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论文写在农民的心坎上——河北省武安市科技特派员纪实

2011-08-27 00:18河北省武安市科技局李正华郭世超郭延昌
中国农村科技 2011年8期
关键词:武安市核桃树特派员

文 | 河北省武安市科技局 李正华 郭世超 郭延昌

2007年6月,按照河北省委、省政府统一安排部署,武安市开始实施科技特派员工作制度。到如今,全市科技特派员已发展到99名,专业涉及农业、林业、畜牧、水利、农机等。

4年来,围绕“科技兴农”这一中心,科技特派员在抓好农村科技工作规划制订落实、引进推广新品种新技术、建立经济利益共同体、开展科普宣传和实用技术培训、组织技术骨干和农户外出参观学习考察等方面,做了大量的卓有成效的工作。2009年,武安市科技局被国家科技部命名为“全国科技特派员工作先进集体”。

以今年上半年为例,全市共引进推广农业新品种、新技术30项,培训农民2.2万人(次),签订经济利益共同体合作协议65项,新成立专业合作社5个,全市先后涌现出张德荣、杜宏义、刘恩魁、王江伟、郅考书、侯太兴、崔相军、齐桃林、王付良、白同喜、乔宝书等一大批优秀科技特派员。

有这样一群人,他们身藏致富绝技,常怀富民之心,有公职身份却甘当农民,不是农民却心系“三农”。他们以双腿作笔,以大地为纸,饱蘸激情之墨,把自己的专业论文写在广袤的田间、山场、林地、畜舍之间,写在广大农民朋友的心坎上。他们拥有一个共同的名字:科技特派员。让我们走进他们,触摸他们的脉搏,聆听发生在他们身上的一个个感人至深的故事。

“独臂将军”杜宏义

冬春时分,正是修剪树木的季节。在密密的核桃林深处,你总会看到这样一个身影:残缺的左臂有力而熟练地别住树枝,右手持剪,一咬牙,拇指粗的树枝“嘎嘣”一下应声而断。

他就是杜宏义,武安市林业局果桑科科长,高级农艺师。因其左臂高位截肢而被农民朋友亲切地称为“独臂将军”。在核桃园里,有关他的传说犹如树上的核桃,数也数不清。

“他不声张,干实事,注重手把手带着农民朋友一起做,亲自做给农民看。”熟悉他的人如是评价他。

从2007年被选派为科技特派员开始,杜宏义就暗暗地立下志向:用自己所学,真正让农民朋友得实惠。

在午汲镇玉泉岭村一带山坡上,有一片被当地老百姓称为“公核桃”的核桃林,原因就是这种核桃树长得很旺,枝叶茂盛,可就是不结果,一棵树上有20来个果实就算多的了。为此,科技、林业等部门及乡镇村干部可没少想办法,请省农科院专家会诊得出结果:要想让其增产,只有两种办法,一是拉枝,一是间伐。考虑到实际,最好的办法就是拉枝。这就要求有人来专门管理。于是村里提出连树带地一亩地500元承包,但却迟迟找不到对象,大家都不想更不敢往这地里白搭功夫。

杜宏义站了出来。他选择了玉泉岭一家农户的3亩核桃树作为示范田,并对农户承诺,如有什么损失,全部由他一人承担。

2010年年初,杜宏义进驻核桃园。为了拉枝,他带领全家人及亲朋好友终日忙活在田间。功夫不负有心人,杜宏义生生让这3亩核桃树在当年长出了侧枝。如今你去看,那曾经稀稀疏疏的核桃树上,枝枝挂满了果实。农户笑得合不拢嘴,“一个、两个,……”不得了啊,核桃果足足比以前多了十倍。再过一个月,核桃即可收获。粗略统计,每棵树可收获干果5斤,按时价计算,每亩至少有2500元的纯收入哩!

杜宏义告诉乡亲们,明年这里每棵树的干果产量将会达到8斤,后年10斤。3亩核桃园,给个金元宝也不换啊!

“杜工,我们这里几个山沟的核桃树不知咋回事,树叶一片片都枯黄了,您快来给看看吧。实在不好意思,周六也得麻烦您!”这是智寿源的承包户打来的电话。杜宏义二话没说,和同是科技特派员的妻子一起风风火火地赶到了现场。没过多久,70%的核桃树起死回生。

今年,杜宏义先后和大贺庄、洪山、苏庄等村签订了核桃树管理承包合同,控制面积4000多亩。他带领农户出外参观,举办果树管理培训班,引进创造“插皮舌接”技术……广阔天地间,“独臂将军”每天都在演绎着新的传奇、新的神话……

“农民科学家”侯太兴

在活水乡七步沟村的一个农户家,一个农民打扮的人,在专心地做着研究。他的身边摆满了瓶瓶罐罐,里边装着让人一看就恶心的地蛆虫。

“我研究出来了,我成功了!”突然,他高兴地喊起来,紧接着他风风火火地跑了出去。他要告诉所有的人,他是如何治服这些让菜农们闹心不已的害虫的。

他就是活水乡远近闻名的农业技术站站长、市科技特派员侯太兴。

侯太兴的的确确是农户心中的农业科学家。从1985年参加工作开始,他就一头扎进了农田里。你看,他家的自留地就是试验田,为了研究出“一年三种三收”的高效种植模式,他把好好的一块地分成了好几块,有的种植这品种,有的上那种农药,好好的一块地往往让他给弄得面目全非。通过年复一年的试验,侯太兴终于研究出了适合当地种植条件的高产、稳产品种。

贺家村土地贫瘠,每家不到半亩地,只靠种庄稼能糊口就不错了,经济效益根本谈不上。既然是农民科学家,让农民增收就是义不容辞的责任。

“有机农业”这个新名词从侯太兴的脑子里蹦了出来。蔬菜比庄稼的价钱高,对土地的要求低,何不让村民们变农民为菜农,当新式的农民?

侯太兴首先说服村干部带头种起了蔬菜。起初,乡亲们都说,看吧,迟早得把那田给毁了。然而,令人们没想到的是,侯太兴他们的蔬菜卖出了好价钱,纯收入好几千到手!就这样,不用说服,不用动员,贺家村人集体完成了由“农民”到“菜农”的精彩转身。侯太兴又经过多方联系,把贺家村变成了企美集团的有机蔬菜种植基地。

得知这一消息,周边村的村民也主动找到侯太兴,让他帮助指导搞有机蔬菜种植。几乎在一夜之间,全乡的有机蔬菜种植就发展到了2000亩。

侯太兴因势利导,于2010年牵头成立了“武安市和发蔬菜专业合作社”。如今,他们的蔬菜种植基地通过了国家有机认证。深山里的蔬菜走进了大城市的超市里,走到了外国人的餐桌上。

有喜就有忧。今春,基地里种植的青刀豆出苗时生了蛆。眼看着大面积缺苗断垄,大家都是忧心忡忡。由于种的是有机蔬菜,又不能随便使用农药。大家都把目光转向了侯太兴。

侯太兴的倔劲儿又上来了,他要把地蛆虫的生活习性和活动规律及危害情况研究透。他在地里一蹲就是几天,为了方便24小时观察,他索性把地蛆虫装回了家。他家窗台、桌子甚至锅台上,都放满了装着地蛆虫的瓶瓶罐罐。他买来多种生物农药,配制成不同浓度,挨个进行试验,终于攻克了这道难题。

乡亲们都说,俺们离不开侯教授,跟着他,我们少走了许多弯路,知道了什么叫农业技术,什么叫科学种田!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侯太兴,“农民科学家”这一称誉,你受之无愧!

兽医“天使”乔宝书

“乔大夫,你看是怀上了吗?”一个人急切地发问。

“嗯!恭喜,怀上了!B超上显示是这样!”乔大夫的目光从显示器转移到这个人脸上,面带微笑地说。说到这,请你不要忙着下结论哟?你再看,站在B超前边的是一群猪,而不是人!这位大夫是位普通的兽医,他用辛勤的劳动和汗水,赢得了养殖户的尊重和好评。他,就是市科技特派员、阳邑镇畜牧兽医站工作人员乔宝书。

馆陶乡刘平书猪场是他担任科技特派员后蹲点的第一个养殖户。养殖业是一项技术性较强的行业,要想获取较好的效益,就必须采取科学的饲养管理办法。然而,偌大的一个猪场,却没有一个专门的科技管理人才。于是,乔宝书亲自当起了兽医,帮助刘平书完善了猪舍消毒、防疫、用药等设备、设施。为了提高生产效益,他一头扎进猪场。一段时间下来,他对猪场内每一头猪的习性都了如指掌。2007年,他给刘平书献了一计,让刘平书狠狠地发了一笔,增收4万多元。这也让刘平书打心底信服了这个科技特派员。

“乔大夫,这是咋回事,这母猪的空怀率也太高了吧?我这光浪费饲料钱了,你给想个办法啊!”不少人找到了乔宝书。

办法真有,那就是买一台兽用B超。可是谁来摊这钱?乔宝书咬了咬牙,自己投资近2万元买了一台。只要谁说一声,他就带着这台B超挨个给母猪免费检测,每个月要测孕1500头母猪。

咱们先来算一笔账,有了验孕B超,母猪年产胎数由1胎提高到2.5胎,每胎平均按产仔10头来计算,2.5胎就多产仔15头,每头仔猪300元,那就可获利4500元。养殖户乐了,乔宝书也乐了。

在养殖户心中,乔宝书就是他们的白衣“天使”。今年四月份,馆陶乡脑沟村养殖户杨书明打来电话求救,他家养的30多头仔猪得病了,上吐下泻,全部躺在了猪圈里,乔宝书赶忙开着自己的车赶了过去;馆陶乡黄庄村养猪户杨奎香焦急地找到了乔宝书,他家的20头育肥猪突然进食少了,乔宝书放下饭碗,匆忙出门而去……

这些都是小事。但对于养殖户来说,每一头猪都是他们的命根子。乔宝书就是在这些琐碎之中,与养殖户建立了深厚的感情,与心爱的“猪们”结下了不解之缘。

“宝刀”不老郅考书

提起郅考书,几乎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他是农民的“教授”,他将农业科技普及到了农村。不管是农户,还是养殖户,都会在遇到问题或麻烦时找到他,他的名字在武安大地响当当。

年近花甲,却依然精神矍铄地奔走在田间地头、牛棚猪舍。

这不,他又骑着自行车奔走在了城北乡的乡间小路上。他说,由于养殖户缺乏水禽蛋鸭饲养技术,鸭子不是死就是不产蛋,他不能不管。于是,他到养鸭子的农户家中挨个走访,了解失败的原因,然后回家翻阅资料,寻求疫病防治和饲料配比知识,困扰养鸭户的难题彻底让他给解决了。

午汲镇格村的养殖户老六就是慕名找到郅教授的。他家的鸭子在产蛋高峰期发病了,并且出现零星死亡,自己跑遍了全城大小药店,试了多种药方,就是不见效。郅教授到了鸭场,诊断后开了处方:先防鸭瘟,采取被动免疫的方法,以毒攻毒;然后对症治疗。头一天投药后,第二天鸭群死亡现象减少,三天后全部控制,五天后全群鸭子吃食好转。

郅教授有着38年的专业知识和经验,他和猪、鸡、鸭、牛、羊早就成了“朋友”。今年年初从岗位上退下来后,他仍然担任着寺峪沟村和玉皇山庄的养殖顾问。在他的热心帮助下,西寺庄乡北梁庄村右腿截肢残疾人张改叶到北京接受了养殖专业技术培训;凤凰山铁矿下岗职工靳祥终等在接受培训后走上了养殖致富之路……今年春天,他被聘到白沙村做技术顾问,他走上走下选择鸡场的最佳建设地点,为了提高鸡场建筑质量,他还跟着考察组一起到北京、廊坊等地考察。他说,作为科技人员,要时时刻刻加强学习,充实自己,只有这样,才能够保持宝刀不老,永立潮头;也只有这样,才能给我们的农民兄弟姐妹带来更多的实惠和幸福。

猜你喜欢
武安市核桃树特派员
河北省武安市白沙村 在共同富裕的大道上阔步前行
核桃树栽植技术要点
核桃树高接换优技术
农民为什么欢迎这样的特派员
专职科技特派员进驻架起农民与产业的致富桥
走出核桃树不能冬剪的误区
核桃树育苗及嫁接技术
河北省武安市固义村与东通乐村的队戏
来自宝岛的农业科技特派员
涉黑“爱心妈妈”一审获刑2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