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营养学会
福建省营养学学科发展报告
福建省营养学会*
该文回顾了我国以及福建省营养学学科发展史,阐述了福建省在基础营养、临床营养、妇幼营养及营养与保健方面的研究进展;同时提出了福建省营养学科的未来发展思路。
营养学 学科进展 现状与展望
营养学是指研究机体营养规律以及改善措施的科学,即研究食物中对人体有益的成分及人体摄取和利用这些成分以维持、促进健康的规律和机制,在此基础上采取具体的、宏观的、社会性措施改善人类健康、提高生命质量。它是研究食品体系,食品、饮品和它们的营养成分及其他组分,和它们在生物体内以及其他所有相关生物体、社会和环境系统之间的相互作用的一门学科。其最终目的是为了促进世界的可持续发展、为保证全人类的健康而奋斗,并帮助人类形成、维持和享受多元化程度逐渐提高的居住和自然环境。
营养学是18世纪中叶文艺复兴产业革命开始后,在自然科学的发展过程中由化学、生理学、医学衍生出来的。早在上个世纪,中国就已经成了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当时国力孱弱,又逢长期战乱,国民的营养不良现象极为常见。为了解决这么多人口的营养问题,中国的科学家们自然把膳食营养视为最值得研究的学问之一。于是从1910年以来,我国的一些医学院校根据社会和民众的需要,开始讲授简单的生化和营养相关知识,并开展一些相关的营养研究。100年来,我国营养学的发展与不同时期的社会经济状况密切相关,大致经历了从初创到发展的四个时期。
从20世纪初叶至1937年抗日战争前,我国营养学的起始基本上与国外同步,教学和研究分散在几个部门。该期主要贡献,如侯祥川发表的核黄素缺乏病典型症状,内分泌学家刘士豪和朱宪彝发表的骨质软化症病因是维生素D缺乏等,在国际上都被认为是经典文献;皮肤病学家胡传揆1931年在第8届皮肤科学会大会上宣读的“维生素甲缺乏性皮肤病”论文是世界上首次报道;儿科学家诸福棠提倡用大豆制成豆乳,保证婴幼儿营养;侯祥川在上海仁济医院开设营养门诊收治营养缺乏病,是我国最早的营养门诊。
从1937年的抗日战争开始至1949年新中国成立,由于战争和机构迁移等原因,营养学科建设处于动荡之中,但营养专业研究机构与营养学会的成立都在这一时期。
从新中国成立到“文革”这段时间,高等院校成立了营养与食品卫生教研室(组)讲授营养学,同时组建了营养学的教育科研机构,并针对现实存在的营养问题开展研究工作,取得了不少成绩。
这段时期营养研究的主要成就是:(1)1959年进行第一次全国营养调查,共调查18万人。(2)进行能量消耗测定和蛋白质、维生素需要量研究,于1951年中央卫生研究院营养系提出了我国人民营养需要量标准。(3)针对抗美援朝时战士发生夜盲症,绘制首部野菜图谱供采食;渡江战斗中战士流行阴囊皮炎,通过服用核黄素治愈;南疆癞皮病,用加碱处理玉米释放烟酸来防治;开展长效硫胺素与核黄素针剂、稳定性维生素C衍生物的研究。(4)杨恩孚提出谷类加工精白度应合理,即“八一面’’和“九二米”,政府采纳并实施。1952年中央卫生研究院营养系编制了《食物成分表》,并于1955年、1962年修订出版二、三版。(5)1953年周启源研制成以大豆粉、稻米粉、少量蛋黄粉为基本原料的5410代乳配方,1959年苏祖斐以鱼蛋白粉制备代乳品,喂养婴儿效果都很好。(6)1959年朱宪彝证实食盐加碘可防治地方甲状腺肿和地方克汀病。1969年至1970年冬,陈君石、葛可佑前往黑龙江推广口服亚硒酸钠片预防克山病,取得明显效果。(7)1953年王佩纲、顾景范等随康藏筑路部队首次开展高原营养调查研究。
自1978年国家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以来,营养学得到迅速发展。主要表现为:(1)营养研究教育机构成立:1983年中国预防医学中心成立,1986年更名为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2002年又更名为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CDC);原卫生学研究所营养与食品卫生研究室,现为CDC营养与食品安全所。2003年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成立营养科学研究所。(2)营养学研究主要成就:1982年、1992年、2002年进行了第二、三和四次全国营养调查。第四次调查首次结合健康状况进行,发现营养缺乏与营养过多并存,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呈上升趋势;1989年10月制定并发布了第一个《膳食指南》。1997年、2007年又修订出版了二、三版《中国居民膳食指南》及《平衡膳食宝塔》;2003年WHO根据我国实施碘盐的突出成绩,把中国从碘缺乏国家中去除。
1960年福建医学院卫生系成立了营养食品卫生教研室,徐蕴芹任主任;1962年至1977年“文革”期间卫生系解散,1978年卫生系复办并重新建立营养食品卫生教研室,徐蕴芹教授、葛培皋副教授、廖惠珍教授先后为主任,2000年更名为福建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营养与保健医学系,廖惠珍教授、林文庭教授先后任主任。1985年前后,在省级三甲医院成立了临床营养科室;2000年前后,协和医院率先成立了营养门诊室;此后省立医院、福建医大附属一院、南京军区福州总医院等医院先后建立了临床营养科室和门诊。1981年成立中国营养学会福建学组,徐蕴芹任教授为组长;1994年成立福建省生理学会营养委员会,徐蕴芹任教授为主任;2001年9月经省科协和民政厅批准成立福建省营养学会,当年在福州举行成立大会,徐蕴芹任第一届理事长。2006年8月换届,吴小南教授任第二届理事长。福建省营养学会以福建医科大学和福建农林大学等大专院校、省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和卫生监督所、省市妇幼保健院、省市各大医院、托幼机构的教授、专家、学者为骨干,联合其他方面的营养学专家组成学会的理事会。经严格筛选,学会现有会员230多名,分布于教学、科研、医疗、卫生、农业和食品等领域,汇集了福建省营养学界的专家学者及营养相关部门的精英,并具有一定代表性。其中徐蕴芹、廖惠珍、吴小南、郑宝东四位教授先后当选了中国营养学会理事。在福建省科学技术协会的直接领导下,福建省营养学会自成立以来,开展营养教学、科研;提供营养技术指导;培训营养保健与食品科技人员;积极开展学术交流,社会营养热点研讨,营养科普、咨询活动进入各种大众传媒、深入社区基层;并充分发掘营养学会的专业指导作用,广泛联系社会各界有志于从事营养事业的企业和个人,为发展营养事业,推动营养学科的发展,促进居民的营养与健康水平而不懈奋斗,获得了社会认可和好评。
福建省的营养与食品相关领域的主要研究情况是:
福建医科大学在1959年至1966年,对福建省100多种食品营养成分进行分析;1972年至1976年,对福建省食物中存在的黄曲霉毒素进行了除毒去毒系列试验研究,由徐蕴芹、刘明堂等教授牵头的这两项研究项目均荣获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成果奖。1987年由福建省卫生防疫站牵头组织编制的《福建省食物成分表》,是我省一项重要的营养学技术研究,本研究历时3年,对我省常见的230种主副食、名产、土特产、食品以及既是食品又是药品的物品等中的27种营养素进行分析测定,获得了12000多个数据,编制了我省第一份营养素项目较多,食品种类较全的食物成分表。该食物成分表已成为食品企业、科研单位、教学院校在制定营养标准、膳食调配的重要帮手。2008年开展全省慢性病营养调查。
福建医科大学营养学系吴小南教授等自1996年开始对具有我省闽西地方特色的药食两用的植物——慈姑进行了15年的研究,在其营养成分及抗氧化保健作用方面取得了丰硕成果,发表了16篇系列论文,其中2篇被国际著名营养期刊Annals of Nutrition & Metabolism刊载(SCI收录),成果还获得省医学科技进步奖。此外,进行了茶多酚对镉肝肾毒性、生殖毒性及维生素、茶多酚对亚硝胺致癌前病变的系列干预研究,并与日本长崎大学合作进行了“镉毒性的营养干预研究”,在国家级刊物上发表了论文20多篇,对于环境危害因素特别是重金属污染的营养防治提供重要的科学依据。吴小南教授还被遴选为卫生部规划教材预防医学本科专业教材《营养与食品卫生学》第六版编委、《营养与食品卫生学》(科学出版社)主编。
营养与慢性病发生、发展及其预防与控制的关系被认为是现代医学中的重要问题之一。10多年来,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开展了游离脂肪酸介导的糖尿病患者β细胞损伤的分子机制及其预防研究,深入探讨了膜G蛋白受体40、PDX-1、NF-kB与血小板源生长因子、过氧化物酶体增生因子激活受体α和g配体等在游离脂肪酸介导的β细胞胰岛素分泌能力中的作用,研究成果在国内外该领域处于领先水平,相关研究结果以第一或通讯作者或多中心研究分中心负责人在著名杂志cell、Lancet中发表,获得国际糖尿病联盟西太区杰出青年研究者奖。此外,同型半胱氨酸致血管内皮损伤在糖尿病发生中的作用以及叶酸、VB6、B12的干预作用研究、人参皂甙对阿尔茨海默综合征的防治作用及其机制研究,取得重要成果,引起国内外广泛关注。
10多年来,福建医科大学廖惠珍教授等较系统开展了“胃癌癌前高危因素的营养干预研究”,取得了一系列的研究成果,是国内最早开展此项工作的单位之一,于2001年获得了福建省科技进步奖三等奖。植物营养素——姜黄素抗肿瘤研究,是本学科的又一重要特色。近10多年来从福建产姜黄中提取分离姜黄素,深入研究其抗癌活性及其对癌细胞细胞周期与信号转导的影响。发现姜黄素具有显著的体内外抗癌活性。以上研究成果均为国际首报,已申请发明专利,并获福建省科技进步二等奖、德彪-CCRF2001中国奖。后续研究已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福州总院营养科陈水发副主任技师等长期研究“福建沿海陆军部队膳食营养调查”获2009年军队科技进步三等奖。
福建省妇幼保健院在全省范围内开展了8次较大规模的儿童营养流行病学调查,分别是:2002年和2005年的7岁以下儿童VA缺乏及病因调查,儿童VD缺乏性佝偻病调查,儿童营养不良调查和儿童肥胖症调查。还开展了育龄妇女缺铁性贫血膳食调查,并定期对全省医务人员及居民进行孕乳母喂养知识培训、指导。厦门市妇幼保健院营养科目前的门诊业务量达700人次/月以上,主要的工作方向为孕期营养及产后营养保健,同时也参与开展了相关营养课题的研究。主要有:厦门市孕妇孕期营养状况与妊娠结局相关性研究;厦门市地区宫颈癌的营养流行病学调查研究;母乳营养对胎、婴儿生长发育的相关性研究等。
从1997年以来,福建省疾病控制中心作为第一批被卫生部确认为保健食品检测机构以来,检测了200多个保健食品,其中包括稳定性试验、卫生学、功效成分以及毒理及保健食品功能学的检测,先后开展了抗氧化功能、缓解体力疲劳功能、减肥功能、提高缺氧耐受力功能、对化学性肝损伤有辅助保护功能、改善睡眠、辅助降血脂功能、促进消化功能、通便功能、改善营养性贫血、对辐射危害的保护功能、改善生长发育、对胃粘膜损伤有辅助保护功能、辅助降血糖功能、促进排铅功能、清咽、辅助降血压、缓解视疲劳动物及相应的人体试食试验。《保健食品检验与评价技术规范》(2003年版)从2009年开始修订,我省承担了其中的“辅助降血糖及抗氧化功能评价方法”、“对化学性肝损伤有辅助保护作用检验方法及提高缺氧耐受力功能评价检验方法” 四个项目的验证工作。近年来,福建医科大学以大型野生绿藻浒苔为原料,提取浒苔绿藻精、浒苔多糖、浒苔膳食纤维等活性成分,进行润肠通便、调节血脂、调节血糖、抗肿瘤等功能研究,取得一定的研究成果。其中,“浒苔深加工技术开发“中获得国家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资助;相关成果获得福建省“6.18”立项推广的有10项,获得福建省优秀新产品三等奖1项,获得福州市科技进步三等奖7项,福州市优秀新产品三等奖3项。福建农林大学食品科学学院主持研究的《鱼腥草等中草药的中试开发利用》项目2006年获福建省科技进步三等奖;《复合型营养方便面》项目2007年获福建省科技进步三等奖;《玉米乳加工新技术的开发》于2007年8月通过省级科技成果鉴定,为国内领先;《莲子功能学特性的研究与应用》于2009年6月通过省级科技成果鉴定,为国内领先;《莲子干制加工新技术的研究与开发》于2010年3月通过省级科技成果鉴定,为国内领先。此外,《醋及果醋饮料的研制》项目2003年获福建省科技进步三等奖;《余甘多糖提取工艺及应用技术研究》项目2004年获福建省科技进步二等奖;主持研究的《木瓜蛋白酶生物工程提取及应用技术研究》于2004年8月通过省级科技成果鉴定,为国内领先。
目前,营养学虽然已进入快速发展阶段,但与社会发展和民众需要相比,仍有一定差距。持续的人口增长,长期的营养不良,肥胖症和糖尿病发生率的日益增加,国家以及民族之间不平等差距的拉大,全球对粮食需求的增加以及自然资源的日益减少和流失等。因此必须将营养学与其他科学结合起来研究,营养学才能合理并有效地发挥其保护、维护并发展地球上所有生命的作用。具体思路如下:
深入研究营养素在人体的代谢情况、生理功能、作用机制,以及人群营养状况,从而为进一步修订DRIs奠定基础。
重点研究从传统中药材和药食两用植物中提取、分离和纯化的植物化学物,建立体外快速筛选植物化学物的检测方法,探讨作用机制及构效关系,并进一步将植物化学物产业化,从而预防和治疗营养相关疾病。
重点研究营养基因组学、营养代谢组学,及基因多态性对营养素代谢的影响。这些分子营养学基础工作的完成,将有助于更加深入了解营养物质在分子和基因水平对机体代谢的调节作用和机制,也为从分子水平采取有针对性的个体化及人群营养预防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一方面要重点研究钙、锌、硒和铁缺乏对机体健康的影响,特别是从细胞、分子生物学水平探讨与这些微量元素缺乏有关的生物标志物,从而为这些微量元素缺乏病的诊断提供特异、敏感指标。另一方面要重点研究膳食结构、膳食成分与慢性病的关系,从微观与宏观两个方面同时入手,探讨防治慢性病的有效措施。
新营养学将在公共营养的基础上,在研究领域与研究范围上进一步扩展。新营养学的概念、研究对象、研究内容及研究目标刚刚确立,有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由于新营养学涉及许多学科领域,需要快速与其他相关学科交叉融合形成新的交叉学科,如营养生态学、生态营养学、营养经济学、营养政策学、营养管理学等。只有这样,才能支撑起新营养学这门学科体系。另外,还急需培养开展这些交叉学科研究工作所需要的专业人才,这是保证新营养学事业蓬勃发展的必要条件。
现代营养学注重科学实验证据、注重定性与定量分析,这既有其科学和先进的一面,也存在着很大的局限性,即过分强调某个食物成分的作用和某个组织、细胞的功能(因而现代营养学常被称为“解剖式营养学”),缺乏整体、联系、综合与发展的观点。而祖国传统医学中许多关于营养与人体健康的观点、学说与理论,恰好能弥补现代营养学的缺陷。将二者有机结合、融合成一门新的学科将是未来的发展方向。
[1] 中国营养学会.中国营养学会史[M].上海: 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2008.
[2] 顾景范.我国现代营养学早期发展史[J].营养学报,2006,28(2):100-103.
课题组成员:
吴小南;黄芳;朱萍萍;林文庭。
第一执笔人:吴小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