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玉霞
(廊坊师范学院,河北 廊坊 065000)
北京交通扩展下廊坊经济发展的思考
董玉霞
(廊坊师范学院,河北 廊坊 065000)
北京交通东拓南扩,使廊坊市经济发展目标有了重新定位,即由“做好北京后花园”变为“与北京同城”发展。廊坊市应该在城市环境、人文环境、人才环境、产业环境方面明确自己的发展目标,实现交通与北京同城,推动产业体系提质升级。完善政策,健全法律,力争把廊坊建设成为基础设施先进、城市功能完备、文化产业发达、文化特色鲜明、文化实力和辐射力强的现代文化名城。
北京交通;东拓南扩;廊坊经济;重新定位
长期以来,北京的交通问题受到世界瞩目。如何解决交通拥堵是摆在有关机构面前一个严峻的挑战。北京市市委书记刘淇表示,北京新城建设的重心将向通州倾斜,“集中力量聚焦通州,尽快形成与首都发展需求相适应的现代化国际新城。”[1]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刘维新认为:北京市应该向南面、东南面发展倾斜。他告诉时代周报记者:北京市发展方略是两轴-两带-多中心,从区域经济发展的角度来说,北京市应该向南发展,以向天津滨海新区等靠近。[2]
在新出台的《促进城市南部地区加快发展行动计划》中,未来5年,北京市城南地区在目前已开通2号线、4号线、5号线等3条线路的基础上,力争建成通车7条轨道交通线,新增运营里程188公里,累计将达到10条210公里。打通一批跨区交通通道,解决城南交通瓶颈。
在此种情况下,处于京津长廊上的廊坊应当立足自身优势,重新确定本市经济发展定位,以市场配置资源为基础,整合京津冀以及渤海湾地区的存量经济资源,推动区域经济一体化,使自身经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在面对北京交通东拓南扩的情况下,廊坊市的经济发展定位成为廊坊经济发展的首要问题。
目前,廊坊电子信息产业增加值占全省总量的1/3,成为河北构建环京津高新技术产业带的主力军;[3]大批投资几十亿、上百亿的商务休闲产业项目蜂拥而至,成为全国休闲商务产业重大项目落脚的热点区域……以电子信息和休闲商务两大标志性产业为“塔尖”、以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和新型农业为“塔身”、以传统优势产业为“塔基”的金字塔型现代产业体系框架已经拉开,推动廊坊迈上了科学发展轨道。由“做好北京后花园”变为“与北京同城”发展。
确定了新的定位之后,廊坊市应该以北京市的发展战略和城市规划调整了自己的城市规划,与北京的城市发展战略吻合,在城市环境、人文环境、人才环境、产业环境方面明确自己的发展目标。
城市环境方面,围绕全面提升在基础设施方面与北京的一体化水平。同时,全面实施“蓝天、碧水、绿化、宁静、形象”五大环保工程,以绿色造特色,以特色造优势,加大植树造林和城区绿化力度。坚决拒绝高耗能、高耗水、有污染的项目,在已经通过全市IS014001环保体系认证的基础上,积极争创全国环保模范城,使生态优势成为廊坊竞争力的重要增长点。
人文环境方面,结合软硬环境“十项工程”的实施,积极推进市文化艺术中心、体育中心二期工程建设,规划建设具有相当水准的大剧院、图书馆和文博馆。继续推进标准化体系、“数字廊坊”建设,精心打造“信用城市”。充分发掘、培育各项工作、每座建筑的人文内涵,推而广之,打造“人文城市”品牌。
人才环境方面,在巩固“普九”成果基础上,大力投资,招聘合格教师,在全市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同时,发展高等教育,在全力支持东方大学城建设的基础上,以市区西北部高教园区为基础,更多地引进全日制高等院校,使之成为廊坊的“硅谷”。积极扩大与京津科研院所、高等院校的合作,借助清华科技园进入廊坊形成的智力优势,大力开展职业技术教育和在职培训。优化环境大力引进高层次、高素质留学人才。
产业环境方面,研究制定《廊坊市产业发展规划》,出台相应扶持政策,把文化产业作为廊坊的支柱产业来谋划和推动。围绕建设环渤海休闲商务中心,倾力打造会展旅游名城、健康服务之城、现代物流基地、服务外包基地、文化创意产业示范区。加强会展场馆建设,增强接待能力,提高服务水平,真正发挥会展业“龙头”作用。全面启动清华科技园、北大科技园建设,建成廊坊教育产业园。以上三个园区位置相近,形式互补,全面建成后将共同构成廊坊北部城区的产业基础,极大提高城市品位和文化内涵,最终推动“现代文化名城”目标的实现。
1.实现交通与北京同城。要实现与北京同城发展,首先要实现与北京交通同城。在今年北京市的“两会”上,北京明确提出了东拓南扩、“聚焦通州”、建设世界级城市的战略构想,近年来京津冀间关于一体化发展的一系列战略协议的签署北京市有关部门已初步同意将廊坊纳入中长期《北京市都市圈轨道交通规划》,将廊坊作为北京的第二交通圈层与怀柔、延庆等区域放在同等地位予以考虑。北京市规划委已同意将京山线改造纳入《北京市都市圈轨道交通规划》。轻轨L2线和大兴线同意给廊坊预留对接条件,在中远期轨道规划中予以考虑。目前,京沪高铁已定于明年10月通车,廊坊将成为第一站停靠。一旦实现,从廊坊火车站直达北京火车站,仅需要20分钟时间,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同城。
2.推动产业体系提质升级。打造现代化名城,要不断通过实施科技创新型企业培育计划,大力培育引进创新型企业,在重点扶持高新技术企业做大做强的同时,加大对高科技企业的招商引进力度。进一步推动产业体系提升,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抓住全面提升产业和企业技术水平这条主线,把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作为构建现代产业体系的突破口,瞄准大力发展低碳经济这个方向,抓住临空经济区建设这一新的发展机遇。在推进信息产业基地建设方面,围绕构建“京津冀电子信息走廊”,发挥国家级信息产业基地的品牌优势,不断提升产业规模和聚集度;在壮大现代服务业方面,围绕建设环京津休闲商务产业带,提升会展旅游业,整合提升会展旅游设施;在发展新型农业方面,按照发展城郊—都市型农业的目标,在稳定粮食生产的基础上,重点发展健康畜牧养殖、无公害蔬菜、优质粮油、生态林果花木四大主导产业。
3.完善政策,健全法律。以法律手段为主,辅以行政手段,实行依法管理。(1)资本投入机制。建立政府投入与社会投入相结合、内资与外资相结合、多渠道多元化的投融资机制。(2)监督管理机制。对有利于现代化名城建设的项目进行严格管理,提倡和扶持健康、积极、进步的产业。对重大项目,实行听证制度,听取各方及人民群众的意见和建议。(3)合理部署经营的战略战术。城市品牌战略一定要将城市经济发展状况、品牌营销能力与特定的目标市场结合起来。(4)注重人才培养和科技创新。要建立新的人才机制,以优势产业积聚人才,以优惠政策吸引人才,大力培养和引进人才。
注:“北京交通东扩南拓对廊坊市经济发展的影响分析”课题文章
[1] 刘淇.振奋精神抢抓机遇落实责任加快轨道交通建设[N].北京日报,2010-11-05.
[2] 王红茹.北京离宜居城市有多远[J].中国经济周刊,2006-07-03.
[3] 走高端发展之路 廊坊做强电子信息休闲商务产业[N].河北日报,2010-09-21.
2011-04-01
董玉霞(1969-),女,廊坊师范学院管理学院,会计师、政工师。