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志伟
【摘要】如今高校对大学语文教育存在认识不明确、教材和教学手段落后等问题。本文通过分析目前大学语文教育现状,提出应该尽快对大学语文教育重新进行定位,改变当前一成不变的教育模式,将人文性、工具性与大学语文教育相结合,强调大学语文教育的人文性、综合性、实践性。
【关键词】大学语文;现状;对策
大学语文,是普通高校中面向文(汉语言文学专业除外)、理、工、农、财经、政法、医学、艺术、教育等各类专业开设的一门公共必修的素质教育课程。教育部颁布的《大学语文教学大纲》充分肯定大学语文教学是渗透人文教育的主渠道的地位。在高校,素质教育很大程度要落到大学语文课程上,其人文素质教育作用是一般政治理论课和人生修养课所无法替代的。通过引导学生感受、领悟语言文字的巨大魅力而引领追问生存的意义和存在的真相,激发学生的独立精神和自由思想,以及想象力与创造力,培育和滋养其健全的人格与社会关怀意识。
一、大学语文在大学教育中的现状
(一)、大学生缺乏基本的语文素养
语文素养是人的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随着高校的不断扩招,大学已由过去的“精英教育”转到“大众教育”,入学生源的语文素质普遍偏低。在实际的教学中,我们发现许多大学生经常出现语文的常识性错误,最基本的语文能力都存在问题。相当一部分大学生语文知识面不广,行文不注意逻辑,还有错别字;有的大学生字写得潦潦草草,歪歪斜斜;更有部分大学生连请假条都写不明白,写文章“一逗到底”;医学毕业生写不明白病理,更不要说大学生对文学作品的鉴赏水平了。作为当代大学生,无论学习何种专业,都必须加强语言文学方面的修养。对大学生实施通才教育,是世界性高等教育的总趋势,文理渗透、文理交叉是新时代对人才提出的要求。语文素养构成了学生个体真正意义上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坚实基础,这是现代人必备的,也是终身持续发展必需的一种素养。
(二)、对大学语文学科认识的混乱
关于大学语文学科的认识代表观点主要是将高校语文教育作为中学语文教育的延伸。高校语文教育特别是大学语文课程的教育中学教育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对大学生进行人文精神和文化修养的培养上。在教学内容上,立足本国,重视吸收我国优秀的文化、文学遗产,兼顾历史、哲学、社会、生活各个方面。但这种语文教育也有一定的缺陷,无论是从教学内容还是教学模式都还局限在中学语文教育的笼罩之中,没有有效地将高校语文教育与中学语文教育区别开来,没有彰显高校语文教育的特殊性以及其人文素质教育的目的。
(三)、大学语文教学观念的落后
目前,大多数大学语文教材偏重知识性和工具性,教材选文没有时代感和审美性。这些年来,无论是大学语文教育的理论探讨还是教改实践,主要局限在“大学语文”一门课程的讨论上,主是从大学语文课程的人文性、文学性及其学科定位,大学语文教育现状及母语教育危机等问题进行了广泛的研讨。无论是科学研究还是教学实践,学界都没有脱离这个范围,都集中在大学语文课程的教育以及大学生人文素养培养这两个范围内。就当前大学语文教学的现状而言,许多教师和学生对大学语文教育的认识还仅仅停留在民族文化传承以及传统文学教育的框架之下,现在的大学语文教学理念与教学手段陈腐落后,没有时代感和审美性,教学空洞枯燥。
二、加强大学语文课程的综合性与实践性
针对目前大学语文教育现状,应该尽快实施大学语文教育改革以改变语文教育的尴尬处境与现状,应该提出新的大学语文教育理论,对大学语文教育重新进行定位,尽快改变当前一成不变的语文教育模式,重新进行学科、课程分布,尽快建立健全科学的大学语文教育评价体系。特别是要针对普通本、专科生特别是理工科院校的学生,针对这类院校人文师资和文科专业薄弱以及注重应用人才培养的特点,将人文素质教育与语文素养的培养相结合,强调大学语文课程的人文性、综合性、实践性。
大学语文的综合性是指大学语文的教学内容是融听、说、读、写、想于一体的综合性实践课程。“大学语文应是一种综合教育”,大学语文教育应该对大学生进行语言、文学、文化等方面的素质教育,它是包含了大学语文、写作、普通话、演讲与口才等多门关于培养大学生语文素养的教育。
大学语文的实践性是指大学教育培养的学生应该具有很强的适应能力和实践能力。因此,大学语文教学要充分发挥其实践性的特点,要把大学语文教学延伸到课外,大学语文教学必须加强实践教学环节,如举办口语基本功大赛、演说基本功大赛、应用文书知识竞赛、应聘模拟竞赛等,提高学生对母语语言感受的灵敏度,规范学生的汉语语言表达。提高学生的口语表现力。
大学语文教育,指的不仅是大学语文一门课程,而是要把大学语文教育放在整个大学教育的范畴之内,对当前大学语文教育的改革进行双重突围:既要从内部对大学语文课程进入深入的探讨,还要在整个大学教育环节大力推动人文素质教育的社会突围。
三、探寻有效的大学语文教学手段
学生对目前的大学语文课不满意,最主要是因为教学方法的问题。大学语文教学方法的改革,可以说是关系到大学语文教学成败的关键。归纳所学生对大学语文教学改革提出的建议主要有以下几点:一是学生所期望的大学语文课应该是有活跃的氛围以及畅所欲言的环境;二是教学方法应该更加灵活,多借助多媒体教学手段,把语文与影视、音乐、美术等结合起来;三是还有一部分学生要求在教学过程中穿插进演讲、辩论等更多丰富的活动来提高他们的写作能力以及口语交际能力。
在大学语文教学中,语文教师应当在知识的广度、深度、时代性、鲜活性、前瞻性上更加突出,实现与学生通过文学作品达到心灵的沟通与共鸣。并充分的尊重和理解与其个性权利。大学语文教学要注意充分利用现代化教育技术,使课堂在教学的形象性和趣味性、生动性、深刻性等方面良好结合。要在教学中注意联系各学科的知识来认识问题,在故事性、通俗性、趣味性的讲解中让语文学科知识与我国传统的道德、伦理、文学艺术融会贯通。我们要突破传统大学语文课程教学的教学法观念,不仅仅运用传统课堂教学、课堂讨论的教学手段。同时,大学语文必须推行多样式教学,比如可以通过讲座、征文、论坛等形式让学生从中体会到语文素养给学习、生活带来的收益和乐趣.这样大学语文才能实现提高学生文化与审美内涵的目的。
因此,要真正实现大学语文在教育目标,针对院校的特点发挥其作用。就必须使大学语文有一个正确的定位。建设能够切实提高大学生素质的《大学语文》教材,更要不断改进教学方法与手段。切实实现大学语文的人文性、工具性。
参考文献
[1]李忠新.高职院校人文教育的现状及策略研究[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2006.(6).
[2]李维武.大学人文教育的失落与复兴[J].高等教育研究,20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