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本刊特约记者 叶池 通讯员 郭敏
新发地国际绿色物流链建设,将通过压缩中间环节,促进农民增收,使消费者得实惠,其目标是打造一个“从国内外基地到国内外餐桌的全程物流链。”
瘦肉精、地沟油、染色馒头、勾兑醋、塑化剂……食品里面有不该添加的添加剂,水果、蔬菜上面含有超标的农药残留,当食品安全的丑闻不断地爆发出来之后,怎样才能吃得放心成为当前人们最为关注的话题之一。
现在,随着国家现代农业科技城(以下简称“农科城”)的建设,充分发挥农科城科技创新优势和现代服务业引领优势,整合资源,创新机制,不断推进科技创新成果服务于首都现代农业发展和民生改善,首都人民的食品安全问题将会通过科技的手段进行护航,而与此同时,这种先进的科技手段还将成为有效的示范,为解决我国的食品安全问题提供一条可供参考的路径。
作为一个特大型的都市,北京市的“菜篮子”是一个非常大的消费市场, 据悉,目前北京市全年蔬菜产量300余万吨,自给率为28%。而到“十二五”末,这组数据要变为450万吨和35%。为此今后5年间,北京市菜田面积要增加12万亩,达到70万亩,蔬菜的平均亩产量将提高17%;而设施农业面积要增加6万亩,达到35万亩。
这是北京推进集约化高产高效生产基地建设,通过建设菜园子丰富北京市民“菜篮子”的重要举措,在这中间,发挥科技的支撑作用,从源头把好关,保障食品安全是非常重要的,而这其中,农科城的作用就凸显出来,据了解,农科城在“菜园子”的建设上,将着重做好以下的科技保障工作:
一是开展蔬菜高端品种创制研发,培育适合都市型现代农业发展,特色性状达到或超过国外同类主栽品种的设施专用茄果类瓜类蔬菜、反季节速生叶菜和高品质的精细特色蔬菜品种10个以上。
二是建立蔬菜高质量良种生产、种子纯度分子鉴定、种传病害检测、种子处理加工技术体系,北京建立1万亩杂交品种原种和商品种子生产基地、生产100万公斤商品种子,提供高质量的蔬菜良种以满足生产需求。
三是示范推广蔬菜种苗标准集约化生产技术,实施新菜地整村推进计划,在北京和周边蔬菜生产优势区域规模化蔬菜集约化育苗工厂,示范推广蔬菜种苗标准集约化生产技术,累计生产优良蔬菜品种种苗1.5亿株以上,为农民提供高质量的蔬菜生产用苗,覆盖新增菜地50%以上。
四是形成蔬菜品种更新展示示范网络,建立覆盖全市蔬菜产区的“十百千万”蔬菜新品种示范体系,根据北京市蔬菜生产实际,选择了生产面积3万亩以上的番茄、甜椒、茄子、黄瓜、西瓜、大白菜、甘蓝、结球生菜、芹菜、白萝卜等十种蔬菜作为展示示范蔬菜,广泛引进国内外各科研单位和公司蔬菜新品种,筛选出适宜北京种植的蔬菜新品种100个,在全市蔬菜主产区建立1000个新品种示范点,建立万亩蔬菜新品种示范田,辐射20万亩以上。实现淡季自给率稳步提高,提高首都蔬菜产业供给能力,提升“菜篮子”产品质量安全水平。
五是实施科技助农增效工程,重点示范推广四个茬口的优新品种共37个,集成应用高产栽培技术20项,在延庆、怀柔、密云、昌平、顺义、大兴、平谷等七个区县建设核心示范基地700亩,技术辐射总面积800公顷。
按照北京市“十二五”规划的要求,即便是到“十二五”期末,北京市蔬菜的自给率也只能达到35%,这就意味着,相当多的农副产品还是通过物流的方式,由外地输送给北京。那么,只有在农产品的供应链上做好
功课,通过现代化的物流平台输送,减少中间流通环节,降低流通成本,实现农产品从生产到终端消费的高效流通,让市民得实惠,农民得效益。
为此,2010年,国家现代农业科技城——新发地国际绿色物流区建设工程启动,整合科研院所、企业、检测机构等食品安全方面的科技资源,应用奥运食品安全科技成果,开发了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系统、安全追溯系统、网上拍卖及电子结算系统、交易管理信息系统、农产品安全预警与应急系统等五大系统和农产品进出口“一站式”服务模式,为新发地批发市场农产品安全监管发挥了重要作用,从流通领域为首都食品安全把好关键一关,促进优质、安全、生态、高效的农产品产业链建设,保障首都食品供应安全。
2011年,依托新发地建设150亩新发地农产品现代物流科技示范园,在现有国际绿色物流区的基础上增加展贸大厅、配送中心、仓储区和综合大楼等功能区。
这样做将达到怎样的效果?
举例来说,目前,有26个国家的农产品在北京新发地市场销售,新发地每年销售1万多条标准货柜的进口水果,99%都是从广州、上海、大连等港口中转进来的,再通过中间商配送到超市。
这就意味着,市民最终从超市中购买的产品,是经过了层层的中间商的:国外供应商(A方)——国内进口商(B方)——国内大批发商(C方)——国内中小批发商(D方)——超市或零售商(E方)——终端消费者(F方)。由于中间环节繁多,商品层层加价,大量利润被中间商赚取。
新发地国际绿色物流链建设,将通过压缩中间环节,促进农民增收,使消费者得实惠,其目标是打造一个“从国内外基地到国内外餐桌的全程物流链”。新发地将国外农产品供应商、国外农产品采购商、国内农产品供应商、国内农产品购买商整合在同一平台,提供便利的对接方式,以减少果蔬在渠道流通过程中的损耗,新发地市场将打破上述从A方直至F方繁复的交易模式,制定一系列对接方案,直接给供应商及终端消费者带来实惠。
不久的将来,100家超市将与新发地共建国际绿色食品专区。北京市民将能从身边的超市方便地购买到来自马来西亚、泰国、韩国、越南等26个国家的进口绿色食品,并且新鲜、便宜。
此外,新发地国际绿色物流区还将通过建立国家现代农业科技城流通研究院,编写《2012年农产品流通蓝皮书》,制定农产品物流标准。同时集成传感网、质量安全追溯、供应链管理和会展等关键技术,开发供需管理系统、展贸管理系统和物流管理系统,建立安全农产品现代物流科技支撑平台,实现与国家级农业科技园、国内外生产基地、品牌超市和社区便民店的对接。为供应基地、批发市场和终端网点等供应链内的企业提供现代物流科技服务,实现对农产品从供应基地到终端网点整个供应链全程的管理,并通过对市场需求的分析来引导供应基地生产,实现按需生产和订单生产的模式。
无论各类食品来自何方,是本市自给自足的,还是通过物流的方式从外面进入北京的,要想最终进入市民口中的食品是让人放心的,都少不了“检测”这一关。
为此,农科城通过构建食品安全装备制造体系、研发创新体系、信息网络体系、科技服务体系等四大体系,为首都食品安全保驾护航。
一是成立检测装备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促进检测装备创新发展。农科城依托普析公司,成立北京食品安全检测装备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总面积约3000平方米,目前光学实验室、中心实验室相关软硬件建设已完成。其中,光学实验室由普析通用公司与清华大学合作建设,该实验室的建成,将使企业具有自主研发和制造分析仪器核心部件——光栅的能力,扭转我国长期以来对进口光栅十分依赖的局面;中心实验室已通过计量部门考核,取得开展第三方对外检测服务的资质。此外,研制出多气源原子吸收光谱仪、多功能食品安全现场快速检测仪等高端检测设备,申请技术专利7项,并通过欧盟CE认证,取得了进军国际市场的通行证。
二是从民生关注重点入手,开展食品安全检测关键技术研究。在北京市科委的管理下,农科城整合首都分析测试资源,利用各级机构优势资源,开展食品安全检测技术研究,形成一批高灵敏度、高选择性、高准确性、高通量的食品快速检测方法与食品安全及品质评估方法,目前,已经重点开展了“塑料餐具及食品包装材料中芳香胺的检测与迁移研究”、“密胺和脲醛树脂仿瓷餐具的鉴别及其热释放成分研究”、“食用植物油掺杂识假鉴定技术研究”、“功能性饮料的特殊成分检测及品质评价研究”、“食品中营养素的检测方法研究”等。
此外,农科城还跟踪国际先进技术,面向北京农产品质量安全领域存在的重点难点问题,开展农药残留生物传感器、分子印迹化学传感器农药残留快速检测技术、果蔬重金属酶联免疫检测技术等生物技术在检测中应用研究。
三是通过信息网络手段,构建食品安全信息系统。北京目前已经开发了大田作物和主要蔬菜质量追溯系统,利用产地农田环境监测和粮食品质遥感监测手段,建立基础数据库,开发农事信息采集、生产履历管理、交易信息管理、质量追溯查询等功能模块,构建质量追溯系统和安全生产决策支持系统,为京粮集团和生产者提供技术支持;未来,农科城农业科技网络服务中心还将利用电话、短信、网络等多渠道为消费者提供查询服务。
目前,农科城还建设了食品安全解决方案决策咨询网,建成了食品安全标准、政策法规、指标方法、仪器设备和标样试剂五大基础数据库的建设,能够针对食品安全检测提供108项从仪器、试剂到检测方法的完整解决方案,并已向社会免费开放。
四是集成创新资源,开展食品安全科技服务。北京市科委积极集成各类创新资源,大力开展农产品安全流通领域的科技服务,针对新发地市场人流、车流、物流量大的特点和科技需求,发挥食品安全科技服务联盟的作用,将国内最先进的检测装备与追溯及市场管理信息技术相结合,最终实现新发地农产品抽检率达100%,固定商户农产品追溯率达100%;启动新发地农产品安全预警与应急系统,全天候动态监测农产品质量、数量安全数据,监控价格波动、供应状况,提供紧急条件下农产品价格稳定与供应安全保障;建设5000平方米国际绿色物流区,以高效、便捷、低成本的快速检测技术为保障,确保物流区内商户全部经营绿色、有机农产品,并逐步实现优质优价,从而带动京郊10个区县100家生产基地生产绿色高端农产品,保证首都市民消费到安全放心的农产品,实现“从田间到餐桌”全程食品安全。
此外,北京还将依托普析公司建立食品安全检测培训中心,包括北京总部及上海、云南、山东、辽宁等四个分中心,通过NTC培训机构认证,开展食品检验职业资格培训。
在这些环节的共同作用下,我们期待农科城将会为首都人民带来更健康、更绿色的食品,让人们吃得更好、更放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