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 萍,潘乃林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卢湾分院,上海 200020)
睡眠障碍是由于器质性或非器质性因素导致的质、量或时序的变化即失眠、嗜睡、睡眠-觉醒节律障碍或睡眠中出现异常的发作性事件,即睡行症、夜惊症和梦魇症[1]。睡眠不仅是一种生理需要,更是一种能力,是维持生命必需的生理现象,是消除疲劳的有效方法[2]。脑卒中患者由于疾病、环境、心理和社会等多种因素的作用,常出现各种睡眠障碍,既影响患者精神和体力的恢复,也影响疾病的康复,严重者可致病情加重。通过对我院神经内科2010年7—11月40例脑卒中患者睡眠障碍原因的调查与分析,探讨有效的护理对策,以促进睡眠质量的改善及疾病的康复。
1.1 对象 选择我院神经内科2010年7—11月脑卒中患者40例,其中脑梗死28例,占 70%;脑出血12例,占30%;男22例,女18例;年龄43~82岁,平均年龄71.3岁;文化程度:小学及以下11例,初高中26例,大专及以上3例。纳入标准:①均符合中华医学会第4届脑血管病会议制定的脑卒中诊断标准[3],全部为意识清醒且病情稳定的患者;②年龄≥40岁;③病程<2周;④无明显语言障碍;⑤头颅CT或MRI有阳性发现;⑥发病前无睡眠障碍或仅有短暂性睡眠障碍。
1.2 方法
1.2.1 调查 采用睡眠状况自评量表(SRSS)测评睡眠状况[4]。该量表主要包括“是否有入睡困难”、“入睡后中间是否易醒”、“醒后是否难于再入睡”、“是否多梦或常被噩梦惊醒”、“为了睡眠是否吃安眠药”等共10个因子。每个因子5级评分(1~5分),总分10~50分。总得分<23分为睡眠正常;23~29分为轻度睡眠问题;30~39分为中度睡眠问题;40~50分为重度睡眠问题。
1.2.2 判断标准[5]将睡眠障碍分为:①入睡困难,主要表现为入睡时间长达30~60 min,而一旦入睡可获较深的睡眠;②易惊醒,主要表现为中途觉醒,睡眠很浅﹑轻微的声响刺激便会惊醒,一夜睡眠中醒来>3次;③睡眠时间减少,即一昼夜累计睡眠<5 h;④早醒,早晨觉醒时间比以往正常时间提前1 h,且醒来后不易再入睡;⑤醒后不适,多梦或梦魇致醒后疲乏、头昏、整日不适,白天打盹嗜睡,注意力不集中等表现。
2.1 脑卒中患者的SRSS评分 见表1。
表1 脑卒中患者的SRSS评分 (n=40)
2.2 脑卒中患者睡眠障碍临床表现 见表2。
表2 脑卒中患者睡眠障碍临床表现 (n=40)
2.3 影响脑卒中患者睡眠的主要因素 见表3。
表3 影响脑卒中患者睡眠的主要因素 (n=40)
3.1 脑卒中患者易发生睡眠障碍
3.1.1 疾病因素 ①脑卒中后中枢神经递质失调,如去甲肾上腺素、5-羟色胺和多巴胺等与觉醒有关的单胺类递质合成减少[6];导致睡眠异常及精神症状。脑卒中后患者在睡眠时脑血流量、血流速度及血容量减少,从而导致睡眠障碍;若病变部位直接影响到额叶底部、眶部皮质、视交叉上核、中脑盖部巨细胞区、蓝斑、缝际核、延髓网状结构抑制区以及上行网状系统即可出现睡眠障碍[7]。②患者同时存在的其他系统性疾病,其中以呼吸系统、心血管系统多见,以及其他疾病引起的发热、关节疼痛、皮肤瘙痒等均可引起睡眠障碍;而男性患者因前列腺增生夜尿增多导致心理负担重,多表现为担心夜间发生意外,心理恐惧而不敢入睡。
3.1.2 环境因素 患者对睡眠环境的不适应,如床铺的陌生感,病房的光线过亮,周围声响太大,温度和湿度不舒适等而不易入睡和容易醒来。
3.1.3 心理社会因素 脑卒中发生后,由于患者对该疾病的预后很难接受,甚至感到恐惧,担心预后残疾,表现为焦虑、悲观、恐惧等消极情绪,睡眠前思虑过多,会不断强化这种负性作用而导致睡眠障碍。
3.1.4 药物因素 在特异感觉传入途径中,丘脑后外侧核的神经元与大脑皮层感觉区之间的突触传递、脑干网状结构中的某些神经元之间、边缘系统的海马以及大脑皮层内部均有乙酰胆碱突触传递,乙酰胆碱在这些部位的主要作用是兴奋神经元的活动,提高大脑皮层的觉醒状态,以及促进学习与记忆等活动。如果患者应用大量乙酰胆碱类药物,可引起异相睡眠减少[8-10]。
3.1.5 不良生活方式 患者住院后活动减少,白天睡眠时间长,以及原有的不良生活习性如吸烟、喝浓茶及晚餐过饱等,均可影响睡眠。
3.2 脑卒中患者睡眠障碍的护理对策
3.2.1 创造舒适的睡眠环境 为患者创造一个安静、舒适的睡眠环境,以减少外界对视、嗅、触觉等感觉器官的不良刺激。调整病室温度,一般冬季保持在16~20℃,夏季25~28℃,湿度50% ~60%;调整打鼾患者的床位,夜间撤掉不必要的监护,将报警器的声音设置到最小;护士治疗或护理时做到“四轻”,消除医疗场所的人为噪声;根据个体的生物节律安排睡眠时间,避免在有效的睡眠时间内实施影响患者睡眠的医疗护理操作,干扰睡眠周期的自然过程。
3.2.2 制订合理的作息计划 睡眠尽管是消除疲劳的最有效方法,但为取得充分睡眠,有必要通过适度的活动获得保证良好睡眠的日间疲劳感,因此护士应与患者一同制定活动、休息、睡眠时间表,督促其按时间表每日有规律活动、定时休息、准时上床,建立合理的睡眠-觉醒节律,保持运动和休息的平衡;针对疾病不同时期特点及个体差异,与患者共同制定休息-睡眠-饮食-自理计划,提高患者的睡眠质量。
3.2.3 诱导睡眠 经常失眠的老年患者,容易形成一种条件反射,视卧室和黑夜为不良刺激,一关灯就开始紧张,越急越睡不着。强迫睡眠则更容易引起精神兴奋而无法入睡。对于这样的患者,可采取松弛其自主神经的方法,如睡前热水淋浴、用温水泡足,或喝热牛奶;关灯后让老人回忆过去的美好时光,同时轻柔地为其梳头或按摩头皮、揉肩拍背、听催眠曲,使患者心情舒畅有助于入睡。
3.2.4 心理护理 多数失眠的发生和持续与心理因素有很大关系,如果这种刺激因素(心理冲突)长期存在,失眠则会迁延下去而形成慢性失眠。常见的心理冲突有:远离亲人的孤独寂寞感、对所患疾病的紧张顾虑感、背离工作家庭的挫折感、对医疗开销的负担甚至负疚感等等。这些不良情绪的持续存在可能会使患者将一些现存的无关的客观因素(如环境)归咎为睡眠障碍的刺激条件,而忽略了主观因素的影响。心理护理可结合认知疗法和睡眠指导,同时针对患者的病情、家庭及经济情况、性格特点等进行。护士要善于运用交流沟通技巧和倾听技术,学会换位思考,理解患者内心苦恼和需求,准确把握其情感变化,找出心理问题的症结所在,为实施个性化心理护理提供依据。具体可通过情感支持、心理暗示、意识转移及心理疏导等方法,保持患者与护士间沟通渠道畅通、及时解决存在问题,消除不良情绪影响,减轻焦虑,促进睡眠。同时应尽可能发挥其家庭-社会支持系统的作用,帮助患者树立战胜疾病、重返社会的信心。对心理护理一时解决不了的问题,护士可指导其晚饭后抽出30 min时间集中思考,然后学会短期遗忘,暂时消除脑海中问题的干扰,以减少思想顾虑过多造成对睡眠的影响。
3.2.5 饮食调整 指导患者避免晚餐过渡丰盛,睡前避免饮用或进食含咖啡因的饮料如咖啡、浓茶;可建议患者早晚坚持喝百合银耳粥、大枣木耳粥、当归黄芪粥和花生山药粥等作全面调理以改善睡眠质量。
3.2.6 正确应用安眠药 护士对患者睡眠的援助,除进行环境、身体及心理因素的护理外,还需知晓安眠药物的效果,掌握正确使用的方法,以提高药物的有效性。服用安眠药物的患者,一般在15~60 min发生药效,护士应细心观察患者是否有睡意,中途有无觉醒,次晨觉醒有无困倦等情况。目前临床对于睡眠障碍患者主要采用安眠药物对症治疗,如睡前可给予患者服用苯二氮艹卓类药物,有抑郁症状的患者加用抗抑郁药物等,此法虽作用确切、见效快,但易出现成瘾、依赖性,撤药时易发生戒断反应;劳拉西泮(氯羟安定)、氯硝西泮(氯硝安定)等药物长期服用,可影响患者的认知和记忆功能[11]。
3.2.7 其他 护士应积极参与睡眠障碍患者医疗方案的制定,根据患者情况选择合适的医嘱执行时间,如利尿药、对中枢神经系统有兴奋作用的药物可放在早饭后服用,以避免因多次排尿或精神过度兴奋而影响睡眠质量。
睡眠障碍是影响脑卒中患者疾病恢复的一个重要因素,医护人员应根据脑卒中患者睡眠障碍的不同原因及症状,实施有目的、有计划的护理对策,以提高患者的睡眠质量,促进疾病康复。
[1]刘嘉,杨亚娟,席淑华.脑卒中患者睡眠障碍的护理[J].解放军护理杂志,2002,19(4):73-75.
[2]王继军,张明岛.睡眠障碍[J].国外医学精神病学分册,1996,23(1):26-30.
[3]高红,陈静.失眠的诊断及治疗[J].黑龙江医学,2003,27(1):28-29.
[4]李建明.睡眠状况自评量表(SRSS)[J].健康心理学杂志.2000,8(3):353-354.
[5]潘集阳.睡眠障碍临床诊疗[M].广州: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2001:122-177.
[6]王建东,徐蕴红.脑卒中合并睡眠障碍30例分析[J].包头医学,2004,28(3):4-5.
[7]周红.脑卒中后睡眠障碍的相关因素分析[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08,11(10):82-83.
[8]倪白云,李贞.脑卒中后睡眠障碍60例临床分析[J].实用全科医学,2007,5(7):627.
[9]陈赛华.脑卒中患者睡眠障碍的护理进展[J].现代护理,2008,14(5):592-593.
[10]蔡萍,金鹤.脑卒中患者睡眠障碍的影响因素与研究进展[J].上海护理,2010,10(3):79-81.
[11]游国雄,张可经,竺士秀.失眠和睡眠障碍疾病[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