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晓丹
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内分泌代谢性疾病,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口老龄化,其发病率在我国存在上升趋势。而糖尿病的后期多存在各种并发症[1]。糖尿病患者其体内活性氧 (ROS)和类脂过氧化物增加,不仅加速人的老化,也加速了糖尿病患者动脉粥样化的形成及微血管并发症的发生[2]。近年来,血液流变学广泛应用于临床许多疾病的病因研究及诊断。为了探讨糖尿病患者血流变学各项指标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本研究对60例糖尿病患者的血液流变学指标进行了测定分析,现报告如下。
1.1 一般资料 糖尿病组共60例,其中男40例,女20例,年龄39~70岁,均符合WHO糖尿病诊断标准。对照组为60例健康体检者,其中,男42例,女18例,年龄38~69岁。两组患者一般情况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被检者在前3d停用各种影响血液成分的药物,禁止高糖高脂饮食。于受检时抽空腹血7ml,其中5ml肝素抗凝,用于测定全血、血浆黏度。2ml枸橼酸钠抗凝,用于纤维蛋白原测定。采用重庆天海MVIS-2020型全自动血流变仪测定全血黏度、血浆黏度、纤维蛋白原。血细胞比容采用温氏法测定。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2.0软件,计量资料以 ()表示,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两组血液流变学各指标的结果比较见表1。
表1 两组血液流变学指标的比较 ()Table 1 Comparison of some indexes between two groups
表1 两组血液流变学指标的比较 ()Table 1 Comparison of some indexes between two groups
组别 例数 全血黏度(mpa·s)低切 中切 高切血浆黏度(mpa·s)血细胞比容(%)纤维蛋白原(g/L)<0.05 <0.05 <0.05 <0.05 <0.05 <0.05.063.9±0.9正常对照组 60 11.8±1.56.98±1.1 5.8±0.8 1.59±0.50.49±0.063.9±0.9 P糖尿病租 60 11.8±1.56.98±1.1 5.8±0.8 1.59±0.50.49±0值
血液是由血细胞、水和各种蛋白质、脂质等高分子化合物组成的复杂液体。血液黏度对器官组织的血流量有重要影响。影响血液黏度的因素主要包括:(1)血细胞因素:①红细胞的聚集性;②红细胞的数量;③红细胞的变形性;④白细胞和血小板的数量。(2)血浆因素:血浆黏度的高低与血液黏度呈正相关。血浆的黏度主要由其中的蛋白质浓度决定,以纤维蛋白原和球蛋白的影响最为重要。(3)吸烟、饮酒、应激反应、高血压等。(4)高血脂:血浆中β-脂蛋白、胆固醇和三酰甘油增高是血液黏度增高的主要因素之一[3]。血液流变学是从宏观、微观以至亚微观水平研究血细胞及血浆成分的变形与流动性质,并包括与血液直接接触血管的流变性质,已应用于临床许多疾病的病因研究及诊断。糖尿病是以慢性高血糖为特征的多种代谢紊乱的疾病,是引起冠心病和脑血管意外最重要的危害因素之一,而代谢紊乱和心脑血管病变与血液流变学密切相关。本研究对60例糖尿病患者的血液流变学指标进行了测定分析。结果表明,糖尿病组的全血黏度、血浆黏度、血细胞比容和纤维蛋白原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提示糖尿病患者的血液流动性、红细胞的聚集性、变形性的变化是广泛而明显的。
糖尿病患者血液流变学异常主要表现为红细胞压积、纤维蛋白原、全血黏度 (高切、低切)、血浆黏度有不同程度的增高。而全血还原黏度的增高,提示红细胞之间的聚集值增强。血沉增快,亦表明血细胞聚集增加。糖尿病患者的血液呈高黏、高聚状态,本研究认为这与糖尿病患者其晚期体内ROS和类脂过氧化物大量增加有关,其氧化损害加重糖尿病性微血管病和大血管病的并发症,而这与糖尿病患者的糖基化反应密切相关。在糖尿病持续高血糖下糖基化反应速度显著增加,且其终末产物与动脉粥样硬化之间有明显因果关系[4],因此,糖尿病患者,尤其是老年糖尿病患者在查血糖的同时也应进行血液流变学的检查,对预防糖尿病患者微血管病变所致的合并症及指导治疗和疗效观察方面均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总之,糖尿病患者存在明显的血液流变学的指标异常,对伴有高黏滞综合征的患者除降糖、调脂外,应有针对性地改善血液循环,以减少心脑血管并发症的发生。血液流变学检测对于糖尿病患者的治疗及预防并发症的发生有重要意义。
1 王浩然.糖尿病红细胞膜脂质成分改变与红细胞变形能力的关系[J].中华医学杂志,1991,71(1):21-23.
2 沈艳玲.62例糖尿病患者血液流变学分析[J].新疆医科大学学报,2003,26(5):497.
3 杨勇,董长林,黄晓文.2型糖尿病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变化的探讨 [J].江西医学检验,2004,22(1):41-42.
4 罗乐宣,罗国辉.深圳市2502名健康人血液流变学正常参考值的调查研究 [J].中国血液流变学杂志,2004,14(2):243-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