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卫红
(民权县人民医院心电图室,河南民权476800)
在健康体检中,男性青年心律一般以窦性心动过缓多见,窦性心动过速较少见,为重新审视正常男青年的窦性心率范围,本文选取1916例应征男性青年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分析、对照。
选取1916例健康男性应征青年为统计对象,年龄15~22岁。健康标准:遵照国际上推荐的筛选正常健康人方案[1]:①无心血管病史或其它影响心血管系统的疾病史;② 血压<140/90 mmHg;③无舒张期或收缩期杂音;④ 血脂、血糖正常;⑤ 胸片未发现任何心肺异常。除符合上述标准外,入选者均为窦性心律,有束支阻滞和预激综合征者剔除,近期均未用影响心脏兴奋与传导的药物。
①正常P波呈圆钝的三角形,尖圆而光滑。P波宽度在0.11 s以内,P波高度于标准导联中多在2.5 mm以内,在Ⅱ、Ⅲ、aVF导联中P波是直立的,在aVR导联P波倒置,在V1导联为正负双向,V2~V6导联为直立,电轴在+15°~ +75°之间,平均约为+60°,P波在同一导联心动周期之差在0.12 s以内。②P波频率正常成人为60-100次/min,低于60次/min为窦性心动过缓,高于100次/min为窦性心动过速。③P-R间期:P波之后规律出现QRS波群,P-R 间期0.12 ~0.20 s,QRS 时间小于0.10 s。
采用国产邦健ECG-1200型12导联同步心电图机。受检者均先体检超声、五官、内科等其它项目,再充分安静休息15 min后,准确安放常规探查电极,描记静息平卧同步12导联心电图。窦性心律由人工读图确定,心率及各间期亦由人工测量确定。
1916名接受检查的男性青年中,窦性心率>100次/min者共207例(10.80%),有59例心率在96~100次/min之间,占3.08%。491例心率在81~95次/min(25.63%);528例心率在 71~80次/min,占 27.56%;507例心率在 60~70次/min(26.46%);82例心率在55~59次/min(4.28%);心率<55次/min者47例(2.45%)。P-R间期 >0.20 s者 1 例占 0.05%;电轴右偏 > +110°者 27例,占 1.41%,电轴左偏 < -30°者 10 例,占0.52%,其它 P-R 间期均在 0.12~0.20 s之间,QRS时限均在0.06 ~0.11 s之间,
本组调查显示,健康男青年的正常安静平卧窦性心率下限可以到55次/min,而上限一般不超过95 次/min,与路明慧等[4]报道一致。
本组统计对象为应征青年,大多来自农村,正值年富力强,精力旺盛的年龄段,心率较慢。但也有部分城镇男青年不参加锻炼,平日不参加劳动,加之是征兵体检,希望过关,精神紧张,交感神经张力增强,窦房结供血有所改变,使窦性心律偏快。世界卫生组织专家小组认为窦房结本身应有频率应为50~100次/min,有些国家正常人心率范围为55~95次/min[3].
28.29 %的统计对象存在窦性心律不齐,多为周期性且与呼吸运动相符合,是由于肺脏及血管中的压力感受器在呼吸运动中感受着不同的压力,因而向延髓的呼吸中枢传入不同强度的兴奋,反射地影响了迷走神经的张力,在呼气时其张力加强,心率减慢,吸气时张力减低,心率增快[5]。也可能与青年人的植物神经平衡调节不够完善有关,其一般都随吸闭后变规整,亦随心率加快而程度减轻或消失,多发生在窦性心率较慢者。
窦房结内含有丰富的神经支配,包括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这使得窦房结在不同的情况下能够改变心率和利用不同的心率去适应环境的变化。支配窦性激动起源的细胞群受自主神经影响在界嵴上的波动范围可达3 cm以上,交感神经激动时起搏位于界嵴的上端,使心率变快,而迷走神经刺激窦房结的激动沿界嵴向其下部移动[6],使心率变慢。
本组小于55次/min的47例活动后心率均升至80~100次/min。长期运动锻炼人群的心率一般较其他非体力劳动人群的心率偏慢,这是心脏储备功能生理性增强的表现,并非病理性的窦房结功能低下。只有长期心率<50次/min的非药源性窦性心动过缓,病史较长(>10年)临床表现从窦缓到各种程度的窦房阻滞甚至窦性停搏或发生心房纤颤,结合既往有晕厥史等,才考虑病窦综合征的可能[5]。
本研究提示我国健康男性青年的正常窦性心率宜确定在55~95次/min。但是由于统计样本有限,有待进一步大范围的调查。
[1]吴杰,陆再英,徐春芳 .中国人群心电图参数的年龄和性别差异调查//郭继鸿.心电学进展[M].北京:北京医科大学出版社,2002:301-302.
[2]陈清启,杨庭树,卢喜烈,等.心电图学[M].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109,397-398.
[3]郭继鸿.心电图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355.
[4]路明慧,段爱菊,段爱珠,等.我国健康青年人正常窦性心率范围初探[J].临床心电学杂志,2007,16(2):121-122.
[5]黄宛.临床心电图学[M].4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2:244.
[6]郭继鸿,李学斌.心脏电生理从细胞到临床[M].北京: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008:475-4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