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
福建省消化内科学科发展报告
福建省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
本文回顾了福建省消化内科专业发展历程,重点介绍了近年来我省消化内科的临床和基础研究工作进展,以及在学科建设、学术交流和科学研究等方面所取得的成果,展望了消化内科学科的发展方向。
消化内科 学科 进展
消化内科是历史最为悠久的临床学科之一。消化系统包含的器官和相应的疾病众多,其中很多疾病的研究还很不充分;同时,对提高消化疾病诊治水平有着重要作用的指南和共识意见在国内外大量涌现,但其普及仍有待适合国情、省情的解读和推广。推动消化学术交流、推进消化病的临床与基础研究、提高本省消化病的诊治水平一直是福建省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的工作方向。
福建省消化内科专业于20世纪60年代初开始发展,先由陈锡谋主持在福建省立医院内科开展半可曲式胃镜、腹腔镜等诊断技术和实验室工作,并对无黄疸型肝炎与代谢性肝肿大的鉴别诊断、成人肝脏上下径正常值的调查、肝硬化的实验室诊断等问题进行研究。1962年,在福建省立医院设立肝胆与消化专科病房。
1966年,由于“文化大革命”影响,消化内科专业研究工作中断。到1974年,省内引进日本OLYMPUS纤维胃镜,在福建省立医院成立胃镜室,使胃病的诊断工作有了新的进展。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胃息肉、手术后胃等癌前病变和早期胃癌的诊断率相应提高。在纤维胃镜技术向地、县级医院普及的同时,省级医院相继开展纤维结肠镜、纤维十二指肠下逆行性胰胆管造影、纤维腹腔镜及纤维小肠镜等治疗新技术。1976年开始,福建省立医院和福建省中医药研究所等合作对慢性萎缩性胃炎进行中西医结合的一系列研究,探讨了慢性胃炎发病机制和治疗方法。福建省人民医院也开展肝胆疾病的研究,重点探讨实验诊断和慢性肝病的治疗。
1980年以后,福建省内镜治疗技术、高频电凝切消化道息肉、胆道括约肌切开术、经内镜嵌取蛔虫、取石术硬化剂治疗食管静脉曲张、胃镜治疗上消化道出血等技术达国内先进水平。
1985年,福建省消化系病研究室在福建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正式成立。1986年,福建省立医院也成立消化疾病研究室。部分省级医院已步入胃肠激素研究领域。
1987年,省内电子胃镜、内镜微波治疗和激光内镜等新技术已居全国先进行列。对当时世界上最新的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H .)与慢性胃病的关系进行多指标研究,也居国内先进水平。在消化疾病微循环研究方面,福建省立医院在全国率先应用莨菪类药物治疗急性出血坏死型胰腺炎取得成功,提高了疗效,降低了病死率。此外,成人乳糖不耐受症、中西医结合治疗肝脓肿,活血化瘀治疗肝硬化等也达国内先进水平。到1987年底,省、地、市级医院都已设有消化内科专业病房,县级或工矿企业医院大多数仍未设立专业或专科,只在内科兼职开展业务。全省58个县医院到1988年已全部开展纤维胃镜和肠镜工作,拥有胃镜70余台,小部分县级医院具备2台以上胃镜或使用进口OLYMPUS胃镜,大大提高了消化疾病的诊断治疗水平。
进入上世纪90年代,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回迁福州并逐渐扩大规模以及南京军区福州总医院的迅速发展,为福建省消化内科事业的快速发展增添了新的动力。
1986年12月,在中华医学会福建分会的主持下,福建省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在漳州召开的福建省第一次消化病学学术会议上正式成立,首届委员会有委员24名,其中常务委员13名,选举陈锡谋为主任委员,潘秀珍、许其增为副主任委员,吴平、高河元和陈贻胜为秘书。1992年10月在武夷山市举行了首次换届改选,第二届委员会有委员29名,其中常务委员13名,潘秀珍为主任委员,林谷珍、高河元为副主任委员,吴平、陈贻胜为秘书。1997年9月22日~25日,消化病学分会在厦门成功主办了“华东六省一市第四次消化系病学术会议暨福建省第七次消化系病学术会议”,这是我省消化界首次举办全国性学术会议,会议得到厦门市洪永世市长的重视、关心和支持,于1997年初即安排厦门市委邓副秘书长协调会议筹备,厦门市卫生局提供了2万元资助。此次盛会参会代表430余人,书面交流论文650篇,产生很好的学术影响。第三届委员会1999年6月在福州成立,有委员33名,其中常务委员12名,潘秀珍连任主任委员,副主任委员为林谷珍和陈贻胜,秘书为彭孝纬和吴芳。第四届委员会于2003年10月在福州成立,委员人数40名,其中常务委员15名,彭孝纬担任主任委员,陈贻胜、王小众、王承党和张志坚为副主任委员,秘书为林志辉和吴芳。2007年11月在厦门成立了第五届委员会,委员增加至53名,其中常务委员17名,陈贻胜当选为主任委员,王承党、林志辉、张志坚、李建英和黄跃为副主任委员,林志辉和庄则豪为秘书。
学会常规每2年召开一次学术年会,进行消化病各个领域进展的专题演讲和全省各地广泛的学术论文交流,带动了本省消化学界的学术气氛;与此同时,还在历次年会的次年召开一次专题研讨会,与年会交替,选择一个消化病专题进行深入的研讨,统一全省的诊疗标准,提高诊疗水平。21世纪以来,学会的学术活动还经常联合福建省医学会消化内镜学分会和福建省医学会肝病学分会共同举行,与时俱进,拓宽学术视野,增进兄弟学会间的友谊。学会也积极组织论文参加全国、华东地区以及国际消化会议,取得很好的效果。
1983年Warren和Marshall发表的有关H .的报道,现虽成为标志胃炎、消化性溃疡以及胃癌诊治和预防观念革命性改变的里程碑事件,但在H .发现之初,其地位在国际上并未获得公认。上世纪80年代中期,我省在国内较早开始跟进该成果并进行了大量的系统研究,部分成果在国内居于同时期的领先地位。
1987年,三明市第一医院与三明三强化工公司已研制出快速诊断H.的HPUT试剂盒并进行了800余例分析验证,成为国内当时较早的有效诊断H.的方法,其后成功获得国家生产许可,目前仍是该领域的主流产品。
H.的耐药现象是其治疗的一大难题。为了解我省H.耐药情况,通过对医疗条件极差、从未使用抗生素治疗H.的边远海岛地区和常规使用抗生素治疗H.的城市地区之间H.的耐药状况研究,发现边远海岛地区H.对甲硝唑和克拉霉素的耐药率显著低于城市地区,城市地区H.对甲硝唑、克拉霉素和阿莫西林的耐药2006年比2001年明显上升。海岛居民H .对甲硝唑的耐药率为l1.4%,而城市居民达55.6%,对克拉霉素的耐药率为5.7%,而城市居民达26.0%。城市居民H .对甲硝唑的耐药率自2001年后明显升高,由34.10%上升至47.11%;H .对克拉霉素的原发耐药率自2001年后也明显升高,由10.16%上升至29.14%。H .对阿莫西林的耐药极少。2004年以前未发现H .对阿西林的耐药菌株,但2006年发现有2%的H .对阿莫西林耐药,为H .治疗的合理用药提供了重要的线索。
福建是胃癌高发区。福州是我国乃至全球胃癌发病率最高的地区之一。对该地区H .及其CagA因子在胃癌演化系列关系的研究发现H .pylori感染,特别是cagA+H .感染可能对胃粘膜,特别是男性胃粘膜的萎缩、肠化等癌前病变的形成起了促进作用,在胃腺癌发生的起始阶段起了类似“启动子”的作用,以此对本地区男性胃腺癌发生率高进行了合理的解释,揭示了福州胃癌高发区胃癌演化系列组织的TGF-β1及其I型受体的表达情况,并对其与H .,特别是CagA阳性H .感染的关系进行了开创性研究,提出H .、尤其cagA+ H .感染可增强CSG和IM阶段胃粘膜TGF-β1的表达,并可能因此影响向组织的恶性转化,该系列研究发表后得到国内学者的众多关注,其中有数篇论著获得了很高的他引率。
胃癌的高聚集性提示基因遗传在其发病中占有重要地位。现已公认胃癌的发生是一个多基因多步骤的过程,尽管完整的胃癌发生基因谱仍不清楚,但我省的胃癌研究已发现,p27蛋白表达水平越低,肿瘤的侵袭力越强,越易发生转移,p16 表达低下可能参与部分胃癌的发生, 但不是胃癌发生的一个频发事件;cyclinD1 过表达是胃癌发生的早期事件,p16 和cyclinD1 表达之间存在反馈调控机制。
三叶因子(TFF) 家族是一群主要由胃肠道黏液细胞分泌的小分子多肽,在发生胃癌时,其表达明显增加。任建林等针对TFF家族成员与胃癌关系的系列研究从多角度探讨并证实了TFF与胃癌的联系,筛选到多个TFF2相互作用蛋白,并对TFF在胃癌发生发展不同阶段的异质性表达及其作用提出了合理解释,为阐明该因素与胃癌的复杂关系提供了重要理论基础。
20世纪90年代中期,有数个针对心血管、风湿病的大型临床研究意外发现非甾体类抗炎药(NSAIDs)可能有抑制消化道肿瘤的作用,也引起国内学者的关注。我省学者在国内率先发表有关环氧合酶-2(COX-2)及其抑制剂与消化道肿瘤的综述,后续研究还发现,COX-2在胃癌中表达增高且与胃癌淋巴结转移明显相关,选择性COX-2抑制剂尼美舒利对体外培养的SGC-7901胃腺癌细胞的生长及增殖活性有抑制作用;观察生长抑素类似物奥曲肽胃癌种植瘤生长增殖的实验研究发现,奥曲肽可以抑制SGC-7901裸鼠移植瘤的生长,且与5-FU可能有协同作用,提供了胃癌治疗研究的新靶点。
2002年,福建省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组织省内8家医院对1992年~2001年l0年间资料完整的8351例上消化道出血病例进行分析,发现其中90%以上为非静脉曲张性出血,十二指肠溃疡在其中又约占一半,静脉曲张性出血只占消化道出血的7%左右。在所有常见原因的上消化道出血中,均是男性明显多于女性。十二指肠溃疡出血患者平均年龄约4l岁,胃溃疡出血患者平均年龄约52岁,胃癌出血患者平均年龄约64岁。上消化道出血以60岁以上老年人最多见,占28.5%,胃癌出血约70%发生在60岁以上。对出血的时间分布及主要病因的分布进行了分析,提出了一些观点。这些观点为后来的许多作者证实。研究结果对进一步研究福建省胃癌和消化性溃疡的危险因素及其发病机制有重要的意义。
急性胰腺炎(acute pancreatitis, AP)是消化内科的常见疾病,其中轻症急性胰腺炎(mild acute pancreatitis, MAP)的预后一般较好,而重症急性胰腺炎(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 SAP)则有较高的死亡率,需要及时识别。有关AP的病情评价得到公认的既有Ranson标准、Balthazar CT标准等专为AP设计的病情评价指标,又有急性生理及慢性健康状况评价(acute physiological and chronic health evaluation, APACHE)系统等通用重症评价体系。但是,上述病情评价体系均是西方国家患者的临床资料基础上建立起来的,这一患者群体AP的病因60%与酒精有关,而在我省乃至我国,胆道疾病仍是AP的主要病因,因此,探索适合我省以及我国的AP病情评价指标是一项有重要临床意义的研究。我省入选2005年亚太胃肠病学年会(2005APDW)大会发言的、针对胆源性AP的病因别病情评估研究认为,Ranson标准≥3分是判断胆源性SAP的最佳指标之一,但其有一定的假阳性率(11.54% );APACHE Ill则有较好的灵敏度和阴性预测值;卢世云等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腹水、动脉血氧分压、血清白蛋白是SAP死亡独立的早期危险因素,而SAP患者及伴MODS的SAP患者血PT、APTT、FIB值和AP的Ranson积分之间均存在直线相关关系,提示AP患者血浆凝血功能障碍可用于患者预后评价。
莨菪类药除有抑制胰酶原活化外,尚有调节植物性神经的双相作用,可阻止组织坏死和血浆渗出,改善微循环,阻断病情恶化。潘秀珍等在20世纪70、80年代,创用大剂量654-2抢救SAP,治愈率达76.09%,死亡率仅17.39%,明显低于同期一般疗法50%的病死率。654-2价格低、副作用小,为治疗出血坏死型胰腺炎首创新方法,疗效达到国内领先地位。其技术关键在于早期给药、短期内用至最高量、逐渐减量、缓慢停药。该疗法已在各医疗单位广泛使用,有关论文被收入《中国医学文摘内科分册》英文版及《北京国际城市急诊医学学术论文汇编》英文版,受到同行的高度重视。
在SAP的基础研究方面,林志辉等报道SAP早期即出现肠道免疫功能受损,肠黏膜谷氨酰胺(Gln)代谢改变可能在这一损伤过程中起重要作用;吴婷等报道高脂血症可加重SAP大鼠肠道免疫功能受损,而肠黏膜Gln代谢改变可能是高脂血症加重SAP肠道免疫功能受损的机制,为深入研究SAP的病理生理机制作出了有益探索。
南京军区福州总医院王雯等通过3年间25125例次胃镜检查分析了福建地区Barrett食管(BE)的发病情况和内镜、临床特点及其与反流性食管炎(RE)的关系,发现BE检出率为7.9%,男:女为1.98,仅19.15%有典型反流症状。内镜表现方面,BE中短节段占81.20%,多为舌状、岛状或包含这两种形状的混合型。病理表现方面,肠化型占BE的34.83%,9.88%伴异型增生,胃窦HP阳性率为39.94%。RE检出率为2.07%,8.42%的BE伴RE,32.11%的RE伴BE。该结果成为福建省胃食管反流病(GERD)研究的重要数据。
晚期食管癌狭窄所致进食困难是影响患者生存质量及生存时间的重要因素。吴艳环等以消化内镜支架、低剂量率腔内放疗、腔内射频热疗、液囊持续扩张、热放疗局部用药、中医药全身扶正综合创新技术,对失去手术或放射治疗机会的晚期食管癌狭窄患者应用优化联合治疗方案,通过姑息治疗解除食道梗阻,改善患者生存质量。发明研制的四腔单囊管,实现了放疗、热疗同步进行。该发明已商品化生产,综合治疗技术已由上海、河南、江苏、河北、山东等16家医院学习和开展,并取得一定的经济效益。
基础研究方面,王雯等提出BE、EA患者食管组织中cyclinD1、CDK1基因的表达明显改变,反流可能为导致此系列疾病的机制之一,而CDK1的作用不显著。检测cyclinD1和CDK1的表达可能对RE和BE患者的预后监测具有较大意义;庄则豪等采用正常食管上皮建立了HBV16和端粒酶hTERT双转染的永生化细胞模型,并发现COX-2是食管上皮永化生过程中的重要早期事件,为COX-2抑制用于食管癌变预防提供了重要理论基础。
王小众等通过研究抗人大肠癌单克隆抗体MC3、MC5和CEA在大肠良、恶性病变中的表达状况,发现瘤和癌组织中含有共同的肿瘤相关抗原,且随腺瘤异型程度增加其含量与大肠癌更趋接近,提示及时诊断并摘除大肠腺瘤有助于大肠癌的早期防治;MC3抗原和MC5抗原在大肠病变表达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均较CEA高,是比较理想的相关抗原;MC3和MC5抗原血清学检测对大肠癌及其癌前病变的诊断与筛选具有重要价值;陈玉丽等探讨血清胃泌素(GAS)、CEA对大肠癌的诊断价值,发现与胃癌、肝癌、消化系统良性疾病及正常组相比,大肠癌组、胃癌组GAS均显著高于正常组,肝癌组、消化系良性疾病组与正常组间差异无显著性,大肠癌组GAS术后显著下降,认为血清GAS、CEA检测可做为普查筛选大肠癌的一项客观指标,且GAS的敏感性优于CEA,但与胃癌有重叠。
福建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陈亢川等经过长达8年,从流行病学、病原学、血清学以及方法学等多方面对福建省腹泻病进行的大量有成效的调查,对引起国际上重视的病原性大肠杆菌、空肠弯曲菌、致病性弧菌、小肠结肠炎耶氏菌等病原菌及相应疾病进行了较深入的调查研究,并首次发现河弧菌溶原噬菌体、发明赖氨酸琼脂,证明海鱼弧菌是对虾的病原菌等;为我国制定腹泻病控制规划提供了详尽的参考数据。
对三明及泉州共4826名城市中小学生的研究发现,肠易激综合征(irritable bowel syndrome, IBS)是我省城市中小学生的常见病、多发病,患病率随年龄增长而上升,不良饮食习惯、胃肠道感染、滥用抗生素、遗传及精神心理因素等可能是发病的相关危险因素,焦虑性情绪障碍倾向发生率随年龄增长而上升。王承党等研究功能性消化不良(FD)患者的体表胃电频率、振幅变化,发现H .感染所引起的胃粘膜炎症改变或某些胃肠激素变化并不足以导致FD患者胃电改变。
在积极开展自主研究的同时,福建省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也积极参与了有关的国际研究。长乐H .根除研究(the Changle H.Eradication STudy, CHEST)是一项旨在探讨根除H .能否预防胃癌发生的随机、安慰剂对照人群随访研究。该研究由香港大学主持,始于1994年,以著名胃癌高发区福建长乐为研究现场(1988年胃癌标化死亡率10万分之153),共选择2423例无症状H .感染者进入研究。在消化病学分会的配合下,经过10余年不间断跟踪随访,该项目现已成为世界上随访时间最长,随访人数最多的H .干预研究,其7年随访结果发现,对未发现癌前病变的感染者,根除H .能显著降低胃癌发生的风险。该中期研究报告2004年发表于《美国医学会杂志》(JAMA),旋即得到广泛引用,现已成为全球H .与胃癌研究最重要的文献之一。
在加强对外交流与合作方面,2007年及2009年我省在厦门成功举办了两届大型学术会议“海峡两岸消化论坛”,参会学者来自港、台、澳及大陆两岸四地,会议规模均逾500人,并邀请到美、日著名学者参会交流。海峡两岸消化论坛为大中华地区消化学者搭建了一个沟通、学习和切磋的高水准平台,为消化系疾病诊疗理念诠释的交流以及相互协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GERD是一种需要综合和整体治疗的疾病,其治疗目的是缓解症状,治愈及预防并发症,防止复发及改善生活质量。抑酸在多数情况下可控制症状,但不能改变引起反流的食管下括约肌功能障碍、胃排空延缓及使反流物暴露时间延长的食管清除率降低等动力因素,而胆汁等其他攻击素的存在,也使GERD的治疗复杂化。尽管最理想的治疗包括纠正引起反流的病理生理基础,但目前尚缺乏有效的手段。内镜介入及抗反流手术用于纠正GERD病理生理异常已有成功报道,但远期疗效有争议。开辟新的治疗方法, 尤其是针对胃食管反流病理生理的研究, 将为治疗带来新的希望。
巴雷特食管(Barrett Esophagus, BE)是指食管下段的复层鳞状上皮被化生的单层柱状上皮所替代的一种病理现象,是GERD的并发症,也是食管腺癌重要的癌前病变。随着生活水平提高和生活方式改变,我国的BE发生率不断增加。我省的BE研究起步较晚, 目前对该病的临床、内镜和病理学诊断尚未达成共识。未来研究的热点包括BE的内镜诊断标准、患者随访监测时间间隔的确定、寻找更有效预测腺癌发生的生物标志物、探索高级别上皮内瘤变的适当治疗方法、酸抑制的适当水平以及内镜治疗在消除上皮内瘤变和早癌中的作用等。
H .的预防与治疗是仍是消化研究的热点。除了传播途径的控制,H .疫苗的研究与应用也是预防的重要内容。H .的耐药已成为治疗的主要困难,合理规范一线、二线或补救治疗方案、开发新的有效抗H .抗生素是当前急需解决的问题。
胃癌仍是威胁福建省人群生命健康的最常见恶性肿瘤之一,其预防、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也是关注的焦点。已公认胃癌的发生是一个多基因、多步骤的过程,涉及C-erbB2、C-met、ras和p27等癌基因、p53、p16、APC等抑癌基因、端粒酶活性、微卫星不稳定性及细胞增殖凋亡信号调控,但其完成发生基因谱及信号转导机制仍需深入分子生物学研究,靶向治疗靶点的开发也有很好的应用前景。内镜下粘膜切除术、粘膜剥离术等新内镜技术的应用,为早期胃癌的治疗提供了新的选择,推广和普及这类微创治疗技术是胃癌早期治疗的方向。
急性胰腺炎(AP)是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随着药物、肠内外营养应用以及内镜与介入技术的发展,AP的病死率,特别是重症AP的病死率已明显下降,但是,AP的临床表现及其病程、预后复杂多变,病死率及误诊率高,仅根据临床表现及化验检查,就有30%~40%病人被漏诊;另一方面,胰性脑病、腹腔室隔综合征等严重并发症也开始得到认识。为此,临床上迫切需要提高早期诊断水平,制订个体化的最佳治疗模式,要求检验、影像技术不断改进,合理使用各种治疗药物,加强重症监护和肠内外营养支持,采用内外科相结合的综合治疗。
慢性胰腺炎以胰腺慢性纤维化、钙化、胰管慢性炎症和胰管结石为主要病理改变,随着内镜治疗、胰酶替代药物、影像和实验室技术的发展,慢性胰腺炎的内科诊治水平已有明显提高,但确切的病因和发病机制尚不清楚,迫切需要开展慢性胰腺炎的流行病学、病因学、诊断学和治疗学等相关基础与临床研究,为慢性胰腺炎的诊治提供理论和实践依据,并尽快形成诊治规范。
胃肠黏膜屏障功能障碍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组器官功能障碍,它是涉及到多器官、多脏器、多系统疾病。胃肠道屏障功能及其损伤机制和保护机理尚未阐明,需要从生理学、免疫学、微生态学、分子生物学等基础医学进行更深入研究。
我省的炎症性肠病( 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 IBD)患者在过去的十几年迅速增加,其中溃疡性结肠炎(UC)的上升趋势更为明显。IBD的诊断问题一直困扰学界。国外资料显示UC的误诊率达 27.5%、漏诊率32.1%,克罗恩病(CD)的误诊率36.8%、漏诊率60.9%,如何提高IBD的诊断水平是急需解决的关键问题之一。中医中药在IBD的治疗中显示出一定的独特疗效,但需要现代研究方法科学总结。IBD的基础研究以免疫发病机制研究最为深入,遗传学研究亦为新兴热点。遗传学研究对阐明宿主和腔内微生物与粘膜免疫之间的关系大有帮助,但是,国内外有关研究并不一致,提示人种在IBD发病机制的特殊地位,切合我省情况的相关探索将推进该领域研究与国际前沿接轨。
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IBS患者(特别是腹泻型IBS患者)存在肠道黏膜低度炎症,急性肠道感染、遗传因素、食物过敏、肠道茵群改变、社会心理因素等可能触发肠道低度炎症的发生,并使之持续存在。这种低度炎症可导致胃肠运动功能紊乱,激活内脏感觉系统,可能在IBS的发病机制中起一定作用,其免疫细胞类型和细胞因子变化似乎提示以2型辅助性T细胞活化为主,有学者提出IBS与UC的发病有相似之处,IBS是否就是轻型UC?尽管肠黏膜低度炎症在IBS患者中出现的概率很高,但在IBS总体人群中发生率是多少?是否有性别差异?肥大细胞和其他免疫细胞与肠神经系统的交互作用如何?低度炎症在IBS症状发生中起多少作用?针对免疫细胞和炎症介质的治疗是否具有临床应用前景?这些问题均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
目前,消化学科的发展呈现分、合交错的繁荣局面。一方面,消化学科已细分为胃肠、消化内镜、肝病3个亚专业,在各自领域的研究不断深化;另一方面,消化疾病作为整体又需要各专业间密切合作,整合各自优势。
福建省是胃癌的高发区,多年来全省同道对幽门螺杆菌感染与胃癌的研究已获得丰硕成果,但胃癌的早期预防及癌前状态处理还有大量的工作亟待深入;功能性胃肠病虽不直接威胁生命,但其发病率高,症状顽固、反复发作,耗费的医药资源并不亚于任何其他疾病;随着生活模式的改变,炎症性肠病的发病率迅速上升,而适合国情、省情的治疗策略远未完备;作为乙型肝炎和肝癌高发地区,肝病的防治任重道远。
普及和规范消化病诊治新策略、利用现代生物医学技术解决常见病多发病的基础研究、充分利用消化内镜、发展与胃肠外科的深入联合、开展多中心随机对照临床试验,是消化学科发展的总体趋势。福建省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正努力发挥学术引领作用,普及常见疾病的诊疗规范、总结临床经验、推动临床及应用基础研究、推进学科渗透、开展国内及国际学术合作,选择适合省情的疾病防治突破点,集中有限的人力物力发挥特色,力争为福建省消化内科事业开拓新局面。
[1] 福建省地方志编委会. 福建省卫生志[M].北京:中华书局, 1995.
[2] 周惠清, 李定国, 宋艳艳等. 福建省青少年肠易激综合征的流行病学调查[J]. 中华消化杂志, 2007, 27(3):169-173.
[3] 王雯, 张志坚, 林克荣, 等. 福建地区Barrett食管的发病情况和内镜及临床特点[J]. 中华内科杂志, 2006, 45(5): 393-395.
[4] 卢世云, 陈登登, 林志辉, 等. 重症急性胰腺炎早期死亡因素分析[J]. 胰腺病学, 2006, 6(5): 262-265.
[5] 李建英, 王小众, 陈丰霖, 等. 胃癌组织中环氧合酶-2表达与其临床病理因素及催化产物的关系[J]. 中国肿瘤临床与康复, 2003,10(6):503-505.
[6] 吴婷, 杨琳娜, 韩海燕, 等. 伴高脂血症性重症急性胰腺炎大鼠的肠道免疫功能的实验研究[J]. 国际消化病杂志, 2009, (3): 201-204.
[7] 王小众, 于皆平. 抗原MC5,MC3在大肠良恶性病变表达的研究[J]. 福建医学院学报, 1990, 24(4): 279-282.
[8] 王承党, 陈滟珊, 刘霞. 生长抑素类似物抑制人胃癌裸鼠种植瘤的生长增殖的研究[J]. 中华肿瘤防治杂志, 2006, 13(14):1060-1063.
[9] 王承党, 萧树东. 胃排空障碍与功能性消化不良相关性的研究[J]. 中华消化杂志, 1997,17(6): 322-324.
[10] 彭孝纬, 徐玲珍, 王承党, 等. 福建省上消化道出血多中心病例分析[J]. 中华消化内镜杂志, 2004, 21(4): 276-277.
[11] 潘秀珍, 彭孝纬. 急性重型胰腺炎早期诊断和治疗决策探讨—附35例分析[J]. 中华消化杂志, 1992, 12(2):39-41.
[12] 任建林, 罗金燕, 卢雅丕, 等. 三叶因子在正常胃黏膜中存在的分子形式及其与癌变的关系[J].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2006, 26(8):1234-1236.
[13] Li YY, Hu PJ, Du GG, Hazell SL.The prevalence of Helicobacter pylori infection in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J]. Am J Gastroenterol. 1991;86(4):446-449.
[14] Zhuang ZH, Tsao SW, Deng W, et al. Early upregulation of cyclooxygenase-2 in human papillomavirus type 16 and telomerase-induced immortalization of human esophageal epithelial cells[J]. J Gastroenterol & Hepatol. 2008, 23(10):1613-1620.
课题组成员:
1、陈贻胜,教授,福建省立医院主任医师,省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主任委员。
2、王小众,教授,主任医师,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副院长。
3、潘秀珍,教授,主任医师,福建省立医院名誉院长。
4、林志辉,主任医师,福建省立医院消化科主任,省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副主任委员。
5、庄则豪,副教授,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省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秘书。
第一执笔人:陈贻胜,教授、主任医师,福建省立医院原消化内科主任,福建省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主任委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