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红霞,李俊丹,蔺九章,王润平
(邯郸学院 a.学报编辑部;b.中文系;c.教育学院,河北 邯郸 056005)
我国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先生最早提出了“文化自觉”的观点。所谓“文化自觉”即指生活在一定文化中的人对其文化有“自知之明”,明白它的来历,形成过程,所具的特色和它发展的趋向,不带任何“文化回归”的意思。不是要“复旧”,同时也不主张“全盘西化”或“全盘他化”。自知之明是为了加强对文化转型的自主能力, 取得决定适应新环境、新时代文化选择的自主地位[1]190。费孝通先生的“文化自觉”是在经济全球化的历史发展时刻提出来的,是全球化时代下对文化思考的结果。他认识到中国的崛起既有经济方面的意义,又有世界文明史的意义。在全球化进程中,有关文明、文化等问题将成为全球突出的问题。中国现代的新文明不是在文化真空中构建的,它必然是以传统文化和西方文化中的优秀元素作为构建的资源。在一定意义上,中国现代的新文明将必然是中西文化的创造性的转化与二者之交融。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当今时代,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丰富精神文化生活越来越成为我国人民的热切愿望”。[2]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延续力。中国的政治、价值观念、生活习俗、思维方式、道德规范等都受到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影响。因此,中华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团结奋进的不竭动力,是中华民族特有的精神遗产和宝贵财富,也是一种特殊的思想资源和教育资源。然而,改革开放以来,在全球化和市场经济浪潮的冲击下, 当代青年在很大程度上受到西方的生活方式和社会思潮影响,同时,与自己的传统文化产生了裂痕。因而,在全球化时代,中国不断崛起的同时,教育是解决如何处理好中学与西学、传统与现代、中国与世界关系的关键。当前,中国的大学生普遍存在着文化底蕴不足和文化历史视野狭窄的问题,如何借鉴、吸收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挖掘其中的思想教育资源,教导大学生如何做人、怎样做事,培养高素质的人才,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面临的主要课题之一。中国传统思想文化从一出现就从思想上和道德上教导人们怎样做人、做怎样的人。道德教育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是我国十分丰富的宝贵遗产。因此深入学习和挖掘中国传统道德文化的精华,对于当前的高校德育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和”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要特征之一,《国语·郑语》记述了史伯关于和同的论述:“夫和实生物,同则不继。”认为阴阳和而万物生,完全相同的东西则无所生。孔子在《论语·子路》中强调:“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既承认差异,又和而不同的事物,通过互济互补,达到统一、和谐。著名中国哲学史家、北京大学教授汤一介先生十分重视中华和合文化中的和谐观念,他认为中国的儒家和道家思想为当今社会提供了极有价值的“和谐”观念。在科技高度发展的信息时代,人类要生存和发展下去,就必须争取“和平共处”,必须实现“共同发展”。
当今世界,人类盲目地征服自然已经遭到自然界的报复,环境危机、能源危机等不断涌现,人类越来越意识到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重要性。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和谐社会的今天,把“天人合一”的和谐思想作为大学生德育的重要内容显得尤为重要。中国传统文化的“和”还体现在人际关系的和谐。孔子创立的以“仁”为核心的人际关系准则,为人们确立一个可以普遍认同的处理人际关系的准绳,这就是对人应持同情宽厚的仁爱之心,对己应持严格的自律修身要求。新时期提倡大学生学习掌握这一内容,有利于缓和日益淡漠的人际关系,使大学生之间更便于沟通和理解。对于促进建设和谐社会,具有重大的意义。
中华民族讲究伦理道德、重视群体价值,强调民族至上、国家为本的爱国主义精神和社会责任意识,倡导天下为公,这是中华传统文化中最宝贵的精华。“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在长期的社会发展过程中保持着顽强的生命力,成为人们所推崇的道德品质。集体主义精神是中华民族的一种强大凝聚力,是中国自古以来爱国主义思想的基石。孟子的“以天下为己任”,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顾炎武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林则徐的“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都是爱国主义情操的体现。在建设和谐社会过程中,对于高校德育所蕴涵的文化本性,要深入挖掘,在大学生的德育过程中灵活运用,对于受市场观念和价值多元的影响的大学生而言,传统文化所蕴涵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观念,有利于大学生了解中华民族优秀的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精神文化传统,有利于增强大学生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使社会主义荣辱观内化为他们的基本素质。
严于律己的自律精神是中国传统文化在道德修养上的美德。《大学》把道德教育放在重要的位置,“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高校德育在教学内容和方法上可以借鉴传统文化中对于个体人格的塑造。
中国的传统文化重视个人自身的道德修养。曾子的“三省吾身”,孔子的“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孟子的“反求诸己”、“反身则诚”,荀子的“慎其独者”,明代王阳明提出“知行合一”等都强调道德实践,儒家特别重视“慎独”和“内省”。“慎独”是儒家的一个重要概念,讲究个人道德水平的修养,看重个人品行的操守,是儒风(儒家风范)的最高境界。对于其含义,《辞海》理解为“在独处无人注意时,自己的行为也要谨慎不苟”,《辞源》理解为“在独处时能谨慎不苟”。“内省”强调修养中发挥人的主观能动作用,反思自己的行为,提高自身的思想道德修养。在大学生道德教育过程中融入“修身”和“内省”,使道德外在的约束转化为大学生内心的自觉,把道德认识转化为道德实践,较好地解决知与行的问题,有助于充分发挥大学生个体能力,实现大学生的全面发展。
现阶段,在经济全球化、价值观多元化等大背景下,中国的传统文化在和谐社会建设中仍具有时代价值,传统文化的民族精神所传承与弘扬的团结统一、独立自主、爱好和平、自强不息的精神,就具有了特殊的价值和意义。德国学者施密特指出,“应当在全球泛滥的伪文化压力面前捍卫自己的文化特性,高校应该成为这方面的主要源泉!不要把本民族的伟大文化成就和价值传承抛进受忽略的角落”[3]62因此,培育大学生的文化自觉是大学教育的根本路向,它不仅关乎大学的命运,而且也关乎中华民族的命运。
在我国文明进步过程中,传统文化资源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传统文化在现代大学德育中具有的现实意义是一种潜在的价值。我国传统文化资源内容丰富,义理深刻,将传统文化和高校德育结合,形成大学生的传统文化自觉,既有利于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也有利于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创新,赋予传统文化的当代内涵,实现传统文化的当代教育价值。
几千年来传统文化道德的合理内核是创造我国人民思想和民族同一性,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充足养料。一个民族的道德观念、道德价值、道德判断和道德行为都缘于特定的民族文化,高校德育也必须植根于深厚的中国传统文化。牛津大学校长在牛津百年校庆的讲话中说:“传统文化是最重要的,它的形成十分不易,而且一旦丧失,则难以再找回。”当前大学生中所出现的浮躁苦闷、前途渺茫、悲观情绪正是在社会急剧变化、价值观多元化情况下割裂了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联系造成的。基于高校大学生的现状,在道德教育过程中,弘扬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汲取中国传统文化的传统美德,纠正大学生所出现的思想偏差,使中国传统文化内化为大学生的自身素质,对于大学生成为合格人才具有重要的作用。同时,高校德育也应该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1941年,英国教育家里查德·利文斯通在伦敦古典语言协会上的主席致辞中,集中探讨古典语言对于国民精神所产生的影响。中国传统文化是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的重要文化资源,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推动传统文化的回归,提升大学生的传统文化自觉,有助于解决当前高校德育陷入的困境。
第一,加强传统文化教育课程体系建设,进行文化传统教育。目前,我国高校的正规教材中,对传统文化的介绍,不成系统。高校应开设有关中国传统文化的课程来保证传统文化教育的实施,使学生了解与探究中国传统文化的人文精神,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质。课程范围应包括古代哲学、道德、教育等领域。第二,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创造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校园文化是一种不可忽视的教育力量。校园物质文化的每一个实体,以及各实体之间结构的关系,都反映了某种教育价值观。在学校内开展一系列以弘扬中国传统思想文化为目的的校园文化活动,潜在的影响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第三,重视实践活动的开展。现代教育理论的研究成果表明,各种社会实践活动对受教育者的教育作用是非常巨大的。社会实践是最具有生机和活力的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传统文化教育的“大课堂”,如参观革命教育基地、文化古迹等。第四,利用先进网络技术,进行传统文化教育。在信息网络发达的年代,网络已经成为高校德育的新阵地。将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资源同图像、声音和动画结合起来,使抽象的理论与形象的感觉刺激结合,增强思想政治教育中传统文化授课的生动性,使学生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提高大学生的文化自觉。
[1]费孝通. 论文化与文化自觉[M]. 北京:群言出版社,2007.
[2]胡锦涛. 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N]. 中国教育报,2007-10-25(3).
[3][德]赫尔穆特·施密特. 全球化与道德重建[M]. 柴方国,译. 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