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双语教学师资的基本能力与素养

2011-08-15 00:45王予锋
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 2011年4期
关键词:第二语言双语师资

王予锋

(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党委宣传部 新疆和田 848000)

论双语教学师资的基本能力与素养

王予锋

(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党委宣传部 新疆和田 848000)

“双语”师资是推进新疆“双语”教学科学发展的关键因素。具有一定“双语”表达能力的专业教师并不等同于合格的“双语”师资。“双语”教师应是集专业理论素养、语言综合应用能力、先进教学理念与方法以及和谐的科学人文精神为一体的综合性师资。

双语教学;师资;基本能力与素养

双语教学是新疆民族教育的重要组成,也是当前深化教育改革、提升教育质量的重要举措。双语教师是双语教学最直接的推行与实施者,也是实现双语教学根本任务与预期目标的人力资源保障。新疆各级各类学校的双语教学实践中,普遍存在着学科课程教师双语能力不足(主要表现为汉语应用能力相对欠缺,教师不能掌控双语课堂教学)、教学质量不高的现象。双语教师数量短缺质量不高的现状成为制约新疆双语教学健康发展的最大瓶颈。新疆双语教学的全面推行和规范发展,迫切需要双语师资在数量上快速增长、质量上不断提高。现实情况是,疆内外高校培养“双语型”专门人才的专业不多、招生量不大,如果参照合格双语师资特殊的能力与素质构件标准,在今后较长的一个时期内,合格双语教学师资的实际供给量将持续保持一种供小于求的局面。

对于高校而言,如何才能妥善培养、配置一支高质量的双语师资队伍,成为推行双语教学的关键。要做好这项工作,首要的是:如何界定双语教学和合格的双语师资。本文拟对双语、双语教学及双语师资等基本概念的含义进行探讨和界定,同时进行双语教学教师的基本能力与素质构成的简描。

一、相关概念的界定

众所周知,自20世纪80年代双语研究兴盛以来,国内外学术界关于“双语”、“双语教育”与“双语教学”概念的研究和思考一直在不断进行,至今,仍是见仁见智,诸说争讼,并无统一。根据国内外学者已有的研究结果,笔者拟对本文所指称的“双语”、“双语教学”及“非语言专业双语教学”等相关概念做出界定如下。

1.双语

作为术语的“双语”是由英文“Bilingual”翻译而来的。其英文为“Two Languages”。《国际教育百科全书》([瑞典]托斯顿·胡森(Pr. Husen)、[德]纳维尔(Pr. Neville)编著)认为:双语或双语现象一般解释为用若干种方式中的一种来使用两种语言的能力。《朗文语言教学及应用语言学词典》(朗曼出版公司出版)对“双语”所做解释如下:“a person who knows and uses two languages. In everyday use the Word bilingual usually means a person who speaks,reads,or understand two languages equally well.(a balanced bilingual)but a bilingual person usually has a better knowledge of one language than of the other.”[1]我国王斌华先生认为:“‘双语’指两种语言,常常指‘母语’(即本族语,指在家里习得的第一语言),也即‘第一语言’(指一个人出生后最先习得并掌握的一种语言,这种情况一般被称为第一语言),以及‘第二语言’(相对于第一语言而言,是指在掌握母语以后,通过学习而掌握的第二语言),也即‘外语’(即外国语言,指在非目标语的环境中习得与使用的第一语言或母语以外的其他语言。”[2]王旭东认为:“双语,是指某个国家或地区有两个或两个以上民族同时存在,并存在两种或两种以上文化背景条件下,可能或必须运用两种语言进行交流的情境,这两种语言中通常有一种是母语或本族语,而另一种是后天习得的第二语言或者是外国语。”[3]本文所指的“双语”,是指在我国新疆民族学校里,少数民族师生在学校教学过程中,使用的两种教学语言,即少数民族师生的母语——维吾尔语或其他少数民族语言,以及作为少数民族师生需要掌握的第二语言——国家通用语言,也即汉语普通话。

2.双语教学(教育)

关于“双语教育”,国外学者中最具代表性的是加拿大学者W.F麦凯与西班牙学者M.西格恩的观点,他们认为:“双语教育指的是以两种语言作为教学媒介的教育系统,其中一种语言常常是但并不一定是学生的第一语言。”[4]我国学者中具有一定代表性的观点主要有:“双语教育与双语教学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双语教育是使用两种语言进行教学,培养学生运用母语和第二语言的能力,使学生对不同文化的相互交流和发展持积极态度的一种教育形式。”[5]“双语教学就是将母语以外的另外一种语言直接应用于语言学科以外的其他学科的教学,使第二语言的学习与各学科知识的获取同步。”[6]“双语教学是实施双语教育的途径,是双语教育的属概念,双语教学是指在新疆民族学校里,有计划地开设少数民族语文和汉语文课程,以达到少数民族学生民、汉两种语言文字兼通,民、汉两种语言文字都得到发展目的的教学过程。”[7]

根据上述国内外学者关于“双语教学”概念的共识,本文界定“双语教学”为:在新疆民族教育背景下,在民族学校非语言专业少数民族学生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学生逐步导入、部分渗透地使用两种语言(少数民族语言和汉语)进行非语言学科课程的教学过程。为区别于新疆民族高校对少数民族学生进行的汉语专业的“双语教学”,本文称其为“非语言学科双语教学”。

目前,新疆民族学校在少数民族师生中进行的汉语教学是双语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各高校推行的使用汉语和少数民族语言教学非语言学科课程的双语教学,同样也是新疆双语教育的重要组成,而且是更高层次意义上的双语教学。在非语言学科的双语教学中,语言始终是一种为学科教学服务的手段,学科知识的获得是主要目的。它不同于民族学校的语言课程的双语教学,也不是变相的语言教学。当然,这种双语教学客观上一定会在学科或专业领域的语言层面,拓展学习者学用第二语言的时空,扩大第二语言的学习使用范围与环境,发挥双语教学培养学生双语思维能力的作用。

3.“双语”教学师资

“双语”教学概念的界定,为明确“双语”教学师资内涵奠定了基础和前提。本文指称的“双语”师资是指在新疆少数民族教育中,能够同时采用少数民族语言、汉语两种语言教授学科课程(包括语言类学科课程与非语言类学科课程)的教师。

二、“双语”教师的基本能力与素养

双语教师作为双语教学任务与目标的主要实施与实现者,其使用双语进行专业教学能力的高低对教学质量起到决定性作用。根据双语教学的目标、定位来系统分析双语教师应具备的基本能力与素质,不仅关系到培养建设合格双语师资队伍计划的制定实施,而且对提高双语教学质量,推进双语教学,实现双语教师的专业化发展都具有积极意义。笔者认为双语教学的根本要求不是通过语言课程来实现语言学科的教学,而是要借助第二语言进行专业课程(非语言学科)教学,使少数民族学生使用汉语了解掌握学科或专业的基本知识结构,了解关注该学科(专业)的发展动态,最重要的是提高少数民族学生灵活运用汉语思维来解决专业问题的能力。同时,也要拓展他们的视野,为其后续发展奠定基础。可见,双语教学的目标包括了学科与语言双重目标,这种定位对“双语”教师提出了比使用学生母语进行专业教学要更高的要求。笔者认为双语教师一般应当具备以下基本素养和能力:所授学科或专业扎实的理论素养(专业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双语教学能力(以两种语言的口语、书面语表达能力为核心)、先进的教学理念与方法(以第二语言习得理论、建构主义心理学为内核的相关教育理论、现代教育基本技术能力)以及和谐的科学人文精神。

1.扎实的学科或专业素养

这是作为学科教师最基本的素养要求。“双语”教师承担的教学任务首先是学科或专业内容,第二语言在教学过程中是教学的中介和媒体。因此,无论教授何种学科或专业课程,双语教师首先必须具有系统的学科知识才能从事该学科的教学。这就意味着双语教师如果不具备某一学科的系统知识,如生物、数学、计算机等学科的系统知识,即使有较高的双语应用能力,也无法圆满完成双语教学的目标与任务。一方面要求教师要熟练掌握学科基础知识(基本概念、原理等知识性内容)与基本技能(学科基本研究方法),并对学科史(学科的形成与发展脉络)、学科内容(学科体系的架构及学科课程的组合体系)有清晰的认识。另一方面要求教师了解学科前沿现状(本学科最新的研究状况与成果)。这不仅要求教师不断总结经验、勤于思考、拓展知识外延,还要不断开展相关研究,勇于创新,加强专门学科认知延伸。

2.良好的双语教学能力

双语教学能力指双语教师以民-汉两种(或多种)语言的综合应用能力(听说读写译等)为基础,决定双语教学效率,影响双语教学任务与目标达成的个性心理特征。主要包括双语表达能力、用双语教学的能力(包括双语教学的设计能力、实施教学的能力、教学管理能力和自我监控能力)等两个主要方面。

双语表达能力指教师借助民、汉两种语言文字表述教学内容、交流思想感情的能力。是否具备良好的双语表达能力是能否成为双语教师的前提和基础。双语教师必须达到两种语言的一定水准才有资格成为双语教师,否则,难以保证双语教学的质量与效果。语言是师生教学过程中最基本的交流工具,教师要完成双语教学任务, 需要教师使用两种语言作为媒介向学生传授知识、培养技能、发展能力。双语作为教学媒介的功能不是在单向讲授中就能完成的,而是要在与学生不断的交流互动中才能实现的。因此,双语教师不仅要具有良好的母语能力,而且还要具备良好的第二语言——汉语的阅读和写作能力,听、说、读、写、译等交流能力。即双语教师要具备良好的双语综合性应用能力。良好的双语表达能力指教师不仅能用双语听、读,还要准确地运用双语说和写。也就是说,双语教师不仅要掌握少数民族学生的母语和汉语的基础知识(包括语音语调知识、词汇知识、语法知识等),而且还要具备能使用流利的双语讲述知识、表达思想、调控课堂、指导学生的能力。虽然双语教师使用第二语言的能力不能完全达到像使用母语一样的熟练精湛,但应该有意识地缩小这种差距。

用双语教学的能力指教师完成双语教学任务、实现双语教学学科与语言双重目标的能力。用双语教学的能力,表现在双语教师能够使用两种语言思维、理解和掌握学科知识,能够融会贯通地表述、解析专业词汇,能够通过网络获取全球最新信息、更新知识。还包括掌握双语教育的技能和技巧,能够用两种语言来设计、指导学生开展各种学习活动,为学生创设各种语言与专业知识学习的情境,得心应手地进行教育教学管理。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一是制定双语教学目标、选择与组织教学内容、选用合适教学方法的双语教学设计能力。二是实施双语教学的能力。主要指双语教师非母语的传授专业知识与培养基本技能的能力。 主要表现为以第二语言的口语与书面语表达能力为核心的双语教学能力(包括课堂教学的口语能力、板书能力、思维能力以及课后辅导能力)、教学的组织能力、教学的应变能力以及答疑解难的能力等;三是双语教学的管理能力。主要指运用第二语言对教学过程中学生注意力的管理、学生行为的管理——强化的管理(适宜行为的表扬、不良行为的控制)、人际交流的管理等能力;四是双语教学自我监控能力。包括双语教师对教学进度、教态、双语交流时思维、情感、效果的自我监控等。

3.先进的教学理念与方法

双语教学是以学生的第二语言作为教学媒介组织教学,将专业知识教学建立于学用第二语言的平台之上进行的特殊的学科教学。同时双语教学也是特殊的语言教学,非语言学科的双语教学利用专业教学平台和环境,帮助学生培养锻炼提高第二语言能力,寓第二语言能力习得于专业知识学习之中。因此,双语教师必须具备先进的教学理念,要懂得第二语言教学和学科教学的教学理论与方法,才能将学科知识传授和语言能力培养结合起来,融会贯通,帮助学生实现专业学习与语言学习的统一。双语教师作为双语教学实践的主体,应具备较强的以源自语言学的二语习得理论(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和心理学的建构主义理论(construc tivism)为主体的双语教学理论基础。因为双语教学理论能够帮助教师明确双语教学的本质,从而在教学活动中合理运用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此外,还要求双语教师具备多元文化的理念。多元文化的理念有助于双语教师在课堂上自如地运用两种语言把学科的基本概念、相关理论和学习重点讲解透彻,使学生容易接受、理解并运用。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文化是语言的土壤。双语教学不单是学科知识的传播,也是包括双语在内的多元文化的再现。在教学过程中,由于少数民族文化与汉文化在风俗习惯、生活与思维方式、文艺、宗教、饮食等方面存在差异,不可避免地会产生两种不同文化的碰撞。要成为一名合格的双语教师,不仅要有良好的双语表达能力,还具备多元文化的理念,要尊重多元文化,熟悉不同的文化,了解差异、尊重文化传统。只有这样才能发挥积极的作用,使得学生在掌握学科知识的同时,加深对汉文化的认识与理解,达到两种文化的融会贯通,增进对中华民族的认同。

双语教学要求教师注意在教学过程中与学生的互动,重视学生对学科知识的认识及理解,鼓励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及精神。双语教学应当采用现代化网络技术手段获取相关学科最新研究成果,突出专业学习的时效性,利用多媒体及信息技术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4.和谐的科学及人文精神

科学和人文精神是受教育者科学文化素质的核心。独立思考、严谨规范、求真务实、开拓创新是科学精神的内涵。求真是目标,创新是灵魂。人文精神的核心是以人为本,目标在于追求真善美,具体表现为对人的价值、尊严、命运的维护等方面的关注与追求。实际上,双语教学本身就是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和谐统一。双语教师在使用双语传授学科知识和文化的同时,会涉及到不同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双语教师只有具备双元甚至多元文化水平,才能在教学中秉持尊重多元文化的态度,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体会不同文化的内涵,了解把握语言与文化的背景与差异,树立起尊重不同语言和文化的观念。作为双语教师,要把求实、创新的科学精神和求善、求美的人文精神融汇于教学全过程,既要重视科学知识、技能的培养,在教学内容上注重逻辑化、系统化的科学知识,还要重视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渗透,加强人文素养、科学精神的熏陶,在教学方式上,既要崇尚理性、追求规范划一,也要推崇感性注重个性与多样化的培养。

加强和改善双语专门人才培养机制建设,加快双语教师队伍建设,尽快培养和建设一支政治合格、数量充足、结构合理、素质精良的双语教学队伍,是新疆民族教育事业发展面临的一项长期的艰巨任务。要站在实现新疆跨越式发展的战略高度,统筹规划,加快建设。要制定实施新疆双语师资培养工作的总体规划,明确不同类别层次双语师资的培养重点、确定一定数量与质量的双语师资建设工作的“时间表”,要制定实施相关配套的政策措施。要构建起新疆推进双语教学工作的政策措施体系,有计划、分步骤,由点及面、积少成多,稳步地推进双语教学,把关涉新疆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的实事办实办好。

注释:

[1][英]C.Jack C.Richards等著,管燕红译.郎文语言教学及应用语言学词典[M].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0,P45.

[2]王斌华.双语教育与双语教学[M].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P5-6.

[3]王旭东.关于“双语教学”的思考.http://tongliao.neimeng.teacher.com.cn.

[4][加拿大]M.F麦凯,[西班牙]M.西格恩著,严正,柳秀峰译.双语教育概论[M].光明日报出版社,1989,P45.

[5]丁文楼.中国少数民族双语教学研究与实践[M].民族出版社,2002,P59.

[6]哈经雄,滕星.民族教育学通论[M].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P200.

[7]盖兴之.双语教育原理[M].云南教育出版社,1997,P47.

[1]钟启泉.“双语教学”之我见[J].全球教育展望,2003(2),P5-6.

[2]吕良环.双语教学探析[J].全球教育展望,2001(4).P72.

[3]滕星.族群、文化与教育[M].民族出版社,2002,P418.

[4]卢丹怀.双语教育面临的新挑战[J].全球教育展望,2001(10).

[5]哈经雄,滕星.民族教育学通论[M].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P200.

[6]刘香敏.新疆少数民族成人双语教育问题研究[D].新疆师范大学2005年硕士学位论文.

[7]胡敏华,刘寅.论高等学校“双语教学”的师资队伍建设问题[J].黄山学院学报,2006(4).

[8]胡敏华.基于素质构件的高校双语教学师资队伍的建设思路[J].江苏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06(4).

[9]韩国波,王红霞,李瑞梅.高校双语教学师资队伍建设的路径选择及机制保障[J].华北科技学院学报,2008(5).

[10]付东明.少数民族双语教育视野中的语言文化生态环境[D].新疆师范大学2007年硕士学位论文.

[11]赵巍.高校双语教学:定义、师资、教材与模式研究[J].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9(5).

[12]杨淑琴,孟凡丽.双语教师教学能力构成解析[J].当代教育与文化,2009(2).

[13]王予锋.新疆民族地区师范院校历史教育专业课程双语教学研究[D].西南大学2010年硕士学位论文.

王予锋(1973-),男,河南禹州人,硕士,讲师,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党委宣传部部长,主要从事宣传和双语教学工作。

2011-03-20

猜你喜欢
第二语言双语师资
第二语言语音习得中的误读
北京印刷学院新媒体学院师资介绍
汉语作为第二语言学习需求研究述评
第二节 2015年法学专任教师师资情况
中国和主要发达国家学前教育师资职前培养体系比较
多种现代技术支持的第二语言学习
《第二语言句子加工》述评
幼教师资培训班在京开班
快乐双语
快乐双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