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 浩
(1.武汉体育学院,湖北武汉430000;2.黄冈师范学院 体育学院,湖北黄州438000)
浅谈篮球运动中青少年传接球能力的培养
刘 浩1,2
(1.武汉体育学院,湖北武汉430000;2.黄冈师范学院 体育学院,湖北黄州438000)
本文结合自己多年在青少年篮球教学与训练方面的经验,就青少年在篮球训练中传接球能力的培养方面谈下自己的观点与看法。
篮球运动;青少年;传接球能力;培养
传接球技术是篮球比赛中队员之间有目的的转移球的方法。它是篮球运动中最重要的技术之一,也是篮球比赛中运用最多的技术之一。据有关资料表明,一支球队在一场篮球比赛中,传接球次数有450-500次之多[1]。所以说,传接球技术是进攻队员在场上相互联系和组织进攻的纽带,是实现战术配合的具体手段。传接球技术的好坏,直接影响战术的质量和比赛的胜负。准确巧妙的传球,能够打乱对方的防御部属,抓住对方的防守漏洞,创造更多、更好的投篮机会[2]。
篮球运动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着广大青少年,随着美国NBA在我国的大力推广,使得青少年参与篮球运动与训练的积极性更加高涨,但是由于青少年心理和思想还处在不成熟阶段,谈到篮球比赛,首先会想到的是精彩的扣篮、华丽的运球和精准的三分球,最后才会想到传球。在篮球训练时更是如此,到球场拿到球后都是去练习投篮或者练习运球,想在比赛中通过投篮和突破来帮助球队取得胜利,忽略了传接球在篮球比赛中的重要作用。
在平时的青少年篮球训练中发现,青少年球员由于跑跳能力都比较突出,思维也比较活跃,在篮球比赛中接到球后,绝大多数都会选择自己进攻,缺乏与同伴传球配合的意识。还有的青少年,接到球或是运球时,总是不抬头观察场上的队友站位,当队友跑出空位喊他传球时,才抬头观察,由于没有养成抬头观察的好习惯而错失了最佳的传球时机。同样的问题在青少年球员帮同伴掩护或者是无球跑位时也时有发生,无球跑动时不注意观察持球队员,当跑出来空位时由于没有做好接球的准备,缺乏随时接球的意识而造成接球失误或错过进攻的绝佳时机。
我经常问青少年这样一个问题:“看到同伴的机会出来了,为什么不传球给他?”好多青少年的回答都是“不敢传,怕传不过去造成失误”,这一方面说明青少年的心理比较惧怕承担传球失误而给自己带来的责任,另一方面也说明青少年的传球基本功不够过硬,没有掌握多样的传球方法。“不敢传”也就是“不会传”,由于不会传球或传球的“渗透力”不够,使得防守球员在进行防守的时候就会轻松许多,同时也就可以把更多的体力留在进攻中。
2000年有一个调查研究,中国17岁女学生身高比日本同龄女学生高,但其他年龄段在校女学生都要低于同龄日本女学生。2005年,数据再次显示中国学生体质的下降。14岁与17岁两个年龄段的中国学生在握力、柔韧性和跑跳投的能力上都远远低于日本学生的能力。到目前为止,我国还是亚洲第一篮球强国,但是优势已没有以前那么明显,以后我国在亚洲篮球、甚至是世界篮球舞台上的位置都要靠青少年一代去捍卫,但是从上面的调查发现,我国青少年一代的身体素质已经落后日本,更不用说与欧洲篮球强国的身体素质差距。在篮球比赛中,身体素质是篮球技战术水平发挥的基本条件,没有与对手的身体对抗能力,就像战士没有盾牌的保护一样,结果只能是丢失自己的阵地。
青少年思想还处在发育成长阶段,这就要求教练员要正确和积极引导,要让青少年认识到投篮、运球突破是很重要,可是也不能忽略传接球在篮球比赛中的重要性,比赛中的每一次投篮机会都是队友间通过几次、甚至十几次的传接球创造出来的,而运球突破时更是要学会合理分球,如果每个队员拿到球后都只是一味地自己运球、投篮,不懂得通过传球来相互配合,或者有队员传出巧妙的传球,而同伴却在接球时频频失误,直接影响到后面的进攻得分,那么篮球运动也就失去了它的魅力所在,要想赢取比赛的胜利更是难上加难。所以,在篮球比赛中,一个球员的价值不仅体现在要具有一定的个人进攻能力,还要具备一定传球和接球能力。特别是对于小个球员而言,巧妙的传球更是他们在篮球运动中生存所要具备的必要条件。
青少年正处于篮球基本功培养阶段和篮球习惯养成阶段,这一点不同于好多习惯已经养成的成人,所以在青少年平时的篮球训练中,教练员要严格要求,正确示范,特别是在训练中要耐心指导,不断纠正错误动作,使青少年形成规范的传接球技术动作,培养良好的篮球习惯,不管是在原地运球还是行进间运球,不能总是低着头,要养成抬头运球的好习惯,这样才能随时注意到场上球员的变化和防守人的站位;接到球以后,不要急着运球,先观察队友的跑位和防守队员的站位,再决定下一步的动作;当同伴有进攻机会的时候,一定要第一时间将球无私的传给同伴,养成良好的传球意识;无球跑动时,要随时做好接来球的准备,接球时要抢步上迎,而不能原地等球,养成良好的接球意识。教练员在训练传接球基本功的同时,还要通过让青少年打教学比赛来提高在实战中的传接球能力与意识,在教学比赛中,要教导青少年多传球少运球,通过传球调动防守队员,创造进攻机会。在教学比赛中发现青少年传接球有不合理的地方,要立即暂停,给青少年讲解、分析出现的问题,使青少年建立正确的传接球思路,从而培养正确的传接球意识。
在激烈的篮球比赛中,进攻队员和防守队员的位置随时发生着变化,这就要求队员在场上要有开阔的视野,集中的注意力,沉着冷静的头脑,良好的传接球意识,能随时注意到场上队友和防守队员的站位和意图,同时要相信自己的队友,持球后要第一时间将球传给有更好投篮机会的队友,从而形成更加有效的进攻。
(1)提高青少年原地传接球能力,规范传接球的技术动作。只有掌握了正确的技术动作,传接球才会更加准确到位。练习方法:1、两人一组相距5米至7米左右原地练习双手胸前传球、单手体侧传球、双手头上传球、单手背后传球,每项练习50次,先用一个球,熟练后可以增加至两个球,通过两个球来加快传接球的速率与频率。2、两人一组相距5米至7米练习原地左右手的单手传球,每次接球后,在原地做各种运球练习,然后直接接左右手的单手传球,因为在实战中,左右手单手传球是最直接,也是使用频率最多的传球方法。在练习中,两人之间的传接球距离可以不断的由近及远变换,提高不同距离间队员的传接球能力。
(2)提高青少年行进间传接球能力。练习方法:1、两人全场行进间传接球练习,练习时,可以通过限制传接球次数来提高队员跑动速度。2、全场的三人“8”字围绕传接球练习和全场三人直线快下传接球练习[2]。练习时,同样可以通过限制传接球次数来提高球员在快速行进间传接球的能力。3、半场和全场四角移动传接球练习。通过练习提高单手和双手长传球的能力和传球切入的跟进意识。
(3)提高有防守人情况下的传接球能力。练习方法:1、两人一组相距3米至5米左右原地进行传接球,中间站一人防守。2、三人一组成三角形站位进行传接球,每两人相距3米至5米,中间站两名队员防守[3]。3、全场“三打二、二打一”的快攻练习,提高快攻中有防守情况下的传接球能力[4]。4、半场的传接球比赛,在半场内将球员分成人数相等的进攻和防守两组,通过比赛的形式进行传接球和抢断球的练习。
(4)提高两人或三人夹击和身体对抗情况下的传接球能力。练习方法:半场的“三防二、二防一”的传接球练习,练习时持球队员要在两人包夹情况下将球准确、合理的传给上前接应的队员,接应队员要快速摆脱防守上步接球,接球后要保护好球并迅速观察到队友和防守队员的站位和防守意图,合理地将球传给队友。
(5)通过教学比赛来提高青少年在实战中的传接球能力。现在的很多青少年在平时的篮球训练中,传接球的技术动作很到位,也很规范,但是在比赛中,却是频频失误,这说明青少年在比赛中的技术运用出现了问题。这就要求教练员在平时的教学比赛中,对青少年队员要严格要求,出现问题要及时暂停比赛,指出青少年在比赛中出现的问题,先让青少年自己分析和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教练员再做出正确的示范和合理解决问题的方法,这样不但培养青少年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培养了青少年在实际的比赛中正确传接球的意识。
身体素质是提高传接球质量的重要条件。现代篮球运动中防守更具有攻击性,身体对抗也更加激烈,进攻队员要想在压迫的防守下和激烈的身体对抗中合理、准确的进行传接球,就必须要具备良好的身体素质,这就要求在平时的训练中,教练员要重视队员全面身体素质和专项身体素质的训练,加强力量训练(个人认为,青少年正处于身体发育与成长阶段,不适合做大强度负重的力量训练,例如蹲杠铃等负重力量练习,较大的负重练习会影响青少年脊椎的成长,使脊椎变形,可以通过在沙坑里纵跳和收腹跳来提高青少年的腿部力量和爆发力)、耐力训练、身体协调性和灵敏性方面的训练,使青少年篮球运动员移动更快速,动作更敏捷,身体对抗能力更强,这样才能在高强度和高对抗的篮球比赛中更好地完成传接球。
顽强拼搏的作风、冷静沉着的头脑、开阔的视野、敏锐的观察能力是传接球技术发挥的保证。它们应贯穿于青少年运动员训练的各个环节之中,在各种复杂条件下坚持高标准、严要求。在篮球训练中要培养青少年的责任心和坚强的信心要认真、严谨的对待每一次传接球练习,学会冷静思考,善于观察,训练时动作准确到位,不摆花架子,不玩华而不实的动作,相信自己的能力,也要相信自己队友的能力。使青少年无论遇到多么困难的比赛,都能保持稳定的情绪,良好的注意力坚强的意志,夺取比赛胜利的信心和旺盛的斗志以及不受干扰的富有自制力的心理品质,在顺利中毫不松懈,在失利中永不气馁,在相持中不急不躁不紧张,不断提高青少年对比赛场上的各种复杂情况的应变能力。
青少年时期是处于打篮球基础和培养篮球习惯的最佳阶段,只有具备扎实的篮球基本功,养成正确的篮球习惯,才能更好地在比赛中完成教练员布置的进攻和防守任务,从而取得比赛的胜利当然,良好的传接球技术和意识不是短时间内能够培养出来的,这就要求在平时的训练和比赛中教练员首先要让青少年在思想上认识到传接球在篮球运动中的重要性,其次要对青少年队员严格要求,加强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练习,出现问题后要耐心讲解,认真分析,同时要让青少年队员学会自己总结不足、积累经验和教训,逐步进行提高。
[1]高守清,朱忠锋.高师篮球课传接球技术的教学与训练[J].甘肃高师学报,2001,(6):112-115.
[2]篮球教材编写组.球类运动篮球(第二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79:79-96.
[3]张育国.学校篮球代表队训练指导[M].兰州大学出版社,1994:11-20.
[4]李可可.从迁移规律谈篮球技能的教学[J].体育与科学,2000,(8):25-26.
[5]周万斌.在高校篮球教学中培养学生传接球能力与意识的研究[J].大众商务,2010,(6):78-79.
G841
A
1003-8078(2011)06-0101-03
2011-09-14 doi10.3969/j.issn.1003-8078.2011.06.31
刘 浩,男,甘肃兰州人,硕士,助教,主要从事篮球运动训练与教学。
(张所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