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碳影像展推动中国绿色转型

2011-09-06 14:28詹略
中国新闻周刊 2011年31期
关键词:神华集团榜样绿色

詹略

再次聚首共话低碳,就是为了把理念凝聚成社会共识,把共识提升为社会行动

当前,气候变化正在给世界带来前所未有的压力。在全球化的时代,人类面临共同的挑战和抉择。目前的形势似乎并不乐观,面对即将于2012年到期的《京都议定书》,谈判有可能陷入僵局,有观点认为,年底在南非德班召开的气候变化大会将迎来“拯救人类的最后机会”。

面对全球性的挑战,绿色低碳发展已成为国际社会共识。然而,低碳发展,不应只是口号,低碳生活,也不能只是倡导呼吁。如何建立财税制度,完善法律法规?怎样创新低碳技术,加强科技支撑?如何建立新能源产业推进低碳布局?怎样践行低碳行动,实现低碳生活?这些都是时下中国亟待解决的问题。

为此,2011年8月9日,在国家发改委、国务院国资委、国务院新闻办、北京市政府的联合指导下,由中国新闻社《中国新闻周刊》主办的第二届“低碳发展.低碳生活”公益影像展开幕式暨“中国低碳榜样”颁奖典礼在京举行。

第二届“低碳发展.低碳生活”公益影像展以“低碳:我们最后的机会?”为主题,征集共约200幅照片,通过“黑镜头”与“绿镜头”鲜明对比,凸显低碳发展的取舍与选择。

国家发改委副主任解振华、国务院新闻办副主任王国庆、国务院侨办副主任赵阳、北京市副市长洪峰、国务院国资委副秘书长杜渊泉、环保部宣教中心主任贾峰、中国新闻社《中国新闻周刊》总编辑秦朗等领导出席了活动并致辞,为公众奉献了一场低碳思维的盛宴。

会后,领导、嘉宾与驻华外交使节共同前往王府井步行街参观影像展,对其社会影响力和艺术价值进行了高度评价。

同时,为了以榜样的力量推动低碳发展,本届影像展特别设置了“中国低碳榜样”奖项。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神华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中国平安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旅游卫视成为“中国低碳榜样”企业获奖者;西安市浐灞生态区管理委员会成为“中国低碳榜样”地方政府获奖者;环保人士廖晓义成为“中国低碳榜样”个人获奖者。这些低碳榜样以切实的行动鲜活地展现了中国的低碳求索之路。

解振华:倒逼机制促低碳转型

中国是最易受气候变化不利影响的国家之一。尽管中国工业化、城镇化尚未完成,发展经济、改善民生任务依然艰巨,但党中央和国务院已经明确将积极应对气候变化作为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一项重大战略,采取了一系列确有成效的综合性政策与行动。

“十一五”期间,中国以能源消费年均增长6.6%支撑了国民经济年均11.2%的增速,能源消费弹性系数由“十五”时期的1.04下降到0.59。全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下降19.1%,节能6.3亿吨标准煤,相当于少排放二氧化碳约15亿吨。低碳能源发展取得巨大成就,目前核电在建规模、水电装机容量、风电装机容量、太阳能热水器集热面积、农村沼气用户量均居世界第一位。人工造林6200万公顷,居世界第一位。这些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做出的行动,充分展示了中国负责任的发展中大国形象。

“十二五”规划《纲要》则进一步提出,到2015年中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比2010年降低16%、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降低17%、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减少8%到10%和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比重达到11.4%的约束性指标,并提出了经济增速预期目标7%,资源产出率提高15%以及合理控制能源消费总量的政策导向。这些目标的确立,实际上形成了倒逼机制,促进实现绿色低碳发展。

在未来5年,中国将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和推进绿色低碳发展,在强化节能减碳目标责任,优化产业结构和能源结构,实施节能减碳重点工程和示范工程,加快低碳技术开发和推广应用等方面做出更多努力。

王国庆:为中国低碳事业发展鼓与呼

中国在保持经济发展的同时,深入推进全社会节能减排,低碳事业取得了重要进展。但与此同时,包括中国在内的世界各国和地区,仍然面临着日益凸显的能源环境瓶颈。

应对气候变化不是对抽象概念的诠释,而是实实在在的行动,需要全世界的参与和努力。近年来,中国许多媒体围绕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和提高生态文明水平等主题,针对世界环境日、地球日、生物多样性保护日、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等重要时机,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宣传报道,客观反映中国低碳事业的发展,及时披露环境公共卫生事件的真相,有力展示和维护了一个负责任的国家形象。

同时,一些媒体还自主策划一系列有影响、有深度、富有感染力的宣传教育活动,使社会各界和广大公众自觉践行低碳理念,追求低碳发展。媒体的努力为中国应对气候变化和低碳事业的发展,营造了良好的舆论氛围。

面对气候变化更加严峻的挑战,需要舆论给予低碳事业更多的关注与支持。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将一如既往地支持中国低碳事业发展,通过发表白皮书,举办新闻发布活动,组织中外记者集体采访等多种形式,为中国的低碳事业发展鼓与呼。

洪峰:以绿色发展解决资源环境约束

“十一五”期间,北京以年均4.7%的能耗增长支撑了年均11.4%的经济增长,万元GDP的能耗累计下降了26.59%,下降的幅度位居全国首位。基本形成了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益的经济发展模式,初步走出了一条符合首都自身特色的绿色北京的发展道路。

当前,北京进入了高标准推进人文北京、科技北京、绿色北京建设的关键时期,实现绿色发展,要切实做到三个“更加注重”。

注重创新驱动是绿色发展的重中之重。北京将推进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建设,实施首都服务品牌战略,加快发展文化创意、旅游产业,积极培育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节能环保等战略性新兴产业。

同时,北京将更加注重“内涵促降”。持续优化能源结构,到2015年优质能源的比重要达到80%以上。突出强化建筑节能的工作,完成6000万平方米既有建筑节能的改造。坚持公交优先发展的战略,中心城公共交通出行比例要力争达到50%。加强林业碳汇的建设,到2015年实现森林覆盖率达到40%,林木绿色率达到57%。

注重生态优先,让首都更加易居也是打造“绿色北京”的关键。北京将着力解决一些热点问题,比如近期北京市已经出台了一项政策,通过政府的补助、企业的奖励,争取在三年内加速40万辆旧车、老车的淘汰,提高汽车排污标准,与国家第四、第五阶段机动车排放标准衔接。

杜渊泉:绿色增长已成为央企共识

多年改革发展的实践证明,主要依靠物质投入、外延扩大,高投入、高消耗、低效益的传统经济发展模式已经难以为继。坚定地走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是我们的必然选择。

作为社会的一员,中央企业不但是低碳经济的建设者,同时也是低碳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的积极倡导者。各中央企业主动淘汰落后产能,加大节能减排资金投入,积极推进低碳技术创新,加强资源综合利用,充分发挥自身在经济、技术和管理上的优势,努力为社会提供更多优质、高效、节能环保的装备、技术和服务,初步走出了一条具有中央企业特色的节能减排奉献社会之路。

目前,低碳发展、绿色增长正逐渐成为中央企业的一种共识、一种自觉。

在“十二五”期间,中央企业任务繁重、责任重大,要紧扣“做优做强”、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的核心目标,在发展基础上实现新突破,在提高资源利用率上跨上新的台阶,在推动节能减排方面做出新的贡献。

贾峰:传播低碳理念 形成绿色风尚

2010年10月,世界自然基金会发表的《地球生命力报告》指出:根据2008年的统计数据,人类每年所产生的排放污染物,地球需要1.5年的时间才能消纳。换言之,人类今天的生活需要1.5个地球。如果不改变现在的生产、生活方式,到2030年,人类就需要2个地球。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以大机器为代表的,以化石能源为基础的工业文明时代即将结束了。未来我们将迎接生态文明时代的到来,而生态文明时代中的一个鲜明特色就是低碳、绿色的发展。

走向低碳、绿色的发展之路需要政府承担起自己的责任,也需要企业的参与。然而,仅仅靠企业、靠政府还远远不够,我们应该在全社会树立低碳理念,形成绿色社会风尚。

低碳是一个新的概念,低碳的理念和知识在社会的普及还需要大家不断传播。

因此,就更需要有社会责任感和环境责任感的媒体,在承担自己的专业职责的同时,站在更高的角度去展望更远的未来,让低碳的理念在全社会形成共识,并成为全民的行动。

韩建国:高碳企业的低碳求索

神华集团高度重视应对气候变化议题,提出了“高碳企业、低碳发展”的战略方向,初步探索出了一条具有神华特色的煤炭合理开发与清洁转化利用的新型工业化道路。神华集团要建设本质安全型、质量效益型、科技创新型、资源节约型、和谐发展型的“五型”企业,努力实现低碳发展。

“十一五”期间,神华集团通过三大措施累计节能减排专项投入48亿元,超额完成了各项节能减排的考核目标。“十二五”期间,神华集团将根据国家“十二五”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节能目标分解方案、以及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计划,实时出台神华集团“十二五”节能减排的规划。

今后,神华集团将分解落实节能减排的指标,进一步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实施节能减排的重点工程,推进重点领域节能减排,完善节能减排长效机制,力争圆满完成“十二五”节能减排的目标任务。

在努力保证国家能源供应的同时,神华集团会积极履行央企的社会责任,依靠制度创新、科技进步、资金投入和宣传教育等工作机制,为中国可持续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秦朗:今天的选择决定未来

作为长期关注低碳议题的媒体,中国新闻社《中国新闻周刊》一直高度关注中国低碳发展的进程。2010年8月,在国家发改委、国务院国资委、国务院新闻办、北京市政府大力支持下我们举办了第一届“低碳发展.低碳生活”公益影像展,成功地向国际社会和中国公众传达了中国低碳发展和绿色生活理念,取得了广泛的社会反响。今天我们再次聚首共话低碳,就是为了把理念凝聚成社会共识,把共识提升为社会行动。

中国的低碳发展需要我们共同的努力,在发展经济和绿色低碳的考量中,是节能减排还是滥用滥排,是绿色消费还是铺张浪费,我们要绿色之城还是灰霾之城?现在,中国正在用行动做出回答——近年来,中国政府大刀阔斧谋求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其中就包含促进产业发展、推进节能减排、建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举措。本届影像展特别设计了黑镜头和绿镜头的对比,希望借此引发公众的思考和判断。

对于任何一种行动,榜样的力量毋庸置疑,除了真实客观的监督报告,我们也一直关注那些努力求索的榜样。希望“中国低碳榜样”能够号召并引导更多人践行低碳,加速中国低碳发展的进程。

猜你喜欢
神华集团榜样绿色
信息化调度管理在神华集团的实现
追踪绿色的秘密
以合资方式契合一体化战略进程
榜样
榜样
榜样
榜样
再造绿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