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桂菊,王小兰,杨昌权
(黄冈师范学院,湖北 黄州438000)
农村中学物理实验教学的问题与对策
孟桂菊,王小兰,杨昌权
(黄冈师范学院,湖北 黄州438000)
通过对黄冈市麻城地区部分中学,实验设备配置情况和物理实验教师学历及年龄层次的调查,探究了农村中学物理实验教学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以期望逐步改善农村中学物理实验教学现状,使之符合素质教育和新课程改革的要求。
农村中学;物理实验;问题;对策
中国有13亿人口,9亿人口生活在农村,农村中小学在校生多达1.6亿。因此,农村基础教育在整个国民教育体系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大力发展农村教育尤其是农村基础教育,能有效提高国民整体素质。农村基础教育的经济基础是落后的农业经济,很多依据素质教育和新课程改革标准制定的课程计划很难实施。因而农村的基础教育势必极大地影响农村劳动力的文化科学素质以及农村科技的发展,经济的振兴,乃至整个社会的进步。
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新课程更是强化了实验教学,尤其是实验探究教学模式的实施,大大增加了学生实验的数量。新版教材图文并茂,与实际生活、科技前沿相结合,强调了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注重学生经验与生产生活、科技文化的联系,有利于增强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然而目前农村学校现有的实验条件无论从数量上还是质量上都不能满足教学需要,学校缺少课程资源,无法向学生展示丰富的课程内容。实验设备配置情况是农村中学物理实验教学要解决的一大难题。
2010年,借教育实习的机会,我们对黄冈市麻城部份农村中学物理实验教学情况做了一些调查统计(见表1)。
表1显示麻城市三所初级中学学生规模及物理实验课程设备配置的情况。
从表1不难发现,尽管三所初中总共开设物理课程的班级数量不多,但是象征性开设的几个物理实验室很显然极度不够用,平均三个班级能共享的实验室还不足一间。如果课程进度大体相同,可能会有时间安排上的冲突;单位班级人数相对较多(近60人),不可能一个班同时在一间实验室进行实验,时间冲突可能性更大。在实验器材方面,成本较低且可持续使用性较强的一些器材,人均超过一套,但光学实验元件等实验器材却人均不足一套,考虑到损耗问题,更显得不足。对于实验桌和实验凳,相对好一点的学校,如铁门中心学校基本能够保证,而人数相对少的学校则不够(水月寺学校)。所以,这三所中学的实验条件,都不能满足新课标的要求,从而实验教学难以达到预期的效果。在调查中还发现,学校的实验仪器长期没有维护和更新,现有的教学仪器陈旧残缺;实验仪器严重滞后于教材内容,不能完全按照新课标和教材内容的要求开齐开全学生的分组实验。虽然有的学校对物理仪器进行了配备,但易损易耗仪器得不到及时修理或补充,导致实验教学无法正常开展。
表1 麻城市3所初级中学学生规模及物理实验课程设备配制情况
表2是三所初级中学在职物理教师及物理实验室人员的学历层次比例和年龄层次比例表。
表2 在职物理教师及实验室人员基本情况
三所中学都没有具备硕士学历的在职教师,没有专门的实验指导老师。有的学校只有实验管理员,不具备指导学生实验的能力,当今很多大中型城市的中学教师招聘的最低学历要求就是硕士,这无形地在后续师资队伍的充实上拉开了距离。对于物理这样生活化和时代性很强的学科而言,完全没有高学历教师的教学队伍,对教师的教学方法交流和调研都会构成很大的阻碍。有些中学(水月寺中学)连本科学历的教师都没有,很难保证物理教学和物理实验的高效进行。一般学校本科学历教师也仅仅只是一个,即使他们想做教学研讨,也不能与同一学历层次的同行进行交流。大部分初中教师只有中师毕业学历。调查的三所中学在职教师老龄化比较严重,有的多达四成,这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能传承教学经验,但老龄化过高的比例不适合新的物理实验教学理念的引入和实现。
目前农村中学师资力量普遍不足,有些科目是由其他学科教师兼职。
众所周知,在我省的各个地区,初中升高中不是划片区招生,仍还存在重点中学垄断优质生源的情况。政府在政策上很大程度向重点中学倾斜,导致农村中学生源素质普遍偏低,主要表现为:学生学习兴趣不浓,求知欲望不高,学习能力不强,自制能力差,问题青少年较多。教师在管理学生、做学生思想工作方面花去大量时间与精力,严重影响了新课程改革在农村的进程。
相当一部分农村学校缺少足够数量的独立实验室和必配仪器,理化生合用仪器室的现象普遍存在,且现有的实验器材损坏严重,不少器材“缺胳膊少腿”,多数器材与设备陈旧、老化,教师无法进行必要的演示实验,学生无法动手实验探究,使得物理实验教学不能有序进行。
很多农村中学由于地域偏远,难以补充到合格的青年教师,在职教师年龄老化和学历合格率低的现象较为普遍。
(1)提高教师自身的素质。农村初中物理教师应不断提高自己的知识水平和实验教学能力,使自身具备良好的实验技能,加强对物理中的疑难实验的专题研究与探索,研究对某些实验的改进。此外,举行各级物理实验研讨会,提供物理教师间交流与探讨的机会。
(2)提倡低成本实验。著名物理教育家朱正元教授依据我国农村、山区中学缺乏教具仪器的特点,提出了“坛坛罐罐当仪器,拼拼凑凑做实验”的主张,并为此终生以示范作用影响并带动了几代人的教学方法改革。鉴于目前大多数的农村初级中学实验室的实际困难,为给学生的科学实验活动创造条件,物理教育工作者应该具备自制教具开展低成本实验的能力,学会利用日常生活中的废旧物品及学生身边的物品做实验并鼓励学生自制物理实验器材,使用师生自制的器材做物理实验。
(3)加大经济投入。把农村基础教育纳入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切实为学校排忧解难,积极解决农村学校遇到的一些实际困难。增加财政投入,才能从根本上保证农村基础教育的顺利开展,确保城乡首先在教育上缩小差距。
(4)建立城乡教师双向流动制度。双向流动制度包括城市教师支援农村教育制度和农村教师定期到城市学校进修制度。农村教育的发展不能忽略农村教师队伍建设,提高农村教师自身素质才是解决农村教师问题和农村教育问题的根本。因此,鼓励农村教师定期到城市学校进修的制度很必要。例如:从2010年开始,我校在省内率先执行“国培”计划,选派优秀的大四师范生到农村中学顶岗实习,让农村中学教师到学校来按专业集中培训。事实证明,采取这种培训形式效果非常好。其次,扩大专职实验指导老师的比例。目前农村中学基本没有专门的实验指导老师,这是一个很大的缺口,毕竟物理教师精力有限,无法替代专职实验指导老师。要从根本上改变农村中学教师低学历和老龄化的现状,最主要的是提高教师待遇,吸引并留住优秀的年轻教师,保证教师队伍“活水”流动。
总之,物理实验教学,是基础教育的一个十分重要的实践性、探究性教学环节,是中学阶段培养学生科学实验能力、创新能力的主要手段,具有理论教学不可替代的优势和作用。农村初中物理实验教学虽然存在一些实际困难,但在新教材、新课标的要求下,我们相信,只有政府加大经济投入,农村初中从事物理教学的老师坚持不懈地钻研与探索,是能够完成物理实验教学目标,使农村初中物理实验教学的水平与效果达到一个新的发展高度。
[1]张大昌,孙新.新教材在哪些方面加强了实验教学[C].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
[2]乔际平.创造思维能力的培养[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
[3]魏日升,张宪魁.新课程中学物理教材教法与实验[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G638.2
A
1003-8078(2011)06-0084-03
2011-09-07 doi10.3969/j.issn.1003-8078.2011.06.25
孟桂菊,女,湖北红安人,教授,主要从事物理实验与物理教学法研究。
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重点课题子课题(DHA050112);湖北省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2008B264)。
(李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