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连志
(水利部水利建设管理总站 北京 100038)
张小会
(水利部综合事业局 北京 100053)
水库作为我国防洪保安工程体系与水利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多年来在防洪、灌溉、供水、发电、改善生态环境等方面发挥了巨大的作用。截至2009年底,我国共有86353座水库,数量居世界之首,其中小型水库81847座,约占全国水库总数的95%。这些小型水库大部分建成于20世纪的50~70年代,受当时经济条件、技术水平、建筑材料、管理体制等方面的限制,绝大多数小型水库是土坝,且放水设施大多采用了涵管取水型式。由于建设标准低、工程质量差,加上管理设施和手段落后等原因,大部分涵管已出现各种各样的病险问题,威胁大坝的安全运行,影响水库效益的正常发挥。
调查结果显示:全国各地水库放水涵管常见的病险问题有断裂、漏水、堵塞、气蚀等,其中漏水和断裂现象最为普遍。
涵管断裂会破坏涵管结构,产生漏水,引起土坝渗透破坏。涵管断裂的原因主要如下:
a.基础处理不当。当涵管处在两种或两种以上沉陷量不同的基础上时,由于涵管基础未经加固处理或处理不当,一旦产生不均匀沉降,极易引起管身断裂。还有不少涵管铺设在未经处理的软基上,即便是比较均匀的软基,也往往由于涵管上部坝体填筑高度不同,所受到的荷载相差较大,极易产生不均匀沉降,使管身产生裂缝,甚至断裂。
b.本身结构强度不够。很多涵管选用材料不当,施工质量较差,导致本身结构强度达不到要求。尤其是一些混凝土管由于采用的水泥质量低劣、骨料级配不良、均匀性和密实性差等原因,经过一段时间运行后,管壁出现混凝土碳化等现象,使管身承载能力大大降低,从而出现裂缝,甚至断裂,并导致渗漏。
c.无压涵管有压运行。小型水库涵管大多设计成无压涵管,但由于管理运用不当,甚至汛期参与泄洪,加大放水量,使涵管满水有压运行,造成管身断裂。
d.未设置伸缩缝。有一些涵管管身较长,但未设置沉陷、伸缩缝,温度变化使其产生裂缝和断裂。
涵管除因断裂引起漏水外,还经常发生无断裂漏水。涵管漏水主要分为沿管壁外的纵向漏水和穿管壁的横向漏水。
a.纵向漏水。多是由于管壁周围土体填筑质量差,夯压不实,使管外壁填土和管壁结合不严密,管壁与土壤等结合处存在一个层面,蓄水后,水在压力作用下沿层面渗透产生的接触渗漏,逐步形成渗漏通道。特别是通过心墙、斜墙等防渗体的部分,是纵向漏水易发的部位。另外,由于未设置截水环或截水环损坏,导致渗径缩短,使管外壁和土体间易产生接触渗漏。
b.横向漏水。多是由于涵管存在断裂、伸缩缝填料老化、接头处理不当、存在冷缝等问题,高压水流沿着这些薄弱环节渗水。一般情况下,涵管内壁漏水处有结晶物析出或锈斑出现,严重时产生射流。
涵管堵塞主要发生在断面小、强度低的放水涵管。由于断面较小,时常被块石、树杈、淤泥及其他杂物堵塞,也常因木、瓦、素混凝土等结构承载能力低而被外力压破堵塞。管理不好的常年被堵死,不能放水。这种涵管堵死后,清理非常困难。
气蚀形成的原因主要是由冲击应力造成的表面疲劳破坏。多是由于涵管进口形状不当、无压变有压等原因,导致水流流态不顺及多变,水流在与管内壁接触处的压力低于它的蒸汽压力时形成气泡,或溶解在水流中的气体析出形成气泡,当气泡受压力变化溃灭时产生极大的冲击力和高温,管内壁长期反复经受这种冲击力,材料发生疲劳脱落,使表面出现小凹坑,进而发展成海绵状破坏。气蚀严重时,甚至可形成大片的凹坑。
放水涵管病险如不及时治理,将引发险情,造成安全事故。治理涵管病险时,应根据涵管结构强度、断面大小、出险部位及原因等综合考虑。涵管常见病害的处理多用贴补、内衬、灌浆、加固地基及封堵原管另设新管等方法。
对于断面较小的涵管,可从放水口开始沿管轴线向下游开挖至病险相应部位,再视病险情况分别采取外包加固、部分拆除、废除新建的办法进行处理。如由于涵管缝裂漏水使坝体产生渗透破坏(如跌窝)的浆砌石、混凝土结构涵管,其病险处结构一般未遭破坏,可采用外包混凝土等措施加固处理。如病险处涵管结构已遭破坏,则可拆除该部位老管,浇筑钢筋混凝土新管。蓄水运行后,如继续产生漏浑水、跌窝等病险,说明老管已无法使用,则可拆除重建。但是对于那些强度低的木、瓦、素混凝土、钢丝网薄壳等结构涵管,一般只能废除新建。
对于断面大、人能进去施工的涵管,一般可采取打孔灌浆、化学补强、内衬加固等措施进行处理。涵管漏水,一般采取沿漏水点钻孔灌入水泥浆封堵的办法就可以解决问题。对于少数断面允许缩小的涵管,可先对涵管进行全断面混凝土内衬加固后,再采取顶水灌浆止漏等办法。也可采用钢板内衬加固处理。对于因裂缝、伸缩缝引起的漏水,可采用化学贴补即环氧砂浆或丙乳砂浆贴橡皮、玻璃丝布等补强止漏或重置伸缩缝止水料的办法处理。
对于涵管气蚀,可采用环氧树脂基液和环氧树脂砂浆补平,也可采用丙乳砂浆进行修补。
对于断面非常小、无法进人施工的堵塞涵管,根据堵塞体在涵管内位置的不同,可采取在涵管出口和潜水员在涵管进口捅击堵塞体等办法处理。否则,只能废除新建。
对于无法进行加固或加固不彻底的涵管,一般采用封堵原管、另设新管的方法。新建涵管应尽量避开大坝,建在坚实可靠的山岩或地基上,如果确需在大坝下穿过,应处理好与大坝坝身的接触面。新涵管建成后,应对老涵管进行处理,一般采用封堵的措施。封堵涵管的方法主要有混凝土堵塞法、逆向灌浆法、平行灌浆法、十字灌浆法等。封堵长度通常以接近涵管长度的1/3为宜。
放水涵管作为小型水库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安全问题不容忽视,必须加强检查,及时发现问题并认真进行加固处理。尤其是在当前我国实施大规模小型水库除险加固之际,更应该抓住机遇,消除险患,保证水库的安全运行,充分发挥水库的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