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针灸学会
福建省中医康复学科发展报告
福建省针灸学会
本学科在继承中医康复学术理论精华的基础上,结合本学科的实际与中医康复发展需求,整合和优化学科资源,制定了学科发展方向,注重在继承中创新,强调基础研究与临床研究相结合,重视高层次中医康复人才的培养及促进中医药事业的繁荣与社会、经济、科技发展和进步。
为适应时代的要求,以“多学科合作、康复单元”为模式的中医康复学科已逐步崛起。立足于培养具备中医康复思维与康复技术的实用型专业人才,历届学生的高就业率体现了办学定位与市场需求的密切结合。继承并发扬了优秀中医传统,成功地将中医康复理论与现代康复理念有机结合,不仅有综合性的医疗场所,有坚实的临床和教学基地,有丰厚的人才储备,有良好的科研环境和较强的科研实力,有广阔的发展前景,这些都是与同类专业相比我们具有的优势。
本学科是临床型学科,目前在我省二级及以上医院康复科、康复医院等机构式康复资源十分有限,省内仅有24家医院成为局级或省级的康复专科建设单位。但福建康复存在着康复费用高、康复资源低、覆盖面小,无法满足我省残疾、慢性病及老年病等患者的临床康复需求。从前期调查结果看,各级医院都开展康复诊疗工作,但大多数机构仅开展的仍是物理因子治疗或传统中医疗法(如针灸、推拿等)。而真正开展康复评估、心理治疗、作业治疗只在半数以下,多以理疗或针灸推拿代替运动治疗、作业治疗等康复诊疗。
本学科是临床型的学科,立足于重点专科专病的建设,开展中医康复诊疗评价体系(诊疗方案、临床路径)规范化研究,并围绕着关键技术点及疑难问题开展适宜技术、方法及诊疗药物设备等研发。构建具有中医特色的“医院—社区—家庭”三级社区康复医疗服务模式,实现中医药事业社会化的突破。使患者能在社区和家庭进行康复治疗,持续改善和恢复患者的功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最大限度的重返社会。实现国务院提出的到2015年实现残疾人“人人享有康复服务”的战略目标。
脑血管疾病的中医康复以围绕功能训练,综合运用传统康复手段治疗脑血管疾病,达到恢复功能、提高生活质量的目的,既体现康复功能观的思想又突出了中医的特色和优势,是我校中医康复重点学科建设的主要研究方向。本方向研究人员先后主持17项国家级及省级科研课题,发表50多篇学术论文,主编专著及教材14部。现将工作的主要内容和特色论述如下:
3.1.1针刺结合现代促进技术促进中风后运动功能恢复的研究
应用大脑功能重组学说与促进技术的理论指导针灸选穴处方,将传统中医学的治疗方法与现代康复医学的新理论、新技术相结合,目前已经成为偏瘫治疗的代表方法之一。本方向人员在该思路的指导下,对脑血管疾病的中医康复进行了一系列的研究:依照患者所处的具体病程阶段与部位,软瘫期采用巨刺(健侧上下肢)、针刺涌泉(下肢);痉挛期电针患肢阳经腧穴(患侧上肢)、针刺膀胱经腧穴、针刺三阴交、阴陵泉等不同理论指导的针灸配穴方法。已完成课题研究4项,并获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针刺结合现代促进技术治疗中风后偏瘫的应用研究)及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科技进步二等奖(针刺结合现代促进技术治疗中风后偏瘫的应用研究)。
3.1.2 优选脑卒中中医康复方案的研究
针对目前临床上治疗缺血性中风的康复治疗方法还是拼盘式的,各自为政。对于哪一种更好或者是哪几种方法的组合最佳,仍然缺乏系统深入的研究。对各种康复方法的实验研究主要集中在神经保护机制上,而对脑缺血后的神经再生则关注较少。本研究方向人员一方面对临床文献进行循证医学的系统评价,另一方面对各种不同康复方法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后神经干细胞增殖迁移的影响进行对比研究,以期找出最佳治疗方案,为临床医学提供循证医学和实验依据。
卒中单元强调康复的早期介入,并以中医康复方法为主的综合治疗手段及病人和家属的共同参与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使患者的功能恢复到最佳状态;通过以中医康复医师为主的多学科参与的协作小组来加强各学科之间的合作,以利于各种疑难问题的处理。本方向人员对卒中后的吞咽功能障碍、睡眠障碍、言语功能障碍、排便功能障碍等问题的处理上发挥了传统康复方法的特色,弥补了现代康复技术的不足之处.有望在此基础上制定脑卒中中医康复单元的标准化、量化的操作程序,形成规范化的治疗模式与优选适宜的中医康复方案。这对提高医疗质量,为社会和家庭减少大量的不必要的医疗费用,让患者重返社会具有深远而积极的意义。该方向的研究已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及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等项目资助。且《中风病康复诊疗方案》已成为中医药管理局建议推广项目,已在康复专业协作组进行临床验证。
3.1.3 脑卒中临床路径的研究
脑卒中临床路径是在临床诊疗方案的研究的基础上,结合临床路径的研究方法,进行进一步的优化,制定脑卒中治疗的路径。该路径的制定是综合多学科医学知识的过程,这些学科包括临床、护理、药剂、检验、营养、康复、心理以及医院管理,甚至有时包括法律、伦理等,为脑卒中的治疗提供一套标准化治疗模式,最终起到规范医疗行为,减少变异,降低成本,提高质量的作用。
3.1.4 脑卒中中医证型的客观化研究
中医康复方法对脑卒中具有较为显著的疗效与优势,但其辨证的方法,目前仍较多依据临床表现,缺乏客观检查指标。“证”是遣方用药的依据,法随证立,方依法制,可见“证”的现代检测指标在临床治疗中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有必要开展 “证”的客观化的研究。
脑梗塞痰证的客观化研究:采用临床流行病学方法,全面采集脑梗塞痰证与非痰证及健康人群对照组的临床信息资料,应用多元逐步回归的方法对所获资料进行分析,找出与脑梗塞痰证密切相关的症状、体征及实验室指标。
3.1.5出血中风二次损伤的临床基础研究
出血中风继发性损伤的治疗关系到治疗的成功与否,但继发性损伤的机理尚不明确,是当前脑血管疾病研究的世界性热点问题。在这方面我们开展了“人脑出血继发性损伤”的系列研究,涵括了出血血肿周围组织病理改变、神经元凋亡及其调控基因的研究、凝血酶、基质金属蛋白酶及水通道蛋白、脑红蛋白改变等方面。
骨与关节病的中医康复以减轻患者疼痛、改善功能障碍为主要目的。通过运用传统康复手段结合现代康复运动训练进行规范化治疗,以最大限度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突出中医特色和优势的同时,又融入了现代康复功能观的理念。以获得国家发明专利1项,主持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科技厅重点项目等16项,已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出版相关著作9部。具体工作内容如下:
3.2.1建立和实施骨与关节病不同病因学的中医康复方案
本研究思路是采用临床流行病学方法,全面收集骨与关节病的临床信息资料,应用多元逐步回归的方法对所获资料进行分析,找出骨与关节病相关的病因。建立、健全骨与关节病不同病因学的综合康复方案,通过以临床相关症状、体征及实验室指标等为依据,总结病因学诊断,针对病因治疗,如外伤、职业、女性更年期、负重、骨质疏松、肥胖等。有望从病因学方面制定骨与关节病的中医康复单元的标准化的操作程序,形成规范化的治疗模式。本研究已获得福建省科技厅重点项目等课题资助。
3.2.2传统康复方法在改善膝骨性关节炎患者运动功能的研究
膝骨性关节炎运动功能障碍是患者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在这方面我们通过传统的康复方法开展了一系列相关的基础和临床研究。这些研究的目的在于通过传统康复的内服外治法,使患者的关节功能恢复到最佳状态。
(1)在“膝骨性关节炎的中药干预措施”的基础研究中,我们采用改良Hulth法复制膝骨性关节炎模型,多角度、多靶点研究梅花入骨丹、透骨消痛颗粒对膝骨性关节炎的影响。通过中药内治法改善膝骨性关节炎患者微循环,有利于关节软骨基质的合成,加快损伤的修复,缓解关节功能障碍。已经完成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2项,教育厅项目1项。并获得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1项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项。
(2)在“中药熏蒸制剂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研究中,福建省中医药大学康复医院(以下简称康复医院)骨与关节病中医康复临床研究的学术带头人吴明霞主任从事相关研究10余年来,对大量的临床资料进行总结分析,并且通过流行病学调查发现,骨与关节病的发生发展与瘀血密切相关,符合了“不通则痛”的中医理论。因此,“活血化瘀法”为治疗本病的主要方法。同时,继承著名针灸专家吴炳煌教授提出的治疗骨病当以“强筋健骨”为根本的思想。总结提出了“强筋健骨,活血化瘀”为治疗骨与关节病的指导思想。本研究秉承这种思想,目前已经研制出一种院内制剂,疗效肯定,有望今后通过改良研制出一种新型的外用中药熏蒸制剂,从而在广大发病人群中推广。
(3)在“温针灸防治膝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研究中,我们应用中医理论指导针灸选穴处方,以内、外膝眼为主穴,依照患者所处的具体病程阶段与部位,采用中医辨证论治思维指导的针刺配穴方法,并配合温针灸治疗,以中医外治法为主,促进关节滑液代谢,改善关节滑液的外环境,从而有利于关节功能的恢复。目前已经成为膝骨性关节炎治疗的代表方法之一。已完成福建省教育厅课题和福建省卫生厅中医药科研课题各1项。并获得陈可冀院士中西医结合发展基金重点资助。
3.2.3 辅助器具在膝骨性关节炎患者运动训练中的应用研究
康复运动训练是治疗膝骨性关节炎患者功能障碍的重要环节,临床上发现,康复治疗中患者常因不正确运动训练而出现关节疼痛剧烈等症状。因此,研究一些有效的防治措施,具有重要意义。通过“智能化护膝防治膝骨性关节炎”的研究,将传统中医学的治疗方法与现代康复医学的新理论、新技术相结合。采用动态干扰变频脉冲疗法将高压低变频脉冲与经络理论相结合,通过皮肤电极对膝关节临近穴位(如血海穴、膝眼穴等)进行电刺激,以缓解膝骨性关节炎患者运动训练中出现的疼痛不适。本研究成果满足护膝小型化、智能化的要求,一定程度上解决了运动训练中出现疼痛不适的难题。本研究已获得福建省中医药科技计划重点项目的资助。
3.2.4 骨质疏松症的中医康复研究
本研究在传统骨质疏松症的病因病理分析基础上,采用中药干预(透骨颗粒)、针灸等措施,为骨质疏松症患者的治疗提供合理的康复指导。研究强调应用中医康复理论,以“补肾健脾、温阳通脉、强筋壮骨”为治疗原则,并结合现代康复运动,目的在于恢复骨骼的生物学和力学性能,提高骨抵抗外力的强度。本研究已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及陈可冀院士中西医结合发展基金资助。
3.2.5 股骨头坏死中医康复方案的优选
通过实验动物激素造模,实施活血化瘀、渗湿化痰和补肾壮骨三种不同的中医康复治疗方案,观察在不同方案下使用的中药对激素性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相关指标的影响,通过组织病理学、骨生化、血液生化及流变学等指标的观测、分析和比较,确立激素性股骨头缺血性坏死康复实施的优选方案,为临床提供最有效的治法和方药。本研究已获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福建省卫生厅、教育厅重点资助。
3.2.6骨折早期康复介入的研究
早期康复介入可以促进骨折愈合,防止肌肉萎缩、骨质疏松,预防或减轻关节粘连。本研究前期从细胞和分子水平探讨骨折早期愈合的机理,强调骨折早期的愈合与局部血液循环的密切关系,发现影响血液供应的因素会直接影响骨折愈合过程。在此基础上,探讨临床上促进骨折愈合的早期康复介入方法,进一步筛选更有效的治疗手段,有望为骨折早期的康复制定一套相对合理的中医康复方案。
脊椎病及肩、膝关节等退行性疾病的高发病率、易复发特点,严重影响社会劳动力及人们的生活质量,如果能在社区得到方便的中医药适宜技术治疗,将明显降低医疗成本和提高患者就诊率;脑卒中患者在病情稳定后,若在社区和家庭中能够得到恰当的康复治疗,花费较低,而且有家庭支持,易于长期坚持,并且有利于言语、认知、情感和心理功能的恢复。因此,早期出院回到社区,进行基于社区的卒中康复治疗,目前已成为被推广的模式。
2003年,临床基地成为福建省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及基层骨干医师培训基地;2007年中医康复科成为国家中管局十一五重点专科建设组长单位,而以脊椎康复为方向的推拿科成为颈椎病重点专病建设单位,并成为颈椎病协作分组副组长单位;2008年成为福建省卫生厅指定的颈(腰)椎病防治技术社区推广牵头指导单位,负责指导福州市七家有中医药特色的示范社区开展颈(腰)椎病中医药防治工作;2009年成为中医药管理局颈椎病适宜技术推广单位,负责颈椎病的手法适宜技术的推广。康复医院康复中心承担省级重点项目“实施脑卒中社区康复的研究”在内的3项课题,其中“中医康复方案优选及疗效评价的研究”已获得成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2008年中医药行业科研专项项目,并连续承担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康复继续教育项目,具体工作内容如下:
3.3.1脊椎病社区中医康复适宜技术的应用推广研究
现代医学认为人类自出生后,随着人体的发育、生长与成熟,不断地随着各种负荷、劳损,甚至外伤而逐渐出现脊柱的退行性病变,其中尤以椎间盘为甚,不仅退变过程开始较早,且是诱发或促进脊椎其他部位组织退行性变的重要因素,所以脊椎病发病的主要原因就是椎间盘的退变,并从椎间盘退变开始演变出一系列病理解剖及病理生理改变。本学科的学术带头人吴炳煌主任从事脊椎病研究14年来,对大量临床资料进行总结分析,借鉴现代医学对脊柱生物力学分析及骨科康复诊疗思路,总结出“通督强脊、调理脏腑、扶正固本”的思想。“通督强脊”,是以通调督脉,强健脊柱为核心原则,强调“调理脏腑、扶正固本”在脊椎病“未病先防,已病防变,瘥后防复”过程中的核心地位的脊椎病防治体系。
以中医“治未病”和“通督强脊、调理脏腑、扶正固本”的思想为指导,提出“脊椎系统健康单元” 管理方案的概念。“脊椎健康单元”包含三部分:预防、临床治疗、瘥后防复。第一:预防(针对病前),体现祖国医学“治未病”思想。第二:临床(病中),以分期综合疗法为具体方案的脊椎病诊疗体系。第三:病后(瘥后防复),主动康复运动为主以提高脊柱稳定性。“脊椎健康单元”概念的提出,意味着从以脊椎病的诊断、治疗为中心,转向以维持、促进人的脊椎健康为中心。
2005年受福建省卫生厅《面向农村和基层推广适宜技术项目》的资助,将“颈椎病的分期综合治疗方案”推广使用。在福建省面向农村和基层推广适宜技术项目基础上,我们规划将及时申报全国性继续教育。2007年以脊椎康复为方向的推拿科成为颈椎病重点专病建设单位,并成为颈椎病协作分组副组长单位;2008年成为福建省卫生厅指定的颈(腰)椎病防治技术社区推广牵头指导单位,负责指导福州市7家有中医药特色的示范社区开展颈(腰)椎病中医药防治工作;2009年成为中国医药管理局颈椎病适宜技术项目推广单位,在福建省面向农村和基层推广。康复医院制定的颈椎病分期综合治疗方案的颈椎病诊疗常规受到全国各专家的一致好评,并准备积极面向全国推广。
颈椎病的分期综合治疗方案是按照颈椎病的病情演变过程和临床实际治疗情况,临床分期根据发病时间及病情轻重分为急性期、缓解期、康复期。急性期,强调“制动”以利组织修复;缓解期,重视“被动”治疗与“主动”锻炼结合,通过推拿等治疗通调督脉,仍然重视脊柱扶正手法的使用及脊柱功能锻炼以稳定脊柱,增强疗效;康复期,以“主动”功能锻炼为主,积极提高脊柱椎旁肌肉的功能,减少复发。具体社区中医康复适宜技术如下:
(1)颈椎病三步五法
“三步五法”是王诗忠主任医师所带领的颈椎病团队在继承了著名中医骨伤名老林如高前辈的学术思想和传承了国家骨伤名师王和鸣教授手法整脊疗伤的学术经验,以“通督强脊,调理脏腑,扶正固本” 中医整体观的防治脊柱病的思想为指导,带领福建省第二人民医院颈椎康复科在十几年的临床与教学研究工作中经验的归纳总结出一种行之有效的治疗手段。
把握颈椎病的发生、发展规律,强调颈椎病的病因病机是证属本虚标实,督脉经气亏虚为本虚,而风寒湿邪内侵、痰湿停聚、瘀滞留着,经气运行受阻为标实。而三步五法是通过疏通督脉,以扶固人体阳气,协调脏腑经络气血,舒筋解肌壮骨,强壮脊柱功能,达到防治脊柱疾病效果。
(2)间歇拔伸手法
随着现代生活方式的改变及颈椎病患者年轻化的趋势,各种因素易致颈肌慢性劳损,使韧带和关节囊松驰,颈椎生理弧度改变或发生错位等生物力学异常,应力失衡,从而危及颈椎的平衡稳定系统,颈椎失稳而导致颈椎病的发生。长期临床实践证明,拔伸手法主要在于解除血管痉挛状态、调整颈椎外平衡结构的动力平衡失常,动态调节肌肉及韧带的柔顺性,以保证颈椎的稳定性,从而达到良好的疗效。
(3)通督强脊点穴法
现代医学认为各种因素易致颈肌慢性劳损,使韧带和关节囊松驰,颈椎生理弧度改变或发生错位等生物力学异常,应力失衡,从而危及颈椎的平衡稳定系统,颈椎失稳而导致颈椎病的发生。我们认为颈椎病以颈椎僵硬、颈肩疼痛为主症,颈部又为太阳经脉循行部位,夹脊穴所在是督脉与足太阳膀胱经经气外延重叠覆盖之处.夹脊穴于此联络沟通二脉,具有联络二脉的枢纽作用,夹脊穴能对督脉和膀胱经的功效起到整合作用。
(4)二步背抖法
康复医院脊柱病研究团队根据急性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病理特点及脊柱手法的生物力学原理.设计了二步背抖法.应用于急性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早期治疗,并不断修正,初步形成该套手法。该手法的优点在于,在患者对疼痛耐受的范围内,逐渐加大脊柱后伸度及双下肢的摆动幅度,对减轻疼痛及腰背肌痉挛具有良好效果。在患者腰背肌放松的前提下作有节律地牵伸抖动.能很好地调整后关节,松解粘连,调整神经根与突出物的关系,从而有更好的疗效。二步背抖法具体操作如下:第一步,医者以右侧髂嵴顶压患者腰椎棘突。双手自患者腋下环抱胸前.将患者背起,双脚离地,医者有节律地向右侧摆动胯部,同时上体向左侧屈。使患者脊柱被动后伸。双下肢有节律地上下摆动。第二步,在前法基础上,可加大患者脊柱后伸度及双下肢摆动幅度。医者以臀骶部顶压患者腰椎棘突,双手臂分别从患者腋下环扣双肩臂,医者双膝微屈,将患者反背起,双脚离地,先左右摆动臀部,使患者腰以下牵伸晃动,再连续而有节律地屈伸双膝及抖臀。使患者腰部脊柱做有节律地牵伸抖动。并逐渐加大脊柱后伸活动度。每日1次,每次可重复3~5遍,适当配合腰腿部滚、揉、拿等手法。治疗后静卧休息30min。
(5)内治法
根据康复医院进行的福州市颈椎病患者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福州市颈椎病患者多以气虚湿盛为主,应治以益气化湿、舒筋通络;但现在治疗颈椎病的中成药如颈复康、颈舒颗粒、根痛平等多以温经活血通络为主,福州市颈椎病患者多反映偏热,不适合我们的地域特点,故康复医院根据我们地域特点,将防己黄芪汤作为颈椎病分期综合疗法的主要方剂并面向全国推广使用。防己黄芪汤出自《金匮要略》,治疗益气祛风,健脾利水。经临床验证,防己黄芪汤加减方剂益气化湿、舒筋通络疗效显著。
(6)外治法
本研究方向的学术带头人,成功开发了颈椎病专用的外用药水——“舒筋止痛水”,该药于2005年获得福建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医疗机构制剂生产批准文号(闽Q/YZ-2005- 168),并经福建省药品检验所复核其质量标准,证实有稳定可靠的治疗物质基础。本药对颈椎病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其他常用的颈椎病内服药物,并适合于各类临床分型的颈椎病。为达到方便携带、便于使用、提高疗效、节省原药材的目的,特将 “舒筋止痛水”酊剂改剂型为软膏剂并配合电热护颈加强疗效,并申报福建省发改委产学研项目以进一步深入研究。
(7)导引操
本研究方向的学术带头人提出颈肌功能的恢复和颈部脊柱“稳定性重建”“复合作用”的观点,而导引操不仅可以锻炼肌肉,使气血流通,而且能加强颈项部肌群的肌力,积极提高脊柱椎旁肌肉的功能,防止复发。故在长期的临床诊疗基础上,自编颈椎导引操,模仿自然界一些动物的形体活动,如苍龟缩颈、大鹏展翅、白鹅引颈等,使项背部肌肉得到充分的舒缩、伸展,以利于消除项背部肌肉的疲劳。具体描述如下:①苍龟缩颈:如乌龟将头颈缩回躯体一样。双臂下垂,置于体后,同时极度耸肩、扩胸,头颈后仰,下缩,两目直视头顶正上方,使项背部肌肉强力收缩持续5秒钟,然后完全放松回位。连续做30次为1组,每日早晚各做1组。②大鹏展翅:双臂外展,双手十指交叉,掌心扣于头后部,肩臂向前下用力压头、头项部用力后仰,以相对抗。持续5~10秒钟,然后完全放松回位。连续做30次为1组,每日早晚各做1组。③白鹅引颈:如天鹅伸展长颈吞食。在矢状面上以下颏引领头颈,做前伸、后缩的环状活动。连续做30次为1组,每日早晚各做1组。
3.3.2脑卒中社区中医康复适宜技术的应用推广研究
脑卒中中医康复单元是运用综合康复手段,含以针灸为主的中医康复方法,结合现代康复医学的物理治疗、作业治疗、语言治疗、音乐治疗,在脑卒中的早期介入,对患者的运动功能、日常生活能力、心理恢复实行治疗、护理的一种康复管理模式。它可以通过在脑卒中中医康复单元中制定标准化、量化的操作程序,形成规范化的治疗模式。这是适合我国国情的管理和治疗卒中的临床医疗模式。同时通过多种公认的量表对患者的运动功能、日常生活能力、语言功能、生存质量、心理状况等进行评估,并结合社会经济学方法,综合评价脑卒中中医康复单元。旨在探讨脑卒中规范化的治疗模式,从而促进患者运动功能、日常生活能力、语言能力、心理的恢复,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其生活质量。
围作业治疗的脑卒中社区中医康复方案的特点:
(1)侧重于脑卒中中医社区康复方案的协同和优选
围作业治疗的脑卒中中医社区康复方案更侧重于从众多的治疗方法中选择出最有效的中医康复治疗方法,发挥其协同作用,避免无序的应用状态,进行治疗方法的合理组合和优选。这样可以使社区医师更快速、准确地掌握脑卒中的基本康复治疗原则与方法,以社区训练的方式使社区中的卒中患者在出院后仍能得到有效的康复治疗,进一步促进功能恢复,减轻残疾,降低再住院率,减少资源浪费,减轻家庭和社会的负担。
(2)注重适宜技术的选择,强调针灸与作业治疗的结合
作业治疗是指为复原患者功能有目的、有针对性地从日常生活活动中选择一些作业对患者进行训练,以改善功能和提高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一种治疗方法。在社区康复中进行作业训练,能够使患者最大限度地恢复生活自理能力和工作学习能力,是联系患者与家庭和社会的纽带。同时,作业治疗所需的设备都是与日常生活中密切相关的,作业疗法与针灸营运成本较低,且操作简便,满足了患者回归社会的需求。
(3)重视对所应用的社区康复方法进行科学的疗效评价
目前已有学者对中医康复的方法进行了一些研究。但从目前文献报道来看,评价指标仍然停留在治愈、显效、好转、无效的水平,无法为中医康复治疗在社区中的应用提高可靠的依据。本项目将通过多种公认的、信度较高的量表对社区脑卒中患者患者的运动功能、日常生活能力、语言功能、生存质量等进行评估,科学评价中医康复的治疗效果。
(4)对社区脑卒中患者中医康复干预方案进行大样本、多中心、随机对照研究
本项目在课题组前期对社区脑卒中患者现有康复情况、对康复需求和资源状况流行病学调查的基础上,开展大样本、多中心、随机对照试验,对所制定的社区脑卒中患者中医康复干预方案加以临床验证,最终确立社区脑卒中患者中医康复干预方案。
3.3.3社区康复人才的培养工作
本研究方向人员重视社区康复人才的培养,建立社区康复培训基地,通过协作、研讨会或办班形式将成果方案推广至多个社区,逐步扩大试点推动社区康复人才培养工作的健康发展。同时选派学科内骨干医生到基层医院进行阶段性的培训或带教。
康复医院和福州市各社区医院加强联系,开展脊椎病社区培训,每个中心派出1名掌握中医针灸推拿技术的中医人员到省级专科医院进行脊椎病诊疗技术培训,掌握颈椎病诊断要点、诊治方法、疗效评价、转诊要求与注意事项、康复计划的制定与实施、以及脊椎预防保健宣传教育重点等。并通过问卷调查及必要的检查等形式为社区居民建立脊椎病健康档案,并对该社区居民脊椎病发病情况、危险因素进行分析,筛选重点诊治对象。
本方向经历了学科的发展成熟,形成从专科到博士研究生不同层次的教学体系。现已累计招收专科学生4届,本科5届,硕士研究生10届和博士研究生2届,共400余人。承担国家级和地市级教改课题2项,主编参编专业教材及教学资料9部,获得国家级及省级精品课程各1项,校级教学成果特等奖1项,省级和校级名师奖各1项。
本方向在学术思想带头人吴炳煌教授的带领指导下,从专业设立之初就致力于实用型人才的培养,突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传统与现代相融会、能力与思维并重的教学方向,在总结工作的基础上不断拓展学科领域,细化专业培养要求和目标,增加实践教学的内容、形式和比例,把专业思维贯穿在整个教学的全过程,提高学生自主思维和创新的能力。具体内容如下:
3.4.1拓展中医康复学学科的内涵和外延
学科沿革体现了中医康复概念的更新,1990年成立中医养生康复教研室,1992年开办了临床康复学专业(专科),明确养生学与康复学分属两个学科,更名为康复教研室。在经历不断探索后于2003年针灸推拿专业(康复方向)本科成立时树立中医康复的新概念。在吴炳煌教授和陈立典教授的指导下,本学科承担了新专业方向的教学设计、实施、修订及补充工作,在师资培养、教材建设方面卓有成效。同时临床基地的建设和完善也为本学科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条件,使中医康复的内涵在临床实践中得以展现。2007年在主持中医康复学学科论证的基础上提出本学科是一门研究、应用传统中医方法结合各种运动治疗技术促进伤、病患者身心功能恢复的学科。是以中医功能观为指导,突出应用中医康复疗法,在伤病的早期介入,以恢复功能为目的。结合临床优势将向各系统、各伤病所导致功能障碍的治疗方向或以各种治疗方法为代表的康复方向分化。
3.4.2改革与实施人才培养模式
为适应发展中国家应培养一专多能的康复技术人员的需求,按照卫生部拟定的康复人才培养计划,以基本素质培养和技术应用能力为主线,通过优化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两大教学体系,革新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依托临床基地在专业方面的优势和特色,建立一套适应社会需求变化的高等技术应用型和创新型人才培养体系,为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提供保障。针对中医康复的优势病种和对象,培养学生掌握相关理论和技能,要求具备基础扎实、多学科复合、专业理论和技能过硬三个层次的能力,提高专业对市场的适应性。通过本科到研究生等不同层次的教育,培养能在各级康复医疗机构中承担康复治疗工作,具备一专多能、适应社区和农村基层需要的康复专业人才,及为海西康复事业服务的高素质应用型和创新型人才。
3.4.3改善和拓展中医康复学的教学环境
加强学术人才梯队的建设。目前教学成员20人,其中高级职称(硕士生、博士生导师)2名,副高3名,中级7人,初级8人;博士3名,在读博士研究生4名,硕士5名;平均年龄未达40岁,形成一支年轻的梯队。今后将培养与引进并行,合理配置师资源,以专业复合、专兼聘结合、提高创新能力为发展模式,确立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主体、着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实践能力、创新精神和发展潜质的现代教育理念,确立重视自主性、研究性、创新性、个性化学习的教学理念。结合学历教育和师承教育的优势和特点,使中医康复理论在实践中发扬光大。加快学科后备带头人及中青年学术骨干教师的培养,培育高水平教学团队及教学名师,努力建立起一支适应专业发展要求、整体结构优化、政治素质合格的创新型教师队伍,为提高教学质量服务。
改善实践教学环境和条件。已设立康复实训室,开展传统康复、现代康复、康复工程等实训项目。临床基地作为本学科的重点实践基地,承担专业课程的授课及临床带教任务。已建成福建省康复技术及骨干医师培训基地、脊椎病推拿重点专病,连续承担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康复继续教育项目,成为福建省康复医疗事业的先行者,为树立中医康复的教学、临床、科研体系提供了良好的模式。今后将拓展实训、实验室和临床基地的建设,改革实践教学内容,强化专业技能的培训,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并规划建设康复实验室,通过教师辅导科研的方式加强对学生创新思维和能力的培养。围绕中医康复专业的特色教学,将制定实践教学的参考规范,推动中医康复教育的正规化发展,建设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的开放型、示范型的教学基地。
深入开展教材建设。自1992年自编教材《康复医学概论》始,学科成员一直积极参与各种专业教材及参考资料的编写工作,1996年出版《实用中医康复学》,2008年主编的卫生部规划教材《传统康复方法学》是中医康复教材的里程碑,使传统康复真正为功能所用。目前担任主编的教材有13本(已出版6部)并形成专业教材系列,另有参编教材3本;2本为规划教材。其中还尝试采用以问题为基础(Problem-based learning, PBL)的教学模式编写《康复医学基础》等相关教材,在全国高等中医院校中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在总结前期编写经验的基础上,将继续博采众长,编写高质量、符合教学需求的教材,并及时将科研成果在教材中体现和更新,提升学科在专业领域中的地位和影响。
拓展多学科学术交流范围。将继续聘请国内外专家授课或开设讲座,通过良好的交流与合作,开拓学科成员及学生的知识面,提高了知识创新能力。
3.4.4完善课程体系、探索教学方法改革
本学科结合实情和就业方向改革了课程体系,体现中西医结合康复的特色,形成四大模块的课程体系内容:公共基础课程、中西医学基础和临床课程、康复专业课程、临床实习,不仅注重科学思维和实践技能的培养,也强调人文素质和中医思维的培养。参照国际医学教育专门委员会(IIME)制定的本科医学教育全球最低基本要求,将在课程体系中继续加强职业价值、态度、行为和伦理;沟通技能;临床技能;批判性思维和研究等能力的培养。逐步在各专业课程中推广应用PBL模式,临床教学中提倡 “病前、病中、病后”三阶段并重的康复预防与治疗并重的模式。并拓展选修课的范围,进一步提高各临床专业的康复意识。
3.4.5扩展和更新教学内容
(1)应用康复功能观对传统康复方法进行全新的阐释
陈立典教授主编的卫生部全国高等医学院校康复治疗专业规划教材《传统康复方法学》一书中,对各种传统康复方法的临床应用从康复功能观的角度进行全新的阐释,如腧穴主治作用的编写突出功能观;推拿手法的分类根据现代康复理论分为松动类、镇静类、兴奋类3种手法,便于学生理解和掌握传统康复方法的应用和实施。这种尝试将在《康复推拿学》等现有教材编写及教学实践中进一步体现和实施。
(2)中医“治未病”理念在教学中的推广应用
探索实施新的教学方法,申报各级教学改革项目,收集反馈意见并及时总结更新。将中医“治未病”的理念结合专业培养目标和特点,使“未病先防、已病防变、瘥后防复”的康复预防思想在教学模式的改革中体现和实施,并向临床各疾病延伸。同时仍将进一步强调实践技能的培养,凸显让学生“早临床、多临床、反复临床”的现代中医教育模式的重要特点。在专业方面从方法和病症上进行分化,形成针推康复、保健康复、养生康复;骨科康复、神经康复等亚专业方向,通过教学模式的改革将中医“治未病”的理念进行真正意义上的全面推广。
3.4.6总结和推广教学成果
在总结“中医康复教学体系改革”校级教学成果特等奖的基础上,将继续探索革新,充分合理地利用有限的教学和临床资源,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教师的引导作用,改进课程内容和教学方法,提高实践教学效益,为中医康复学的学科发展、内涵建设及其专业教育提供具有理论和实践价值的参考范式。在应用中进行更新和调整,使之得以推广。
本学科不仅在省内外中医康复学术界有一定的地位,在海外,特别是在香港、台湾地区也有很大影响。1997年来,每年定期与日本、德国以及台湾地区举办中医康复学术研讨会及学者互访,已连续数年赴台湾数所大学及医疗机构讲授针灸、推拿及伤科康复学。
本学科在继承和发扬中医药特色和优势的基础上,结合现代康复医学的理论和方法,建立起合理的学科结构和完善的学科体系,学科带头人陈立典教授主持编写的《中西医结合康复学》突出本学科中西医结合的特点,已作为本校康复专业本科和硕士教材以及台湾部分康复医学机构康复专业人员的培训用教材;陈立典教授还担任卫生部高等院校本科康复治疗专业规划教材《传统康复方法学》、创新教材《康复学基础》,以及人民卫生出版社《卒中单元实施手册》、《康复实习指导》主编。
自2002年起,“福建中医药学会推拿康复分会,福建省针灸学会康复分会,中国针灸学会针灸康复学专业委员会”相继挂靠本学科附属医院,王诗忠及陈立典教授在其中分别担任主任委员、会长等要职。第二临床医学院已建成福建省卫生厅中医康复重点专科(已验收),“十一五”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专科康复专业协作组组长单位,及国家中管局行业专项承担单位。建成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三级实验室、福建省中医康复重点实验室、卫生厅脊柱与关节运动功能康复研究室、卒中后功能障碍康复研究室。
4.2.1辨证施治综合应用传统康复手段
中医防病治病的目的与现代康复的恢复功能、提高生活质量为目的相同,我们根据疾病的特点,采取针灸、推拿、中药等传统康复手段结合现代康复的PT、OT、ST在疾病的不同阶段进行优化组合,以最大限度地保全、发挥伤病患者残存的功能和潜在的能力。
4.2.2实施中医康复学的教学体系改革,培养复合实用型人才
通过整合现有资源,将教学、临床、科研紧密结合,形成了中医特色的中西医结合教学体系,开展包括从本科到博士研究生的学院教育及适宜技术推广等继续教育在内的多层次教育,利用康复实训室和临床医学院康复基地的优势,突出培养学生的临床思维和操作实践能力,有力地推动了教学条件建设和学生实践教学的开展,形成了适应开放式实践教学的基本构架,有效地提高了教学质量和办学效益,随着国内外、闽台之间交流与合作的深入开展,将为今后输送服务海西康复医学事业的复合技术型康复专业人才服务,也为中医康复学的学科发展、内涵建设及其专业教育提供具有理论和实践价值的参考范式。
继承发扬中医药的特色和优势,适应时代要求,推进中医药现代化,建立起合理的学科结构和完善的学科体系,形成较高水平的中医康复教育和科研基地,知识、技术创新基地,促进中医药的主体发展,为本世纪中叶实现中医药现代化奠定坚实的基础。
以中医康复及社会发展对本学科的总体需求作为学科学术发展的总体方向,以脑血管疾病的基础研究与中医康复治疗、传统康复方法学的应用基础研究、骨关节相关疾病的基础研究与中医康复治疗、脊柱相关疾病的基础研究与中医康复治疗作为学科学术发展的目标,以成果的临床运用及临床疗效的提高作为推进学科发展的动力。不断促进学科的理论建设及科研建设。加强本学科博士、硕士、本科不同层次人才培养的质量,将本学科建设成为全国高级中医康复人才的培养基地。使学术水平、科研能力、人才培养等方面达到本学科领域国内领先,并进一步确立中医康复学科在中医药学科建设中的重要地位。
(1)掌握学科学术动态。对本学科内已有文献进行系统分析与整理,建设专业数据库以全面掌握学科学术动态;
(2)明确学科学术发展目标和方向。在科学继承已有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科学界定相关概念的内涵和外延的基础上,确定以脑血管疾病的基础研究和中医康复治疗、脊椎及骨关节疾病的基础研究与中医康复治疗社区康复适宜技术研究方向、教学体系改革方向为主的科研方向,通过具有内在联系的系列课题,建设学术上具有领先地位的中医康复研究中心;
(3)确定学科学术发展的模式。以科研为龙头,带动医疗、教学、人才培养等各方面的建设,使教学、科研、医疗工作有机组合,形成整体,通过统一管理和统筹安排,实现学科内部各项资源的优化重组,发挥最大效益。
(4)推动中医康复学学科学术发展。搭建以学科专业学术委员会为基础、以学科专业网站为依托的学术交流平台,将学科学术思想和成果辐射到全国各协作单位,确立学术领导地位,并在此基础上开展广泛的国际交流与合作。
继承发扬中医药的特色和优势,适应时代要求,推进中医药现代化,建立起合理的学科结构和完善的学科体系,形成较高水平的中医康复教育和科研基地,知识、技术创新基地,促进中医药的主体发展,为本世纪中叶实现中医药现代化做出应有的贡献。
以中医康复及社会发展对本学科的总体需求作为学科学术发展的总体方向,以脑血管疾病中医康复的基础与临床研究、中医康复社区中医康复适宜技术的应用推广研究、中医康复学教学体系的建立与发展作为学科学术发展的目标,以成果的临床运用及临床疗效的提高作为推进学科发展的动力。不断促进学科的理论建设及科研建设。加强本学科博士、硕士、本科不同层次人才培养的质量,将本学科建设成为全国高级中医康复人才的培养基地。使学术水平、科研能力、人才培养等方面达到本学科领域国内领先,并进一步确立中医康复学科在中医药学科建设中的重要地位。
课题组成员:
王诗忠、陶静、陈少清、陈水金、杨珊莉、何坚、王芗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