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高校突发事件应急管理研究

2011-08-15 00:53易果平易米平
湖南警察学院学报 2011年3期
关键词:突发事件师生心理

易果平,易米平

(1.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湖南 长沙410004; 2.长沙环境保护职业技术学院,湖南 长沙 410004)

新形势下高校突发事件应急管理研究

易果平1,易米平2

(1.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湖南 长沙410004; 2.长沙环境保护职业技术学院,湖南 长沙 410004)

当前,随着国社会经济转型,网络普及,大学生道德、价值观发生巨大变化,我国高校突发事件呈现出易发性和较大的破坏性,这导源于缺乏预防机制和处置不力建立。强化高校突发事件应急管理,一是要建立预防机制,提高学生突发事件的应对知识,加强学生心理干预,重视常态管理;二是要建立应对机制,应成立应急小组,建立并完善高校突发事件动态监控和干预机制;三是要建立完善的沟通体系,加强与媒体的互动加强内外的交流沟通。

高校;突发事件;应急管理

自1999年开始扩招后,高校在校生人数飞速增加,大学生的价值取向、思想道德观念、生活方式、发生了巨大变化,其思想活动的独立性、多变性、差异性明显增强,这给高校的教学科研与学生管理工作带来了巨大挑战[1]。目前全球化速度加快,信息传播速度更加迅速,波及范围更加广泛;同时,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也同样处于急速变革时期,各种社会思潮产生碰撞,社会问题集中爆发[2],增加了校内不安定因素;高校教师和学生政治嗅觉敏感,思维活跃,善于运用微博、QQ等网络媒介传播和获取信息,极易受到外来事件的影响,网络媒体对突发事件的负面报道容易造成事态蔓延。自从非典发生后,高校突发事件逐渐得到高校管理者和学者们的关注,如张凯(2009)[3]经研究认为高校人员密集,具有容易发生突发事件的可能,大学校园又具有开放性大,大学生自由度高、防范意识薄弱,社会公众关注度高等不利于危机控制的条件。杨健燕(2008)[4]经研究认为大学生在面对突发事件时,容易陷入“恐惧、紧张、愤怒、焦虑、悲伤、绝望”等负面心理情绪,容易被人利用,进而扩大危机。

1 新形势下高校突发事件的特点

1.1 易发性

1.1.1 由敌对势力诱导引发

高校人员集中,大学生都是在改革开放后成长的,老师也都接受了较好的高等教育,他们思维活跃,理想远大,关心国家民主政治建设,关心党风廉政建设,关心国际政治和国际国内的热点问题,尤其是涉及祖国利益和民族情结。知识分子自古就有忧国忧民的传统,有治国平天下的报负,国内外的敌对势力经常借台湾问题、官员腐败问题、钓鱼岛问题、日本侵略问题对高校展开渗透和煽动活动,都极有可能引发广大师生静坐、示威、游行活动,控制不好还容易引起骚乱。

1.1.2 由不良思想入侵引发

新形势下由于市场经济的自发性、趋利性侵入思想道德领域,诱发不道德行为的发生,造成部分学生缺乏科学的世界观、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观;还有不良社会文化,特别是暴力游戏和黄色网站对学生产生消极影响,是导致犯罪、引起学校安全事故的重要原因。目前在校大学生大多数都是独生子女,许多人以自我为中心,自负又极端,经不起挫折受不得委屈,遇事不冷静,凭“义气”、不顾法律约束,不考虑行为后果,极易被人利用,引发一些非暴力群体性突发事件[5]。加上高校是各种思想汇集和碰撞的地方,有碰撞就会有冲突,容易造成突发事件,干扰正常的教育教学活动,甚至跨出高校的范围,上升为公共危机。

1.1.3 由利益冲突引发

学校扩招后教育改革、后勤社会化步伐加快,学校长期利益和师生短期利益不一致,如学校合并、新兴校区建设、人员裁减、食堂价格波动、学生公寓调整等事情,都很有可能触及某些师生的个人利益。目前社会上盛行“集体上访”的风气,加上法不责众的心理,极易引起高校群体性突发事件。

1.1.4 由学生心理素质差引发

目前大学扩招严重,由于社会环境和教育差异,学生素质参差不齐,越来越强的维权意识、自主意识与自律意识薄弱、抗挫折能力不足的矛盾,崇尚自我、张扬个性、强调自我的心理与社会问题造成的矛盾和困惑,心理承受能力差,容易在心理上陷入空虚混乱、压抑紧张之中,从而产生各种突发问题[6]。教职员工由于原来的分配制度造成人员良莠不齐,缺乏集体主义观念,法律意识淡薄只考虑自己的利益。极易因为个人的一些不道德或者不法行为对学校声誉造成不好影响。从近几年接二连三出现的大学生道德缺失事件、自杀事件和学术造假事件和都可以看出。

1.1.5 由网络自由引发

凡是在网上引发突发事件的因素都能在现实中引发突发事件,而且现实生活中突发事件都能在网上得到及时的反映。互联网有信息量大、信息获取方便、言论自由等特点,加上近几年由于网络和手机的迅速普及。高校学生又都喜欢上网,对网络的信任度很高,所以很多现实生活中的矛盾都能在网上引起高度关注,导致虚拟世界的群体性突发事件。校园突发事件有可能随时发生在校园中的任一角落、任一时刻、任何一个人,直接地影响学校的正常运作,威胁学校的发展,为学校带来种种损害。

1.2 破坏性

1.2.1 高校受关注程度高扩大破坏性

当前国家制定并实施了科教兴国战略,使得高校的地位不断提高。高校作为科研、理论和高层次人才培养重地,许多人的孩子、亲戚、朋友都或多或少的与高校有联系,人们对高校投入极大关注。加上高校是社会的脊梁,人们心理上对高校的要求无形之中放在了很高的位置,一旦学校发生不良事件,人们就会形成巨大的心理落差,学校声誉和形象在人们心目中大打折扣,如上海交大招生丑闻发生后,每年的招生季节都会被社会重提,对学校形象危害严重。

1.2.2 学生缺乏应急知识

学校非常缺乏师生的心理健康辅导,这就使一些心理有问题或承受能力差的师生在遇到问题想不开而走极端。近些年自然灾害和人为事故频繁发生,由于高校缺乏和忽视了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防范意识教育,直接导致了学生这方面知识的缺失,致使学生们在面临突发事件时,容易出现群体性的恐慌,降低他们在认知和行动上的应对能力。特别是在发生火灾、地震等灾害的时候,师生应对知识贫乏,易造成大量伤亡。

1.2.3 高校人员众多

高校人员众多,突发事件一旦发生,大学生很容易迅速聚集并情绪激动,而且单一突发事件发生很容易引起其他矛盾共同爆发,极易为社会上别有用心者和闲杂人员所利用,客观上“放大”和“加深”了危害性的范围和程度。随着高校组织结构的变化以及通讯、交通的日益发达,高校突发事件的发生、演变越来越呈现出扩散性的态势。我国很多城市高校相对集中,突发事件一旦发生,极容易引起连锁反应。即使突发事件已得到有效地控制,善后工作也很到位,但所引起的恐慌心理及消极影响却不会很快消失,甚至对人们的思想和心理会造成深刻和持久的影响。不论什么性质和规模的突发事件,都必然不同程度地给学校和学生造成财产、声誉上的破坏与损失,特别是群体事件会极大的破坏教学、科研和管理方面的正常秩序,易引起人们思想认识上的混乱和心理上的极度恐慌。

1.2.4 突发事件的难以预知

由于高校突发事以何种方式出现,出现的具体时间、规模、发展趋势、以及影响程度等,都是难以完全预测和有效把握的,没有经验性知识可供指导,无法用常规性的认知进行判断,信息不及时全面,一切似乎都在瞬息万变。加上许多高校缺乏预警机制,缺少训练有素的人员、物资和时间,应对办法不利,极容易扩大突发事件的影响,对学校声誉造成严重影响,更有可能对学校师生的心理造成严重影响。

1.2.5 新型媒体的推助

网络新闻、论坛、手机报纸、微博等各类媒体无时无刻不介入我们的生活,信息无处不在。由于现代化网络信息技术的普及,造成突发事件的信息传播速度快,传播范围广,大学生极易受到网络的影响,加上心理恐慌,信息辨别能力低,对突发事件不能做出及时、主动和有效的正确反应,容易产生从众行为,客观上使得危机处理的不确定性更高,信息的大范围快速传播往往将学校的处境推向一个难于控制的局面,如近年来一些群体性的高校突发事件往往都是通过网络、短信来相互传播的,如全国“短信罢餐”风波等。这些情况不仅不利于突发事件的缓解,还有可能使其危害程度加剧。

2 新形势下高校突发事件应对管理存在的问题

2.1 缺乏预防机制

2.1.1 缺乏应对知识教育

我国突发事件的应对教育在中小学校基本缺失,在大部分高校也都是在军训的时候或者在特殊的节日进行一些军事、消防、卫生知识的教育,平时缺乏自然灾害和人为事故的安全教育和应对演练,目前书本和宣传资料中的危机意识宣传也比较薄弱,这就直接导致了学生这方面知识的缺失,致使学生们在面临突发事件时,容易出现群体性的恐慌,使他们在遇到突发事件缺乏应对能力,不懂得在平时的细节中更好地应对突如其来的灾难。目前高校的心理教育课程形同虚设,心理咨询室也缺乏对相关学生的监控和心理干预,大学生在高校生活学习经常遇到恋爱失败、找工作不顺利、考试未过、学习压力大等问题,一些心理本身就有问题或者心理承受能力差的学生就会走极端,如出现暴力、自杀的现象。

2.1.2 高校对周边环境控制不力

学校和社会相隔的“围墙”已被打破,高校不再是净土,高校缺乏对学校周边环境的监控,包括校外的网吧、游戏厅、录像厅、台球室以及酒吧、卡拉OK厅等休闲娱乐场所,校园周边的无证摊点,乱停乱放行为,校外混乱的交通、校外社会团伙对学生、教师的人身和财产伤害等等,这些无疑对学校安全构成了极大的威胁。

2.1.3 基础设施存隐患

许多高校的教学楼和其他设施由于年代久远,陈旧老化,原来的建筑设计不合理,没有考虑防震、防风或防火,没有配备灭火器材或消防栓,高校相关部门也没有对校园的环境审查和安全设施进行检查,发现问题没有及时改造。突发事件绝非偶发事件,而是学校内部日常问题或矛盾积累日久,突遇激化所致,校园保安工作不认真负责对各种突发事件没有实时监控和反应等,从学校经常出现被盗、出现火灾的现象就可见一斑。

2.2 处置不力

2.2.1 缺乏保障组织

高校缺乏应对突发事件的保障组织体系,就必然缺乏应对突发事件的预案和基本思路,大部分学校都是突发事件出现了并造成了一定的影响才成立突发事件应对工作小组,只能采取临时抱佛脚的方式,边应对危机边摸索经验。没有完整的突发事件管理机制,老师、学生、学校安全部门、学校领导都不了解突发事件发生状况,他们之间在突发事件状态下的整体合作能力会很差,现有组织结构体系无法预警与快速反应,一旦高校突发事件爆发,学校就会陷入混乱。

2.2.2 应对能力差

面临突发事件时,许多领导和学校安全管理部门工作人员缺乏危机管理知识,平时也没有制订突发事件应急机制和应对计划,突发事件爆发,往往毫无准备,会临阵慌乱,不能够迅速的成立应对小组,提出行之有效的应对程序,没有意识和能力快速调动本单位的资源或者公安、媒体、武警、消防、急救、交警等政府部门参与高校突发事件的管理及救助活动之中。一些高校面对突发事件时,出于对学校声誉的考虑,一贯的做法是内紧外松,后发制人,在突发事件自己无法控制时才求助于公安、消防等政府部门[7]。

2.3 信息沟通不到位

在突发事件发生时,高校应及时向师生发布突发事件应急处理的内容及程序。高校突发事件的参与者往往是新闻的提供者和传播者,他们会通过各种途径和渠道传播消息。我国高校经常通过行政手段,阻止当地媒体对突发事件报道,对内采取打压控制。高校教师和学生善于运用微博、QQ、网络社区、校园BBS、各大门户网站等网络媒介传播和获得信息,促使网络声音成为单一渠道,导致猜测和疑问四起,网友除更加确信网络所传属实外,更对传媒的公信力表示怀疑和失望。因为在情况不明、信息不完整的情形下,极易导致人们的主观猜测,甚至出现谣言满天飞的混乱局面。目前我国高校对内禁止知情人员进行事件的透露,对外采取抑止发声,学校没有及时澄清,导致谣言的产生。大部分高校面对突发事件时往往毫无准备,缺乏统一组织和新闻发布人员,缺乏与社会媒体的日常性沟通和主动发布意识,无法掌控信息源及发布先机,从而失去发布新闻的权威地位,也会在媒体的曝光下将自己置于被动局面[8]。

3 改进措施和建议

3.1 建立预防机制

3.1.1 提高学生突发事件的应对知识

利用辅导员经常接触学生的便利,将突发事件的应对知识分门别类印制成各种小册子分发到全校学生手中,在日常的学生工作中应向学生宣传、传授应对校园突发事件的方法,以案例分析的形式来介绍突发事件管理的具体内容,提高学生的安全防范意识。学校还要定时集中所有教师、学生进行不同层次、多种形式的教育培训,重点进行防灾知识的学习,对于那些有可能造成重大人员伤亡的突发事件应对知识要进行详细的介绍,特别是关于常见的逃生手段、自救方法和救护措施等。平时注意对师生进行持续的突发事件回顾和预案演练,使师生们掌握应对技能,使突发事件发生时的危害降低到最小。

3.1.2 加强学生心理干预

加强大学生心理课程的教育,经常举办各种心理讲座,为每班配备一个心理咨询师,要对辅导员进行心理方面的培训,及时到学生中间了解学生的心理状况,发现学生有心理问题要及时的进行疏导,严重的及时请心理医生进行治疗,及时把学生极端的心理念头消除在萌芽状态。

3.1.3 重视常态管理

建立完整的突发事件预防机制,重视常态管理,对高校的组织管理、各种硬件设施进行定期检查,及时发现突发事件发生的前兆,消除隐患,分析和预测可能发生的情境,制订各种极具针对性的突发事件缓解与预防计划,使大学校园突发事件的发生率降到最低程度。

3.2 建立应对机制

3.2.1 成立应急小组

由于高校突发事件具有易发性和破坏性等特点就决定了高校应建立完善机制,突发事件应对要贯彻到学校管理的各个方面,建立常态的应急小组,组长为高校党政一把手,小组成员应包含学校各个部门的人员,做到分工负责,其所有的成员都应当接受应急管理的相关培训,提高处置突发事件的能力,面对突发事件,不急不躁,及时全面地掌握信息源,进行分析梳理,按事情的轻重缓急,制定清晰的、连续应对措施和应急程序,及时与地方政府、公安、消防、医院、教育行政主管机关、媒体等取得联系,充分调动社会资源解决突发事件,最大限度地保护教职工和学生的生命安全与财产权益。

3.2.2 建立并完善高校突发事件动态监控和干预机制

由于校园危机的突然爆发,学校各方面会措手不及,学生、教师极易受到危害,思想情绪也会因此受到较大波动,容易引发集体混乱无序,在这种情况下,处理突发事件时要将教职工和学生的利益放在首位,高校应急小组要做好相关的安全维护工作,保护相关师生撤离危机事件现场。还要及时调动思想政治教育人员介入和疏通,及时地进行心理干预。确保将高校突发事件对师生造成的损失范围控制到最小,有利于高校尽快恢复正常的教育秩序。最后在突发事件得到基本控制以后,高校应急小组要根据事件结束后的现状,制定针对各个恢复对象的恢复工作的策略和方案,使学校尽快恢复正常的教学秩序[9]。

3.3 建立完善的沟通体系

3.3.1 加强与媒体的互动

近年来大众传媒的发展和互联网的普及,高校突发事件在网络媒体上具有传播速度快、范围广的特点。媒体在事件报道中具有两面性,既可能发挥正面的舆论导向作用,也可能产生负面的煽动甚至扩大事态的影响。因此当突发事件发生时,许多师生不了解情况,极易受到媒体报道的影响,因此高校要立即确定专人负责新闻发布工作,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信息发布机制,敞开各种信息渠道,接受记者问询、预约采访,与校外媒体建立良性互动,向媒体和公众发出权威消息,控制舆论制高点,从而起到稳定媒体和师生的作用。另外各部门在接受采访时要统一事实口径,不能超越机密性的限制,以免引起更大的慌乱。

3.3.2 加强内外的交流沟通

在突发事件发生后要保持校内各个部门通信的畅通,做到上通下达,及时迅捷准确的传递信息,对学校危机事件的进展情况保持高度了解,对各个关联方进行沟通反馈,准确地掌握媒体、师生及公众最关注的问题,以及对校方应对、处理此事件的满意度。学校还要根据需要与学生家长、教师家属或校外单位,和政府各部门进行联系沟通,争取理解、支持。只有这样才能让高校集中精力到事件的处理上来,协调好各方力量以应对突发事件所带来的一切负面后果,提高工作效率,迅速的处理好突发事件。

[1]蒋州.当代大学生思想道德现状及对策[EB/OL].http://www.sdupsl.edu.cn/ms fxy/Article_Show.asp?ArticleID=321/2007/05/10.

[2]章鸣.如何健康地走过社会转型期[EB/OL].http://finance.sina.com.cn/roll/20101029/00013499877.shtml.

[3]张凯,张一飞.浅析高校突发事件的应急管理明[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9,(8):93-94.

[4]杨健燕.突发事件造成大学生心理问题的应急干预[J].中州学刊,2008,(5):145-156.

[5]赵方.高校突发事件应急管理研究[D].郑州:郑州大学,2006.

[6]董立丽.当前高校突发事件的特点及应对策略研究[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2008.

[7]刘桂海.和谐社会背景下的高校突发事件预防与处理[J].上海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8,(2):24-26.

[8]钟仕安.高校呼唤新闻发言人制度[N].光明日报,2007-03-21.

[9]孔德文.转型期高校学生突发事件管理中的预警机制探索[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6.

Study on the Management of University Emergency Under the new situation

1YI Guo-ping,2Yi Mi-ping
(1.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of Forestry and Technology,Changsha,410004;2.Changsha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College,Changsha,410004)

At present,as the transition of our economy and society and the popularization of the network,the ethics and values of college students are changing greatly.Originated from the lack of appropriate prevention and disposal mechanism,campus emergencies in our country tend to be susceptibile and destructive.To reinforce the emergency management,we should first build a prevention mechanism to improve students'emergency response knowledge and improve the students'psychological intervention;secondly,we should build a coping mechanism,form a emergency response team,establish and perfect the university emergency dynamic monitoring and intervention mechanism;thirdly,we should build a perfect communication system to strengthen the communication with media.

university;emergency;emergency management

D631.43

A

2095-1140(2011)03-0096-04

2011-03-16

易果平(1974- ),女,湖南醴陵人,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教师,主要从事高教管理、生态旅游管理研究;易米平(1979- ),女,湖南醴陵人,长沙环境保护职业技术学院教师。

叶剑波)

猜你喜欢
突发事件师生心理
心理“感冒”怎样早早设防?
Distress management in cancer patients:Guideline adaption based on CAN-IMPLEMENT
初中历史教学中师生的有效互动
心理感受
突发事件的舆论引导
清朝三起突发事件的处置
麻辣师生
重视“五老”作用 关爱青年师生
突发事件
让心理描写点亮全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