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梅
【摘 要】养成良好的习惯是一个人独立于社会的基础。幼儿正处于人生的初始阶段,一切都要学习,可塑性强,自控能力较差,既是养成良好行为习惯的关键时期,又是沾染不良行为习惯的危险阶段,如果不适时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便会错失良机,养成不良行为习惯。要培养幼儿从小具有爱心。家园、老师之间要求应一致。
【关键词】幼儿 行为习惯 养成
任何良好习惯都是很重要的,任何一个拥有成功人生的人都是因为从小养成了良好的习惯。有位哲人说:“播种行为,收获习惯;播种习惯,收获性格;播种性格,收获命运。”确实,养成良好的习惯是一个人独立于社会的基础,而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又使人终身受益。幼儿正处于人生的初始阶段,一切都要学习,可塑性强,自控能力较差,既是养成良好行为习惯的关键时期,又是沾染不良行为习惯的危险阶段,如果不适时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便会错失良机,养成不良行为习惯。那么,培养幼儿良好的习惯应从那些方面入手呢
一.培养幼儿从小具有爱心
现在的孩子大多数都是家里的独苗苗,一家人都为着这棵独苗苗转,使他们产生了严重的以自我为中心的自私心理。他们根本不懂得关心家人,更何况去关心他人和集体呢!因此教育幼儿爱家人是十分重要的,如请幼儿了解家人的生活,观察父母的劳动,让幼儿谈谈爸爸、妈妈是怎样爱自己的,自己也应该怎样爱爸爸妈妈,以激发幼儿爱父母的情感及行为。在通过父母是怎样孝敬老人来为幼儿提供榜样,激发幼儿的这种情感及行为。
在此基础上培养幼儿爱他人和爱集体的情感,如,让幼儿相互介绍自己父母的工作情况及对国家和人民的贡献,使幼儿觉得别人的爸爸妈妈也都非常了不起,从而懂得不仅要爱自己的父母,还应爱更多的人,如,看到老师站着做事,应主动搬椅子,请老师坐下,再如,爱小朋友,看到小朋友摔倒后应及时地把他扶起……。因此,从教育幼儿爱父母入手能够萌发幼儿爱他人的情感及行为,这种做法是养成幼儿良好道德行为习惯的途径。
二.家园、老师之间要求应一致
家庭成员对孩子要求一致,教师之间要求要一致,家庭与班级教师要求也应一致,各方密切配合,共同对幼儿进行教育,是形成幼儿良好习惯的要害。有些家庭中父母对孩子要求很严格,而爷爷奶奶则放纵,好习惯难以养成。许多家长反映,幼儿最听老师的话,老师怎么说幼儿就怎么做,非常崇拜自己的老师。因此,家长碰到什么问题及时反映给老师,配合老师进行个别教育,往往效果良好。如有些幼儿在家中什么事情都要家长帮忙做,对长辈不讲礼貌,但在幼儿园值日生做得认真负责,对老师有礼貌,有的幼儿在幼儿园能很好地吃饭、穿衣,而在家却做不到。家长能及时把幼儿在家的不良表现反映给老师,老师就可以进行针对性的教育,从而转变幼儿种种不良习惯。另一方面,配班老师对幼儿的要求也应一致。曾经有一周我值周,天天上下午均对地面卫生检查,结果发现有个班的两位老师上课后,一个地面整洁干净,而另一个纸屑满地。同是一个班的幼儿,为何出现两种不同的结果,其原因也很简单,她们两位老师对幼儿要求不同,一个老师严格要求,另一个老师则放弃原则。这样也不能培养出良好习惯的。只有家庭、幼儿园、教师之间相互配合,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幼儿卫生习惯的养成
幼儿自从入园后,大部分时间是在幼儿园度过的。如何让幼儿在园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呢?就是幼儿个人卫生习惯的养成。幼儿在园,不同的时间进行不同的活动。幼儿的双手接触的东西也是多种多样的,细菌也随幼儿触摸的东西传到了手上。所以洗手的习惯一定要很好的养成。吃点心前,幼儿要洗手。手工活动或绘画活动后,幼儿要洗手。吃午饭前,幼儿要洗手。玩过大型玩具或户外活动后,幼儿也要洗手。
那么幼儿如何的去洗手呢?一般先用肥皂把手洗干净,手心,手背,手指之间都要洗到,然后用流动的水冲洗干净,最后找到自己的小毛巾把手上的水擦干净。看似简单的一个洗手,如果没有养成良好的洗手习惯,想想是多么可怕的事情。病从口入!
记得有一次吃午饭前,幼儿排队洗手然后把小手都相互插了起来回到了位置。我突然让三位小朋友站了起来,让他们把手打开,让我闻闻有没有肥皂味。居然没有一个幼儿手上有肥皂味,这说明他们没有用肥皂。当时他们的表情很紧张,我没有过多的语言,只是让他们再洗一次手。只见其他的小朋友个个都在闻自己的手。从这件事情上就可以看出不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养成很容易,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养成很难。还需要老师不断督促,毕竟幼儿的年龄还小,自控能力差。
幼儿对良好的习惯的形成并没有多少认识。因此老师在平时教学活动中要通过讲故事,唱儿歌等幼儿易于接受的方式,使幼儿明白不好的习惯会给人们带来危害,良好的习惯会有利于身心健康,而且对个性的发展和优良品质的形成都有重要的影响。如在上社会活动课时,教师可通过挂图、事例的讲解,使幼儿明白饭前便后要洗手,生吃瓜果要洗净,否则,细菌沾在食物上,小朋友吃了就可能得病等道理。通过故事的形式让幼儿明白平时要经常漱口、洗手、讲卫生等道理,让幼儿在不知不觉中受到感染,并促使幼儿在日常生活中不断模仿尝试,最终使其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良好卫生习惯的培养在日常生活中可随时进行,如进餐时有的幼儿会咳嗽或打喷嚏冲着饭碗,不捂嘴鼻或扭头,污染了自己和别人的饮食,极不卫生。饭后,我就让幼儿在阳光下观察人打喷嚏会喷多远,假如不把鼻子捂起来,会把细菌传染给别人,同时这也是不礼貌的行为。
总之,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需要我们进行长期的、系统的、协调一致的教育。只有家园密切配合,拧成一股教育合力,才能对幼儿产生强有力的影响,促进他们的良好行为习惯的形成。
(作者通联:401135重庆市渝北区御临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