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 雯
(福建师范大学 外国语学院,福建 福州 350108)
新媒体时代话语分析的发展
胡 雯
(福建师范大学 外国语学院,福建 福州 350108)
新媒体时代话语分析从形式到内容都发生了变化。对多模态话语的研究,推动了话语分析实践。它通过整合研究新媒体形式下的多种模态,有助于受众了解话语所要传达的社会意义及隐含的意识形态。
新媒体;话语分析;多模态话语分析
20世纪50年代,话语(discourse)作为语言研究的一个重要概念,成为现代语言学的主要研究对象之一。现代语言学中,话语既指大于句子的语言单位,又指实际运用的语言(如日常对话、演讲等)。随着科技的进步,新媒体得到广泛运用,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话语语境。话语分析呈现出新的特点,一些采用新视角的话语分析方法也逐渐发展起来。梳理话语分析发展的脉络,尤其是分析新媒体时代话语发展的特点和趋势,有助于我们更清晰地认识现代交际过程中的意义传递,以及话语所反映并建构的现代社会关系。
1952年,美国语言学家哈里斯(Zellig Harris)在L anguage杂志上发表Discourse A nalysis一文,首次提出“话语分析”这一概念。当时的话语语言学吸收了符号学、社会学等学科的研究成果,主要使用结构主义方法描述语言现象,但对语言的社会、文化等因素关注不多。
20世纪60年代,随着社会政治经济等领域的极大变迁,西方整个人文社科领域发生了“话语转向”,研究成果颇丰,如海姆斯(Hymes)从社会学角度研究了社会中的语言使用问题,奥斯汀(Austin)、格莱斯(Grice)等人从言语行为理论和会话含义等角度来研究语言,伯明翰学派在口语话语分析方面取得了重大成就,等等。话语分析开始研究不同文化中的会话形式,更加注重在语境中分析句子。
20世纪70年代末至80年代初,话语结构和话语理解成为话语分析的重要研究对象。福勒(Fowler)等人,从语言学基本原理出发,指出语言的语法体系所具有的特定形式与其服务的社会和个人需要密切相关,并揭示了语言和权力之间的联系[1]。同年,克莱斯(Kress)等人出版了著作《作为意识形态的语言》(L anguageas Ideology)[2]。批评语言学开始兴起。
批评语言学的发展与批评视角的拓宽,为20世纪90年代兴起的批评话语分析(critical discourse analysis)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条件。现今国外批评语篇分析以韩礼德(Halliday)等人的系统功能语言学思想为基础,主要流派包括以费尔克拉夫(Fairclough)为代表的兰卡斯特学派的社会变革论,以梵·迪克(Van Dijk)为代表的社会认知法等,他们将语言学的话语分析理论与社会批评理论相结合,通过研究各种话语的结构、理解方式,力图揭示隐藏于社会体系之中的权力和意识形态,以及意识形态对人们话语和社会实践的影响。
话语分析中使用的方法大致有结构分析法、认知分析法、批评分析法等,但在当代话语分析中,这些方法大多被综合使用,很少单独运用。
“新媒体”这一概念起源于1967年,美国哥伦比亚广播电视网(CBS)的技术研究所所长金马克(P.Goldmark)在一份关于开发电子录像商品的计划中,将电子录像称为“新媒体”(New Media)。1969年,美国传播政策总统特别委员会主席罗斯托(E.Rostow)在向尼克松总统提交的报告书中,多次使用“新媒体”一词[3]。
马诺维奇(Lev Manovich)认为,新媒体只不过是一种与传统媒体形式不相关的一组数字信息,但这些信息可以根据需要以相应的媒体形式展示出来。美国《连线》(Online)杂志则将新媒体定义为“所有人对所有人的传播”。罗斯比(Vin Grosbie)对新媒体作了一个更加具体明确的阐释,即“能对大众同时提供个性化内容的媒体,使传播者和接受者融汇成对等的交流者、而无数的交流者相互间可以同时进行个性化交流的媒体”。
蒋宏和徐剑从内涵和外延两个方面对新媒体进行了界定:就内涵而言,新媒体是20世纪后期在世界科技进步背景下,在社会信息传播领域出现的建立在数字技术基础上的能使传播信息大大扩展、速度大大加快、方式大大丰富、与传统媒体迥然相异的新兴媒体;就外延而言,则主要包括光纤电缆通信网、电子计算机通信网、多媒体技术,等等[4]。
笔者倾向将“新媒体”理解为一种基于数字技术的、由所有人向大众交互传递信息的传播介质。它包括网络、移动设备、数字广播等多种形式,具有高互动性、多媒体性、无国界性等特点。实际上,“新媒体”中的“新”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它是与“旧”比较而言的,由于技术的不断进步,媒体本身也在不断发展变化。因此,新媒体实际上是媒体发展的一种延续,例如,最早的大众媒体是报纸,20世纪20年代出现广播,20世纪30年代出现电视 ,当“第四媒体”——互联网 ——一出现 ,电视就成了“旧媒体”。因此,“新媒体”这一概念的内涵会随着时代的进步不断地变化,可能在未来同样会被归为“旧媒体”的范畴,但在很长一段时间其定义是相对稳定的。
新媒体时代的话语呈现出多样化的形式。就互联网而言,就有网络即时聊天、网络博客、播客、微博等多种形式。新旧媒体之间也并非完全的替代关系。在新媒体时代,旧媒体的多种形式,如报纸、广播、电视等依然存在。此外,还出现了新旧媒体共同参与的话语传播活动,如“手机报纸”“网络杂志”等。因此,在新媒体时代中,新媒体与传统媒体共生,话语形式大大丰富。
新兴的媒体形式,在时间和空间两个维度都提高了传播的可能性,尤其是互联网、卫星电视等,促进了传播内容和形式的多样化。它们巧妙地绕开现有结构的控制,提供新信息和新思想。话语的传播超越了报纸版面、电视时段、地缘等方面的限制,互联网丰富的资讯使人们可以在任何时候选择自己需要的信息。因此,新媒体时代的话语具备了很大的开放性,大众从单纯的受众变成媒体的主体,具有了更大的主动性,如在网络个人博客中,个人掌握着话语权。虽然新媒体对技术有很强的依赖,但在这个时代,信息的获取越来越快捷、方便、自由。
在新媒体时代,话语已经超越了作为社会符号的语言,成为使用两种或者多种符号资源(语言、图像、空间等)完成意义建构的社会实践。语篇的含义也从传统的静态文字语篇扩展到了动态多模态语篇。在信息传递过程中,信息发送者和接收者之间的交流是双向的。大大改善了传统媒体传播信息过程中受众的被动地位,如互联网已经成为接收者与传播者之间一个相当重要的相互沟通工具,“点对多”“多对多”等信息交换方式也相继出现。话语在现代新媒体技术的作用下,呈现出多形式、多模态,话语意义正是通过这些新的形式以及不同的模态得以体现。
在新媒体时代的背景下,话语分析方法也从形式到内容都发生了变化,一种新型的话语分析方法——多模态话语分析应运而生,并逐渐发展起来。
“模态”(mode)指“可对比和对立的符号系统”[5],包括书面语言、话语、动作、姿态、图像、声音等符号系统。话语分析早期的研究对象主要是只使用一种模态的“单模态话语”(monomodal discourse),主要对文字层面进行分析,关注的是语言系统与社会认知之间的关系,对文字之外的内容关注很少。
新媒体时代的话语不再是单一的言语信息,还包含有动作、颜色、图像、声音等更多的表现形式,多模态化成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20世纪90年代西方开始兴起对同时使用两种或两种以上模态的话语进行的语篇分析。2000年,多模态话语分析(multimodaldiscourse analysis)作为一个术语首次出现。例如,要对一则新闻报道进行话语分析,传统的话语分析方法更注重分析这则新闻静态文本的衔接性、连贯性。信息性、语境性等特征,从而得出具体的理解,而多模态话语分析就超越了文本分析的局限,侧重对构成这则新闻报道的图像、版式、色彩、文字等多个模态进行综合分析,将这些模态的意义资源进行整合之后,最终得出各种符号相互作用所建构出的整体动态语篇意义。
模态和媒体的关系归根结底是话语和技术的关系,两者存在着内在的联系[5]。一方面,数字技术的发展对新媒体时代话语本身产生了影响,使之呈现出新的形态,如互联网上的个人博客、聊天室话语、网页设计、手机短信、数字广播等,多种符号经常共同作用于同一话语里,呈现出一种新的意义。另一方面,多模态话语分析的产生也需要以科技的发展为技术基础和手段。多媒体技术的运用为多模态话语分析语料的采集和整合提供了便利条件,如语料库的建立、多媒体数据的提取、图像录音的保存等多媒体手段都有助于从图像、声音、语言、三维空间等多角度、多方位对多模态话语进行系统全面的分析。
1977年,R.Barthes在《图像的修辞》(Rhetoric of the Image)一文中探讨了图像在表达意义上与语言的相互作用。20世纪80年代,Kress和Van Leeuwen等人将包括图像意义的多模态话语的意义分成再现、互动和构图等三种,并对照功能语法的概念、人际和语篇功能,结合 Eco和Sebeok等人对非言语手段的符号学研究,以及Barthes等人对图像的研究方法,来分析语言之外的意义生成。他们凭《阅读图像》[6]《多模态语篇》[7]等一系列著作,成为多模态话语分析的主要代表人物。文字和图像这两个模态之间的关系成为他们的重点考察对象,他们认为,视觉结构生成的各种图像是和生成这些图像的社会机构的利益紧紧相连的,具有意识形态意义。
采用社会符号学分析方法进行多模态话语分析的还有O’Toole等人。此外,Scollon发展了介入语言分析理论,将其建立在行为理论基础上,把语言看作社会行为,是介入行为而不是语篇。后来Norris在Scollon的介入理论基础上,建立了多模态话语分析模式。
李战子[8]首次在国内引入了多模态话语的社会符号学分析理论。胡壮麟[5]探讨了社会符号学研究中的多模态化,介绍了具有媒体和模态双重特性的计算机符号学。朱永生[9]提出了多模态话语分析的理论基础和研究方法,指出判断多模态的两条标准,一是看话语中涉及的模态种类有多少,二是看话语中涉及的符号系统有多少。张德禄[10]也从文化、语境、意义、形式和媒体等五个层面探索了多模态话语分析的综合理论框架。一些对广告、会徽、海报、电影画面、插图等进行多模态分析的文章也陆续发表。韦琴红[11]利用Baldry和Thibault[12]提出的一系列研究多模态话语的工具和概念,利用图像、颜色、文字、以及文字印刷版式等各种符号,考察了英国《泰晤士报》2006年12月28日头版上一篇图文并茂的北极熊多模态语篇,从而分析了这些模态是如何通过再现、互动和构图几种功能来建构这个多模态话语的整体意义的。
多模态话语分析从理论到实践的一系列研究成果,为我们进一步考察新媒体时代的话语提供了理论框架。但是,目前多模态话语的相关研究多集中在以文字和视觉两个模态相结合的二维平面研究上,对三个或三个以上模态同时存在的三维多模态语篇的分析还不多见。
多模态话语分析以韩礼德的系统功能语法为理论基础。功能语法认为,语法是制造意义的资源,语言是社会的符号。因此,许多学者采用系统功能语法理论来分析多模态话语,将语法延伸到视觉、听觉等模态。他们认为多模态话语也具有系统性和功能语法的概念、人际、语篇三大功能,在多模态话语中,每一个模态都成为一个独立的意义生成资源。
多模态话语分析和系统功能语法研究和批评话语分析研究有着紧密的联系。一些多模态话语分析学者如O’Toole,Jewitt等人,同时也是系统功能语法学者或批评话语分析学者。因此,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多模态话语分析是从社会符号学角度对建立在系统功能语言学之上的批评话语分析的一种拓展。
多模态话语分析的研究空间很大,自2002年以来,每两年举办一次的国际多模态语篇研讨会的讨论主题涵盖了电影、教育、网络语言、符号学、视觉、传播等多个重要领域。多模态话语分析在广告、电影、人机对话等多方面都可以有广泛的应用。尤其在英语教学方面,多模态话语理论为教师提供了多样化的教学手段,教师可以结合多模态话语理论和现代媒体技术,选择几种模态(如图像、录音、录像、文字等)辅助教学。如在学习一句英语表达的时候,教师既可以在文字旁边配上图画,也可以通过录像或者录音等多种方式将这种表达呈现出来,让学生认识真实语境的实际情况,并使他们通过多模态的多通道交际达到语言习得的良好效果。
但由于多模态话语分析起步较晚,涵盖的模态较多,因此解读多模态话语的难度要比单模态话语大。因此,如果我们将这些共同建构意义的多种模态进行科学的整理和分类,过滤掉一些无关变量,应当有助于归纳同一类多模态话语的特征,为后面的多模态话语分析打下基础。
此外,大部分的话语分析学者对多模态话语分析还缺乏其他学科的理论基础和相应的研究分析手段,分析过程中存在较大的主观性,因此多领域的知识积累对多模态话语分析十分重要。多媒体技术的运用在多模态话语分析过程中也是不可或缺的,多模态话语分析学者还应熟练地掌握并运用多媒体工具以辅助话语分析。
话语分析研究作为后现代社会中建构人类语言学研究主体的一个重要工具,在社会科学领域占有重要地位。全球化改变了媒体的语言和交流的形式,新媒体时代使人们的视觉、听觉等受到强烈冲击。话语分析也已经从传统的对语篇单一的分析发展到对话语的多模态分析。多模态话语分析是一门跨学科的新型研究,它需要每位话语分析研究者借助相关的理论基础和技术手段,对新媒体时代话语形式中的多种模态进行整合处理,使大家进一步了解多模态交际过程中意义的理解和构建。一方面,多模态话语分析丰富了话语分析手段,为新媒体时代的语篇分析提供了新的视角,推动着话语分析与实践。另一方面,多模态话语创建的新的研究方法也改变了人们的思维方式,拓展了研究思路,有助于人们把握话语分析在新时代的发展趋势,对进行话语和传播研究具有理论价值。
随着科技的进步,新媒体在未来必然朝着更加交互化、多样化、多媒体化、人性化的方向发展,话语也一定会呈现出新的形式与内容。随着人们对多模态话语更深入的认识,多模态话语的分析方法必然会得到进一步创新与完善,这对人们重新认识现代社会实践具有重大的意义。
[1] Fowler R.Language and Control[M].London:Routledge&Kegan Paul Ltd.,1979:56-66.
[2] Hodge R,Kress G.Language as Ideology[M].London:Routledge&Kegan Paul,1979:85-102.
[3] 匡文波.“新媒体”概念辨析[J].国际新闻界,2008(6):66-69.
[4] 蒋宏,徐剑.新媒体导论[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6:1-10.
[5] 胡壮麟.社会符号学研究中的多模态化[J].语言教学与研究,2007(1):1-10.
[6] Kress G,van Leeuwen T.Reading Images:The Grammar of Visual Design[M].London:Routledge,1996:5-14.
[7] Kress G,van Leeuwen T.Multimodal Discourse:The Modes and Media of Contemporary Communication[M].London:Arnold,2001:6-16.
[8] 李战子.多模式话语的社会符号学分析[J].外语研究,2003(5):1-8.
[9] 朱永生.多模态话语分析的理论基础与研究方法[J].外语学刊,2007(5):82-86.
[10] 张德禄.多模态话语分析综合理论框架探索[J].中国外语,2009(1):24-30.
[11] 韦琴红.论多模态话语的整体意义构建:基于一个多模态媒体语篇的话语分析[J].天津外国语学院学报,2008,15(6):16-21.
[12] Baldry A,Thibault P J.Multimodal Transcription and Text Analysis[M].London:Equinox Publishing,2006:8-20.
Development of Discourse Analysis in“New Media”Era
HU Wen
(College of Foreign Languages,Fujian Normal University,Fuzhou 350108,China)
The“New Media”Era has brought profound changes to discourse analysis.The research on multimodal discourse promotes the practice of discourse analysis.Through analysing different modes under“new media”form,people can achieve a better understanding of social development and hidden ideology that discourse intends to convey.
new media;discourse analysis;multi-modal discourse analysis
H 0-06
A
1008-9225(2011)02-0085-04
2010-11-29
福建省教育厅2009—2010年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JBS09041)。
胡 雯(1980-),女,福建泉州人,福建师范大学讲师,博士研究生。
【责任编辑:李 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