后突成角及椎体移位检出率分别为97.44%(152例)、22.44%(35 例)、19.87%(31 例)、16.03%(25例)、19.87%(31 例)、27.56%(43 例)、14.74%(23例),CT分别为 100%(156 例)、33.97%(53 例)、29.49%(46 例)、26.64%(40 例)、26.64%(40例)、32.05%(50 例)、26.92%(42 例)。X 线平片、螺旋CT表现检出征象结果见表1。
表1 156例脊柱骨折患者X线平片和螺旋CT征象对比
脊柱骨折是常见的外伤性疾病,约占全身骨折的5%~6%,其中胸腰段脊柱骨折最为常见。脊椎爆裂性骨折大部分发生于胸腰段,此型骨折碎骨片可突入椎管损伤脊髓,颈椎骨折,尤其寰枢椎骨折脱位可致生命危险,创伤性脊柱不稳定可导致不可逆性神经损伤后遗症[2]。因此对每个脊柱骨折都必须了解详细损伤情况。
图1 、2 X线平片显示L2椎体呈压缩性改变,左侧横突可疑骨折,椎板骨折未见明确显示,椎管狭窄未见明确显示图3 同一病人L2 CT片可见椎体骨折,部分骨折块突入椎管内,椎管狭窄,左侧横突及左侧椎板可见骨折线图4 同一病人VR L2 CT片椎体变扁,可直观显示椎体压缩程度,较X线平片更形象逼真
3.1 脊柱骨折X线平片表现 X线平片是诊断脊椎骨折最基本方法[3],X线正侧位片大多数可以明确诊断,X线平片侧位可显示椎体后缘连线失去自然形态(向前或向后移位),脊柱后突畸形,骨碎片,椎体变扁或楔形改变,棘突间分离,周围软组织异常等改变。正位片表现为椎体横径增宽、椎弓根间距增宽或变窄和横突骨折等改变。双斜位表现为小关节紊乱、滑脱、绞锁、移位。本组X线平片显示椎体骨折、附件骨折、骨碎片、小关节滑脱、椎管狭窄、脊柱后突成角及椎体移位检出率分别为97.44%(152例)、22.44%(35 例)、19.87%(31 例)、16.03%(25例)、19.87%(31 例)、27.56%(43 例)、14.74%(23例)。由于脊柱是由各个椎体组成的多关节、形态各异多骨联合的复杂结构、重叠结构较多,临床上的脊柱损伤也比较复杂,常规X线平片对脊柱后部的骨性结构难以清晰显示[4];下颈段及上胸段椎体由于体部重叠影响较大显示不佳,横突骨折受胃肠道气体干扰大,其难以显示;复杂骨折X线平片难以准确、全面地反映骨折的细节,如椎弓骨折、骨碎片的移位及椎管受累情况;较轻的骨折有时可遗漏;对骨折周围软组织及临近器官损伤、血肿等常不能显示。本组有18例附件骨折、4例下颈段及上胸段骨折、15例骨碎片未得到明确诊断;X线平片有时难以区分单纯屈曲压缩型和爆裂型骨折,此两型骨折的临床治疗方案各不相同,故明确诊断对治疗效果及患者愈后十分重要。
3.2 脊柱骨折螺旋CT诊断 螺旋CT及三维、多平面重建在脊柱骨折征象显示及诊断中具有明显优势[5,6],可全面详细评价骨折及其影响,减少漏误诊。VR图像与大体标本相似,具有切割去除兴趣区外重叠部分的功能,可以任意轴向和角度旋转,方便、准确地观察骨折的整体形态和空间定位,能最佳视角地观察碎骨片,但VR在发现骨折及观察细微骨折时受阈值选择的影响较大,若阈值选择不当,可出现“假骨折”征及“假孔”征等假象,易导致误诊。MIP可调节窗宽窗位和任意角度旋转,显示骨折线较VR清晰[7],但MIP同样在重建图像中受扫描层厚影响较大。MPR以薄层重建和图像显示,可以对感兴趣区进行冠状位、矢状位及任意方向重建,充分清晰显示椎体及附件的细小骨折和判断骨折线的走行[8,9],寰枢椎骨折脱位尤其旋转脱位显示较优越,并可准确测量碎骨片大小,移位方向和程度,进一步了解椎体骨折对椎管影响及脊髓的受压程度,了解椎体附件及小关节骨折与相邻椎间孔内脊神经之间的关系。可以避免横断位图像对平行于X线束椎体、附件骨折及半脱位、轻微压缩性骨折诊断的遗漏,能区分骨质边缘部分容积效应与撕脱性碎骨片,在发现颈椎横突骨折、横突孔受累及小关节骨折具有优势,在结合横断位的基础上,可以对椎体及附件的骨折起到明确诊断作用。本组病例中,5例椎体旋转和(或)脱位,VR显示最为直观,3例脊柱单纯屈曲压缩性骨折、8例寰枢椎骨折,MPR重建后清晰显示,18例附件部位细小骨折,进行MPR重建后才发现。另外在实际临床工作中,还有一些因X线平片需搬动病人摄两个不同方向的X线片,这样会增大损伤神经的可能性。CT检查可以减少这些损伤,本组病例在上述征象的显示及诊断中明显优于X线平片。
总之,对于脊柱损伤的影像学检查,螺旋CT优于普通X平片,横断位图像及MPR、MIP、VR图像的联合应用,不仅能明确脊柱损伤的诊断,还能直观地、多方位提供临床医师所需信息,有利于临床医师选择和制定治疗方案[10]。
[1] 黄参南,黄松.脊柱骨折的X线和CT扫描影像对照分析[J].实用放射学杂志,2005,16(5):301 -303.
[2] 余卫,姚金鹏,林强,等.胸侧位像椎体压缩性骨折诊断忽视原因浅析[J].中华放射学杂志,2010,44(5):504 -507.
[3] 王玲,葛英辉,朱绍成,等.腰椎多层螺旋CT容积扫描的临床应用[J].中华放射学杂志,2008,42(11):1137 -1142.
[4] 练旭辉,陈忠,叶文钦,等.螺旋CT三维及多平面重建在骨盆骨折中的临床应用[J].中国医学影像技术,2005,21(5):763-765.
[5] 周定中,关勇,谭华绣.多层螺旋CT在胸腰段脊柱损伤临床应用[J].湖南学院学报:医学版,2006,8(53):54.
[6] 王土兴,王立章,俞方荣.多层螺旋CT在骨创伤诊断中的临床价值[J].中国医学影像技术,2003,19(1):118 -119.
[7] 王文惠,沈树云,王建波.螺旋CT诊断脊柱骨折的价值[J].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2008,16(2):153 -156.
[8] 高洪武.X线与CT对脊柱损伤诊断价值的探讨[J].中国临床新医学,2010,3(6):554 -556.
[9] 张有祥,杨毅群,赵升涛,等.胸腰椎骨折X线平片螺旋CT三维及多平面重建的对比分析[J].实用放射学杂志,2006,7(2):84-86.
[10]张雪哲.脊柱爆裂性骨折的影像学诊断[J].中华放射学杂志,1998,32(1):60 -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