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 洁 黄海玲 赵琼芝 陈建海 王金花 李 海 解继胜
(右江民族医学院组织胚胎学教研室,百色533000)
实验课是组织胚胎学教学中重要部分,是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重要途径。我教研室高度重视组织胚胎学实验教学,通过建立网络课程平台、编写实验教学用书、开展本科生导师制活动和采取灵活多样的实验教学法等方式构建组织胚胎学实验教学平台,培养学生综合素质,效果明显,现总结报道如下。
网络课程平台设有课程教学大纲、理论教学、实验教程、电子课件和电子教案、在线测试、网上答疑、最新科研成果、图片资料库等8个栏目。实验课授课时,教师通过多媒体,利用网络课程平台中的实验教程进行教学。实验教程中展示的实验切片图均为我形态学实验教学中心通过显微摄像拍摄的真实光镜下切片图片,并作有重要结构标识,有助于学生实习时,边观察显微镜下结构边对比印证。胚胎学部分还加入大量影像、动画和视频,有助于学生动态观察胚胎发育全过程,将抽象的理论转化为直观的再现[1]。2008年,该网络课程获第十二届全国多媒体教育软件大奖赛高等教育组网络课程三等奖、第八届全国多媒体课件大赛三等奖。网络课程内容全面多样,教师利用网络课程进行教学,教学效果显著,有利于突破教学的重、难点,2009和2010年我们均获得广西区教育技术教学应用大赛的一等奖。近日由我教研室老师报送的《组织胚胎学》多媒体课件获得第十一届全国多媒体课件大赛高教本科医学组二等奖。
近年来,生命科学迅猛发展,多学科知识交叉融合、相互渗透,电脑网络技术普及,组织胚胎学教学不断深入拓展,教学模式和教学手段发生变化,比如多媒体教学的广泛应用,网络课程的开展,组织胚胎学研究新技术的应用等,对实验教学用书提出新的要求[2]。为充分发挥组织胚胎学实验指导真正成为学生实验课的指导作用,2004年,我们编写了《组织学与胚胎学实习指导》(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2007年,又重新编写《组织学与胚胎学实习指导》(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2009年,以“必须、够用”为原则,结合我们多年的教学经验和体会,编写《实验组织胚胎学》(广西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教材在使用中得到师生的好评,2011年我们对《实验组织胚胎学》进行修订再版。2007年,《组织学与胚胎学实习指导》(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获第一届校级优秀教材二等奖。2008年,《组织胚胎学实验课教材构建与实践》获校级教学成果二等奖。2011年,《构建组织胚胎学混合式学习平台,培养高级应用型医学人才》获校级教学成果三等奖。
科研是一种创造性的劳动,是教师展示其创新思维、创新能力和创新水平的过程。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参加科研,从课堂被动地接受知识到以探索、研究、发现为基础的主动学习,能够有机会涉足学科前沿领域,切身从事科学研究,经历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全过程,从而提高了学生对知识的整体把握能力和创新能力[3]。如我们根据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的若干意见》的精神,把科学研究浸透到实验教学之中,以教师的科研课题为平台,1999年起实行本科生导师制,有目的组织本科生参加科学研究工作,为学生提供科研所需的实验室和研究经费,组织有经验的教师对学生进行指导,共有4名导师,先后招收115名优秀本科生参与科研活动,撰写小论文、实验报告、学习心得等200多篇,获第四届“挑战杯”广西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一等奖1项,校级大学生科技创新优秀论文多篇。
经过多年的组织学实验课带教的反复探索和实践,我们总结出“我学,我讲”(即学生学完理论课后,学生讲授实验课内容)的实验课教学模式,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学生的自学能力、学习的自信心、思维组织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独立工作能力和互助合作的团队精神得到了全面培养和提升;看片学习效率得到较大提高。深受学生欢迎。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4]。针对胚胎学内容抽象,胚胎发育在母体子宫里完成,学生学习感觉枯燥无味,不易理解记忆的特点,我们在教学过程中,根据授课内容的不同,选用适宜的教学方法,采用启发式、讨论式、探究式及问题式等教学方法,加强动态立体图象,增强学生对胚胎发生发育时空变化的理解,鼓励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创造欲,使学生在学习和获取知识的过程中,培养创造性思维[5]。鼓励教师在授课时,多联系临床实际,如皮肤损伤与瘢痕形成,肥大细胞与过敏反应,破骨细胞与破骨细胞瘤,身体长高与骺板的关系,突触的结构与有机磷中毒,血-脑屏障与临床用药,血-睾屏障与男性不育,胃底腺与胃、十二指肠溃疡、恶性贫血,Ⅱ型肺泡细胞与新生窘迫综合症等,改变组织学教学枯燥现象[6]。2005年,《组织胚胎学实验课教学改革与实践》获校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2009和2011年,组织胚胎学教研室均被评为我校教育教学改革与管理先进集体。
[1] 解继胜,黄海玲,刘洁,等.构建组织学与胚胎学网络课程平台探索新的教学模式[J].四川解剖学杂志,2008,16(3):64-65.
[2] 解继胜,黄海玲,赵琼芝,等.浅谈《组织学与胚胎学实验指导》教材的构建[J].解剖学研究,2007,29(4):290-291.
[3] 解继胜,刘运广,庞广福,等.以科研促进教学,全面提高本科生人才培养质量[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8,(1):38-40.
[4] 黄海玲,解继胜,赵琼芝,等.“我学,我讲”的组织学实习课教学模式[J].四川解剖学杂志,2004,12(4):314-315.
[5] 王金花,黄海玲,刘洁.人体胚胎学教学方法改革体会[J].四川解剖学杂志,2009,17(2):73-74.
[6] 李海,王金花,黄海玲,等.改革组织学教学方法提教学质量[J].解剖学研究,2009,31(3):234-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