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花梅 周文荣
(江西省高安市人民医院 高安 330800)
如何减少全麻患者气管拔管期所引起的心血管应激反应一直是麻醉领域极为关注的课题。SGB在疼痛治疗等方面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它可治疗其所支配组织器官因交感神经过度兴奋引起的各种疾病[1],但在全麻气管拔管期的应用报道甚少。本研究旨在探讨R-SGB对全麻气管拔管期心血管反应的影响,以评价该方法在临床麻醉中的应用价值。
1.1 一般资料 选取高安市人民医院2010年1~12月拟在全麻气管插管麻醉下行腹腔镜卵巢囊肿剔除术的患者50例,年龄30~50岁,体重45~70 kg,ASA I~II级,随机分为右星状神经节阻滞组(S组)和对照组(C组),每组各25例。所有患者均无心脑血管、内分泌疾病,术前胸片、心电图正常,心肝肾功能、凝血功能等生化检查均正常。两组患者年龄、体重、囊肿位置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1。
表1 两组患者一般情况比较 (±S)
表1 两组患者一般情况比较 (±S)
组别 n 年龄(岁) 体重(kg) 囊肿位置(左侧/右侧,例)S 组 25 42.41±4.32 57.53±8.31 12/13 C组 25 43.23±3.85 56.74±8.42 11/14
1.2 麻醉方法 两组患者均术前30 min肌注苯巴比妥钠0.1 g、阿托品0.5 mg。入手术室后开放静脉通道,依次静注咪唑安定0.05 mg/kg、芬太尼4 μg/kg、异丙酚2 mg/kg和阿曲库铵0.6 mg/kg全麻诱导,经口腔明视气管插管后,接麻醉机行机控呼吸,调节呼吸参数,使PETCO2(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维持在35~45 mmHg。术中持续吸入异氟醚,间断给予芬太尼、阿曲库铵维持麻醉,手术历时60~90 min。S组患者于囊肿剔除后予1%利多卡因8 mL行R-SGB,以5 min后出现霍纳综合征(表现为同侧眼裂缩小、瞳孔缩小、眼结膜充血、鼻塞、面微红无汗等)为成功的标准。R-SGB失败的患者不在统计之内。C组不行星状神经节阻滞,余同S组。拔管指征:病人自主呼吸恢复,潮气量达400 mL以上,不给氧呼吸5 min SPO2>95%,吞咽咳嗽反射恢复。
1.3 监测指标 记录两组患者拔管前(T1)、拔管即刻(T2)、拔管后 1 min(T3)、拔管后 3 min(T4)、拔管后 5 min(T5)的 SBP、MAP、HR 值。
S组拔管前后各时点各项指标值无明显波动,且拔管后3 min已恢复至拔管前水平,C组拔管即刻及拔管后各时点各项指标值组内(与拔管前比较)、组间比较均明显升高(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各时点心血管反应指标比较 (±S)
表2 两组患者各时点心血管反应指标比较 (±S)
注:与组内(T1)及同时点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
T1 T2 T3 T4 T5 S组 15.47±1.49 16.96±1.73 16.90±1.62 15.28±0.93 15.35±1.43 SBP(kPa) C组 15.78±1.86 22.19±2.19* 21.36±2.21* 20.73±2.41* 20.31±2.06*S组 11.45±1.18 11.72±1.34 11.80±1.28 11.30±1.15 11.27±1.16 MAP(kPa) C组 11.46±1.32 16.80±2.52* 16.60±2.35* 15.53±2.13* 13.95±2.07*S组 78.83±11.35 89.28±9.87 88.34±9.76 77.25±8.85 73.21±8.62 HR(次 /min) C 组 75.21±14.48 102.15±16.91* 101.23±16.38* 100.05±18.16* 94.75±14.57*
在全麻气管拔管期,由于麻醉性镇痛药、镇静药及肌松剂浓度下降,意识恢复,辅加吸痰及拔管的刺激易引起血流动力学变化,尤其是老年人、有心血管疾病者变化更加明显[2]。全麻后围拔管期可发生明显的血压升高、心率加快及躁动等情况[3~4]。如何让全麻患者安全平稳地渡过围拔管期是麻醉领域一直关注的课题。有人主张深麻醉下拔管,以减轻心血管反应,但是深麻醉下拔管有可能出现舌后坠、气道反应不良,甚至反流、误吸等[5]。
星状神经节由颈交感神经节及胸1交感神经节融合而成,位于第7颈椎横突与第1肋骨颈部之间,常在第7颈椎体的前外侧面。心脏受交感与迷走神经双重支配,两者通常保持在一个相对平衡状态,而麻醉、手术期间交感神经的兴奋较之迷走神经兴奋更为常见[6]。有研究认为右侧星状神经节发出的节前纤维对心脏的交感神经支配占优势地位[7]。本研究观察了R-SGB对全麻气管拔管期心血管反应的影响,结果显示:S组拔管前后各时点各项指标值无明显波动,且拔管后3 min已恢复至拔管前水平,C组拔管即刻及拔管后各时点各项指标值组内(与拔管前比较)、组间比较均明显升高(P<0.05)。由此表明,R-SGB可有效抑制拔管时血压升高、心率加快等心血管反应。
综上所述,R-SGB可以有效抑制全麻气管拔管期的心血管应激反应,使病人更安全平稳地渡过围拔管期,具有一定的临床实用价值。
[1]王贤裕,王清秀,杨光,等.星状神经节阻滞对兔血浆去甲肾上腺素浓度的影响[J].中华麻醉学杂志,2001,21(7):420-422
[2]杭燕南,庄心良,蒋豪,等.当代麻醉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969
[3]Hartley M,Vaughan RS.Problems associated with tracheal extubation[J].Br J Aneasth,1993,71:561-568
[4]Mikawa K,Nishina K,Maekawa N,et al.Attenuation of cardio vascular responses to tracheal extubation:verapamil versus diltiazem[J].Anesth Analg,1996,82:1 205-1 210
[5]黄绍农,刘友坦,张云.不同麻醉深度下气管拔管的比较[J].临床麻醉学杂志,2000,16(6):303-304
[6]曾邦雄.急症麻醉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93
[7]Li HE,Sun Kai MA,Xiao Ping HU,et al.Norepinephrine transporter(NET)is expressed in cardiac sympathetic ganglia of adult rat[J].Cell Research,2001,11:317-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