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文荣
广西合浦县人民医院,广西 合浦 536100
翼状胬肉是眼科常见病、多发病,对患者视力及美观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其发病与环境因素,如阳光、沙尘、干燥气候等慢性刺激有关,紫外线可能是主要病原因素之一[1]。其治疗的手术方法很多,但都具有一定的复发率。本文就翼状胬肉单纯切除术和翼状胬肉切除术加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两种手术的同体异眼进行比较探讨,现报道如下。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08年2月~2010年6月本院收治的原发性双眼翼状胬肉患者100例200眼,其中男61例,女39例,年龄最大67岁,最小23岁,平均 (45.6±10.5)岁,胬肉特征:胬肉头部侵入角膜约3~5mm,胬肉体部充血,肥厚明显。所有患者随机分为A组和B组,患者均接受双眼手术,术前排除结膜急性感染性炎症及慢性泪囊炎史以及手术禁忌;术前滴抗生素眼药水 (氧氟沙星)3天,每天4次,胬肉无明显充血后进行手术。A组行翼状胬肉单纯切除术,B组行胬肉切除并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对比A组与B组患者的性别、平均年龄、病程等,差异无显著性 (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A组 以1%的爱尔凯因行表面麻醉,2%利多卡因作球结膜及胬肉体部下局部浸润麻醉。在翼状胬肉头部前0.5~1.0mm的透明角膜上皮处开始剥离,深达前弹力层,分离到胬肉头、体部不残留血管和纤维组织,将角膜和巩膜的病变组织剥离干净,热灼角巩膜缘及巩膜面血管,用10-0尼龙线缝合游离的球结膜组织,距离角巩膜缘约2.5mm处,缝合于巩膜面。
1.2.2 B组 以1%的爱尔凯因行表面麻醉,2%利多卡因作球结膜及胬肉体部下局部浸润麻醉。剪开球结膜,分离翼状胬肉与球结膜至内眦皱壁处,将翼状胬肉的头颈部抓起,自角膜面分离至巩膜面并于胬肉体部切除胬肉,暴露平整的巩膜面,彻底清除角巩膜表面的不良增生组织,力求做到角膜巩膜创面平整、光滑,无胬肉组织残留,烧灼止血,在同眼上方或下方角膜缘处取同样大小球结膜 (暴露巩膜区大小),略长于角膜缘缺损区,注意取结膜移植片勿带筋膜,将移植片置于眼角巩膜创面上,上皮面向上,移植片的角膜侧朝向角膜中央,使移植片移植床角膜缘尽量各自准确对位吻合,用10-0尼龙线先固定角膜缘上下两角,再固定结膜侧 (均带浅层巩膜),移植的结膜缘与胬肉的结膜缘用10-0尼龙线间断缝合,同时固定于巩膜浅层。
1.2.3 术后处理 两组患者术后每日换药,并滴抗生素眼药水以及皮质类固醇激素眼药水。术后5~7d可拆线,并继续滴抗生素眼药水和皮质类固醇激素眼药水3周。
1.2.4 术后观察与随访 术后3天每日观察,以后分别于术后1周、2周、3个月、1年,2年常规裂隙灯检查和视力检查随访,记录角膜上皮修复情况、角膜透明度、植片与植床愈合情况,以及鼻侧巩膜是否有新生血管和纤维组织增生。
1.3 统计学方法 用SPSS10.0软件进行t检验和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两组患者术后早期均有不同程度的局部充血、水肿和异物感,2天后症状逐渐减轻,拆线后症状逐渐消失。两组随访时间、角膜上皮平均修复时间及复发情况比较见表1。可见,B组角膜上皮平均修复时间明显短于A组;B组复发率也明显低于A组;两组随访时间接近。总体上,B组治疗效果接近优于A组,且复发率低。
表1 两组随访时间、角膜上皮平均修复时间及复发情况比较
翼状胬肉是局部球结膜及其下纤维血管组织呈三角形膜样增生而侵犯角膜的一种慢性眼表疾病,是临床上常见的眼病之一。研究表明其发病机制分为两个阶段:一是角膜缘干细胞受到破坏,角结膜屏障功能发生障碍;二是结膜上皮下组织为成纤维细胞增生活跃,并发生炎症、血管化和结缔组织重塑形,角膜结膜化而形成[2]。
手术治疗可以有效治疗翼状胬肉。各种手术方式包括单纯切除术、羊膜移植、激光治疗、干细胞移植、自体结膜移植等都成为新选择并获得了长足的进步。单纯的翼状胬肉切除复发率较高,可达20% ~60%[3]。翼状胬肉切除自体结膜移植手术仅在术后早期有充血、水肿、异物感等正常反应,且症状在短期内即自行消失,无明显不良反应,术后处理方法简单,患者只需滴眼液,一般可在术后15d拆线。翼状胬肉切除自体结膜移植手术取材方便,为自体同侧眼表组织移植,机体不存在免疫排斥反应,手术简便,安全成功率高,复发率低,术后效果好,是较佳的手术方式。
[1]张明昌,王勇.重视翼状胬肉的基础与临床研究.中华眼科杂志[J].2007,43(10):1143-1145.
[2]宋伟涛,夏晓波,邝国平,朱俊东等.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与结膜瓣转位治疗翼状胬肉的对比研究[J].眼科新进展,2009,29(5):376-378.
[3]陈建英,包兴旺,陆滨.两种方式治疗翼状胬肉的疗效对比[J].中国眼耳鼻喉科杂志,2010,7(4):2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