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黄 炜 张才纯 岳素娜
我国职业描述因子体系构建及其启示*
● 黄 炜 张才纯 岳素娜
本文在简要介绍国际与我国职业分类、职业描述概况的基础上,重点介绍了构建我国职业描述因子体系的设想,并对各因子群内涵与因子体系层次结构进行了解析。同时,结合职业与教育的关系,简要阐述了职业描述因子体系的构建对教育的启示。
职业分类 职业描述 职业描述因子 教育
*本文为《中国职业网络信息系统构建研究》课题成果之一
职业是指从业人员为获取主要生活来源所从事的社会工作类别,是劳动者参与社会经济活动的直接体现。它既是人们获得生存条件和满足发展需求的基本手段,也是国家实现社会管理与社会控制的基本手段。随着职业的发展变化,要求社会形成与之相适应的管理体系,从而在客观上促进了职业分类的产生与发展以及关于职业分类的研究。
如何建立既符合本国社会经济发展实际,又与国际职业分类标准体系相衔接的职业分类与职业描述体系,成为各国职业分类标准制定中面临的现实问题。构建职业描述的因子体系,为职业描述提供统一的表征项目与格式,用同样的指标体系衡量所有的职业,关系到职业分类体系建构的标准化,有利于对职业间的横向比较,充分发挥职业分类在劳动力管理、国民经济统计、人口普查、教育培训及就业方面的重要作用。
所谓职业分类即采用一定的标准和方法,依据一定的分类原则,对从业人员所从事的各种专门化的社会职业所进行的全面、系统的划分与归类,使各类职业活动能够形成一个独立存在又互相联系的整体,既使性质相同的职业活动可以归并为一个类别,又使之与其他类别能够互相区分。它是一个国家形成产业结构概念和进行产业结构、产业组织及产业政策研究的基础,对于社会各个行业的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有关统计资料表明,迄今已有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制定了符合本国本地区实际情况的职业分类。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有国际标准职业分类以及加拿大、美国、德国、英国的职业分类。这些国家和地区的实践充分证明职业分类是规范人力资源管理的一项重要的基础性工作,不断完善职业分类体系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
建立格式化的职业描述因子体系是职业分类体系一项重要的基础性工作,直接关系到具体职业信息的规范化呈现与利用。当前,世界上许多国家都建立了较为完善的职业分类体系,其中加拿大与美国职业分类体系具有很强的代表性。
《加拿大职业分类词典》中对职业的描述主要包括职业代码、职业(基本)名称、行业名称、导语、职责说明、有时需要履行的职责、普通教育程度(GED)、具体职业培训(SVP)、体力活动(PA)、环境条件(EC)、从业人员职能、能向因素、兴趣因素、性格因素等14个方面的内容。
《美国职业名称词典》(DOT)作为的早期的权威性著作,在人职匹配、招聘、就业安置、职业培训等方面都发挥了重大作用(Dunnette,1999),其对职业的描述主要包括职业编码、职业名称、行业名称、替代名称、解说(包括导语、任务描述和“可能”项目三部分)、未解说的有关名称等6个方面的内容。
美国现行的职业分类系统的广泛应用跟数字化职业信息系统的建立是密不可分的。数字化职业信息系统中最重要的是O*NET(Occupational Information Network)。 1995年1月,O*NET开始成立,并得到了迅速的发展(Dye&Silver,1999)。戴依和斯尔沃(Dye,Silver)把 O*NET描述为一个“能够使用通用的语言收集、描述关于工作和工作人员有效可靠的职业信息,同时还能使成员之间互相交流”的数据库。O*NET作为职业数据中心,现已成为美国职业信息的主要来源。
O*NET是以内容模型为基本框架的,内容模型包括任职者特征(含能力和兴趣)、任职要求、经验要求、职业特征(包括劳动力市场信息)、职业要求 (包括工作环境一般的工作活动、具体职业信息)、职业特定要求。其中前三项是以从业人员为导向的描述(worker-oriented),而后三项是以工作为导向的描述(Job-oriented)。
从加拿大与美国的职业描述来看,其关于职业描述的信息相当丰富和系统化,尤其是美国O*NET中关于职业描述的因子体系的完整性与系统性已成为世界各国职业信息网构建的参照标准。
我国为满足国民经济发展、社会人口普查以及劳动人事规划指导等方面的需求,开展了大量的职业分类调查研究工作,制定了有关职业分类的标准与政策,在职业分类领域进行了成功的尝试和有益的探索。国家有关部门先后制定了《职业分类和代码》国家标准(1985)、《中华人民共和国工种分类目录》(1988),并根据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修订了《职业分类和代码》国家标准。在此基础上,组织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1999),使得我国的职业分类实践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职业大典表述每一大类的内容包括大类编码、大类名称、大类概述、所含中类的编码和名称;每一中类的内容包括中类编码、中类名称、中类简述、所含小类的编码和名称;每一小类的内容包括小类编码、小类名称和小类描述;每一细类(职业)的内容包括职业编码、职业名称、职业定义、职业描述及归入本职业的工种名称及编码等。具体到每个职业,我国99版职业大典中用于描述具体职业的因子有4个,即:职业代码、职业名称、职业定义与工作内容。与加拿大和美国的职业描述相比,还有更多的信息需要充实。
职业描述因子体系的构建是一项基础性工作,直接关系到职业信息管理与应用的方方面面。只有开发出适合中国特色的职业分析方法和工具,建设具有可持续完善和可持续发展的职业分类工作机制和服务系统,持续地为国家职业分类建设、职业标准建设和新职业开发与建设提供科学的支持,才能持续地为全国公众和社会机构提供择业、就业、职业培训教育、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等基础服务。为此,职业描述因子体系构建必须遵循以下原则:
科学性原则。科学性是职业描述因子体系构建的前提,需要有成熟的理论支持。从职业的本质出发,职业涉及职业本身及从事职业的人两个最基本的要素,从职业特性与职业对任职者的要求两方面对职业进行描述,在世界各国职业分类与研究中具有成熟的典范。
现实性原则。职业来自于产业现场,对职业的描述应符合产业现场的实际。职业描述因子体系所概括的内容要能客观真实地表现职业在现实社会中的状况。
实用性原则。构建职业描述因子体系,其根本目的是为职业描述提供跨职业的共同语言,为职业之间的相互比较提供可能性,揭示出一个职业区别于另一个职业的典型特征。
在遵循这三个原则的基础上,我们进行了广泛的文献研究,提出了一个二维六面的因子体系模型构想。具体来说,二维指的是“任职者导向-职业导向”维度与“职业特有-跨职业”维度,这两个维度纵横相交,形成一个直角坐标系;六面以“职业基本信息”与“胜任特征”为核心,构成左右基本对称的分布形态。如图1所示,从上到下顺时针方向排列,分别是 “任职者要求”、“胜任特征”、“从业者整体特征”、“行业与组织特征”、“职业基本信息”与“职业特性”六个一级因子。
图1 职业描述因子结构
具体来说,“任职者要求”因子包括:教育背景、经验要求、培训要求、认证要求与入门要求五个二级因子;“胜任特征”因子包括:基准性胜任特征与鉴别性胜任特征两个二级因子;“从业者整体特征”因子包括:从业人数、从业人员分布、人员供需情况、薪资水平及职业前景五个二级因子;“行业与组织特征”因子包括:组织与行业环境、相关职业及转换路径与行业其他相关信息三个二级因子;“职业基本信息”因子包括:职业代码、职业名称、平行名称与职业定义四个二级因子;“职业特性”因子包括:典型工作任务、特有工具、专用技术与工作环境四个二级因子。
以“胜任特征”因子群为例,“胜任特征”作为一级因子,其下包括“基准性胜任特征”与“鉴别性胜任特征”两个二级因子;“基准性胜任特征”下又包含“知识”与“技能”两个三级因子;三级因子“知识”下又包含N项基础因子,“技能”下包含N项基础因子,具体解析如表1所示。
表1 职业描述因子体系解析(以胜任特征为例)
职业作为教育的出口,其与教育有着与生俱来的必然联系。按照职业对其从业者的要求来开展相应的教育活动,是实现教育培养目标的重要保障。教育尤其是职前准备教育与通常所说的基础教育最主要的区别在于其教育目标的不同。职前准备教育最直接的目标就是培养具有一定职业胜任力的社会从业者。本研究中提出的职业描述因子体系结构模型,从“任职者导向—职业导向”与“职业特有—跨职业”两个维度来对职业进行描述,全面系统地展示了职业对任职业者的要求。模型结构提示我们对职业的关注不仅要关注职业本身的特性,更要关注从事职业的人以及职业所处的社会经济环境。在对众多的职业描述因子的普遍关注中,从职前准备教育的视角来看,更应该关注那些教育本身能起作用的因子,更多地将关注点集中在受教育者身上那些可塑性较强的特征因子,着力增强其对社会从业者职业胜任力提升的促进作用。
本研究中提出的职业描述因子体系模型所含六大因子群从不同侧面对职业进行描述,展示出职业在产业现场的客观真实状况。从“人-职”匹配视角来看,此模型对具体教育活动的开展具有重要的指引作用主要体现在如下两个方面:
一是在人才培养模式应注重当代通才教育。如何对接职业对任职者的要求,是人才培养模式中至关重要的方面。从职业描述因子体系中我们可以看出,职业对任职者的要求是多方面的,既涉及完成职业具体工作任务所必须工具的使用及专门技术的掌握,也包括相应的教育经历、培训、经验、相关认证要求以及从业者的基础性胜任特征 (胜任相关工作的知识、技能),还包括区别工作业绩突出者与表现平平者的鉴别性胜任特征(如,社会角色、自我概念、特质、动机等)。从“人-职”匹配角度来说,要求教育模式既不能是精深的“专门教育”,也不能是广博的“通才教育”,职前准备教育尤其需要注重素质教育,培养具有宽广的知识面、多种综合能力和较高的综合素质,具有完整人格特征和丰富个性特征的人才,使受教育者能在不同行业、部门从事具体职业活动,能适应当代不断变化的行业结构、职业结构需要;着重加强对通专结合的复合型人才、具有开拓性的创造型人才与具有一专多能的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把培养受教育者的职业胜任力作为重点培养目标。
二是专业设置与课程结构上应注重与具体职业要求对接。专业教育从一开始就与“职业”有着紧密的联系,专业教育的目的就是培养符合“职业”要求的专业人才。一般来说,按国家教育行政部门公布的专业目录培养人才的一种教育称为专业教育,它有明确的培养目标、教学计划和相对稳定的专业课。专业教育一般是在一定的普通教育的基础上实施的,以专业技术知识或专门技能的培训为主要内容。构建反映职业真实状况的职业描述因子体系,为不同职业提供具有可比性的职业描述信息,不仅对专业设置口径、专业培养目标确立与专业教学内容的设定有重要的指引作用,也可进一步缩小学校培养目标与组织用人需要之间的差距,对促进专业教育本身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参考作用。
课程结构是专业教育的重要载体,是实现培养目标最重要的手段。职业描述因子体系各层级因子负载的职业要素与专业教育的课程结构有着密切的联系,其中大部要素的满足是通过相应的课程来实现的。因此,构建科学的职业描述因子体系,有利于根据各职业对任职者要求调整与设立相应课程体系,实现专业教育与职业活动更良好的对接;有利于在专业教育中融入职业发展与职业指导类课程,促进任职者职业成熟度的提高,从而提升劳动者的整体素质。
职业发展是劳动者人生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职业作为劳动者能够稳定从事的有酬工作和劳动角色,对劳动者维持生存、发展个性、发挥个人才能、参与社会劳动、承担社会义务具有重要作用。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劳动者职业发展的顺利与成功直接关系到劳动者人生发展的顺利与成功。
职业描述因子体系对劳动者自身职业发展具有重要指导作用。它将与职业相关的各种宏观、微观信息系统化,把抽象的职业进行客观描述,为劳动者认知具体职业提供了重要的认知框架,便于劳动者认识某个具体的职业,明确职业对劳动者素质与能力的具体要求,从而选择更适合自己的教育培训项目;同时,又用统一的标准描述不同的职业,有利于劳动者进行职业间的横向比较,为职业发展与职业转换提供客观依据,设计更科学的职业发展路径,做出更优的职业选择。
1.张元:《现代职业分类简介》,载《国家职业分类研讨会》,2008年;《中国职业分类体系构建研究报告》,2010年。
2.国家职业分类大典和职业资格工作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中国劳动出版社,2005年版。
3.陈宇:《中国的职业分类、标准、鉴定和证书》,载《中国职业技术教育》,1998年第4期。
4.曾令萍:《国际和世界主要国家与地区职业分类概论》,载《职业杂志》,2001年第1期。
5.冯桂林、张元:《现代职业分类概论》,现代知识出版社,2002年版。
6.李文东、时勘:《美国国家标准分类系统发展概况及对我国的启示》,载《中国软科学》,2006年第2期。
7.国家科委人力资源研究所研究室编:《加拿大职业分类规范》,能源出版社,1996年版。
8.冯桂林、朱志杰:《中国职业分类大全》,中国劳动出版社,1994年版。
9.National Center for O*NET Development,Data Dictionary O*NET 14.0 Database [J].Employment Security Commission,2009.
10.Crosby, New and emerging occupations [J].Occupational Outlook Quarterly.Fall,2002.
11.Levine,J.D.,Nottingham,J.,Paige,B.&Lewis,P.(1999).Transitioning O*NET to the standard occupational classification [J].Report prepared for the U.S.Department of Labor/Employment and Training Administration.Raleigh,NC:National Center for O*NET Development.
12.Jonathan David Levine.UseoftheO*NET descriptors in numerical occupational classification: an exploratory study [D].doctoral dissertation.North Carolina State University,2003.
13.The National Center for O*NET Development[J].New and Emerging (N&E)OccupationsMethodology Development Report,2006.
北京中医药大学管理学院)
(责编 叶 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