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中西医结合学会糖尿病学分会
福建省中西医结合糖尿病学科发展报告
福建省中西医结合学会糖尿病学分会
本文回顾了中西医结合糖尿病学科的发展、成长过程,重点介绍福建省中西医结合糖尿病学科在临床、基础研究、新药开发、学术交流等各方面的工作成果,并展望我省中西医结合糖尿病学科的发展前景。
中西医结合糖尿病学科现状学科发展
福建省中西结合糖尿病学科的发展首先基于我国古代对消渴的认识,随着现代医学在我国的迅速发展,这两种具有显著时空差异的医学相互渗透、渐趋融合,逐渐形成了既具有传统中医特色,又具有现代医学优势的新兴学科。在这一进程中,包含了古代中医消渴自身学术发展阶段、近现代中西医糖尿病学术相互参比、相互渗透阶段及现代中西医糖尿病学术相互融合阶段。
1.1.1 消渴澄源,中西一体
用传统中医的“消渴”文献来分析当今的“糖尿病”已成为学界主流观点。成书于先秦时期(公元前500年~400年)的中医经典《黄帝内经》,已经对消渴给予了相当科学的论述。如在病因方面,《灵枢·五变》提出“五脏皆柔弱者善病消瘅”。“善病”可以理解为“容易患”。说明已经认识到先天不足(遗传缺陷)决定糖尿病发病的易感性。《素问·奇病论》指出“此肥美之所发也,此人必数食甘美而多肥也。肥者令人内热,甘者令人中满,故其气上溢,转为消渴”。此段说明两层意思:一是认识到体型肥胖是糖尿病发病诱因之一;二是认识到不适当的饮食(摄入过多)与糖尿病发病有密切联系,可以认为是环境因素导致消渴的认知启蒙。
基于《黄帝内经》,古代养生家、唐代药王孙思邈已经认识到,适当的体力活动对于防病治疗是十分重要的。他说“养性之道,常欲小劳”,指出健康的身体,需要适当的体力活动。所谓“小劳”是指不宜劳体过度。如果缺乏劳作,“饱食即卧,乃生百病”,指出了消渴发病的另一重要原因——缺乏运动。同时,孙氏已经认识到过量饮酒是消渴的病因之一。其《千金方》中论到:“凡积久饮酒,未有不成消渴者”,并且阐明其机制是“酒性酷热……酣兴不解,遂使三焦猛炙,五脏干燥。”现代医学直到2009年,我国糖尿病学家、山东医科大学赵家军教授等,才从病理生理、循证医学等多方面,确证了饮酒是糖尿病的发病因素之一。
我国中西医结合先驱、清代著名医家张锡纯,在其代表著作《医学衷中参西录》中,创制了著名的玉液汤、滋膵饮以治疗消渴。玉液汤由生黄芪、生山药、知母、生鸡内金、葛根、五味子、天花粉组成,现代研究表明其中大多数药具有降糖作用。尤其滋膵饮方中用生猪胰子切碎作药,说明张氏可能已经认识到消渴与胰腺有关,明显融合了中医和西医的理论,对于中西医结合研究糖尿病具有一定启发。
至于我国古代中医学家对消渴临床表现、多种并发症或常见合并症的认识,古代医书中记载不少,如并发胸痹、雀目或白内障,或并发疮疡、中风、厥证等,与现代医学认识大体一致,这里不作多述。
可见,中医与西医虽然产生于不同的文化土壤和属于不同的理论体系,但他们对消渴或对糖尿病的病因、病理、发病与临床表现、疾病的发展与转归等方面的认识,都具有惊人的一致,为糖尿病的中西医结合研究打下了科学的基础。
1.1.2古代闽籍名医在消渴(糖尿病)学术发展中的贡献
古代闽籍名医有如苏颂、杨士瀛、陈修园等,都对消渴学术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如唐末苏颂《图经本草》中,以鲜萝卜来治疗消渴,写到:“莱菔粥治消渴,生捣汁煮粥”。现代研究知道,萝卜不但含有多种氨基酸和钾、镁、钙、硒、锰等,还含有丰富的纤维素、抗氧化维生素等,而且热量很低。这些因素都对糖尿病的发生发展有利,而且生吃有利于保护维生素的生物活性。
宋代杨士瀛认识到肾虚对消渴发病的重要性,指出“肾水不竭,安有所谓渴哉”的见解,在《仁斋直指方》中创制了著名的“玉泉散”(枸杞子、山药、茯苓、葛根等组成)。革命家谢觉哉患消渴,自服此方而取效。现代人研制的治疗糖尿病中成药“刻糖多舒"茯苓山药胶囊、益生堂出品的“玖玖康”牌唐康片,都是以杨士瀛的玉泉散为基础化裁而来。其另一处方枸杞子丸,方由枸杞子、白茯苓、牛膝(酒蒸焙干)、麦门冬、菟丝子(酒浸焙研)、熟地黄(酒洗)、黄芪(蜜炙)、牡蛎粉各一两,鸡内金(炙)一两半,桑螵蛸、天花粉各七钱半,山茱萸、牡丹皮各半两组成,对糖尿病也有很好的治疗效果。根据现代研究,方中大多数药都具有降糖作用。
陈修园禀承三焦消渴的理论,对三消病症特点及治疗方法进行了总结,提出了“上消者,口渴不止也,治以人参白虎汤;中消者,食入即饥也,治以调胃承气汤;下消者、饮一溲二也,治以肾气丸”。他还认为脾(阳)虚水液运行失常也是消渴产生的重要机制,提出了温脾燥脾治疗消渴的创新观点,补充了其前人对消渴认识的缺陷。
其他闽籍名医如董奉、宋慈等对消渴的学术发展也有一定贡献。
解放初期,国家政府继承延安时期的卫生政策,注重扶持和保护中医,逐步确立了中西医结合的正确方针,在对待中医药学的态度方面,实现了思想认识、方针政策上的一次革命。中西医结合,就是在中西医团结合作的基础上,主要由中西医兼通的医学人才,用现代科学知识和方法,发掘、整理、研究祖国医药学遗产,丰富现代医学科学,发展具有中国民族特点的统一的新医学的过程。在几十年的实践过程中,中西医结合临床和实验研究取得了不少可喜的成就和宝贵经验,事实证明中西医结合是发扬中医的重要途径之一。上世纪80年代,我省老一辈中西医结合糖尿病专家张凯珍教授,开展了潺稿治疗糖尿病的临床研究,并在1985年的《福建中医杂志》发表了其研究成果。同期,福建省立医院内分泌科开展了中医食疗饼干干预糖尿病的尝试。2000年,福建省人民医院内分泌科向福建省卫生厅申请成立中西医结合糖尿病重点专科专病,并开始了中西医结合糖尿病的研究历程。2001年厦门市也成立了中西医结合糖尿病专科。2005年福建省卫生厅成立了我省首批卫生行政部门支持的中西医结合糖尿病重点专科单位,福建省人民医院及厦门市中医院的中西医结合糖尿病专科成为我省首批重点中西医结合糖尿病专科。其后福州市中医院、漳州市中医院也开始申请成立中西医结合糖尿病专科。
在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的指导下,在福建省科协、省民政厅和省卫生厅的共同领导下,在福建省中西医结合学会的大力支持下,福建省中西医结合学会糖尿病学分会成立大会于2008年4月在福州顺利召开,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原会长、中国科学院院士陈可冀教授,福建省卫生厅副厅长阮诗玮教授,福建省人民医院院长郑健教授,以及省民政厅、省科协等领导亲临开幕式。这标志着我省中西医结合糖尿病研究的学术团体正式成立,为我省中西医结合糖尿病学术发展提供了组织保障。此后,中西医结合学会糖尿病分会每年定期或不定期地在我省各地区轮流开展了中西医结合学术活动,举办继续医学教育学习班。迄今已经在福州、厦门、三明、龙岩等地市举办学术活动,推动了我省中西医结合糖尿病事业的发展,也为举办当地中西医结合糖尿病事业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2010年分会在泉州举办了卫生部的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及并发症进展学习班”,到会学员超过160人,为培养我省中西医结合防治糖尿病临床、科研、教学等专业人才做出了贡献。
此外,福建省中西医结合学会糖尿病学分会在省中西医结合学会的支持下,于每年的国际糖尿病日举办糖尿病科普宣传、义诊、免费测血糖、发放科普宣教资料等活动,我分会各地市的常委、委员纷纷响应,同时在本地开展糖尿病宣教活动,大大提高了我省民众的糖尿病科普知识,为提高我省全民健康做出了贡献。在省中西医结合学会的支持下,2009年分会组织编写了《糖尿病宣教手册》免费发给糖尿病患者及民众,迄今已经发放近万册。此外,各委员单位还积极在本单位开展中西医结合糖尿病的科普宣传,每月免费对糖尿病患者及家属开展糖尿病知识讲座,直接为患者提供咨询。这些深入细致的工作,使我分会获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得到了社会的广泛认可。因此我分会自成立以来,连年被省中西医结合学会评为先进专科分会。为了鼓励本分会委员们的工作热情,我分会每年评选出2名优秀委员并发给证书。迄今已经有福建医科大学协和医院黄培基主任、三明市中西医结合医院陈文辉主任、福建省立医院夏元主任、福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福州市第二医院)吴文焰主任等获得了优秀委员称号。
新中国成立以来,尤其是进入21世纪以后,我省中西医结合糖尿病研究在中西医理论指导下,采用辨病与辨证相结合、宏观与微观相结合、整体与局部相结合、临床与基础相结合的方法,多学科参与,从多方面、不同层次展开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2.1.1证的研究进展
证的现代科学研究是中医理论研究的难点和突破口之一。糖尿病中医辨证分型客观化的现代科学研究,弥补了对糖尿病中医证型研究的不足。研究成果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老年糖尿病做心功能与辨证分型关系的临床研究。衡先培研究发现SV、CO、VE、VA在阴虚热盛型、气阴两虚型、阴虚热盛型、阴阳两虚型4个证型之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EF、VE /VA在阴虚热盛型与阴阳两虚型之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 ET在阴虚热盛型与气阴两虚型之间、阴虚热盛型与阴阳两虚型之间比较有明显统计学意义, 阴虚热盛型与血瘀气滞型之间统计学意义显著。结果发现老年糖尿病患者心功能的改变与中医证型的演变之间存在一定的规律性联系, 左心功能尤其舒张功能受损可能反映了气虚、阳虚的程度。
(2)糖尿病中医辨证分型与胰岛素抵抗关系的临床研究。周国英研究结果提示2 型糖尿病中医各证型均存在不同程度的胰岛素抵抗现象, 随证型演变呈阴虚热盛、气阴两虚、阴阳两虚逐渐加重, 而空腹血糖也依次升高。研究还发现随着年龄的增长, 脾肾阳气亏虚, 不能化生气血, 脏腑失其温煦, 精微物质不为所用, 导致功能下降而出现胰岛素抵抗。同时还发现血瘀的病机在不同中医证型之间的表现程度也有所不同。胰岛素抵抗、血瘀及一些细胞因子在中医各证型间的表现程度不同, 且差异显著, 从而反映了各证型存在不同的病理生理基础。因此, 胰岛素抵抗程度可望作为中医辨证分型的客观指标之一。
(3)老年糖尿病患者辨证分型与心脏自主神经功能各指标的关系的临床研究。衡先培研究结果提示血瘀脉络证组的卧立血压收缩压差值显著大于阴虚热盛证组;阴阳两虚证组的卧立血压舒张压差值显著大于气阴两虚证组,十分显著大于阴虚热盛证组;血瘀脉络证组的卧立血压舒张压差值显著大于阴虚热盛证组。结论:阴阳两虚证、血瘀脉络证的老年糖尿病患者的心脏交感神经功能损伤较阴虚热盛证、气阴两虚证患者更为明显。
(4)糖尿病肾病及中医证型与尿表皮生长因子关系的研究。阮诗玮、林哲章、孙光等研究表明尿EGF(表皮生长因子)在肾功正常组显著增高而肾功不全组显著降低的结果。结合中医证型的演变发展过程,从邪盛阴亏发展到气阴两伤或阴阳两虚。这样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发展过程,尿EGF在糖尿病肾病中表现为由增高继而转向降低的两个极端趋势,预示着由实转虚,由阴虚转阳虚,由功能亢进转向功能低下的质变的标志。
(5)杨叔禹充分发挥中西医结合的优势,秉承祖国医学有关糖尿病的理论精髓,吸收现代医学的先进科研成果,并结合自己长期从事糖尿病科研及临床的丰富经验,独创消渴病“经纬辨证”理论,使糖尿病的辨证更加量化和科学化。
(6)2型糖尿病中医辨治与血糖、血脂、血液流变学关系的研究。李红、黄美珠、郑姜钦、吕绍光研究发现燥热津伤型2型糖尿病的血糖大多较气阴两虚型低,且血糖较易控制,(因为糖尿病初期多数患者表现为燥热伤津型,此时患者胰岛功能尚未完全破坏,而到糖尿病后期,患者的胰岛功能已严重损害,故该型血糖大多较高且较难控制)。痰瘀夹杂型的血脂、血液流变学大多较高,但经中西药控制血糖及中药活血化瘀、祛湿化痰后,患者血脂、血液流变学均能明显改善。
(7)2型糖尿病不同中医证型红细胞Ins—RTPK活性变化机理的研究。祁建生、张恩平、李秀娟对2型糖尿病108例分别进行中医辨证分型,另设正常对照30例,分别测定红细胞Ins—RTPK(胰岛素受体酪氨酸蛋白激酶)活性及24h尿17-OHCS排出量。结果表明,中医各证型红细胞Ins—RTPK活性下降,其变化规律呈气滞血瘀型≌阴虚热盛型>气阴两虚型>阴阳两虚型;各证型24h尿17-OHCS也有一定改变。说明不同中医证型的实验室变化说明2型糖尿病病理机制与下丘脑一垂体一肾上腺皮质轴的功能改变有关。
(8)2型糖尿病中医辨证分型与血浆内皮素及降钙素基因相关肽研究。李植延、张荔群研究结果显示糖尿病各型患者血浆内皮素(ET)值均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增高,其中血瘀气滞组> 阴阳两虚组> 气阴两虚组和阴虚热盛组,而气阴两虚组与阴虚热盛组之间无明显差异。糖尿病各型患者血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值均较正常对照组明显下降,其中血瘀气滞组和阴阳两虚组<气阴两虚组<阴虚热盛组,而血瘀气滞组与阳阳两虚组之间无明显差异。说明糖尿病患者中医辨证各证型的微观机制及病程演变与血管内皮细胞功能、肽能神经功能的变化密切相关。
2.1.2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研究进展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是糖尿病最常见的慢性并发症之一,具有发病率高、出现早的特点。通常所说的糖尿病神经病变多是指四肢对称性或非对称性以麻木和疼痛为主要表现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甚至还可能引起足溃疡和坏疽,严重影响糖尿病病人的生活质量。据报道,糖尿病病人中DPN的发病率40 %~90%不等,甚至也有认为以神经生理学改变判断可达80 %~100 %。也就是说每一个DM患者都可能已经受到或即将受到DPN 的威胁。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目前尚无特效治疗。
(1)2000年前后,厦门市中医院张群英研究了益气活血法结合西药防治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取得了较好效果。漳州市中医院的戴舜珍、王亚敏等,对通络降糖片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的临床疗效进行了观察,并与临床使用弥可保肌注患者进行对照。方法:治疗组口服通络降糖片,对照组肌注弥可保。结果:治疗组显效率为30%,总有效率86%,对照组显效率16%,总有效率56%,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结论:通络降糖片有明显缓解或消除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酸、麻、痛等临床症状,改善血液流变学、血脂作用,提高神经传导速度,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疗效显著。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黄培基、陈瑶、陈美爱、林哲章等常规西药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灯盏花素注射液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并与单用西药治疗的45例进行对照,取得较好的疗效。福建省立医院郑姜钦、李红、吕绍光观察滋阴益气活血法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证属气阴两虚夹瘀的疗效,将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属气阴两虚夹瘀证93例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48例服用滋阴益气活血中药,对照组45例肌注弥可保、维生素B1,进行临床症状、疗效对比观察。2组治疗后临床症状均能改善,治疗组对肢体麻木、疼痛、手足不温、舌质紫暗或瘀斑的改善优于对照组,治疗组肌电图运动和感觉传导速度疗效优于对照组。
(2)2002年,福建省人民医院衡先培在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了《糖尿病性神经病变诊断与治疗》专著,共69.1万字。全书从中西医结合角度论述了糖尿病性神经病变的诊断和治疗,该书内容系统、全面、新颖、实用,可读性强,丰富了糖尿病医学宝库的内容,为糖尿病学术界、广大同行、医学爱好者阅读参考提供了新的选择。据不完全检索,《糖尿病性神经病变诊断与治疗》已经被其它作者引用超过一百次,包括中华医学系列杂志、MEDLINE刊源等,作者涉及中、西医各层次的医院、医学院校的医学科学工作者。
(3)糖络通治疗糖尿病神经病变的临床研究。衡先培采用随机、双盲、双中心前瞻性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60例, A组60例,给予糖络通0.9g,每日3次,B组60例,给予肌醇0.5g,每日3次,疗程2个月(58天),比较两组疗效。结果:两组的症状、右腓总神经感觉传导速度(RSCV)、振动觉阈值都有改善,A组优于B组。总有效率A组为70.0%,B组为38.3%。结论:糖络通治疗DPN有疗效。
(4)糖络通治疗糖尿病神经病变的基础研究:①糖络通治疗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变疼痛机理研究:观察治疗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变(DPN)的有效复方糖络通对DPN模型大鼠痛阈、全血5-羟色胺、组织胺的影响,以揭示其治疗DPN疼痛的机理。结果糖络通能显著抑制DPN大鼠运动阈、嘶叫阈、后嘶叫阈的异常变化并使之趋向正常,并能显著抑制DPN大鼠全血5-羟色胺、组织胺的异常升高。以上作用与剂量有一定关系。结论糖络通对DPN具有止痛作用,其机理之一是降低血中致痛介质5-羟色胺与组织胺的水平。②糖络通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大鼠血液流变性的影响:观察糖络通对四氧嘧啶糖尿病 (DM)并发周围神经病变 (DPN)大鼠血液流变性的影响。结果发现糖络通能很好地改善大鼠不同切变率下全血表观黏度及血浆黏度,对高切、低切还原黏度,红细胞聚集指数都有良性作用;且能加速RBC电泳速度,降低血浆纤维蛋白原。结论:有效改善血液流变性可能是糖络通防治DPN的机制之一。
2.1.3中西医结合糖尿病微血管并发症研究进展
衡先培主编《糖尿病性微血管病变辨证论治》,2007年由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64万字,该书从中西医结合角度系统论述了糖尿病微血管并发症的诊断和治疗,内容翔实、新颖,实用性强。
2.1.3.1 糖尿病肾病临床研究
(1)益肾降糖饮治疗气阴两虚型糖尿病肾病临床观察及对同型半胱氨酸的影响。叶彬华研究结果表明益肾降糖饮对糖尿病肾病辨证属气阴两虚证为主者,起到改善症状,能有效地降低早期糖尿病肾病尿白蛋白排泄率、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对控制糖尿病肾病进程具有治疗作用;临床疗效优于西药组。益肾降糖饮能降低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可能是其获得疗效的机理之一。
(2)益肾降氮汤治疗糖尿病肾病的疗效观察。陈小燕、江映红主任研究表明提示该方药可以降低肾脏蛋白排泄量,使24h尿蛋白排泄量明显减少,从而保护残存肾单位,延缓糖尿病肾病病情的进展。
(3)益肾通络方治疗气阴两虚型糖尿病肾病慢性肾衰的临床观察。福建省第二人民医院倪秀琴、魏仲南等研究结果提示益肾通络方可改善糖尿病肾病慢性肾衰患者的肾功及尿蛋白。
(4)“糖肾平颗粒”和“蛭龙胶囊”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的研究。厦门市中医院邱英明采用益气养阴、活血通络的方法,研制出“糖肾平颗粒”和“蛭龙胶囊”,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临床疗效显著,深受广大患者好评。
(5)刺五加配合西药治疗糖尿病肾病微量白蛋白尿30例的研究。孙光、胡中梁、林哲章研究表明刺五加注射液加西药治疗糖尿病肾病患者可显著降低糖尿病肾病尿蛋白排泄率。
2.1.3.2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临床研究
(1)闽东医院眼科王志玉、史爱云等进行丹参川芎嗪联合复明片治疗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疗效的研究。结果表明经3个月临床观察,丹参川芎嗪联合复明片观察组有效率为72.50% ,西药对照组为33.34% ,两组有效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P < 0.01) 。丹参川芎嗪联合复明片治疗较单纯西医治疗为优。
(2)福建省人民医院林颖主任应用益气养阴活血法配合视网膜光凝,观察治疗前后内皮素-1水平变化及临床疗效,结果表明益气养阴活血法合激光治疗对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患者的内皮素-1水平具有调控作用,可以延缓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的发展。
2.1.4中西医结合糖尿病大血管并发症研究进展
2.1.4.1 糖尿病大血管并发症中西医结合基础研究方面
衡先培等基于糖尿病大血管损伤保护,研究了高糖对血管及内皮细胞的影响。本系列研究已经在SCI刊源发表2篇论文,并被收入SCI数据库,这在我分会常属首次。如:从线粒体研究痰瘀同治防治高血糖致动脉粥样硬化、痰瘀同治防治自发性糖尿病鼠粥样硬化冠状动脉线粒体损伤研究、痰瘀同治法防治糖尿病血管内皮损伤自由基机制研究、糖尿病血瘀证与炎症标志物关系及中药干预研究等。
研究一:在糖尿病血糖控制达标率低是国际性问题的背景下。高糖细胞毒性已经被广泛认同。但多高浓度葡萄糖(Glu)开始产生细胞毒性、高糖与细胞毒性之间的关系,及如何有效防治高糖细胞毒性,尚未见研究报道。丹瓜方是治疗糖尿病血管并发症的效方。研究结果发现,以细胞活力为指标,葡萄糖的细胞毒性与葡萄糖的浓度呈负的直线相关。1/300丹瓜方能逆转不同浓度葡萄糖的细胞毒性,具有应用价值。
研究二:目的:探讨有效中药复方丹瓜方对不同糖浓度培养的血管内皮细胞(ECV 304)增殖及对秋水仙碱细胞毒的影响, 以揭示丹瓜方在防治糖尿病高血糖致血管内皮细胞损伤中的价值。方法:实验分三个阶段,在含或不含丹瓜方液的不同浓度葡萄糖培养液中,加或不加秋水仙碱,观察细胞的生长情况及形态学的改变。结果:①各浓度丹瓜方均能减少高糖培养ECV 304的漂浮细胞数目;②高糖及各浓度丹瓜方均具有促进培养的ECV 304“伪足样”结构形成作用,但高糖与丹瓜方促进伪足形成的作用不发生叠加。③秋水仙碱使高糖或丹瓜方培养的内皮细胞伪足样结构显著减少或消失;移除秋水仙碱后丹瓜方培养的内皮细胞“伪足样”结构迅速出现,但单独高糖培养细胞无此表现。④丹瓜方能减少含秋水仙碱的培养液中细胞的死亡;移除秋水仙碱后丹瓜方培养液中细胞恢复迅速。结论:丹瓜方具有促进细胞骨架形成、对抗秋水仙碱细胞毒作用。
2.1.4.2 2005年厦门市首批重大疾病科研攻关项目中,市中医院李学军《含活性钒的中药复方防治糖尿病及其大血管并发症的研究》的课题获得资助金额100万元。
2.1.4.3 由我分会衡先培负责主编的《糖尿病大血管病变》,将由人民军医出版社于2010年出版,合作者来自包括广州中山医科大学、北京医科大学、首都医科大学、北京中医药大学、成都中医药大学、福建医科大学、厦门大学等全国著名中西医高校的知名的内分泌糖尿病专家,代表了我国中西医结合糖尿病大血管病变的研究水平。
2.1.4.4 糖尿病大血管并发症临床研究。衡先培应用益气活血法治疗100例老年糖尿病患者,观察益气活血法对左心室收缩功能的影响。研究表明针对老年糖尿病患者的左心收缩功能异常, 无论辨证属于气阴两虚型、血瘀气滞型还是阴阳两虚型,都可因益气活血法治疗而获益; 但辨证属阴虚热盛型者不提倡用益气活血法。
衡先培以痰瘀同治立法,探索了用于防治糖尿病血管、神经并发症的中成药。其中用于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中成药糖络通胶囊,经其主持的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立项支助项目“糖络通治疗DPN的临床研究”,证实糖络通治疗DPN总有效率达70.0%,而肌醇对照组为38.3%,有显著统计学差异,说明糖络通防治DPN疗效确切。用于防治糖尿病血管病变的丹瓜方,在实验和临床研究中都取得了可靠的疗效,其论文多篇被SCI收录。戴舜珍“糖尿灵”用于治疗糖尿病的高血糖,取得了良好效果。杨叔禹用益气养阴、豁痰祛瘀的方法治疗糖尿病慢性并发症,并根据糖尿病的不同分期和兼证研制成“平糖浓缩胶囊”系列方药,与同类中药相比具有价格低廉和疗效确切的优点。邱英明采用益气养阴、活血通络的方法,研制出“糖肾平颗粒”和“蛭龙胶囊”,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临床疗效显著,深受广大患者好评。此外,益肾降糖饮、增敏煎、降糖1号、益肾降氮汤等被制成院内制剂在临床使用,产生了较好的社会效益。
①衡先培,周国英,杨柳清等,糖尿病中医证型客观化系列研究,2009年获福建省科学技术奖三等奖。
②衡先培,叶天士络病理论及通络治法研究,2001年获福建省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
③施红,构建类似人类2型糖尿病模型及石斛合剂综合防治2型糖尿病的实验与临床研究,2007年获福建省科学技术奖三等奖。
④戴舜珍,糖尿灵治疗2型糖尿病临床研究,2001年获漳州市科技进步二等奖。
⑤衡先培,糖尿病性神经病变诊断与治疗,2004年获中华中医药学会科学技术奖学术著作奖优秀奖。
⑥衡先培,糖络通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实验与临床研究,2004年获福建中医学院科技成果一等奖。
⑦杨叔禹等,自拟方与益气生津和清热解毒复方影响糖尿病大鼠血浆一氧化氮、内皮素和C-反应蛋白的比较研究,2006年获厦门市科技进步二等奖。
⑧衡先培,糖尿病微血管病变辨证论治,2009年获新中国60周年全国科普著作奖三等奖。
⑨衡先培,糖络通治疗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变60例临床研究,2005年获福建省自然科学优秀论文三等奖。
2008年,福建省中西医结合学会糖尿病学分会成立,分会成立的宗旨是继承与创新相结合。分会以中西医结合人员为主体,同时欢迎中医药、西医药及其他学科人员参加。现有委员92人,其中含主任委员1人,副主任委员6人,常务委员18人。其中60%以上为高级职称。他们是我省中西医结合学会糖尿病学科的骨干力量。自学会成立以来,先后举办了中西医结合学会糖尿病学术进展学习班,500余人次参加,形成了一支较完整的科技队伍。我会的许多知名专家是博士生、硕士生导师,具有自主培养专业人才的能力。我省每年培养大约10~20人中西结合糖尿病专业的硕士研究生,并培养一定数量的博士研究生。这样既可以保证学科的学术继承性,更有助于学科内部的合作和协调发展。
中西医理论体系来源于东西两个半球,中西医结合研究必须立足国内走向国际,使我们的学科在学术上得到发展的同时,也赢得世界的认同。中西医结合干预糖尿病的重点目前主要集中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糖尿病及其并发症发生发展的中医机制研究;二是有关中药降糖及其机制研究;三是中西医结合防治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的研究。其中糖尿病及其并发症发生发展的中医机制方面研究可考虑着重于不同的体质人群的研究,不同五行属性的地域人群研究,以中医食物分类为基础的不同饮食习惯人群的研究、按照中医生长壮老规律分群的研究等,结合现代医学的研究方法、观测指标、评价体系,既具有显著的中医特色,同时又符合普遍的科学性原则。在降糖中药中成药研究方面,目前的研究已经证实多种中药单味药具有降糖作用,但其缺点是效力有限。围绕解决这一问题,进行大量的单味中药有效成分提取的研究将仍然是热点之一;降糖中药复方的研究也有助于增加降糖中药的降糖效果。对于中药降糖机制的研究,往往需要以现代医学的手段来进行,包括应用现代医学的病理生理理论、反应不同机制的各类客观指标、现代科技的实验方法和手段等,以使研究成果获得世界的认可。糖尿病慢性并发症防治的研究,是中西医结合的重点领域和优势所在,既能弥补现代医学干预手段不足、认知不透、疗效不彰的困境,又能弥补中医实验手段缺乏、说理抽象、接受困难、多于思辩而少于精确量化的缺陷。英国前瞻性糖尿病研究(UKPDS)和糖尿病控制与并发症的研究(DCCT)为现代医学防治糖尿病慢性并发症展现了曙光,但新近的控制糖尿病心血管患者风险行动研究(ACCORD)又为现代医学防治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的能力产生了巨大的冲击。中西医结合有望在这曙光和冲击之间寻得良机,既克服现代医学干预的缺陷,又能发挥中西医结合干预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的净得益优势。我分会衡先培同志等在这方面的研究成果已初露端睨。中医药的多靶点、多层次作用,必将在糖尿病慢性并发症防治中展露锋芒。
中西医结合糖尿病学科的研究,追求的是在结合中创新和超越单独的中西医, 绝不是重复中西医或中、西医知识的简单“拼盘”。而如何不断在结合中创新将是我们面临的重大挑战。中西医结合糖尿病学科必须具有把中医、西医相关理论和知识,互相联系地综合运用于临床,其形成的中西医结合理论、方法,要勇于接受临床实践的挑战和检验, 不断地通过临床实践肯定正确的、有效的, 否定和推翻错误的、无效的,补充新的理论认识和科学技术方法。要能依据中西医结合糖尿病学科研究实践和经验, 不断提出中西医结合研究新问题, 特别是有关学术、理论重大问题及临床关键技术和方法等问题。在基础研究中正确处理分析和综合的辩证关系。中西医结合不是中医西化,不能只是用简单的还原论的方法来研究中医,必须与整体研究相结合,进行综合的研究。医学的发展趋势以及医学模式的改变,要求我们的研究不仅建立在患者个体的基础上,还要重视心理、社会因素的影响,强调个体差异,建立起立足于现代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之上的新型整体医学。同时我们必须弄清楚中、西医治疗糖尿病疾病各自的优势在哪里,是不同的阶段还是不同的侧面,中西医治疗各有哪些特色;在疾病的同一阶段,中西医对不同的病理环节分别有哪些作用;中西药物同时应用相互之间有没有影响等。目前与全国其他省市相比,我省医疗方面科技人才群体小,科研力量较薄弱,尤其是缺乏高层次的科技人才,取得的原创性科研成果不多,争取到的国家级重大科研项目少,难以形成一些在全国领先的学科体系及由此形成的产业体系。为了尽快找到我省中西医结合糖尿病研究的着力点,发挥优势,最有效的办法是以取得的成效来决定科研的资助对象和力度,也就是说评价申请者既往获得的资助与其产出的比值,以此来决定政府科研经费的投入,并且必须是纯学术的和没有其它利益干预的。福建省中西医结合糖尿病事业必将有一个光辉的未来。
随着人类社会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和人们生活质量改善,老龄化社会已经成为现实,疾病谱已经发生了变化,糖尿病等年龄相关的非传染流行病已经成为影响我国人民身体健康的重大问题。医学模式已从生物医学向生物—社会—心理—生态环境模式转化;新的医学模式改变了对疾病、健康、医学任务的认识,医生的职责将不仅局限于治疗疾病,其重点会转为预防疾病,开展保健服务,增进健康,从以救治病人为中心转变为以保障健康为中心,从技术服务转变为社会服务,从医疗服务转变为预防保健服务。从而为中西医结合的发展提供了一个新的契机。中国传统医学以整体观念为基本特征,重视天人相应,强调内因,通过用药调整人体的自我康复能力,由机体自行抗击疾病。中医是辨证论治的,重视个体化治疗,重视人的情志,既可治疗,又可预防,具有以人为本的特点。中医学从综合角度考察疾病,重视人体各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和功能活动。整体观念、辨证论治思想贯穿认识和治疗疾病全过程。生物—心理—社会—生态医学模式把研究对象作为一个系统整体,把人的疾病置于生物、心理和社会因素三维结构中考察。因而,中医的人文精神和理念与新医学模式是比较吻合的。当今在世界范围内,回归自然、重视植物药和自然疗法已成为发展趋势,中西医结合医学具有显著的临床疗效,面临着前所未有的良好发展机遇。现代科学技术如分子生物学的飞速发展为实现中医现代化和在深层次上进行中西医结合提供了先进的科研手段。
中西医结合糖尿病学科既要综合研究中、西医对糖尿病的科学认识,又要将中、西医关于糖尿病的理论和方法综合运用于临床实践或实验研究中, 不断深化与创新对糖尿病的科学认识。要对中医学有关糖尿病及其传统概念、理论、范畴等进行全面系统整理。通过中西医比较研究,科学、系统地比较中西医关于糖尿病生理、病理、病因、病机等基础理论,掌握其内在联系,探索其中西医结合之规律,互补结合或综合创新, 把中西医关于糖尿病生理、病理、病因、疾病诊断与防治等相同或不同的科学认识有机结合起来, 为人们提供中西医结合系统知识和科学认识。在寻求糖尿病生理、病理、病因、疾病诊断与防治等中西医结合规律中, 通过对中西医科学认识的互相结合统一, 形成相应的观念、概念、理论知识, 通过对中西医学的生理观、病理观、疾病观, 以及具体的中西医药理论与方法的结合研究, 形成对糖尿病的中西医结合认识论与方法论,构建中西医结合糖尿病学科新的理论框架和体系。
4.2.1在糖尿病治疗中进一步发挥中西医结合的优势
长期血糖控制不良是糖尿病及其并发症致死、致残的重要原因之一。UKPDS研究结果表明,强化控制血糖可改善糖尿病的微血管并发症和大血管并发症,HBA1c每降低1%,糖尿病患者心脏事件的风险将减少14%,糖尿病导致的死亡减少21%,微血管终点事件下降37%,外周血管疾病下降43%。因此有效控制血糖和持续有效降糖并达标是防治糖尿病性血管并发症包括糖尿病性动脉硬化的最佳方法。但实际上全世界糖尿病血糖的达标率都极低, 上海市中心城区已诊断的2型糖尿病患者空腹血糖在理想范围内的比例仅为18.1% , HbA1c在理想范围内的比例为38.1%;北京地区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包括HbA1c、FPG 及2h- PG)的达标率仅为20%左右。因此积极探索如何更有效地治疗这些长期血糖控制不达标的糖尿病患者,是有现实意义和实用价值的。中医药在防治糖尿病方面有其自身的优势。现代药理研究表明,许多中药具有不同程度的降糖作用,同时既可修复胰岛细胞,改善胰岛功能,拮抗升糖激素,又可减少肝糖原输出,增加周围组织对糖的作用;其降血糖的有效成份,大多数性质稳定,一般毒性小或无毒性,作用比较稳定、温和、缓慢而持久,而且在降血糖同时还有改善脂代谢,抑制血小板的聚集以及降低血液黏滞性等多方面的作用,从而多方面、多机制有效防治糖尿病血管并发症。下一步的研究可以重点着手于新的中药制剂的开发,更好的发挥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的优势。
4.2.2加强中西医结合对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的防治
糖尿病的治疗,就当前国际总趋势来看,归根结底是防治其慢性并发症。其中糖尿病的神经和微血管并发症,由于具有特异性,国内外研究都很多。糖尿病大血管并发症是糖尿病致死的主要原因。当前国内外的研究重点是通过强化控制血糖来获取心血管得益。但近两年来国际大型研究ADVANCE、ACORRD、TADT等已经不约而同地发现了强化降糖在防治糖尿病大血管病变方面具有关键的瓶颈,那就是强化降糖本身是有局限性的,过分积极地降糖甚至可能增加病人的心血管风险。这就决定了病人为了获得当前认为最佳的心血管得益,必须容忍一定的高血糖存在。但这种高血糖存在正好又是导致糖尿病大血管风险的因素。如何突破这一瓶颈呢?消除高糖的毒性!只要能做到高糖存在的无害化,这一瓶颈就能得到圆满的解决。
人才在学科的发展中起着决定作用。应着重解决两个问题,一是学科带头人的培养。培养具备品德高尚、学识渊博、医术精湛、综合能力强、身心健康,具有坚实的中西医基础,致力于中西医结合发展的人才。二是学科团队的建设。
目前我国糖尿病患者总数已经跃居世界第一,在20岁以上的成人中发病率高达9.7%,实际患病人数已经达到9240万之多,另外还有15%的糖尿病后备军。我国目前大约平均每天新发现3000名糖尿病患者。糖尿病尤其是并发症的治疗,给社会及个人带来了沉重的经济负担,中国每年治疗糖尿病的费用超过千亿元,并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甚至危及生命。因此有效防治糖尿病,可为个人和社会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和无量的社会效益。
课题组成员:
1、衡先培,主任医师,福建省中医学院附属人民医院。
2、夏 元,主任医师,福建省立医院。
3、陈 耀,主任医师,福建省中医学院附属第二人民医院。
4、江映红,主任医师,福州市中医院。
5、黄培基,主任医师,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
6、邱英明,主任医师,厦门市中医院。
7、黄昭穗,主任医师,厦门市174医院。
8、杨柳清,主治医师,福建省中医学院附属人民医院。
9、朱 敏,主治医师,福建省中医学院附属第二人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