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院校中西医结合基础专业研究生课程设置的现状与展望

2011-09-06 03:25王谦孙红梅
卫生职业教育 2011年14期
关键词:公共课必修课专业课

王谦,孙红梅

中医院校中西医结合基础专业研究生课程设置的现状与展望

王谦,孙红梅

(北京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北京100029)

中医院校;中西医结合基础专业;研究生;课程设置

研究生扩招之后,如何保证研究生培养质量成为各界关注的问题。针对这一问题,笔者对我校已毕业研究生和在读研究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共调查了30人,调查内容主要包括公共课、必修课和专业课。笔者分析了目前的课程设置情况,为将来研究生教育课程改革提供依据。

1 我校中西医结合基础专业研究生的课程体系现状

硕士研究生的课程学习采用学分制,总学分应达到36学分。课程分为学位课、必修课和选修课。学位课包括3门公共课、专业课和专业基础课,必修课是硕士研究生必修的课程,共4门。博士研究生无明确的学分要求,只规定了要求学习的课程门数,包括马列主义理论课、外语、2门基础理论课和1门专业课(见表1)。

表1 中西医结合基础专业研究生课程设置情况

2 已毕业研究生和在读研究生对我校中西医结合基础专业研究生课程的评价(见表2)

通过对公共课和必修课的课时、授课方式和考核方式进行问卷调查可以看出,已毕业研究生对上述课程的授课方式和考核方式基本认可,认可度最高的课程是计算机应用,授课方式认可度达94%,认可度最低的课程是自然辩证法和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授课方式认可度均为65%。已毕业研究生普遍认为自然辩证法和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课时数偏多。大多数在读研究生对自然辩证法和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授课时数和考核方式不满意,对于其他课程基本满意。

通过调查,学生反映出公共课和必修课课时数较多,希望能改革政治理论课。同时也有些学生提出部分专业课与本科阶段所学内容重复较多。绝大多数研究生希望能够参与教学活动,增加实践经验。在课程设置上,学生普遍认为选修课程开设数量不足,能反映前沿、交叉的综合性课程相对较少,可供研究生自选的课程十分有限。课程内容更新较慢,新知识、新进展、新成果、新技术内容较少。缺乏对所设置课程长期、统一的质量评估。

表2 研究生对中西医结合基础专业课程的评价情况(%)

3 对我校中西医结合基础专业研究生课程设置的建议

3.1 明确课程定位,分层次教学

目前,我校中西医结合基础专业研究生课程的设置定位不够明确,硕士生、博士生选修同样的课程,有些学生认为课程内容太难,有些则认为太简单。有的学生硕士和博士均在我校学习,硕士期间已经学习过的课程,博士期间因可选课程数量有限,只能重复学习,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所以,在今后的课程设置中,应明确课程定位,确定目标人群,针对硕士生、博士生的不同层次,科研型研究生和专业型研究生的不同培养要求,分层次教学,建立清晰的、层次化的教学体系[1]。

3.2 加强对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

现阶段,研究生课程中仅有分子生物学实验技术和实验动物2门课程需要学生亲自动手操作,其他课程均为理论课。实践中发现,研究生动手能力较差,缺乏基本的实验操作训练。今后应加强对研究生动手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开设现代大型仪器设备的使用课程,介绍当代生物医学研究领域中最新和最常用大型实验仪器设备的实验原理、应用范围等知识,从而提高学生的科研及创新能力,促进自主创新型人才的培养。

3.3 建立完善的评价体系

建立一套适合于各中医院校研究生课程的评价体系,进行经常性评价,有利于促进教师不断提高教学水平,增强教学互动,从而提高教学的有效性[2]。

[1]吴萍,陈改清,邹桐,等.医学研究生课程体系的探索与建立[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8(6):106~107.

[2]宋汉君,邱洪斌,王素梅,等.基础医学研究生课程设置的研究与实践[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9(6):91~92.蒉

book=128,ebook=22

G640

A

1671-1246(2011)14-0128-02

猜你喜欢
公共课必修课专业课
鲸宝宝的必修课
中职《医护英语》与专业课的结合教学探索
评注是法学生的必修课
“导入课”在高校专业课实施“课程思政”的实践与思考
Factors Affecting Memory Efficiency in EFL
On Memory Theory in English Vocabulary Learning
凉山羊
配器课在师范高校公共课教学中的几点思考
让有效沟通成为医生的必修课
实践应用取向的现代教育技术公共课实验教学的有效实施与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