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安市加快农田水利建设的做法

2011-08-15 00:42:15李秋金曲秀杰李旭家
山东水利 2011年8期
关键词:续建泰安市农田水利

李秋金,曲秀杰 ,李旭家

(1.泰安市水利和渔业局,山东 泰安 271000;2.即墨市水利局,山东 即墨 2662000)

目前,随着中央一号文件的颁布实施,从中央到地方都非常重视农田水利建设。多年来,泰安市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取得了较大成绩。其中建有大中型水库14座,小型水库553座,塘坝2 991座;固定机电排灌站5 267处;机电井53 399眼;设计万亩以上灌区53处,其中大型灌区2处。全市总灌溉面积28.23万hm2,有效灌溉面积25.23万hm2,旱涝保收面积18.00万hm2。由于今春泰安市遭遇了百年一遇的特大干旱,再次警示人们加快农田水利建设刻不容缓。

1 农田水利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是现有工程老化失修,损毁废弃严重。现有的农田水利工程大多建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受当时条件所限,因陋就简,建设标准低,存在不同程度的安全隐患和功能缺陷,加之多年来老化失修,目前多数已严重损毁,一些扬水站、渠道甚至已废弃多年。

二是新建工程建设及原有工程续建配套建设乏力。改革开放30年,全市基本无新建大中型农田水利工程。一些原有工程由于多种原因未能全部完成,成为几十年无人问津的半拉子工程。如岱岳区胜利水库,原设计是引牟汶、石汶、赢汶三河之水于一库,自流灌溉岱岳、肥城1.2万hm2旱田。在完成石汶、赢汶引水工程后,进入了联产承包的时代,设计中最主要的牟汶引水工程至今没有完成。

三是运行管理难以为继。农业灌溉供水水价偏低,水费较难收回,水库、灌区管理单位工资拖欠严重,工程维修、配套、更新的费用更难落实,水管体制改革还不彻底。乡镇水利站等基层机构被弱化甚至取消,基层技术力量普遍不足。农民用水合作组织推广尚需规范,已建用水合作组织缺少资金扶持,运转艰难。

2 主要原因分析

1)财政投入不足,是影响农田水利建设的根本原因。目前,我国农田水利设施的投入主体依然是以政府为主,很难形成一种有效机制来调动农民自身的资源投入以及其他社会资源的参与。在目前县乡地方政府财政普遍困难的投入约束下,财政投入不足,特别是中央财政投入不足是影响农田水利建设的根本原因。

2)体制机制不顺,是影响农田水利健康发展的重要原因。从人民公社到联产承包责任制,生产关系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但与新的生产关系相适应的农田水利新体制新机制还不健全。主要表现在,大中型农田水利工程维修与管理既不能全额财政投入,也不能市场化运作;小型农田水利建设与管理既不再归“集体”负责,也难归个人或其他组织负责,形成了两不管的局面。

3 主要措施

3.1 加大中央及地方财政投入

一是要加大中央财政投入。目前,农民、农业、农村在整个国民经济中仍处于弱势,国税地税分离使地方财政收入在国家财政总收入中所占比例减小,农村税费改革取消了“两工”,地方政府无力承担更多的农田水利建设任务。加快农田水利建设必须首先加大中央财政投入和投入比例,取消经济困难地区的地方配套任务。

二是要加大地方财政投入。今年中央一号文件要求“从土地出让收益中提取10%用于农田水利建设”。泰安市提出从土地出让收益中提取20%用于农田水利建设,这是对中央一号文件最有力的落实,是加强农田水利建设最关键的措施。

3.2 加快工程的续建配套建设

一是搞好规划。要在全市水利“十二五”规划和水网规划的框架下,切实搞好农田水利规划。按照“东西连通、南北互补、梯级开发、蓄引结合、库河相济”的总体布局,依据“山、水、林、田、路、村统筹规划,旱、涝、碱、沙、荒、污综合治理”的基本原则,规划好布局合理、配套完善的农田灌排体系,做好项目储备与争取工作。

二是有重点的分期实施。按照“先易后难,先急后缓”的原则,优先抓好原有农田水利工程的续建配套工程。这些工程尽管已严重老化失修,或已废弃多年,但工程主体尚存,可以减少新征土地,有些工程稍加修缮便可使用,投资少,见效快。工作中要加快大中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恢复扩大有效灌溉面积;加快小农水重点县建设,做好田间配套、末级渠系改造和“五小水利”工程,尽快解决“最后一公里”问题;加快移民后扶项目建设,搞好库区农田水利建设。尽快启动小灌区、灌排泵站、水闸续建改造和除险加固工程,尽快启动中皋、稻屯洼、开山水库等新建工程。

三是加强工程建设监督管理。农田水利工程规模不一,要按照有利于“保证质量、加快进度、节约投资”原则,制订适合不同规模的建设管理办法。对规模以上的项目,应严格“招标投标制、项目法人制、建设监理制和合同管理制”,对一些规模小、技术含量低,农民技工能完成的项目,不管是谁投资,应鼓励农民参与建设。政府要尽快实现从“建设者”到“监管者”角色的转变,严格履行质量与安全监督和建设市场监管职责,严肃查处违法违规行为,培育并规范好农田水利建设市场。

3.3 建立完善农田水利建管新机制

一是农田水利建管新机制必须凸显 “公益性”,坚持以政府投入为主。大中型及重点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投资与管护经费全额纳入财政预算,深化水管体制改革,保障人员工资及维修养护经费。恢复乡镇水利站编制,经费纳入县级财政预算;扶持用水者协会等群众组织。

二是对一些小型农田水利工程,通过奖补政策调动农民参与建管的积极性。应因地制宜引导农民自愿投工投劳参与建设,及时兑现奖补资金。深化产权制度改革,明确所有权、使用权,落实管护主体、责任和管护经费财政补助。

三是探索农田水利良性运行的市场机制。鼓励农民通过“一事一议”,吸纳社会资本参与工程建设。允许以承包、租赁、拍卖等形式进行产权流转,盘活小型农田水利资产,建立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经营性水利市场机制。按照“节约用水、降低农民水费支出、保证灌排工程良性运行”的原则,在对农业灌排工程运行管理进行适当财政补贴的基础上,推进农业水价综合改革,探索实行农民定额内用水享受优惠水价、超定额用水累进加价的办法。

3.4 加强领导,科学考评

由政府牵头,组织发改、财政、水利等有关部门,共同探索农田水利建设管理新机制,切实解决影响农田水利建设的实际问题,推动农田水利建设工作顺利开展。要把农田水利建设作为领导干部,特别是县、乡两级干部政绩考核的主要内容。

猜你喜欢
续建泰安市农田水利
再见,雪姑娘
北风催眠曲
农田水利水土保持技术推广
加强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和管理的思考
中华建设(2019年6期)2019-07-19 10:12:46
上海市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探讨
农田水利技术推广
泰安市通联站站长——王晓栋
宝藏(2017年2期)2017-03-20 13:16:57
自密实堆石混凝土在水库大坝尾留续建工程的应用
安徽省淠史杭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工程建设管理体制的实践和探索
浅谈大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工程主要设计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