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雨
“没有执行力,就必然没有竞争力”,这些观点理念,不仅仅对经济领域、市场行为和政府部门的决策有教益,对教育领域的正常运行、对新时期教育的发展与进步,也同样有着极强的启迪、借鉴作用。
一、执行文化的内涵
执行文化与人们通常所理解的执行有其不同之处,执行通常含义是实行、实施,或者是完成计划的过程。它反映的是人们在这一问题上的平面和线性的认识,从另一个角度讲,它反映出人们对这一问题尚缺乏更全面更系统的理解。它是以执行为最高原则和终极目标的一系列方法、技术、制度、信念和价值观念的总和。以一种强大的监督措施和奖惩制度,促使每一位员工全心全意地投入到自己的工作中,并从骨子里改变自己的行为,最终使团队形成一种注重现实、目标明确、简洁高效、监督有力、团结、紧张、严肃、活泼的执行文化。
二、高职院校教育管理执行文化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1.提高院校执行力的必要性
高等学校是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和引擎,是培养和造就高素质人才的摇篮,是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支柱和后盾。当前,机遇与挑战并存,现代高水平的学校之间的竞争不是靠硬件,而是靠文化。打造学校的核心竞争力靠的也是文化。可以说,有什么样的学校文化就会熏陶出什么样的教师,也就会培养出什么样的学生。高等学校是落实高等教育政策和各项任务的具体执行者,教学、科研、服务社会是高等学校的三大功能。战略决定命运,执行决定成败。学校的战略目标确定后,要想实现这个目标,最根本的是要有强大的执行力作保证。所谓高校执行力,就是指其落实党的方针政策、完成学校战略决策、决议和工作部署的实践能力和操作能力,主要就体现在领导学校跨越式发展的思路和作为上。随着国家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和办学自主权的扩大,高校掌握人、财、物的权利越来越大;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思想变化的多样性,各种思潮、价值观念和道德观念的激荡,加深了师生思想的复杂性,从而加大了稳定工作的难度。这些新情况、新问题,对高校的执行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新世纪这样一个重要战略机遇期,针对国内外形势和高等教育发展的宏观背景及高等学校的实际状况,进一步提高执行力是高校改革发展稳定的迫切需要,对于推进现代大学制度的建立、走有中国特色的高水平大学建设之路、实现学校跨越式发展,都有着重要的作用。
2.高校管理提高执行力的紧迫性
高校管理中的执行力不强具体表现在以下三个“度”上。一是尺度,决策方案在执行的过程当中,降低标准,甚至完全走样,越到后面离目标越远;其次是速度,决策在执行过程中,经常延误,有些工作甚至不了了之,严重影响了决策的执行速度;第三是力度,制定的一些政策在执行过程中,力度越来越小,许多工作虎头蛇尾,达不到预期效果。执行力扭曲的形式主要有:执行走样、软磨硬抗、断章取义、借机徇私、随意伸延。这些严重地影响了执行的力度、速度和效度,失去了执行的客观性和制度的严肃性。因此,当前不断提升执行力,提高管理水平是十分必要的。
三、加强高校执行文化的途径
1.高校决策层应充分认识执行力在学校工作中的重要性,高度重视执行力研究。
作为一名管理者和执行者,只有准确定位,具有积极的心态和较强的执行能力,才能更好地完成工作。不管是领导干部,中层管理者,还是具体岗位工作人员,都要定位好自己的角色,明确应该承担的责任,做好自己的工作。作为领导和管理者,既要重视决策,又要重视执行。“执行力”是否到位不仅反映一个单位的整体素质,也反映领导者、管理者的角色定位。领导和管理者的角色不仅仅是制定决策和下达命令,更重要的是必须具备执行的能力。“执行”应该是领导者、管理者最重要的工作。如果把“执行”理解为“下达命令”,这个领导和管理者的角色定位肯定有问题或个人的素质和能力不适宜从事领导和管理岗位工作。真正优秀的领导和管理者必须脚踏实地,在决策之后,自己也参与执行,在执行过程中准确、及时地发现问题,修正方案。执行力实质上是对决策方案理解并组织实施的能力,决策是执行的基础和前提,决策指明了学校发展的方向,具有第一位的价值意义。不断提高民主决策的能力,坚持集中民智、以人为本的原则,广开言路,接纳信息,从而更好地制定出适合自身发展的方针、政策。科学、民主的决策不是凭空产生的,除了要求领导者具有一定管理能力和领导才能外,还应建立在调查研究上,建立在对问题、事实的透彻了解程度上。
2.目标管理是提高学校执行力,丰富学校执行文化的重要手段
目标管理,就是按照预先确定的总体和分级任务,运用系统科学的管理手段和管理方法,最终完成追求的目标,是一种自我控制的管理。它是提高学校执行力,丰富学校执行文化的重要手段。人是第一生产要素,也是最活跃的要素,由于受教师工作的性质、任务、社会地位等因素影响,所以要提高高校的竞争力,教师的素质高低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也是实施好目标管理的关键。下属必须对上级负责,及时反映工作状况,上级对下属的目标管理实施工作监督与引导,同级之间要相互配合,实施优势互补,并且可以相互监督,避免了相互制约、严重内耗的现象,从而达到规范教学考核制度,实施考核管理标准化,严把质量关。
3.将执行力文化融入办学理念和校园文化是丰富和完善学校执行文化的重要途径
执行力文化是组织内的全体执行主体所共享的关于“执行”的价值观念、信念以及行为规范的总称。在一个组织中建立的执行力文化,即经过培育的、弥漫于组织内部的关于“执行”的各种良好的价值观念、信念及行为规范,能够以强大的影响力影响执行者的思想意识和执行行为,并逐步成为执行者自觉的执行思维惯性和行动惯性,最终形成良好的执行传统习惯。营造组织的执行力文化,就是最大限度地凝聚人心,鼓励创造,发挥人的潜力。拥有好的执行力文化的组织,其“执行”的氛围浓厚,执行者充分认识到政策决策执行的重要性,会全力以赴执行各种执行工作,讲究执行的速度、质量和纪律,注重执行的效益。在这样的执行组织中,政策决策会较容易得到彻底的贯彻执行,执行力也比较高。同时,科学的指挥可以激发下属的意愿,提升其使命感、责任感。
总之,大学如同一台庞大而复杂的机器,要使之正常有效地运行,必须提升执行力。而执行力的提升,需要依靠设置合理、职责明确、精简协调的管理机构,而各管理机构要依据国家的法律法规、学校规章制度,遵循一套与时俱进的灵活机制,训练有素地执行主体的大学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