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玉娟
(山东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济南 250100)
“以学生为中心”
——大学英语教学模式探索
毕玉娟
(山东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济南 250100)
外语教学的根本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英语语言技能——听、说、读、写、译综合能力。要实现这一目标,就必须彻底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变“以教师为主体”为“以学生为中心”,通过精讲多练,启发诱导等灵活多变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主体;中心;精讲;启发;兴趣;效果
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基本途径和主要形式,是教师和学生共同活动的过程。大学英语教学大纲明确指出,大学英语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较强的阅读能力和一定的听、说、写、译能力。为了实现这一教学目标,大学英语课堂教学模式必须改革,应该由“以教师为主体”向“以学生为中心”转变,真正把“以培养能力为本位”的教学原则落到实处,帮助学生打下坚实的语言基础,掌握较强的语言技能,以适应新形势下国家对外语人才的需求。
长期以来,由于受应试教育体制的束缚,各级英语教学所沿用的一直是“以教师为主体”的教学模式。只要教师备课认真,讲解清楚,学生听得明白,理解得透彻,课堂教学就算成功了。课堂上,教师采用“填鸭式”的教学模式,将学生视为被动的听众。课堂上,学生参与的机会少,学习氛围沉闷,造成大部分学生学的都是“哑巴英语”、“聋子英语”。学生学了十年左右的英语,考过了四级,六级考试,却无法用英语进行交际,教学效果不理想。因此,如何进一步改进大学英语课堂教学,充分调动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增强学生的课堂参与意识,培养学生的英语语言应用能力,是近几年来广大英语教师一直探讨的问题。
笔者根据多年教学经验,结合新形势下国家对大学英语教学的要求,总结出以下几点建议,以供参考。
外语教学的目的主要是培养学生听、说、读、写、译诸方面的综合能力。学生的阅读与写作技能会随着词汇量的丰富以及逻辑思维能力和知识面的提高而发展。而听、说则不同,它要求学生在很短的情景时间空隙中,克服母语的思维习惯和表达方式,以达到用英语与人进行交际的目的。因此,听、说领先是英语课堂教学的突破口。要做到这一点,首先要改变师生在教学中的关系,让老师变成课堂的主导者,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成为教学实践的主体。这就要求广大英语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精讲课文中的关键内容,把大部分时间留给学生,进行听、说、读、写、译训练。“精讲”体现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多练”则体现了学生在课堂上的中心主体角色。实践表明,听、说领先也有助于培养学习兴趣,让学生主动地学习。在实际教学工作中,除了让学生多听教学录音、多读课文,还应多让学生听一些英文诗歌、散文、歌曲等,让学生领略地道英语的美感,起到潜移默化的影响。实践表明,以学生为中心的英语课堂教学,学生情绪高,注意力集中,学习兴趣浓,课堂效益高。
经过小学、中学阶段的学习,升入高校的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英语语言基础。但由于进入大学之前学生所处的学习环境不同,学生的英语学习模式也大不相同。一般来说,城市里长大的孩子在课堂上体现出更多的主动意识,他们更愿意参加小组讨论或其他课堂活动。而在农村长大的孩子更喜欢安静、独立地学习。他们注重的是老师的讲解,擅长做题、记笔记,课堂参与意识不强。从目前我国人口构成状况来看,农村人口占85%以上,所以班级里的学生大部分学生来自农村,可想而知,课堂学习气氛相对沉闷。还有,以前各中学大多是应试教育教学法,很多学生只会做题,听说能力较差。课堂上沉默寡言,总是害怕被老师提问。基于这种状况,作为教师,应该想方设法启发诱导全班学生开口讲英语。可以让学生先从读单词、读课文、回答问题开始,然后逐步让学生背诵课文、复述课文、根据话题演讲等。英语课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课堂不仅是传道、授业、解惑的讲坛,更应该是师生共同交流的一方水土。教师首先要转变观念,从高高的讲台上走下来,走到学生中间去,以平等的身份与学生交流,给学生以亲切感,拉近与学生的距离,消除学生的紧张情绪,让学生大胆地读、背、复述、演讲等。只要教师引导得好,学生会大胆地开口讲英语,课堂参与意识也会越来越强,学习英语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也会逐步提高。
心理因素对学生的学习态度及学习效果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这就要求教师在具备良好的专业素质的同时也必须具备一定的心理知识,至少应该对学生的心理状态有足够的敏感度。心理因素的作用表现在学生学习的方方面面。比如,某些性格内向的学生在课堂上很少开口或者根本不开口的原因有可能是:一、他们不习惯听到自己发出对他们来说“怪异”的声音。二、他们对自己的发音不够自信,害怕说出来被别人取笑。了解了原因,再找出相应措施,解决这个问题就轻而易举了。课堂上,教师应该因势利导,对这部分学生的学习成果及时表扬。教师应根据具体教学环境,设置教学场景,对学生适时提问。当学生用英语回答问题时,不管他们讲得多么不流利,犯多少语言错误,教师都不应该打断他们,而是应该耐心地听下去,最后,再给予指正、表扬、鼓励。这样,学生们得到了锻炼,学到了知识,受到了表扬,不仅享受到了成功的乐趣,同时也增强了开口讲英语的自信心,也就提高了学习英语的主动性与积极性。久而久之,学生的课堂参与意识会越来越强,学习效果就会越来越好。
托尔斯泰曾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兴趣是一种潜在的素质,是学习的动力,是学习的一种需要。它能激发学生对学习活动产生心理上的爱好和追求倾向。它是克服困难、推动学习活动的内在动力。实践表明,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能够消除学生的疲劳感,唤醒学生的课堂参与意识。经过一段时间的紧张学习,部分学生课堂上有可能出现昏昏欲睡、无精打采的状态,对学习产生厌烦感,注意力不再集中,课堂参与积极性也不强了。这时,教师应结合学生所学内容,适当穿插一些幽默、笑话、游戏等,活跃一下课堂气氛,使学生的学习环境变得轻松愉快。这样,学生的疲劳感会消失,他们会重新打起精神,再次参与到课堂学习中来。心理学家认为,游戏能使人的大脑神经放轻松,并且最能唤起参与者的兴趣。如果把学习语言变成一种游戏,学生就不会把学语言看作是一种负担,反而以此为乐。例如,课堂上教师可根据具体情况,适时指导学生做一些既能展示个性,又能体现合作精神的游戏,如strip story、guess work等。
总之,搞好英语课堂教学,真正实现教师与学生课堂角色的转换,达到大学英语教学的目标要求,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当前,社会所需要的是具有一定英语基础知识,又具备较强的听、说、读、写、译综合能力的高层次人才,只会做题,而无法用英语进行交际的“人才”不会受到社会的青睐,也不符合我国英语人才的培养目标要求。因此,树立新观念,采用新教法,走出新路子,对当前的英语教学来说,显得尤为重要。在课堂教学中,如何以听、说为突破口,消除文化背景、语言习惯给学生带来的心理影响,是摆在广大英语教师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怎样使学生树立起信心,把学到的知识不仅落实到纸上,更重要的是落实到“嘴”和“耳”上,还有待于广大英语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进一步探索。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我们培养的英语人才都能符合国家的需要和社会的需求。
[1]朝鲁门.激发学生学习英语兴趣之我见[J].语文学刊(外语教育与教学),2009,(11).
[2]王爱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之我见[J].空中英语教室·新教师教学,2010,(6).
责任编辑:陈冬梅
G642.0
A
1671-4288(2011)01-0140-01
2010-11-03
毕玉娟(1964-),女,山东临朐人,山东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外语系教研室主任,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大学英语教学、英汉翻译与英美文化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