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海波 张慧 李雪 王黎霞 姜世闻
(中国疾控中心结核病预防控制中心 北京 102206)
本调查研究旨在进一步了解全国各级结核病防治机构的人力资源现况及其发展趋势,为进一步加强人力资源建设和促进人力资源发展提供依据。
1.1 研究对象 省、地(市)、县(区)三级结核病防治专业人员。包括在编和聘任2种,不包括院所合一中临床工作人员。
1.2 研究方法 采用普查的方法。中国疾控中心结核病预防控制中心将设计的调查表发给各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结核病防治所),各级结核病防治机构填写后,逐级审核并汇总上报,最后由省级将审核汇总后的调查表报给国家结核病预防控制中心。
1.3 研究内容 全国各级结防机构人力资源情况,包括各级人员的数量、性别比、年龄构成、学历、职称以及执业医师的获得情况等。
1.4 质量控制 调查表经各级结防机构复核,同时国家级通过抽查及电话咨询核实上报数据的真实性和完整性。
1.5 数据分析 对收集数据采用SPSS13.0进行数据分析。
2.1 人员数量 全国省级结核病防治机构共有人员755人,最多82人,最少4人,平均每个省23人,人员配置达到《结核病防治规范》(以下简称“规范”)要求的有8个省级结核病防治机构,占25.0%(8/32);全国各地(市)级结核病防治机构人员共4166人,最多208人,最少2人,平均每个地市13人,人员配置达到《规范》要求的共有72个地(市)级结核病防治机构,占21.6%(72/333);全国各县(区)级结核病防治机构人员共21143人,最多122人,最少1人,平均每个县区8人,人员配置达到《规范》要求的有540个县(区)级结核病防治机构,占20.6%(540/2 622)。
2.2 性别和年龄
2.2.1 性别 全国省级结核病防治机构人员中男性344 人,占 45.6%(344/755);女性 411人,占54.4%(411/755),男女性别比为1∶1.19。全国各地(市)级结核病防治机构人员中有男性2 015人,占48.4%(2 015/4166),女性2151人,占51.6%(2151/4166),男女性别比为1∶1.07。全国各县(区)级结核病防治机构人员中有男性10 908人,51.6%(10 908/21143);女性10 235人,占48.4%(10 235/21143),男女性别比为1.07∶1。
2.2.2 年龄 全国省、市、县三级结核病防治机构人员平均年龄分别为40.10岁(标准差为10.20岁)、40.56岁(标准差为9.49岁)、39.32岁(标准差为9.44岁),平均年龄基本集中在40岁左右;在各年龄段分布方面,主要集中在30~49岁年龄段,各级结核病防治机构中该年龄段人员占56%~65%,且该年龄段人员在省、地、县三级结核病防治人员中所占的比例逐渐增加;同时省级30岁以下和50岁以上年龄段人员各占20%,地(市)级和县(区)级在这2个年龄段的人员稍少。各级结核病防治人员年龄构成详见表1。
2.3 人员资历 全国各省级结核病防治人员中具有专科及以上学历733人,占97.1%(733/755);省级结核病防治人员中初级以上职称共有680人,占总数的90.1%(680/755)。各地(市)级结核病防治人员中,具有专科及以上学历的有3 440人,占82.6%(3 440/4166);初级以上职称共有3 732人,占总数的89.6%(3 732/4166)。全国县(区)级结核病防治机构人员大专及以上学历有15 980人,占总数的75.6%(15 980/21143);初级以上职称的有18 179人,占总数86.0%(18 179/21143)。各级结核病防治人员学历职称情况分别见表2、3。
2003年,世界卫生组织和洛克菲勒基金会对包括中国在内的全球22个结核病高负担国家进行评估,发现有5个方面的主要原因制约了DOTS策略的推广与应用,其中“各个层面上缺乏合格的员工”列于第一位,揭示了人力资源发展对结核病防治工作成功与否的战略意义[1]。结核病防治需要投入大量人力,尤其需要具有专业结核病防治能力的人员,但是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结核病防治机构(简称“结防机构”)的人员数量和质量提高一直很缓慢。2007年8月卫生部下发的《结核病预防控制规范》(以下简称“规范”)中要求省级机构至少有20名有经验的专业技术人员组成,地(市)级机构至少有15名有经验的专业技术人员组成,县(区)级机构至少有8名有经验的专业技术人员组成,并根据所辖县(区)的数量和辖区人口数的多少适当增加专业技术人员。通过本次研究与发现我国结核病防治人员有以下特点,针对其特点提出如下建议。
表1 各级结核病防治人员年龄构成情况
表2 全国各级结核病防治机构人员学历情况
表3 全国各级结核病防治机构人员职称情况
3.1 人员数量有所增加,但增幅缓慢,尚不能满足当前工作需要 2005年《全国结核病防治规划(2001—2010)中期评估报告》(简称《规划中期评估报告》)显示省、地、县三级结核病防治专职人员分别为709人、4 013人、19 324人[2],此次调查与2005年相比,省、地、县三级结核病防治专职人员在数量上同比增加6.5%、3.8%、9.4%。虽然从数量上同比有一定增幅,但是增加缓慢。与此同时省、地、县三级仍有4/5的机构尚未达到规范要求的人员配置,在机构人员配置达标的机构中,以独立结防机构居多[3]。而且随着结核病防治工作内容和国际项目的增加,结核病防治工作任务日趋繁重,如果基本的人员数量不能满足工作需要,必将影响结核病防治工作的效率和质量。因此建议各级结核病防治机构根据各自的人力资源现状,制定中长期人力资源发展计划[4],以满足日益增长的工作需要。
3.2 人员性别比、年龄构成有待进一步优化 从全国各级结核病防治人员的男女数量来看,各级结核病防治机构人员的男女比例基本是1∶1,只有省级女性人员所占比例稍大。虽然总的男女比例相差不大,但是调查发现部分结核病防治机构的男女比例相差较大,甚至有部分结防机构90%以上为男性或女性。因此建议各级在制定中长期人力资源发展计划时,还需要考虑男女的配置比例。
目前,全国结防机构专业人员的年龄主要集中在30~49岁,年龄构成形成一个“抛物线”结构。部分省份结防机构各年龄段人员分布不均,存在部分年龄段人员集中的问题,如50岁以上或者30岁以下的人员偏多,年龄构形成一个“倒抛物线”结构,不利于人才梯队的建设和培养。因此要在保证人员数量的同时要兼顾年龄结构,做好老、中、青年龄段的衔接,避免人力资源出现断层,防止因老同志退休工作质量和效率出现下滑的情况,这就需要在制定人力资源发展计划时,要综合考虑年龄结构的合理安排问题。
3.3 高学历、高职称人员有待进一步增加 目前的结核病防治机构不仅人员数量缺乏,高学历、高学位、高职称的人员也很缺乏[5],人才的缺乏制约着结核病防治工作向更高更深的层次发展,这也是我国结核病防治工作与国际存在较大差距的一个原因之一。经过几年的发展,我国各级结防机构在人员的学历方面比较重视,人员学历有较大提升。《规划中期评估报告》显示,省、地、县结防人员有专科以上学历的分别占78.8%、58.6%、43.0%,此次调查与2005 年 相 比,同 比 分 别 提 高 18.3%、24.0%、32.6%。目前,我国各级结防机构高学历人员比较缺乏,结核病防治人员的学历水平主要以本科和专科为主,各级均在80%左右,仅省级研究生的比例接近10%,地(市)级和县(区)级研究生所占比例尚不足2%,全国各级结核病防治人员的职称均以初级和中级为主,且初级职称占较大比例,省级有25%的高级职称,地(市)级和县(区)级的高级职称较少。因此建议在制定人力资源发展计划时,需要制定相关政策,以引进或培养高层次结核病防治人员,推动结核病防治水平再上一个新台阶。
因此,各级结防机构需要重视人力资源建设,将人力资源建设问题放在首要位置;只有解决了人力资源问题,才能突破结核病防治发展的瓶颈,才能提升各级结核病防治的水平。要解决人力资源发展问题,首先要制定中长期人力资源发展计划,要有清晰和可操作的人力资源发展的目标和方向。根据人力资源发展的目标和方向,一方面进一步优化年龄、性别结构,要人尽其才,使现有的人力资源能够得到充分合理的使用;另一方面通过逐步引进高层次人才,以及持续不断地全面培训进修学习等途径,提升人力资源的素质和水平。其次人力资源建设和发展要有经费保障[6],没有持续的经费投入,人力资源建设和发展只是空话而已。
[1] 徐缓.国际结防人力资源发展政策[J] .中国防痨杂志,2007,29:353-355.
[2] 王陇德.全国结核病防治规划(2001—2010)中期评估报告[M] .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2008:17.
[3] 张利宏,徐凌忠,刘志敏.山东省县区级结核病防治机构人力资源现状分析[J] .中国医疗前沿,2009,2:113-114.
[4] 陈松华,刘北斗,王晓萌,陈苘.浙江省结核病控制人力资源现状分析[J] .中国防痨杂志,2006,6:345-347.
[5] 黄灿,谭红专,杨华林,白丽琼.湖南省结核病防治机构人力资源现状探讨[J] .实用预防医学,2009,4:1311-1313.
[6]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2009).Global tuberculosis control:epidemiology,strategy,financing:WHO report 2009[R] .Geneva:WHO: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