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好技能鉴定,提高通信类高职专业人才培养质量

2011-09-17 07:56宋艳秋
湖南邮电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1年3期
关键词:专业技能职业技能考核

宋艳秋

(浙江邮电职业技术学院,浙江绍兴 312016)

技能鉴定是对从事某一职业所必备的学识、技术和能力的基本要求的职业资格的鉴定。目前在高职院校,在学生毕业前对学生进行相应专业的技能鉴定已成为一种通行的做法,学校和学生对此都非常重视。对学校而言,技能鉴定作为专业学习的一个落脚点,是检验高职院校专业课程教学效果的一个有效途径。对学生而言,一纸证书关系到的不仅是学生的毕业问题,更关系到其毕业后能否持证上岗的问题。因此,做好技能鉴定,将会大大提高通信类高职专业人才的培养质量。

1 高职院校技能鉴定问题反思

1.1 “技能鉴定”与“专业集成”时间错位

“专业集成”是一些高职院校为了实现学校培养与企业岗位需求的“无缝对接”,实现课程与岗位的“零距离”而增设的一个教学环节,在有些学校也称“综合实训”。专业集成对于提高高职毕业生质量、提升高职办学内涵、改善高职办学形象有着极大的促进作用。作为学生专业技能鉴定的前置,“专业集成”一般被安排在第五个学期的第8周至第16周,时长两个月左右。“专业集成”完成后进行学生的专业技能鉴定。目前在高职院校,受一些客观因素和人为因素影响,二者在时间的前后安排上往往比较随意。

以我院市场营销专业电信业务员技能鉴定为例,近两年鉴定时间一般安排在专业集成之前的五、六月份。这样安排当然也有其好处,就是通过技能鉴定暴露出的不足可以通过专业集成来弥补,如学生鉴定中出现的对大客户攻关步骤的不清楚、对三大运营商差异情况的不了解、对异议处理技巧运用得不熟练等,这些问题都可以通过专业集成中的课程情景设计来加以强化和提高。其不合理之处是,学生完成了技能鉴定,无论结果是否通过,“鉴定”这个任务已经结束,在“鉴定证书”这个强目标的驱动下,综合实训就显得有点“劳而无功”了。加之在综合实训过程中学生还要面对实习单位选择,毕业论文选题等事情分散注意力,因此在实训过程中自然会产生懈怠情绪,“专业集成”多少会有点流于形式,成为学生专业学习过程中最后一个不得不完成的环节。所以综合来看,技能鉴定应放在综合实训之后,做为专业学习效果的一个有效检验手段,即通过实训这个阶段的充分准备提高学生的职业技能,为学生顺利走向顶岗实习增强自信,奠定基础。同时技能鉴定通过率的提高,鉴定质量的提高,也会为学校的人才培养树立一种品牌意识。表1为技能鉴定与专业集成时间安排效果简表。

表1 技能鉴定与专业集成时间安排效果简表

1.2 高职通信专业技能鉴定面试现场影响因素诸多

1)考评员考核的观念不统一

通过对学校几个专业技能鉴定面试现场的了解,发现同一专业的技能鉴定不同考场考评员风格各异。以电信业务员为例,有的考评员倾向于考核学生案例分析的整体思路,如:如何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思考与建议等。有的考评员会更多地针对细节考核,如学生的案例分析如果是“中国移动WLAN业务的推广分析”,考评员就会问“WLAN采用什么协议?”“上网速度如何?”“你知道电信的WLAN、联通的WLAN吗?”等一些偏业务、偏数据证实的问题。学生从鉴定考场出来后也多有这样的感叹:我们那个考场老师总是提专业性很强的问题,问的问题我都答不出。而另一个考场出来的学生则有不同的反应。这种差异表面上看是由于考评员的性格特点及考核倾向不同,但其实质应是考核观念的不统一。

2)单位鉴定的时间不一致

电信业务员的鉴定,面试时间要求是15分钟,包括PPT案例分析及抽签答题两大环节。学生的案例虽然是分头去准备的,但一个班级四十几位同学,准备的案例难免有所重复。刚开始的时侯考评老师还能够让每个学生把准备的内容讲解完再提问,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考评老师也很累,再有案例重复的,考评老师就会直接打断考生,直接进行提问。所以在面试时间上有些学生可能正好15分钟,有些学生可能只进行了7分钟。同样的精心准备,只是由于顺序排在后面就没有了表现的机会,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考核的全面性与公平性,如对学生规范用语和表达能力的考核就无法全面。

3)面试抽签题目的难度有差异

电信业务员技能鉴定面试环节中学生讲解完案例分析后,还要在20个备选题目中抽签选择一个题目作答,其分数比重是30%。多数题目学生在考评老师的提示下都能回答圆满,如一些业务处理或客户拜访等情景模拟题。但也有一些题目如“请对电信的3G无线宽带产品做一个介绍”,像这个题目抽到的同学多半无言以对。可见抽签面试题目的难度是有差异的,这种差异性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学生技能鉴定的成绩。很多学生抽到这样的题目往往只能自认倒霉。

2 提高高职技能鉴定质量的对策

2.1 思想上的正确认识

1)技能鉴定的“职业性”、“技能性”导向

按照职业技能的定义,职业技能鉴定是一项基于“职业技能水平”的考核活动,属于标准参照型考试。它是由考试考核机构对“劳动者”从事某种“职业”所应掌握的技术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能力做出客观的测量和评价。从职业技能鉴定的定义可见,技能鉴定针对的是“职业”,考核的是“技能”,或者说以技能为主,知识为辅,知识为解决问题而服务。如通信行业电信业务员职业技能鉴定,其职业定义为:从事电信业务宣传推广、市场研究和开发、营销策划、销售促进等工作。其考核涉及的主要专业课程为“电信市场营销”、“客户关系管理”、“电信服务礼仪”、“电信渠道实务与管理”。因此,学生在技能鉴定中的表现,可以作为这些专业课程教学效果的一个检验标准,通过不断地循环反馈,来提高课程教学质量。在技能鉴定中,“职业性”应特别强调。

2)“内强素质、外塑形象”的综合性引导

技能鉴定项目的设立是以企业工种为参照的,难免有一定的局限性,事实上,专业技能鉴定的内容要比专业技能课程的范围狭窄得多。而高职教育要培养的是“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学生除了要具备良好的岗位专业技能胜任能力之外,还应具备一定的综合素养。特别是一些偏文科的专业,其人才培养目标中的“综合素质”、“通用能力”甚至比“一技之长”更为重要。所以技能鉴定虽然侧重的是对职业持能的考核,但也应根据工种有所区分,像电信业务员的鉴定,其考核的内容更应是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除了专业能力外,还应有方法能力(如信息搜集能力、知识应用能力、解决问题能力等)和社会能力(如与人合作能力、与人沟通能力等)。所以在这里不要把学生的专业能力仅仅理解为学生掌握了多少业务知识,纠结于一个业务的具体套餐或数据情况,而忽视了学生在方法能力、社会能力等方面的表现。

2.2 组织上的周到有序

1)时间安排有序

专业集成、鉴定复习、鉴定(包括应知和应会)三个环节的时间安排,要本着有利于提高技能鉴定质量、有利于提高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原则进行。尽量排除一些因节假日或考评人员抽调不及时而造成的时间错位,导致“乱”、“急”、“赶”等。时间安排合理,人才培养才有可能达到应有的效果。

2)考核标准明确告知

在技能鉴定的复习准备阶段要对学生明确考核标准,学生全面了解了考核要求及考核标准后,才能有针对性地去应考。如可能,可将往年的技能鉴定操作考核细则发给学生,并逐一告知学生注意事项,如何应考等。这一任务也可在技能鉴定动员环节向学生明确。

3)增加鉴定模拟演练环节

一般技能鉴定在复习准备阶段都会安排应知应会的模拟考试,对于应会考试,很多技能鉴定都是要让学生独立操作的,如果安排模拟环节可能要花费很多时间及精力,因此可以有针对性地选择学生进行,或以好、中、差来说明问题,提供榜样或借鉴,同时增强学生的临场应变能力,对于一些心理素质不太好的学生,也可多给他们一次锻炼的机会。

4)考试题目及时更新,取舍适当

技能鉴定既然以“职业”为导向,必然要紧跟“职业”的发展变化,因此考核也必须与时俱进,与“职业发展”同步。技能鉴定的理论及面试题目必须及时更新,以保证其时效性。面试题目的难度差异应保证均等。

5)通过培训得以落实

职业技能鉴定一般涉及到行业鉴定机构、行业考评员、学校的专业教师、教务处技能鉴定管理部门等多个组织或多类人员,因此做好多方沟通至关重要。技能鉴定最终要通过专业教师得以落实,通过考评员得以完成,如果大家“各持己见”,标准不同、目标不一,那么技能鉴定就会变得无所适从。所以一定要组织相关人员进行培训,以达到技能鉴定的“合力”效应。

总之,高职通信类专业的职业技能鉴定,专业不同、工种不同、要求不同、现状不同,要使之符合高职教育的规律,为专业人才培养贡献力量,必然要经过多轮的尝试与实践才能巩固和完善,因此仍需要不断地思考与总结。

[1]陈兴东.高职院校开展职业技能鉴定的几个问题[J].职业技术教育,2007,(18).

[2]洪列平.谈利用网络信息化平台提升高职技能鉴定效能[J].教育与职业(理论版),2007,(26).

[3]张阿兰.高职“2+1”人才培养模式下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改革思路探索[J].恩施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2).

[4]单强,赵一标.我国职业技能鉴定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教育与职业,2006,(30).

[5]张玉梅,王波.利用高职院校资源 推进职业技能鉴定[J].辽宁高职学报,2006,(3).

猜你喜欢
专业技能职业技能考核
大英县职业技能培训调研
内部考核
太仓市服装定制职业技能竞赛举行
浅谈学前教育专业技能大赛与课堂教学的有机衔接
创新完善机制 做实做优考核
不断提高摄影记者的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
公立医院 如何考核?
努力开创职业技能培训的新局面
以专业技能为核心的高师音乐教育课程改革之思
药学专科学生专业技能考核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